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8)
電子書 (6)
政府出版品 (8)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
無庫存 (12)
商品定價

$200~$399 (5)
$400~$599 (9)
出版日期

2017年以前 (14)
裝訂方式

平裝 (8)
作者

歐陽承新 (13)
歐陽承新 作 (1)
出版社/品牌

中華經濟研究院 (8)
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4筆商品,1/1頁
地緣、能源及中國大陸聯外油氣通路之開發(南亞與中東)
滿額折
作者:歐陽承新 作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14/09/01 裝訂:平裝
環繞中國大陸的陸路能源運輸路徑計含東北、西北與西南三個跨國系統,合稱「泛亞油氣運輸管線」。本書接續研究系列一、二的論述,探討中國佈建西南向聯外石油與天然氣管道的選項與抉擇,析論主軸由國情與宏觀經濟、通路運籌、以及中美兩國及多邊博弈三部份組成,目的在評析「南亞次大陸與中東」—「地緣」與「能源」博弈的可能歸趨。作者從中國的能源運輸發展戰略等多元思考角度出發,解構過去十數年貫穿南亞中東四大能源通路的形成
庫存:1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5 475
能源安全與中國大陸聯外油氣通路之開發:東北亞地區
滿額折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9/11/01 裝訂:平裝
能源安全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切的課題,但如何看待能源安全則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中國是「貧油、少氣、多煤」的經濟體,1993年起中國結束了石油出口長期大於進口的時代,成為淨進口國;此後,進口石油的數量及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斷攀高,至2007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已達1.968億噸,進口依存度提高到50%,然而其中高達90%的原油都是經由海路輸入,使得保障海上運輸安全和持續遞增的外部石油供應,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高
庫存:1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5 475
金磚四國崛起的宏觀分析
滿額折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7/06/01 裝訂:平裝
自1970年代東亞新興經濟體快速崛起樹立了新的發展楷模後,國際間已少有能大量聚焦並撼動人心的其他成功案例,更遑論一組或成批的國家列隊騰飛。 不過這一刻版的印象現已受到挑戰。多項研究指出,經過改革與開放的洗禮,中、俄、印度和巴西(即金磚四國)四大新興經濟體已展現強勁的成長動力,預估在不久的將來其總產值將超越今日的七大工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集合體。 為探討其潛在影響,本冊採用宏觀經濟的分析架構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5 333
中東經濟與油元流向初探
滿額折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8/04/01 裝訂:平裝
近數年國際油價持續上漲,中東產油國的油元收入相繼攀升,並同步推升石油消費國的進口成本,引發國際收支、財富重分配以及全球市場關係劇變等一系列後續效應。本書鎖定七個中東國家及北非的利北亞進行專題探討。第一部份分循總體、產業及金融三個環節,解析油元財富對上述國家推展經濟現代化的貢獻,並透過吸收能量分析界定油元分流(含體內與體外循環)的內部市場原因。第二部份從跨期比較的視角進窺油元的形成與流向對中東地區及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5 333
歐盟東擴的內外部市場效應
滿額折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5/02/15 裝訂:平裝
東擴對於歐盟域內外的國家和產業已經且將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探討此一課題,本書擬定依循 “東擴→內部效應→外部效應”三個段落,闡釋其間的因果關係。首段文字從決策形成與落實歐盟擴編的要件的角度介紹現階段歐盟區域整合的性質與範圍;其次,歸納歐盟的貿易與投資趨勢,整建區域和國別經貿互動模式的主型態與次型態,進而呼應推展自由貿易、形成內部單一市場、及對外政策一體化的歐盟新市場機制,分項錄列其對域內、外經濟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5 428
金磚四國崛起的宏觀分析
滿額折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7/06/15 裝訂:平裝
自1970年代東亞新興經濟體快速崛起樹立了新的發展楷模後,國際間已少有能大量聚焦並撼動人心的其他成功案例,更遑論一組或成批的國家列隊騰飛。不過這一刻版的印象現已受到挑戰。多項研究指出,經過改革與開放的洗禮,中、俄、印度和巴西(即金磚四國)四大新興經濟體已展現強勁的成長動力,預估在不久的將來其總產值將超越今日的七大工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集合體。為探討其潛在影響,本冊採用宏觀經濟的分析架構,回溯並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5 333
地緣、能源與中國大陸聯外油氣通路之開發(中亞與高加索)
滿額折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12/11/01 裝訂:平裝
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哈油管和中土天然氣管先後落成營運,為中國闢建跨國能源通路開啟了第一扇門,打破了以往油氣貿易全面依賴海運的傳統,這一新局伴隨中國與中亞各國雙邊及多邊合作框架與機制的創建、合作參與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共同安全的維護,使得衰落近五百年的古絲路重現榮景,但中亞豐富的油氣資源及位居歐亞核心區的地緣戰略價值,已引發域內外各路強權和油氣集團的介入和利益衝突。 本書從多邊競合的觀點探析並闡釋中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5 475
蒙古經濟往何處去 : 轉型經濟個案研究
95折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3/12/01 裝訂:平裝
蒙古在經濟領域內已出現較為積極的發展態勢;以市場為導向的外資以及多樣化的貿易已取代1991年以前由莫斯科所主導的「經濟互助會」架構。雖然如此,由於本身經濟積弱已久,蒙古要走出坦途仍有無窮的問題要克服;其中病理診斷當然是首先要面對的課題,為此,本書試分循兩大主軸進行探討:蒙古的宏觀經濟及其外部經貿關係的發展進程。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5 428
金磚四國崛起的宏觀分析(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7/01/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 245
歐盟東擴的內外部市場效應(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5/02/15 裝訂:電子書
東擴對於歐盟域內外的國家和產業已經且將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探討此一課題,本書擬定依循 “東擴→內部效應→外部效應”三個段落,闡釋其間的因果關係。首段文字從決策形成與落實歐盟擴編的要件的角度介紹現階段歐盟區域整合的性質與範圍;其次,歸納歐盟的貿易與投資趨勢,整建區域和國別經貿互動模式的主型態與次型態,進而呼應推展自由貿易、形成內部單一市場、及對外政策一體化的歐盟新市場機制,分項錄列其對域內、外經濟體和不同產業的損益影響。本項研究的主要啟示包括:歐盟東擴及其不斷自我完善的歷程本身屬於制度創新的外在表現。 透過人為設計結合市場機能所開創的歐盟單一市場,已為全球區域經濟高階段整合樹立典範。從「貿易創造」對應於「貿易移轉」的面象觀察,東擴業已引發下一系列的內外部效應;(1)東消西長;即對新加盟的EU-8以外其他東歐轉型經濟體的貿易比重下降,而對西歐(EU-15)國家的貿易比重上升形成內部單一市場;(2)外弛內張:即EU-25對非歐盟國家(NEU)的貿易比重縮減,反之,與歐盟域內國家(含EU-8與EU-15)的貿易比重上揚;(3)消長互見:(1)與(2)兩例呈現弱反應。從「投資創造」對應於「投資移轉」的面象觀察,東擴業已開啟新舊歐盟成員國對資金的爭奪和國別產業的消長變化。 對非歐盟國家而言,為因應東擴所形成的「開放性保護主義」,跨國公司直接在歐盟新興經濟體設廠,用以擴大在當地的市場佔有率並體現規模經濟。結合全球供應鏈,建立跨國越區的運籌體系已成為廠商強化集團競爭力、掌握商機的新營運模式。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能源安全與中國大陸聯外油氣通路之開發:東北亞地區(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9/11/15 裝訂:電子書
能源安全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切的課題,但如何看待能源安全則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中國是「貧油、少氣、多煤」的經濟體,1993年起中國結束了石油出口長期大於進口的時代,成為淨進口國;此後,進口石油的數量及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斷攀高,至2007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已達1.968億噸,進口依存度提高到50%,然而其中高達90%的原油都是經由海路輸入,使得保障海上運輸安全和持續遞增的外部石油供應,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兩大瓶頸。為了降低通路風險、確保油源、預防斷流,北京決策部門除推動能源體制改革,從需求面追求「節能、降耗、減排」,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便積極開展能源外交,著手佈建「泛亞能源大陸橋」,以便經由較為安全的陸上管道,從資源豐富的週邊國家進口原油和天然氣,填補國內的供需缺口。 按進口來源區位的不同,形成環繞中國大陸的運輸路徑分為東北、西北與西南三個跨國系統。本書從能源安全的多面性的觀點入手、探討中國大陸能源供需、體制改革、面對能源(石油)供應短缺北京決策部門的因應對策、東北亞地區能源競合關係、俄羅斯的能源戰略及外人投資狀況等課題。東北亞地區管道走向的情境分析主要藉助三主體──俄、中、日的角力,從供給面透視中國構建能源安全的演變進程。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地緣、能源及中國大陸聯外油氣通路之開發〈南亞與中東〉(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14/09/30 裝訂:電子書
環繞中國大陸的陸路能源運輸路徑計含東北、西北與西南三個跨國系統,合稱「泛亞油氣運輸管線」。本書接續研究系列一、二的論述,探討中國佈建西南向聯外石油與天然氣管道的選項與抉擇,析論主軸由國情與宏觀經濟、通路運籌、以及中美兩國及多邊博弈三部份組成,目的在評析「南亞次大陸與中東」—「地緣」與「能源」博弈的可能歸趨。作者從中國的能源運輸發展戰略等多元思考角度出發,解構過去十數年貫穿南亞中東四大能源通路的形成過程。研究發現,南北向的天然氣管道:「土庫曼-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線,具可行性,然而印巴關係不睦、阿富汗政局動盪,是主要障礙。相形之下,中國興建和支援興建的「中緬管道」、「中巴走廊」、與「伊朗-印度」-過境巴基斯坦段三線,陸續成功推出,原因不僅在於北京擁有財力、工程技術、和主場優勢等利基,更重要的是決心。 西南聯外管道建成將局部取代中東至大陸東南沿海省區的傳統海運運量、縮短運距、分散風險,並提高中國的能源與經濟安全,不過中國同時將承受海運沒有的風險,後者包括:違約風險、住民安遷、環保團體抵制,以及運營期的維安工作,和自然災害化解等,都有待思索因應。當然,通路能否建成、走向為何、主要取決於中美角力為核心,兼納印、巴、伊朗等多國為配角的地緣政治博弈。唯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經濟要發展、海外市場要開拓,通路建設,尤其是聯外能源通路建設,是必由之徑,美國無需也無力阻擋,反之,如順應潮流反可從中獲利。從南亞中東互利共榮的角度看,通過強化具商業盈利性的跨國管道建設,銜接中國大西部、阿富汗等內陸區塊與面海國家的能源供銷關係,藉以體現互補性經濟協作,將能化解區域內部矛盾,消減彼此纏鬥不休的「零合困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地緣、能源與中國大陸聯外油氣通路之開發〈中亞與高加索〉(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12/12/20 裝訂:電子書
本書是「能源安全與中國大陸聯外油氣通路開發」研究計畫的第二部份,其目的在探討中國佈建聯外石油與天然氣通路的選項與抉擇。按進口來源區位的不同,形成環繞中國大陸的運輸路徑計含東北、西北與西南三個陸上跨國系統,合稱「泛亞油氣運輸管線」。 追求能源安全,是包括中國在內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國的共同願望。本書運用「四端點」與「雙控制」的分析架構探討「中亞與高加索」(簡稱大中亞地區)中、俄、美、歐盟在被視為歐亞心臟帶展開能源地緣「大博弈」的互動進程。作為能源基地與管道起點的地主國:哈薩克、土庫曼與烏茲別克等均寄望以新能源財富為餌,突破閉鎖與孤立的地緣環境、擴大油氣外銷途徑、分散外銷市場。上列供需兩組主體(加上中亞外圍地區油氣管道沿線過境國)爭奪管道走向與資源佔有的互動模式,是本書主要關切與研究內容。 在博弈過程中,各參與方基於不同且片面的競爭優勢,透過雙邊或多邊的合作模式,建構維護本身利益,壓制競爭對手的策略。研究發現,(1)由四端點構成的外部需求方主導了管道建設與資源開發,但引力大小互異;(2)莫斯科意圖鞏固本國在中亞傳統勢力範圍的影響力,但受到另外三極的抑制而陷於被動;(3)欠缺地緣優勢地位的華盛頓爭取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以制衡中、俄,但效果有限;(4)中亞地主國循「多向量」外交路線,離間外部勢力,使之相互牽制以維護本身的利益,但油氣供應方(如哈薩克與阿塞拜疆)因面對相同的客戶-歐盟以至於彼此間陷於賣方競爭;(5)中國拓展中亞油氣市場、擴大區域合作因較少受到其他需求方的掣肘,因而在管道建設項目上已取得顯著的成就。綜合而論,相較於競合構造單調的東北亞,大中亞地區的地緣形式與能源供需關係過於複雜,因而不能採用形式化的方法-即數學模型,建立多邊博弈的尋解系統。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中東經濟與油元流向初探(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歐陽承新  出版社: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2008/04/15 裝訂:電子書
近數年國際油價持續上漲,中東產油國的油元收入相繼攀升,並同步推升石油消費國的進口成本,引發國際收支、財富重分配以及全球市場關係劇變等一系列後續效應。本書鎖定七個中東國家及北非的利北亞進行專題探討。第一部份分循總體、產業及金融三個環節,解析油元財富對上述國家推展經濟現代化的貢獻,並透過吸收能量分析界定油元分流(含體內與體外循環)的內部市場原因。第二部份從跨期比較的視角進窺油元的形成與流向對中東地區及外在世界的衝擊。回顧上世紀兩次能源危機引發國際收支失衡的困局,因「油元回流」計畫適時推出而得以緩解,但目前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其中尤其令人感到弔詭的是:失衡情節最嚴重的美國本身既是「美元本位制」的倡導者,也是最大的獲利者;美國歷屆政府不計代價捍衛該一體制,足以證明經濟失衡事小,而喪失其對全球金融與能源的主控權,才是真正的危機。因此,寄望透過油元回流解決失衡問題自非治本之道,祇能治標。對照上世紀60年代黃金的短缺,最終導致金本位的崩潰,新千年以來美元快速貶值,其作為主要準備貨幣的地位已不復存在。美元本位會否步上金本位的後塵?全球性的金融風暴是否將降臨?一時尚難論定,不過石油集團改採具信用度的歐元計價,勢將點燃大西洋兩岸無煙硝的戰爭。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 24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