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
電子書 (1)
政府出版品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 (2)
無法訂購 (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無庫存 (2)
商品定價

$400~$599 (3)
出版日期

2021~2022 (2)
裝訂方式

平裝 (2)
作者

瑟吉歐.希斯蒙都 (2)
瑟吉歐‧希斯蒙都 (1)
出版社/品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3)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筆,1/1頁
醫藥幽靈:大藥廠如何干預醫療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消費
滿額折
作者:瑟吉歐.希斯蒙都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5/01/01 裝訂:平裝
──深入探訪製藥產業,反思醫藥體系的幕後難題──・為了讓藥物看起來更有效,藥廠會替換研究指標、挑選受試族群,更改臨床試驗的設計?・標準化的試驗與治療過程,能讓藥物被有效監管,卻犧牲了個體的醫療差異?・行銷=打好關係+大量廣告?辦論壇、出資研究,讓整體醫療數據對藥廠更有利?為了探討製藥產業如何對臨床研究產生影響,哲學暨社會學者希斯蒙都(Sergio Sismondo)從政治經濟學觀點切入,匿名訪談藥廠研究員、從業人員及醫師,親身參與藥廠會議、爬梳法律文件,追索並揭露醫藥產業鏈的可議之處──藥廠贊助醫學研究、控制臨床試驗以建立科學證據,並透過操作期刊等知識媒介,結合意見領袖(KOL)、病友團體的影響力,推動有利藥廠的醫學觀點和治療方針。此外希斯蒙都也提出「裝配行銷」的概念,揭示藥廠如何透過環環相扣的行銷策略,彷彿幕後幽靈般,拼裝出一個共同維護藥廠利益的醫療市場:不僅推銷藥品,藥廠更創造需求、形塑疾病。本書的核心質問在於:當藥廠不僅是藥物的生產者,更是醫學知識的塑造者時,其中的權力運作將如何影響我們對疾病、藥物及治療方式的認知?全書深入解析醫藥體系前沿的運作,希望喚起病患、醫師與社會的警覺,促成資訊透明化及法規的制定,突破利益導向的產業鏈盲點。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9 379
醫藥幽靈:大藥廠如何干預醫療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消費(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瑟吉歐.希斯蒙都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電子書
看見醫藥市場背後的無形之手 揭露隱身在醫學管理背後的幽靈 大藥廠隱藏在公眾視野之外,它的無形之手伸入研究機構、論文發表規劃師、醫院關鍵意見領袖,甚至是醫學期刊編輯與病患權益倡議組織。 希斯蒙都從「知識政治經濟學」觀點分析藥廠如何介入當代醫學,掌握研究與發表的遊戲規則,在背後控制醫藥知識的生產線;以製藥產業及其代理人作為研究主題,探討他們是如何試圖形塑與傳播對自己有價值的醫學知識。希斯蒙都具體指出大型藥廠是如何拉攏為病患吟唱希望的「海妖」、驅使批鬥吹哨者的「巨魔」,並操控為藥廠喉舌的「殭屍」們。這些被幽靈左右的代理人,共同拼湊了藥廠與醫學知識共舞的圖景。 本書透過對藥廠與從業人員的訪查,追蹤了藥物知識與資訊的傳遞途徑——從臨床研究中抽取想要的數據,再找醫師意見領袖掛名發表論文,並透過多重的學術與行銷活動,進而影響醫師、消費者對藥物與治療方式的認知。希斯蒙都在本書中提出「裝配行銷」(assemblage marketing)的概念,描繪藥廠如何打造強大的代理人隊伍,組裝出有利於製藥產業的醫療市場,合理化購買藥品的興趣與行為。 大藥廠猶如盤據在醫學專業背後的幽靈,它的無形之手形塑了醫藥市場的潛規則。 ·專家導讀 當堅不可摧的論文竟是搭配產品的造勢文宣,研究與利益亦步亦趨時,我們看到《醫藥幽靈》的反省力道──它質疑所有以追求真理為名,操弄知識的生產體制。因此不光生醫製藥,只要市場夠大,產品有利可圖,任何產業都難逃「無形之手」的掌控。──郭文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遵循法規與實證醫學因而成為當代醫藥市場的重要特徵。然而,即使藥廠依據法規進行臨床試驗開發藥物,並據實以科學數據行銷給醫師,就真的毫無疑慮,不致衍生任何惡意誤導或欺瞞的風險嗎?希斯蒙都的《醫藥幽靈》就對這個看來講究科學證據、又受監管的醫藥市場做出了重要的提醒。──王業翰/病理專科醫師、本書譯者 本書特色 1. 研究跨國藥廠打造醫療知識的策略、方法及影響。 2. 揭露醫學論文掛名發表流程、大藥廠管理醫界關鍵意見領袖的方式。 3. 鼓舞病患與醫師掙脫藥廠掌控,提出七點挑戰製藥產業的改革措施。 名人推薦 ·王秀雲 /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兼主任 ·吳易叡 /成功大學不分系、醫學系人社科副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作者:瑟吉歐希斯蒙都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平裝
看見醫藥市場背後的無形之手揭露隱身在醫學管理背後的幽靈 大藥廠隱藏在公眾視野之外,它的無形之手伸入研究機構、論文發表規劃師、醫院關鍵意見領袖,甚至是醫學期刊編輯與病患權益倡議組織。 希斯蒙都從「知識政治經濟學」觀點分析藥廠如何介入當代醫學,掌握研究與發表的遊戲規則,在背後控制醫藥知識的生產線;以製藥產業及其代理人作為研究主題,探討他們是如何試圖形塑與傳播對自己有價值的醫學知識。希斯蒙都具體指出大型藥廠是如何拉攏為病患吟唱希望的「海妖」、驅使批鬥吹哨者的「巨魔」,並操控為藥廠喉舌的「殭屍」們。這些被幽靈左右的代理人,共同拼湊了藥廠與醫學知識共舞的圖景。 本書透過對藥廠與從業人員的訪查,追蹤了藥物知識與資訊的傳遞途徑——從臨床研究中抽取想要的數據,再找醫師意見領袖掛名發表論文,並透過多重的學術與行銷活動,進而影響醫師、消費者對藥物與治療方式的認知。希斯蒙都在本書中提出「裝配行銷」(assemblage marketing)的概念,描繪藥廠如何打造強大的代理人隊伍,組裝出有利於製藥產業的醫療市場,合理化購買藥品的興趣與行為。 大藥廠猶如盤據在醫學專業背後的幽靈,它的無形之手形塑了醫藥市場的潛規則。・本書特色1. 研究跨國藥廠打造醫療知識的策略、方法及影響。2. 揭露醫學論文掛名發表流程、大藥廠管理醫界關鍵意見領袖的方式。3. 鼓舞病患與醫師掙脫藥廠掌控,提出七點挑戰製藥產業的改革措施。・專家導讀當堅不可摧的論文竟是搭配產品的造勢文宣,研究與利益亦步亦趨時,我們看到《醫藥幽靈》的反省力道──它質疑所有以追求真理為名,操弄知識的生產體制。因此不光生醫製藥,只要市場夠大,產品有利可圖,任何產業都難逃「無形之手」的掌控。──郭文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遵循法規與實證醫學因而成為當代醫藥市場的重要特徵。然而,即使藥廠依據法規進行臨床試驗開發藥物,並據實以科學數據行銷給醫師,就真的毫無疑慮,不致衍生任何惡意誤導或欺瞞的風險嗎?希斯蒙都的《醫藥幽靈》就對這個看來講究科學證據、又受監管的醫藥市場做出了重要的提醒。──王業翰/病理專科醫師、本書譯者・重磅推薦在網路資訊氾濫的今天,諸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行為,受到資訊傳播影響,醫藥品的選擇也不例外。這種無形的「認知作戰」,連社會各界的意見領袖群也可能難以知覺,在國際性藥廠散布的眾多訊息中被「潛移默化」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