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渡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追索報導文學的身世,從起源、濫觴到工業革命後報紙新聞報導興起,以及真正意義上報導文學的誕生後,舉凡原理、定義、定位、形式、內容、精神、方法等,無一掛漏,完整講述報導文學寫作法。書中列舉古今中外報導文學、不可錯過的經典與當代名著,含括義大利《馬可‧波羅遊記》,中國唐朝《悟空入竺記》,德國海因里希.海涅《哈茨山遊記》,捷克伊貢.艾爾溫.基希〈一種危險的文學形式〉,民初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夏衍《包身工》、黃鋼〈開麥拉之前的汪精衛〉,美國傑克.倫敦的《深淵居民》、約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蘇聯的誕生》、愛德加.帕克斯.史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斯塔茲.特克爾《美國夢》,哥倫比亞加布列.賈西亞.馬奎《一個海難倖存者的故事》、《智利祕密行動》,俄羅斯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二手時代: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二手時間》、《車諾比的聲音:來自二十世紀最大災難的見證》,波蘭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獨裁者的廚師》,臺灣官鴻志〈不孝兒英伸〉、藍博洲《幌馬車之歌》、白曉紅《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和《邊境人生:在歐洲顛沛流離的難民與移民》還有《再見,烏斯曼:Made in Italy 背後的剝削和種族隔離》、關曉榮《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和《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1987》、范毅舜的《老家人:范毅舜攝影文集老家人》,中國張辛欣、桑曄《北京人:一百個普通人的自述》,以及楊渡撰寫的《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簡吉:臺灣農民運動史詩》、《未燒書》等書。《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報導文學十三講》是報導文學大家楊渡曾經身在高雄拆船廠、臺灣鹿港反杜邦運動、蘭嶼反核運動,乃至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在場者,用盡心神見證及書寫的報導文學全攻略,涉及了許多採訪實作的建議與討論;同時也是楊渡對《人間》雜誌創刊人陳映真念茲在茲的永恆之問「人應該怎樣活著,才算是真正的活過?」的致敬與回應。「在重大的事件中,新聞關注的是事件發生的事實,而報導文學關注的,永遠是人,是生命。新聞只要講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但文學是要描寫其中的人性。報導文學之不同於一般新聞,不僅是文學,也不僅是故事,而是觀點。報導文學是「入世」的文學,甚至是「淑世」的文學。事實只代表一部分的真相,它並不等於全局的真實。要看清局部的真相,不能只看局部的現象,而是要有更大的全局的觀照,才能了解事件的脈絡。對新
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臺大校長遴選結果揭曉,卻因政治干預無法上任,引發一場臺灣政治、高教史上的劇烈風暴,堅守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是抵抗當權者唯一信仰!二〇一八年臺大校長遴選因政治力介入,引發學界與政壇動盪不安,知名作家楊渡訪談事件中重要相關人士,記錄當年鮮為人知的關鍵內幕;事件主角——管中閔同時寫下十八篇心路歷程記事。 「《大學的脊梁》是本痛定思痛之書,也是一種傷痕文學。但它的意義不應侷限為對某黨某派的控訴,而是提醒任何政權,任何為政者在權力與知識的場域上都可能面臨的考驗。身處其中的知識分子從教授到學生如何因應,尤為關鍵。」——王德威(台大校友,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 講座教授)二〇一八年臺大校長遴選事件是臺灣高教史上空前的一場大風暴,幾乎摧毀了起步未久的大學自治。事件持續一年多,過程驚濤駭浪,凶險異常;事件主角,前臺大校長——管中閔身處風暴中心,遭受各種力量夾擊,身心飽受摧殘。最後雖然挺過這場風暴,但他不是勝利者,只是一位不願也不曾被擊倒的倖存者。二〇一七年三月,原已通過續任投票的楊泮池校長突然於校務會議上表示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臺大於是啟動新校長的遴選程序。管中閔在推薦截止前數日才被說服參與遴選,不料卻因此走入一場巨大的風暴。當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於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宣布管中閔當選為新任校長後,許多或明或暗力量隨後分進合擊,媒體與網路出現大量對遴選委員會和管中閔的抹黑與攻擊,整個社會目睹了政治力肆無忌憚、無所不用其極地介入大學自治。當權者動員政治、媒體和網路的力量,試圖以謊言摧毀一個學者的人格與清白,也粗暴干涉一所頂尖大學的校長遴選結果,寧可讓其陷入沒有校長的長期空轉也在所不惜。在《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中,作家楊渡多次訪談這起重大事件的相關人士,包含管中閔、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維昭及其他委員、臺大自主聯盟的學者,以及曾參與的諸多老師、教職人員。從報導者的角度,作者以多重面向完整地記錄這場遴選事件的始末,揭開事件背後的關鍵內幕,以及當事人所承受的不為人知的攻擊與壓力。與此同時,事件主角——管中閔也提筆寫下當時的經歷與心情,以十八篇心情記事作為楊渡寫作內容的補充。書寫,是記憶,也是反抗。這樣一場攸關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的歷史事件應該被記錄下來;事件當事人的陳述,也將成為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