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8)
電子書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
無庫存 (8)
商品定價

$200~$399 (5)
$400~$599 (4)
$600~$799 (1)
出版日期

2023~2024 (4)
2021~2022 (5)
2019~2020 (1)
裝訂方式

平裝 (8)
作者

林慎 (8)
林慎(San Lam) (2)
出版社/品牌

新銳文創 (4)
白卷出版有限公司 (2)
白卷出版社 (2)
蜂鳥出版 (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0筆商品,1/1頁
第七藝III:從黃信堯、九把刀到周星馳THE 7TH ART TREATISE III: ACTUALITY AND ODYSSEY
滿額折
作者:林慎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3/12/13 裝訂:平裝
二十世紀下半葉,大都會與電影史邁進五光十色的迷幻年代。觀影四海皆見,林慎卻審視港台金獎電影,發展出具意象的原創文化主體論述──有別一般影評,此書和觀賞的對象一樣,自成可獨立看待的作品。 今冊以台灣和香港為雙主角。林慎以紀錄片與電影中間的缺口推論出「幻幕」的原創思想概念,去探索光影世界的虛實縫隙。以此為濾鏡觀之,一地電影的意義有待在地詮釋,而華語電影中的「彼岸」喻體亦變得實在。從周星馳的月光寶盒到九把刀的月老,「一萬年」之嘆透射出同月異彩。 古希臘七藝是現代人文基礎,而「電影」則是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所稱之「第七藝」。林慎自其第七部長篇作品《第七藝I》開始影論的書寫,藉由論理論影穿透迷霧,直視文化的靈光。「《第七藝III》採後現代史學的懷疑主義,寓思於影。除了辨析電影銀幕上的虛實和導演的光影技藝,也展演了類狐狸型學者的駁雜多變。從《大佛普拉斯》到《月老》,再過渡到《大話西遊》,在夾議夾敘的文字鋪衍中,嗅聞觀影大眾嬉笑背後的情感結構和集體意識,既綴起港台幽微的關係紐帶,亦向相信愛情與永恆的青春韶華致意。」──林姵吟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學院主任)「林慎博士的《第七藝III》以跨學科的視野,結合哲學與電影,由香港到台灣,從九把刀到周星馳,貫穿東西、南北,不但為港台文化開闢了一條使跨界對話得以進行的渠道,更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精彩的閱讀體驗。」──趙傑鋒博士(香港電影研究者)---- 劍橋博士級作家林慎的《第七藝》系列作相繼聚焦港台電影和社會文化,獲兩地的《金都》導演黃綺琳、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影視教授劉永晧、《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作者陳光興教授、傳播學教授馮建三、港大中文學院主任林姵吟、電影研究者趙傑鋒博士等多個界別代表推薦,將陸續推出!
庫存:2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李安與摩登魯迅‧第七藝IV冰暴篇:超克déjà vu的華人困境 THE 7TH ART TREATISE IV: THE HSIA QUESTION & ANG LEE
滿額折
作者:林慎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4/11/27 裝訂:平裝
李安(1954-)和魯迅(1881-1936)之間的摩登復古因子,由劍橋大學博士林慎用獨有的劇情重組方式發現,是理解二人以至華人生態的重大突破!縱然相隔新中國誕生,倫理諷刺上卻異曲同工,形成深化李安與活化魯迅的契機。為何華人往往自視特殊,導致林慎說的「夏志清難題」?中華例外論又如何造成作繭自縛,自豪又自卑的矛盾心理?為了提供讀者想像和改變空間,根據李安場景編成三部曲:●冰暴篇(早期1990s):西方夢盛行,《囍宴》拍華人赴美假結婚,《冰風暴》拍美國迷失年代。●山湖篇(過渡期2000s):《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困境殊途同歸,天人同悵然。●海宇篇(關鍵期2010s):《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自我批判和昇華。巴黎電影〈第七藝術宣言〉發表一百週年,「第七藝」三部曲在同地寫成。透過魯迅的沉思,調動李安的景深,懷著信念如初:好電影可以啟發出時代出路。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4
定價:360 元, 優惠價:79 284
古卷首部曲:巴別人
滿額折
作者:林慎  出版社:白卷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27 裝訂:平裝
歷史是否早有定局?生為巴別人就是原罪,不分好歹,也要煙消雲散?在「正統弦」邏輯掌管的不同年代,前僱傭兵與犯罪地圖局人員同樣見證神祕古稿的厄運來臨,他們的抉擇足以逆轉人類生死。沒有人知道最高的塔樓有多高,怎麼才叫挑戰上帝。「如果大時代註定有人要被犧牲,劊子手負罪前行,是不是替天行道的義人?倖存者苟延殘喘,會不會才是挑戰上帝的罪人?」觀讀過後,方為真實。一切已未發生;異想,才可天開。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640 元, 優惠價:9 576
古卷首部曲:巴別人(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林慎  出版社:白卷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電子書
歷史是否早有定局? 生為巴別人就是原罪,不分好歹,也要煙消雲散? 在「正統弦」邏輯掌管的不同年代,前僱傭兵與犯罪地圖局人員同樣見證神祕古稿的厄運來臨,他們的抉擇足以逆轉人類生死。沒有人知道最高的塔樓有多高,怎麼才叫挑戰上帝。 「如果大時代註定有人要被犧牲,劊子手負罪前行,是不是替天行道的義人?倖存者苟延殘喘,會不會才是挑戰上帝的罪人?」 觀讀過後,方為真實。一切已未發生;異想,才可天開。 理論犯罪學家、劍橋大學法律學院博士林慎首本小說 作家李智良、浸大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謝曉虹、國立中山大學政治所副教授沈旭暉弦外推薦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12 元, 優惠價:7 358
小離敍(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林慎  出版社:白卷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電子書
精選了因故佚失與閒來新寫的小文章, 由故鄉香港寫到英、法, 乃至野家貓、音樂、朋克、時裝、 電影、人物側寫、文史哲、短篇故事, 閱覽窗外四季更迭,拈著溫婉人情跟冷峻靈光。 室雅何須大,小書亦可見小城大氣。 理論犯罪學家、劍橋大學法律學院博士林慎首本散文集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52 元, 優惠價:7 246
第七藝I:從王家衛、陳果、杜琪峯到麥浚龍、黃綺琳、陳健朗
滿額折
作者:林慎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3/05/25 裝訂:平裝
二十世紀下半葉,大都會與電影史邁進五光十色的迷幻年代。觀影四海皆見,林慎卻審視港台金獎電影,發展出具意象的原創文化主體論述──有別一般影評,此書和觀賞的對象一樣,自成獨立看待的作品。 迎送黃金時代是社會必修課,從王家衛、陳果、杜琪峯到麥浚龍、黃綺琳、陳健朗,不但是資深到新晉導演的過渡,也是香港盛世到後世的變遷。縱時性下,電影乃體現出在地光影與本地幻象、稍逝與捕捉、歷史與預言縱疊之物。 古希臘七藝是現代人文基礎,而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稱為「第七藝」的「電影」,則在林慎的第七部長篇作品《第七藝I》中,成為歷史的痕跡和社會的內省,藉由影論直抵都市的文化核心。「以他豐富的人文史哲知識及洞察力,建立出具原創性,兼具應用性的影論……不管你是電影觀眾、創作者,還是影評人,都可以在林博士這些直達電影內核的詮釋中得到啟發。」──黃綺琳(《金都》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得主)「林慎給予了繁我一詞具有時間性的意涵……在各種七情六慾的執念,想解決某種集體的問題,在奇幻影片中也具備了反省性……我是把林慎的著作視作同為電影研究者同儕著作。」──劉永晧(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林慎遊走於文化理論、心理學和哲學……先聲奪人,令人注目,為香港電影文化論述引入新的話語。」──鄭政恆(影評人、書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劍橋博士作家林慎的《第七藝》系列作相繼聚焦港台電影和社會文化,獲兩地的《金都》導演黃綺琳、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影視教授劉永晧、《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作者陳光興教授、傳播學教授馮建三、電影研究者趙傑鋒博士等多個界別代表推薦,將陸續推出!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小離敍
滿額折
作者:林慎  出版社:白卷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27 裝訂:平裝
一季,一期,一會拈頁著眼,拈著雅氣人情人生除了大書與特書,還要有小書,填補通勤空缺,滋潤心靈。林慎從劍橋博士畢業後,選擇遠離煩囂,隱居歐洲林外小屋,潛心著書立說之餘,亦寫散文。今次精選了因故佚失與閒來新寫的小文章,由故鄉香港寫到英、法,乃至野家貓、音樂、龐克、時裝、電影、人物側寫、文史哲、短篇故事。閱覽窗外四季更迭,拈著溫婉人情跟冷峻靈光。室雅何須大,小書亦可見小城大氣。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 396
第七藝 II:從侯孝賢《悲情城市》到徐漢強《返校》
滿額折
作者:林慎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3/09/04 裝訂:平裝
二十世紀下半葉,大都會與電影史邁進五光十色的迷幻年代。觀影四海皆見,林慎卻審視港台金獎電影,發展出具意象的原創文化主體論述──有別一般影評,此書和觀賞的對象一樣,自成可獨立看待的作品。 今冊以台灣為主角,不只小島雜談,更關乎文明角力和歷史拉鋸中的大格局之事。由《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中的電影啟發,說到侯孝賢的金獅獎得獎作品《悲情城市》、台灣首部本地遊戲改編電影《返校》,再論及尼采、魯迅、竹內好,本書嘗試捕捉台灣的縱時輪廓,探索山與海中間的亞地靈,其獨特時空中的實相就在舞台淺灣、電光倒影之中。 古希臘七藝是現代人文基礎,而「電影」則是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所稱之「第七藝」。林慎自其第七部長篇作品《第七藝I》開始影論的書寫,藉由論理論影穿透迷霧,直視文化的靈光。「《第七藝II》體現的正是具有代表性的魯迅以降批判知識分子對世界的關懷……不同於一般的電影評論與研究,它的深度、厚度與治學的態度,都值得學院中人自我反省。……港澳台大陸的思想界沒有形成共同平台,《第七藝II》是通向這條路的重要努力。」──陳光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榮退教授)「林慎博士的《第七藝》是『一書一世界』,不只書寫港台電影,歷史文化、寰宇情境,港台與中國大陸關係的非常鏡像,已在其中。」──馮建三(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劍橋博士作家林慎的《第七藝》系列作相繼聚焦港台電影和社會文化,獲兩地的《金都》導演黃綺琳、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影視教授劉永晧、《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作者陳光興教授、傳播學教授馮建三、港大中文學院主任林姵吟、電影研究者趙傑鋒博士等多個界別代表推薦,將陸續推出!陳光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榮退教授)馮建三(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作者:林慎(San Lam)  出版社:蜂鳥出版  出版日:2020/09/25 裝訂:平裝
「國本為警,警為本國。」──林慎現代警察跟主權國家相輔共生,唯警察的認受性不是與生俱來的。當警察認受出現危機,社會秩序與文化文明如何維持?當「警察淪為國家機器」一說成為主流,我們到底正面對甚麼問題?由古希臘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再到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出現「警察」一詞,警察的角色至今理所當然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惟其功能在歷史中不斷演化,未見止息,使人容易渾忘它的前世今生。從社會學角度觀看,警察延伸自公權
缺貨無法訂購
警教論
滿額折
作者:林慎(San Lam)  出版社:蜂鳥出版  出版日:2022/08/22 裝訂:平裝
博文而警,警而文博。──林慎自十七世紀始,警、國漸漸相連共生,惟其形式及功能不斷蛻變。歐洲帝國承著航海時代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文明、法律、警隊的理解,用殖民「教化」推廣至全球。世界各地的教育除了傳授技能,還會灌輸公民意識、風俗文化、民族史等,平日考核監察,遇事警戒懲處。由此可見文教無非警學課題,呼應了「警察」這種古希臘人共同擔當的生命形式,牽一髮動全身,錯懲誤教則後果不堪設想。面對文明、種族及倫理衝突,教室內外如何發揮文化士紳潛能,去啟迪新一代擺脫庸人宿命?劍橋作家林慎以人文學家的跨學科關懷,由法、英帝國衝突說起,修正警政史主流說法,引入班雅明的歷史和時間觀,再梳理維根斯坦、福柯、洪席耶哲學。他將警與教分而析之,給教育與教養重新定位,為讀者牽引來絕處重嵌的希望,踏出當下積極而深邃的無限可能。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590 元, 優惠價:9 53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