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8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6)
電子書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 (6)
無法訂購 (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
無庫存 (5)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
$200~$399 (6)
$400~$599 (1)
出版日期

2023~2024 (2)
2017~2018 (3)
2017年以前 (1)
裝訂方式

平裝 (5)
作者

李佳燕 (5)
陳偉任-著;李佳燕-圖 (2)
幸佳慧、李佳燕-文;迷路-圖 (1)
出版社/品牌

寶瓶文化 (4)
白象文化 (2)
信誼基金 (1)
尖端出版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8筆,1/1頁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滿額折
作者:李佳燕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平裝
一位戮力為兒童人權發聲的醫師。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書,這是李佳燕醫師為全台灣孩子所寫的書。★內容簡介:獻給與我背靠背相挺的革命戰友 幸佳慧一位戮力為兒童人權發聲的醫師。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書,這是李佳燕醫師為全台灣孩子所寫的書。-----------------------------------------------------------------------------------------------------------你的孩子真的是過動兒嗎?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我們有沒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困難與需求?──反對輕易診斷、用藥的李佳燕醫師,心疼地大聲疾呼──各界人士一致推薦。【特別企劃】當老師說:「你的孩子是過動兒,去看診吧!」父母怎麼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從定義到藥物,從診斷到處置,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它與家庭的教養、學校的教育、社會如何看待孩子以及其價值觀,密不可分。‧佳燕醫師問孩子:「既然你那麼討厭吃過動症的藥,為什麼從小到高三,還是繼續看診、吃藥呢?」孩子說:「因為從小到大,媽媽只有帶我去看病時,才會對我笑。」‧一位母親哭著說:「我只好拜託孩子,上課不要再講話了,但孩子就是做不到,我只好在他的嘴巴貼上膠布……」‧「有錢帶出國讀書,沒錢留台灣吃藥。」──一位精疲力竭的母親。當孩子在座位上坐不住、頻頻講話、功課經常無法完成、考試分數差、和同學打架、嗆老師……這些惹大人不悅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很多,從睡眠不足,孩子躁動,到早餐喝含咖啡因的奶茶,孩子過於興奮,又或剛上小一,還不習慣與幼兒園不同的上課方式,甚或與家長的教養或老師的教育有關,且還可能是多重因素的交織,只是在台灣的教育場域裡,容易簡化成:老師請家長帶孩子去看醫生,而在問診及做完量表後,孩子開始服用過動症的藥。佳燕醫師長年關注兒童人權,甚至為傾聽孩子心事,她將診所的下半天空出來,專注與孩子談話。今日,她以萬般心疼也心痛的心情寫下這本書。關於過動症,佳燕醫師並非反對看診、用藥,她有疑慮的是輕易診斷與用藥,而本書,除了她看診的案例,更多的是援引國外醫師與專家學
庫存:3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一):大腦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滿額折
作者:陳偉任-著; 李佳燕-圖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平裝
◎人的自由意志,是否為真實?還是只是腦細胞活動所產生的幻象世界?◎人因為有腦,才有所謂的想法和行為;而想法和行為,反應著意識或潛意識。◎文字與圖畫相互結合,讀者輕鬆閱讀、容易理解。人類所有的行為表現,都可以說是腦部不同區域彼此相互溝通、合作等電位訊號及化學結構改變,進而表現於外的相對應行為表現。所以,理論上,腦功能科學與心理學,並沒有那麼大的不同,腦功能科學是心理學論述的基礎,而心理學是開啟探究腦功能科學的鑰匙。西方三大知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阿德勒、榮格,都有醫師專業背景,也曾經嘗試將腦功能科學與心理學做連結,今日,陳偉任醫師同樣以雙重專業探討腦科學與心理學這兩個領域,以及臨床實務上的相互運用。神經心理學離你其實並不遠,本書包容:大腦基本結構與功能簡介;自我意識、記憶與遺忘的腦功能運作;早期生命經驗如何在大腦留下印記的說明;何謂社會腦,以及壓力反應。一旦搞懂腦科學與心理學,你的人生將會變得很不一樣。◎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89818.pdf
庫存:3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當心理學遇到腦科學(二):神經科學於自我照顧與諮商的運用
滿額折
作者:陳偉任-著; 李佳燕-圖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平裝
◎本書提供實用的技巧和策略,幫助讀者將神經心理學運用在日常自我照顧上。◎尋求個人成長和幸福的讀者,讓您更認識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自我照顧方法。◎更是專業諮商師、心理治療師,運用神經心理學的重要指引。人類的情緒和行為都與大腦的資訊處理機制相關,當大腦的運作出現問題時,我們就可能出現身心方面的困擾。這些大腦運作問題的原因可以是天生的基因缺陷、童年時期的創傷經驗、過度疲勞或是衰老。本書深入探討腦部運作和神經傳遞,找到最佳的自我照顧法,將神經心理學知識、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顧和諮商相結合,運用腦科學研究的成果,改善我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讓讀者能夠快速理解腦神經科學的運用,進而培養良好的習慣與思維,提升大腦強韌度和日常生理養護!獲得——★一個目標:實現願望,獲得幸福。★兩個方向:(上到下)增強理智大腦功能、(下到上)通過冷靜杏仁核,達到紓解過度情緒活化。★三個原則:視覺化、簡單化、步驟化。★四個階段:心理困擾的分析、分享相關腦科學的知識、洞察程度的評估、鍛鍊健康腦肌力。★五個好處:以腦科學解釋問題行為、增加個案的被同理感、一般化個案的經驗和改變、提供科學佐證的思考和調整、強化個案的參與和動機。
庫存:2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作者:李佳燕  出版社:信誼基金  出版日:1998/10/01 裝訂:平裝
絕版無法訂購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李佳燕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電子書
獻給與我背靠背相挺的革命戰友 幸佳慧 一位戮力為兒童人權發聲的醫師。 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書,這是李佳燕醫師為全台灣孩子所寫的書。 你的孩子真的是過動兒嗎?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我們有沒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困難與需求? ──反對輕易診斷、用藥的李佳燕醫師,心疼地大聲疾呼── 各界人士一致推薦。 【特別企劃】當老師說:「你的孩子是過動兒,去看診吧!」父母怎麼辦?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從定義到藥物,從診斷到處置, 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 它與家庭的教養、學校的教育、社會如何看待孩子 以及其價值觀,密不可分。 ‧佳燕醫師問孩子:「既然你那麼討厭吃過動症的藥,為什麼從小到高三,還是繼續看診、吃藥呢?」 孩子說:「因為從小到大,媽媽只有帶我去看病時,才會對我笑。」 ‧一位母親哭著說:「我只好拜託孩子,上課不要再講話了,但孩子就是做不到,我只好在他的嘴巴貼上膠布……」 ‧「有錢帶出國讀書,沒錢留台灣吃藥。」──一位精疲力竭的母親。 當孩子在座位上坐不住、頻頻講話、功課經常無法完成、考試分數差、和同學打架、嗆老師……這些惹大人不悅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很多,從睡眠不足,孩子躁動,到早餐喝含咖啡因的奶茶,孩子過於興奮,又或剛上小一,還不習慣與幼兒園不同的上課方式,甚或與家長的教養或老師的教育有關,且還可能是多重因素的交織,只是在台灣的教育場域裡,容易簡化成:老師請家長帶孩子去看醫生,而在問診及做完量表後,孩子開始服用過動症的藥。 佳燕醫師長年關注兒童人權,甚至為傾聽孩子心事,她將診所的下半天空出來,專注與孩子談話。今日,她以萬般心疼也心痛的心情寫下這本書。 關於過動症,佳燕醫師並非反對看診、用藥,她有疑慮的是輕易診斷與用藥,而本書,除了她看診的案例,更多的是援引國外醫師與專家學者的研究及著作。另外,佳燕醫師認為哪怕是有過動症傾向的孩子,她也希望大人能看見孩子其他的天賦;因為當一個孩子被肯定而有信心時,他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佳燕醫師的提醒: 1.我們是否窄化了「正常」的定義? 2.當教育、教養有問題時,解決方法是要孩子看病吃藥來適應,還是改變教育、教養的方式? 3.使用藥物讓孩子聽話、變乖,是否剝奪了多元發展的可能? 4.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似乎撕掉了孩子「壞小孩」的標籤,卻也貼上了另一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73 元, 優惠價:1 273
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李佳燕醫師的親子門診(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李佳燕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18/05/31 裝訂:電子書
這些教養真相,或許殘忍, 但我們不能不面對。 一個堅持為孩子發聲,也將這份允諾,放在自己孩子身上的醫生。 ‧媽媽收到女兒的成績單,直接往女兒臉上丟,大喊:「我沒有妳這種女兒!」 ‧熱心助人的男孩,他的媽媽卻說:「他是很乖啦,可是乖有什麼用,又不能換成分數。」 ‧爸爸得知女兒選上排球校隊,打電話給導師:「我們家的孩子是要考醫學系的,不是來打球的。」 ‧媽媽栽培她,希望她考上台大。她卻在考上台大一年後,選擇休學到澳洲,離媽媽遠遠地。 31年來,在李佳燕醫師的診間, 每一個心受傷的孩子, 每一個質疑「爸媽是愛我,還是愛我的成績?」的孩子, 以及呼喊「我要考上離家最遠的學校」的孩子…… 這些透露著掙扎、憤怒與悲傷的小小臉孔,李佳燕醫師沒有一刻忘記。 於是,她心疼地寫下來。 她希望,父母能‧看‧見。 ※※※※※※※※※※※※※※※※※※※※※※※※※※※※※※※※※※※※※※※※※※ 李佳燕醫師,她為兒子選擇不學寫字,不學ㄅㄆㄇ與ABC,僅強調快樂成長的幼兒園。 她告訴兒子:「考試成績、訂正、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 面對「你這母親是怎麼當的?」各種排山倒海的質疑目光與龐大壓力,她堅持為孩子發聲,也將這份允諾,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因為她記得當年自己總是考第一名,卻從此失去友誼。 31年來,她也在診間看到許多靈魂受傷的孩子。那些為了獲得父母肯定,不斷逼迫自己到無法喘息的孩子;那些完全孤立無援,只能靠講髒話、學跆拳道自保的孩子。 她想吿訴父母,請放下視考試成績為評斷孩子的唯一方式;她希望父母能蹲下身,看著孩子澄澈的雙眼,傾聽他們的想法;她更期待,父母能看見孩子的獨特與潛能,孩子也才能看見自己的價值,而有勇氣活出自己的姿態與樣貌。 ◎長期關注教育的李佳燕醫師,本書是她第一本深談自己教育理念的書。她那一顆柔軟如棉的醫者心,讓我們在讀每一個孩子的故事時,心裡也酸楚不已。 ◎米米(一下迷路一下爆走)、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幸佳慧(兒童工作者)熱淚撰序。 小野(作家)、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王南琦(戰鬥媽媽)、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番紅花(作家)、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蘇明進(作家)感動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我總在佳燕爭取兒童權益的過程中讀到兩件事,一者,是她看似潑辣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24 元, 優惠價:1 224
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李佳燕醫師的親子門診
滿額折
作者:李佳燕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18/05/3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長期關注教育的李佳燕醫師,本書是她第一本深談自己教育理念的書。她那一顆柔軟如棉的醫者心,讓我們在讀每一個孩子的故事時,心裡也酸楚不已。◎米米(一下迷路一下爆走)、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幸佳慧(兒童工作者)熱淚撰序。小野(作家)、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王南琦(戰鬥媽媽)、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番紅花(作家)、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作者:幸佳慧; 李佳燕-文; 迷路-圖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2017/04/07 裝訂:平裝
我過動,我會讓世界更閃亮10位過動兒真實心聲,用好故事突破親子教養迷思。大人的陪伴與理解,永遠是孩子最有效的成長良藥。幫助孩子了解更多與自己不同的孩子,建立同理心。 【熱烈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小野(作家)史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田秋堇(立法委員)米米(親子部落客)吳沁婕(昆蟲老師)呂明蓁(台灣好漾兒青協會理事長)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骨科特聘教授)翁士恆(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