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9)
電子書 (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0)
無法訂購商品 (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5)
無庫存 (9)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
$200~$399 (10)
$400~$599 (2)
$800以上 (1)
出版日期

2023~2024 (2)
2021~2022 (2)
2019~2020 (4)
2017~2018 (1)
2017年以前 (5)
裝訂方式

平裝 (9)
作者

泰瑞.伊格頓 (7)
泰瑞‧伊格頓 (4)
泰瑞・伊格頓 (2)
泰瑞伊格頓 (1)
出版社/品牌

商周文化 (8)
商周出版 (5)
麥田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4筆商品,1/1頁
論悲劇
滿額折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1/04/01 裝訂:平裝
當代文學、文化評論界最具國際聲譽的學者◤泰瑞‧伊格頓◢帶你探索從古希臘到現代悲劇的演變及其意義 「悲劇,是用來衡量我們人類最終價值的尺度。」 關於悲劇這門藝術形式,經過亞里斯多德、黑格爾、尼采、叔本華等歷代西方哲學家與學者的闡述,看似該說的都說完了。在現代社會,悲劇作品往往不再與崇高、高貴或英雄有關,更多指的是「悲慘」或「不幸」,而與過去的悲劇理念大不相同,甚至出現所謂「悲劇已
庫存:2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如何閱讀文學
滿額折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14/01/22 裝訂:平裝
'當代最重要的英國思想家 & 頂尖文化評論家 泰瑞‧依格頓帶著你找到文本分析的樂趣,開啟慢讀新風潮!☆閱讀文學的重點,不在於作品「說了什麼」,也包括它「如何說」。☆「卓越、眩目以及其他書評家的形容詞都不足以形容《如何閱讀文學》。而且這本書──容我斗膽這麼說──還很好笑。顯然你應該讀讀泰瑞‧伊格頓剛完成的這部作品,因為你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不管怎麼說,這個人可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批評家與老師
庫存:1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論幽默
滿額折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0/08/06 裝訂:平裝
最幽默的理論大師泰瑞・伊格頓,終於寫下一本談「幽默」的書了!暢談幽默與喜劇在西方文化的重要地位,剖析「笑」的政治含意與顛覆力量,以及怎樣把一個笑話講得無比嚴肅、將嚴肅的事付之一笑。「幽默」是什麼?為何在某些微妙甚至絕望的情境,我們會突然產生想大笑一場的衝動?我們發出各種笑聲:冷笑、竊笑、狂笑、微笑,或苦笑、咯咯竊笑、開懷大笑,或笑著笑著就哭了……這種人類獨有的行為,究竟有什麼意義?幽默的本質複雜又
庫存:3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美感的意識形態
滿額折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19/05/11 裝訂:平裝
氣勢磅礡,將西方近代哲學、美學和政治學熔於一爐,西方美學思想登峰造極之作。左派美學的後設理論經典,貫穿整個近代西方思想的「美感」概念的歷史探討。《美感的意識形態》是對於貫穿整個近代西方思想的「美感」概念的歷史探討,因而是對於近代西方哲學的批判研究,特別著眼於美學、倫理學和政治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可以說是把哲學、美學和政治學熔於一爐而氣勢磅礡的巨作。讀伊格頓而錯失了《美感的意識形態》,無異於買櫝而
庫存:1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
滿額折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4/07/01 裝訂:平裝
「伊格頓是當今英語世界中最頂尖的文化批評家。」──《衛報》(The Guardian)「一個能夠以最純粹的方式欣賞文化與社會診斷之藝術的罕有機會!伊格頓在本書中獨樹一格地雜揉理論說理與尖酸雋語、批判性的歷史反省與『重大』形上學問題的提問能力。《理論之後》不僅指出後現代文化研究衰微之後的研究方向,它本身更是一個『理論之死』後的傑出理論範式。」──斯拉維.紀傑克(Slavoj Žižek)「令人驚奇……泰瑞.伊格頓從來沒有如此深奧與機智過,他妥善地處理了當代所有的重要議題……同時超越了他在《文學理論導讀》達至的智識成就。如果這本書不會造成一股大騷動,我才真的會驚訝。」──法蘭克.科摩德(Frank Kermode)在今日,高階文化與低階文化的藩籬已經消失,然而,正如同伊格頓在書中所問的:這是否表示我們對「文化」的執迷已經取代了一切?在今天這個什麼都可以的後現代時代裡,我們還有辦法積極地參與政治嗎?當世界有半數的人口每天賴以維生的金額連兩美元都不到時,還可以心安理得地研究《六人行》嗎?在這種迫切的全球境況中,究竟需要怎樣的新理路?伊格頓的重要著作《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啟發了新一代的文化研究者,並使他成為左派最頂尖的思想家之一。在本書中,他指出理論的高峰期已經結束,並試著找出未來應然的發展方向。細述文化理論從一九六○年代到一九九○年代的興衰,伊格頓追索令文化理論得以誕生的文化與政治因素,檢驗諸如巴特、傅柯、拉岡與克莉絲蒂娃等開創性的理論家如何從邊緣引出性別、權力、性慾與族群等主題。他對文化理論的得失做出誠實的評斷,就許多對文化理論提出的標準指控加以駁斥,同時卻也指出文化理論對於諸多重大議題是保持靜默與迴避的事實。《理論之後》的戲劇性結論是:面對資本主義新起的全球敘事,後現代主義可能已經死去。而文化理論所忽視或否定的──愛、邪惡、死亡、道德、形上學、宗教與革命──正是必須積極探索的領域。正如同這本分析現狀的熱情而基進的論著所顯示的,這些主題在當今的重要性更勝以往。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09/04/01 裝訂:平裝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說是「死亡」、「欲望」、「沉思」,都太沉重。其實,每個人就像是爵士樂團的一員,而生命就是一場彼此襯托的即興演出。在今日,想討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大概只會惹來一陣訕笑。有人覺得這是個迂腐八股的問題,畢竟,我們不是都知道「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嗎?有人覺得這是個無聊可笑的問題,根本沒什麼好問的,只要Google一下,就知道答案是「42」。確實,這是個荒謬的問題,但或許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12/07/10 裝訂:平裝
走出華爾街地鐵的那一刻,馬克思能否看出資本主義即將帶來大條的徵兆?他對資本主義掠奪本質的深刻理解,又是否能為我們提供闢的建言?兩個世紀前,馬克思深刻批判了資本主義;上一個世紀,馬克思主義與全世界的思潮和資本體制衝撞出激烈火花;這個世紀,當人們以為可以忘了馬克思主義時,卻同時目睹資本主義大崩壞;因為對馬克思主義的強烈誤解,使人們不想也不敢碰觸馬克思主義,但是歷史的腳步似乎已經開始證明,馬克思也許終究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00/01/01 裝訂:平裝
◆「我們像藝術家一樣,在沒有物質需求的渴望下進行生產時,是自由的。」 ◆生前死後都充滿革命色彩的馬克思,其實與哲學有著一生難解的糾葛。他恥笑哲學,卻又把哲學與實踐視為一體的兩面,而從此兩者的辯證,都是在追尋人類最終的自由;從商業勞動、從「比實石需求更多的過度豐收」中解放出來。 ◆作者是聲譽卓著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以其深刻解讀勾勒出馬克思的思想核心,直指其一生的哲學之夢……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18/05/05 裝訂:平裝
在現今西方這個日趨無階級、充滿社會流動可能、後工業時代的社會裡,馬克思主義顯然已經過時、無足輕重。 將馬克思主義付諸實踐時,總帶來暴政與大屠殺,它意味著饑荒、痛苦、強制勞動、殘缺不全的經濟與箝制一切的高壓國家。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夢想,信仰的是完美社會的可能性,卻對人性的邪惡視若無睹,天真到無以復加。 以上批判是事實,還是對社會主義的偏見與誤解?英國當代重要思想家伊格頓提醒:馬克思理論固然
絕版無法訂購
如何閱讀文學(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14/01/22 裝訂:電子書
◆當代最重要的英國思想家 & 頂尖文化評論家 泰瑞‧伊格頓, 帶著你找到文本分析的樂趣,開啟慢讀新風潮! 閱讀文學的重點,不只在於作品「說了什麼」,也包括它「如何說」。 這是一本寫給初學者與文學愛好者的指南。當代最頂尖的文化評論家泰瑞‧伊格頓以一連串精彩的分析手法,為讀者示範了從敘述、情節、角色、文學語言、詮釋、小說的本質、價值判斷等各個面向的分析方法,並引用了從莎士比亞到 J. K‧羅琳等大量英文文本,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文學「伴讀」之書,也是最翔實有用的文學分析入門。 開頭 Openings 創世記的開頭、白鯨記的開頭、咆哮山莊的開頭……各有其不同的特色與筆調。文學作品的開頭,除了負責捉住讀者的目光,其實也暗示了作品的情節展開、格局與人物的性格。 人物 Character 文學人物的生命只存在於文本之中,唯有閱讀,才能讓他們持續存在。不同流派的角色會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他們所帶給讀者的,是想像與體驗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敘事 Narrative 敘事是文學作品所採取的觀點。敘事者的設定,將決定作品的特色、限制與是否可靠。而情節則是書中內容的概述,是敘事的一部分,當人們問我們故事在說什麼時,他想知道的就是所謂的情節。 詮釋 Interpretation 文學的存在不是為了告訴我們事實為何。當小說被置入某個特定的脈絡中,其真實或虛假就不再是重點。要緊的是,小說如何在想像的邏輯裡行動,而我們如何對之做出詮釋。 價值 Value 文學作品的好壞如何判斷?洞察的深度、與真實人生的貼近程度、形式的連貫、普世性的訴求、道德的複雜性、語言的創造性、想像的視野……這些都曾被視為評估作品的指標,而世代不間斷的詮釋與閱讀,將賦予文學作品新的價值。 【名家推薦】 ◎朱偉誠(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凌性傑(作家)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看到伊格頓對於西方文學名著信手拈來,旁徵博引,精讀細品,不時夾雜著英國人特有的幽默,透露出個人的立場,即使讀者不見得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也會折服於他的博學,欣賞他的評論與個性,油然生出『斯人也而有斯文也』之感……(本書)除了注意文本細節(微觀),闡明不同文學主義與流派的差異(宏觀)之外,也透露了伊格頓的左派觀點與英式幽默。」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卓越、眩目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00 元, 優惠價:1 200
論悲劇(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1/03/30 裝訂:電子書
當代文學、文化評論界最具國際聲譽的學者 ◤泰瑞‧伊格頓◢ 帶你探索從古希臘到現代悲劇的演變及其意義 關於悲劇這門藝術形式,經過歷代西方哲學家與學者的闡述,看似該說的都說完了。有人認為,悲劇作品不再與崇高或英雄有關,還一度出現「悲劇已死」的說法。 然而,伊格頓認為,悲劇沒有死亡,還說:「悲劇是用來衡量我們人類最終價值的尺度。」 在本書中,伊格頓從文學、哲學、戲劇、心理、政治、宗教等多重角度,為讀者爬梳了悲劇在西方各時期的演變及美學意涵,同時援引大量的資料佐證,包括劇作家索福克勒斯、艾斯奇勒斯、莎士比亞、易卜生的作品,以及多位哲學家如叔本華、尼采、黑格爾、班雅明、齊澤克的論點;他也格外關注悲劇的意識形態面向,並揭示悲劇藝術與現實生活悲劇之間的深層連結。 雖然對現代人而言,悲劇這門藝術屬於小眾,但伊格頓仍希望透過本書,使悲劇成為一般大眾能欣賞的藝術形式,並且能夠正視悲劇的意義與價值。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張炳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退休教授 【聯合推薦】 朱偉誠│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林璄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所副教授 紀金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超級Y│Youtuber說書人 彭鏡禧│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輔仁大學講座教授 蔡秀枝│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伊格頓在本書中的論述,不論是引用悲劇作品或者哲學著作和理論時,可以說是「駕輕就熟、游刃有餘」。本書是以「評述」的方式行文,夾述夾評,又評又述,內容非常廣泛而豐富,但是用詞極為提煉,幾乎沒有冗詞贅語,可以說是句句精要,因此本書內容的濃度和密度極高,值得慢慢咀嚼。閱讀本書除了訝異作者在悲劇作品和哲學理論的博學之外,讀者能夠從其評述的文字中吸取並擴充有關悲劇與悲劇性的知識,並且能夠理解悲劇之所以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張炳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退休教授 我曾閱讀泰瑞‧伊格頓的幾部專論,深受啟發,尤其佩服他精湛的學養與敏銳的洞察,因此很樂於向讀者推薦他的著作! 林璄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所副教授 本書處處可見火花四射的慧黠評論,從政治、文學、戲劇、社會學、精神分析與哲學等多樣化角度,敲打出悲劇的智慧。伊格頓的《論悲劇》,對當代讀者來說,最終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1 280
論幽默(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0/08/04 裝訂:電子書
最幽默的理論大師泰瑞・伊格頓,終於寫下一本談「幽默」的書了! 暢談幽默與喜劇在西方文化的重要地位, 剖析「笑」的政治含意與顛覆力量, 以及怎樣把一個笑話講得無比嚴肅、將嚴肅的事付之一笑。 「幽默」是什麼?為何在某些微妙甚至絕望的情境,我們會突然產生想大笑一場的衝動?我們發出各種笑聲:冷笑、竊笑、狂笑、微笑,或苦笑、咯咯竊笑、開懷大笑,或笑著笑著就哭了……這種人類獨有的行為,究竟有什麼意義? 幽默的本質複雜又充滿矛盾。有人認為幽默從不協調中產生,有人則認為幽默帶有輕微殘酷性質,是優越感的體現形式。幽默可以化解爭議,讓壓迫變得可以忍受。但它也能揭穿與戳破獨裁者的偽裝,成為顛覆威權的政治武器。而在心理層面上,當我們聽到下流笑話忍不住發笑時,往往遊走在禁忌與規範的邊緣。 伊格頓向來以博學聞名,書中信手拈來,皆是文學與哲學雋思。他以批判眼光檢視多個知名幽默理論,從日常笑話、脫口秀,一路談到佛洛伊德、巴赫金、亞里斯多德,為讀者鮮活分剖幽默文化深藏的的心理機制、社會意義、政治學,以及數世紀以來的精采演變。 笑話的目的不是要貶低人類,而是要提醒人類,自己本來就是地位低下的存在。」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我們只有在想避免與人摩擦時會開玩笑……幽默是一種最討喜的懦弱。」 ──羅伯特・佛斯特(Robert Frost) 「從來沒有哪個沒幽默感的人能夠理解辯證思維。」──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展開思考最棒的方式就是笑。講得更明白一點,橫膈膜的顫抖通常比靈魂的顫抖更能讓人好好思考。」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笑與嚴肅同等,有資格出現在偉大文學中,呈現普世問題。世界的某些重要面向只能透過笑來觸及。」 ──米哈伊爾・巴赫金(Mikhail Bakhtin)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20 元, 優惠價:1 220
美感的意識形態(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19/05/09 裝訂:電子書
氣勢磅礡,將西方近代哲學、美學和政治學熔於一爐,西方美學思想登峰造極之作。 左派美學的後設理論經典,貫穿整個近代西方思想的「美感」概念的歷史探討。 《美感的意識形態》是對於貫穿整個近代西方思想的「美感」概念的歷史探討,因而是對於近代西方哲學的批判研究,特別著眼於美學、倫理學和政治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可以說是把哲學、美學和政治學熔於一爐而氣勢磅礡的巨作。讀伊格頓而錯失了《美感的意識形態》,無異於買櫝而還珠。 伊格頓以生花妙筆和挑釁的語調引領我們巡禮了康德、席勒、叔本華、齊克果、馬克思、尼采、佛洛伊德、海德格、盧卡奇、阿多諾、哈伯瑪斯等二十多位思想家的作品,更旁涉許多社會學家、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其涉獵範圍汪洋宏肆,並且以道德和政治問題為輻湊,可以說是泰瑞‧伊格頓至今為止的代表作。在研究上頗有獨到之處,又能近取譬,出入種種深奧繁複的哲學理論,以無厚入有間而恢恢乎游刃有餘,引導讀者綜覽美學史裡根本的後設問題。 伊格頓是不折不扣的哲學家,這本書通貫西方哲學和意識形態,去探討美感的概念。他引領我們巡禮了各個哲學家的思想,最後把美感擺到馬克思的概念範疇裡。在書中,他首先檢視階級、種族和性別的三重問題,並且把問題導向「身體」意識以及它和國家的關係。美學是探討身體感覺、反應和經驗的研究,而和理性對反。美感和身體的知覺有關,也和理性一樣,是連接物質和非物質世界的橋樑。接著他轉向倫理的問題,以習俗為基礎的倫理正是對於道德的美感化,也是社會文化價值的維繫基礎。於是判斷、性格、價值和道德,都是美感價值。當法律內化到人心,就是內心的美學,雖然社會對此渾然不覺。而價值和法律也是奠基於心悅誠服的自我仿同或擬態。現代失了根的主體問題,以及後核子時代的自我毀滅傾向,也必須在美感裡找到答案。 伊格頓的美學探討告訴我們,美學的源起以及它所要面對的問題,並不是孤立的美感經驗,而是試圖為整個倫理、社會、政治找尋解答。美學和倫理的目的,是為自由、平等、自主的人類主體創造一個普遍的秩序,就在中產階級和傳統舊制度決裂之際,它的興起不是沒有理由的。它的目的正是要創造一個新的人類主體。 當代意識形態典範的興起和資本主義是形影不離的,伊格頓的研究自始至終都有著強烈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傾向,而沿著文化和政治批判的軌跡思考美感的問題,形成獨樹一幟的「文化政治批評」。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80 元, 優惠價:1 580
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泰瑞.伊格頓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4/07/04 裝訂:電子書
「伊格頓是當今英語世界中最頂尖的文化批評家。」──《衛報》(The Guardian) 「一個能夠以最純粹的方式欣賞文化與社會診斷之藝術的罕有機會!伊格頓在本書中獨樹一格地雜揉理論說理與尖酸雋語、批判性的歷史反省與『重大』形上學問題的提問能力。《理論之後》不僅指出後現代文化研究衰微之後的研究方向,它本身更是一個『理論之死』後的傑出理論範式。」──斯拉維.紀傑克(Slavoj Žižek) 「令人驚奇……泰瑞.伊格頓從來沒有如此深奧與機智過,他妥善地處理了當代所有的重要議題……同時超越了他在《文學理論導讀》達至的智識成就。如果這本書不會造成一股大騷動,我才真的會驚訝。」──法蘭克.科摩德(Frank Kermode) 在今日,高階文化與低階文化的藩籬已經消失,然而,正如同伊格頓在書中所問的: 這是否表示我們對「文化」的執迷已經取代了一切? 在今天這個什麼都可以的後現代時代裡,我們還有辦法積極地參與政治嗎? 當世界有半數的人口每天賴以維生的金額連兩美元都不到時,還可以心安理得地研究《六人行》嗎? 在這種迫切的全球境況中,究竟需要怎樣的新理路? 伊格頓的重要著作《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啟發了新一代的文化研究者,並使他成為左派最頂尖的思想家之一。在本書中,他指出理論的高峰期已經結束,並試著找出未來應然的發展方向。細述文化理論從一九六○年代到一九九○年代的興衰,伊格頓追索令文化理論得以誕生的文化與政治因素,檢驗諸如巴特、傅柯、拉岡與克莉絲蒂娃等開創性的理論家如何從邊緣引出性別、權力、性慾與族群等主題。他對文化理論的得失做出誠實的評斷,就許多對文化理論提出的標準指控加以駁斥,同時卻也指出文化理論對於諸多重大議題是保持靜默與迴避的事實。 《理論之後》的戲劇性結論是:面對資本主義新起的全球敘事,後現代主義可能已經死去。而文化理論所忽視或否定的──愛、邪惡、死亡、道德、形上學、宗教與革命──正是必須積極探索的領域。正如同這本分析現狀的熱情而基進的論著所顯示的,這些主題在當今的重要性更勝以往。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1 28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