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
簡體書 (9)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0)
無法訂購商品 (1)
庫存狀況

無庫存 (11)
商品定價

$199以下 (2)
$200~$399 (5)
$400~$599 (3)
$800以上 (1)
出版日期

2023~2024 (3)
2019~2020 (2)
2017~2018 (2)
2017年以前 (4)
裝訂方式

平裝 (6)
精裝 (4)
作者

張志勇、翁仲銘、石貴平、廖文華 (1)
張志勇、鐘章隊、翁仲銘、石貴平 (1)
張志勇、陳桂林、翁仲銘 (1)
張恨水等 (1)
李零 (1)
清 謝玉瓊著/清 翁仲仁著 (1)
玄色 (1)
玄色、曉泊 (1)
陶文源、翁仲銘、孟昭鵬 (1)
顏廷榘、楊玲 (1)
馮雪松 (1)
出版社/品牌

中國文史出版社 (1)
中國致公出版社 (1)
人民文學出版社 (1)
北京三聯 (1)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1)
商務印書館(大陸) (1)
安徽大學出版社 (1)
新文豐 (1)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
碁峰資訊 (1)
福建美術出版社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1筆商品,1/1頁
虛擬現實概論(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陶文源; 翁仲銘; 孟昭鵬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9/03/01 裝訂:平裝
本書分8個章節詳細介紹了虛擬現實技術(VR)和增強現實技術(AR)的發展應用,分別為虛擬現實概述、虛擬現實系統的輸入裝置、虛擬現實系統的輸出裝置、VR和AR的成像原理、虛擬世界與特徵定義、AR和MR的定位原理、把虛擬現實引入Web、AR案例介紹。虛擬現實基本上是將一套技術和計算機硬件結合起來,創建一個三維環境的沉浸式模擬,已應用於諸多領域,如視頻遊戲、工程、教育、心理治療、電子商務、營銷和藝術等。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物聯網:萬物互聯的技術與應用(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志勇; 陳桂林; 翁仲銘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8/09/01 裝訂:平裝
張志勇、陳桂林、翁仲銘、石貴平編著的《物聯網(萬物互聯的技術及應用)》從物聯網的概念開始談起,引出物聯網的起源和發展,使讀者領略物聯網的實用性與重要性。隨後通過介紹物聯網的感知層、網絡層、雲計算與數據分析層以及應用層,為讀者展現出一張清晰的物聯網架構圖。同時,通過對智能交通、智慧家庭、健康照護、物流運輸、智慧節能等全方位的範例解說,闡述物聯網在日常生活中的創新應用。最後,本書對物聯網現階段遇到的困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82 元, 優惠價:87 245
物聯網概論(臺灣地區引進)(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志勇; 鐘章隊; 翁仲銘; 石貴平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4/06/01 裝訂:平裝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作者:張志勇; 翁仲銘; 石貴平; 廖文華  出版社:碁峰資訊  出版日:2013/01/16 裝訂:平裝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早已成為人與人重要的溝通管道之一,而在未來的世界,透過物聯網技術,將賦予物件智慧並擁有與其它物件或人溝通的能力,換言之,未來網路不再只是人與人的溝通管道,更是聯繫全球物與物、人與物的橋樑。本書內容集合多位專精物聯網教授群的心血結晶。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豐富的圖文範例和精闢的見解來幫助初學者了解物聯網的概念。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介紹物聯網的架構、技術與應用,內容結合理論和產業案例,
缺貨無法訂購
痲科活人全書/痘疹金鏡錄
滿額折
作者:清 謝玉瓊著; 清 翁仲仁著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1976/07/01 裝訂:精裝
痲科活人全書在博採古仙之著作而研究之,辨其藥性,別其症候,纂成方書、分為一百零八條。痘疹金鏡是書,其中歌括弄賦辨類方,極其指示詳矣!無偏寒熱偏攻偏補之弊!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270 元, 優惠價:95 257
作者:馮雪松  出版社:福建美術出版社  出版日:2008/01/01 裝訂:平裝
《玩玉鑒真偽》介紹了玉圭、玉璋、玉琮、玉琥、玉瓏、玉鋮、玉矛、玉刀、玉貝、印璽等玉禮器,頭飾、玉冠、玉帽頂、翎管、耳飾、翁仲、工字佩等玉佩飾以及葬玉、嵌飾玉、文房清供等玉器,每件古玉均有全彩照片并收鑒定文字。《玩玉鑒真偽》可供玉器收藏愛好者們參考。
絕版無法訂購
顏桃陵全集(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顏廷榘; 楊玲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18/04/01 裝訂:精裝
《顏桃陵全集》包括《顏桃陵詩集》和《顏桃陵文集》兩種。詩集部分卷首有翁仲益、陸鷹揚、李開藻、彭惟成、李雲階等所作序,文體涉及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排律、五言絕句、七言律詩、七言絕句等,內容包括懷古、感時、述懷、詠物、即事、即景及應酬唱和等。文集卷首有王崇簡所作序,文體涉及序、傳、碑記、贊、跋、書劄、祭文、行狀等,內容包括贈別、祝壽、詩文題贈、家譜類序文,為賢人、烈女立傳,重修廟碑、學宮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老南京:秦淮燈影(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恨水等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老城記”系列叢書之一,是一部反映現代南京城市風貌的散文集,收錄了張恨水、袁昌英、朱自清、俞平伯等數十位現代文化名家所作文章40余篇。全書按內容分為四輯,分別為“遇見南京”“京居隨感”“金陵記遊”“鐘山風雨”,通過名家筆下生動優美的文字,呈現了南京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名勝古跡、城市特點、名人遊記、歷史變遷等,是今人了解南孝陵在朝陽門外,鐘山之陽,所謂獨龍阜也。朝陽門為南京之東門,門外尚有甕城,城樓及垣上,悉著槍彈痕,兩次光復戰役之遺跡也。出甕城,向東而北折,路雖不砥平,亦不崎嶇。將至陵,即見華表、石獸、翁仲對植於道周叢草間,制頗偉。翁仲文武各四,雖久處風雨之中,尚未摧殘,雕工亦可觀;歷時四百余年,尚能完好,亦可貴也。由此又經數折,乃抵陵門,據高坡上,朱垣環之,橫鐫“明孝陵”之金字額。入之,其前門平列三碑,剝壞不可卒讀。門外復嵌小碣,鐫特別布告,以六國文分書之,蓋此間外人來遊者頗眾,故有此種指示也。在正門之北,為饗殿,中供太祖神位,後懸太祖遺像。此殿為後來新建,以殿外舊礎較之,視舊制殺三之一,殿材亦殊單弱,蓋僅存勝無而已。守陵者於此中布案凳售茶點水果,並有啤酒汽水之類。旁並設一攤,陳故宮磚瓦,並他古董,唯一無足取。予等在此瀹茗休息,守者謂此系鐘山泉水所烹,嘗之與永寧泉同一無甚特異處。殿之北兩旁為守陵者所居,中復有門,入門即見一長方形龐大建築物遠峙於陵前。予以不諳舊禮制,不敢定其何名,或曰此祭壇也,姑因之,志以備考。壇直向門,中有石鋪甬路,唯榛莽載途,積草沒脛,零落荒涼,令人興嘆。壇之下為隧道,作穹窿長弄,由南而北,傾斜而下,建築甚堅。趨而過,聲隆隆然回聲甚大,此空谷足音所以跫然動人耶?逾隧道,左轉,登壇之顛,高可數丈;縱目四眺,景物盡收眼底。時細雨灑人,北望鐘山之坳,氣蒸然者,白云也。壇上稍北有壁周立,向南穴三門,已多殘敗,似是已圮之殿,然否不可知矣。壇之北有崗隆起,占地頗大,樹木滿其上,郁郁蔥蔥,沐以雨,愈形蒼翠,聞此下即太祖埋骨之所。莫愁湖在城之南,去水西門約二裡許。相傳六朝劉宋時,盧莫愁嘗居此,因以名湖。明初太祖與中山王徐達賭棋於此,詔以湖為湯沐邑,故迄今湖租猶歸徐氏。予同友往遊,驅車出水西門,過覓渡橋,右向,數折乃達。湖前路間,有新建木坊,顏曰莫愁湖制雖不古,然掩映夾道楊柳間,頗饒逸趣。路之北,一門南向。入門多售荷花蓮實者,蓋湖產也。再進則竹籬夾道,中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17 元, 優惠價:87 276
啞舍‧肆(精裝典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玄色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精裝
十二件遺漏的古董,十二段逝去的歷史。 啞舍裡的古物,在歲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 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 但是,它們不會說話…… 手持洛書九星羅盤的醫生和陸子岡,為了追尋老闆的下落,一次次穿越在歷史的幻影中。 受到詛咒的玉翁仲,真的會給主人帶來厄運嗎? 可以指向帝君位置的司南杓,會在被眷顧者心中激發多大的欲望? 相同的犀角印,讓兩人互換了身份,是否就能互換人生? 穿越了時空的的玉鐲,能否讓陸子岡拯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58 元, 優惠價:87 224
啞舍‧肆1(漫畫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玄色; 曉泊  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  出版日:2020/06/04 裝訂:平裝
《織成裙》:李裹兒之父李顯重登皇位,她也從罪臣之女變為大唐安樂公主,但在目睹兄嫂被賜死後,裹兒變得囂張跋扈,甚至耗費億錢織就羽裙,而她在看來對權力的追逐,不過是一種無奈的對抗……《玉翁仲》:宋太學內舍學諭王俊民從老闆那裡得來一枚玉翁仲,從此他災禍不斷,難道這枚有裂紋的玉翁仲真如同僚所說是不祥之物嗎?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73 元, 優惠價:87 151
入山與出塞(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零  出版社:北京三聯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精裝
《入山與出塞》收錄李零考古藝術史論文二十九篇,分為“寫在前面的話”“翁仲研究”“有翼神獸研究”“早期藝術中的宇宙模式”“早期藝術中的神物圖像”“淅川楚墓研究”“楚國銅器研究”與“讀書偶記”八部分,探討課題牽涉廣泛、豐富多元。文章內容多由考古遺物遺跡入手,結合歷史學、藝術史與古文獻學等研究,以小見大,探究表像之下的淵源流變。 作者欲從“入山”與“出塞”兩個角度出發,解釋中國上古文明演變的特色。在全書首篇《入山與出塞》一文中,作者大略敘述他近來關注的兩個研究課題:中國古代的祭祀遺址,以及考古發現的外來影響。前者(入山)強調中國在上古時代,早已發展出自身獨樹一格的文明特色;後者(出塞)則論述遠古時期中外(華夏與蠻夷,中原與境外,東方與西方)交通與相互影響的關係。研究方式則是考察出土文物的型制與藝術表現的手法,從中尋繹外來文化對“古代中國”文化的影響。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560 元, 優惠價:87 135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