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1)
簡體書 (1)
電子書 (6)
政府出版品 (6)
紅利兌換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34)
無法訂購商品 (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9)
無庫存 (19)
商品定價

$200~$399 (4)
$400~$599 (27)
$600~$799 (7)
出版日期

2024年 (2)
2022~2023 (19)
2020~2021 (3)
2018~2019 (3)
2016~2017 (3)
2016年以前 (5)
裝訂方式

平裝 (23)
精裝 (5)
軟精 (4)
作者

皮國立 (12)
皮國立-總編輯 (2)
皮國立-著 (2)
侯嘉星-主編;王士銘、皮國立、江豐兆、余佳韻、沈佳姍、侯嘉星、郭忠豪、曾齡儀、葉爾建、趙席夐、劉世珣-著 (1)
劉士永,張仲民,甄橙,陳康芬,皮國立 等 (1)
劉士永、皮國立 主編 (1)
劉維開-主編;呂芳上.蕭李居.許慈佑.許峰源.張智瑋.許惠文.林威杰.姜濤.金之夏.皮國立.陳晧昕-作 (1)
劉維開-主編;李在全、佐藤純平、郭玫珂、羅皓星、朱紹聖、許峰源、施純純、馬思宇、侯嘉星、趙席敻、陳皓昕、方慧雯、皮國立 (1)
呂芳上、王文隆、皮國立、任育德、何智霖、李君山、李志毓、汪朝光、林桶法、金以林、高純淑、陳立文、陳佑慎、黃克武、趙席夐、劉文楠、劉維開、羅敏、蘇聖雄 (1)
林昭庚-口述;皮國立、 陳倩姿-編著 (1)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楊善堯、皮國立-主編 (1)
涂豐恩、王晴佳、李仁淵、張仲民、傅揚、陳建守、衣若蘭、潘宗億、蔣竹山、吳翎君、洪廣冀、皮國立、郭忠豪、林敬智、徐力恆、王濤、許雪姬 (1)
游鑑明、羅久蓉、張淑卿、許宏彬、皮國立、秦先玉-訪問;林東璟、許維庭、曾冠傑、王超然、張文馨、李品寬-記錄 (1)
王力堅、皮國立、何彩滿、吳宇凡、吳淳畇、李立劭、李明彥、林弘毅、林奇龍、林果顯、邱柏薰、洪健榮、胡金倫、張少濂、張淑卿、梁世佑、莊淑瓊、許峰源、許毓良、郭至汶、楊善堯、潘宗億、鄭巧君、鄭政誠、蕭道中、蕭遠芬、謝仕淵、蘇健倫-作、皮國立、楊善堯-主編 (1)
王士銘,皮國立,江豐兆,余佳韻,沈佳姍 等 (1)
王惟貞、古怡青、皮國立、江長青、沈明得、陳冠穎 (1)
皮國立 主編 (1)
皮國立,曾齡儀,張仲民,牟立邦,劉士永 等 (1)
皮國立-主編 (1)
皮國立、楊善堯-主編 (1)
出版社/品牌

時報文化 (4)
三民書局 (3)
政大出版社 (3)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3)
中正紀念堂 (2)
前衛 (2)
喆閎人文工作室 (2)
東大 (2)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
臺灣商務 (2)
AiritiPress (1)
中國醫藥研究所 (1)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1)
中華書局 (1)
五南圖書出版 (1)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 (1)
台灣書房 (1)
翰蘆圖書 (1)
翰蘆圖書(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1)
聯經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8筆商品,1/2頁
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2020/09/23 裝訂:平裝
如何寫歷史?最強的實作力!第一本以臺灣及華文視角,談論史學閱讀、寫作與教學的整合性專書,文史學生和人文愛好者的必備工具。以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史家的閱讀與寫作,用通俗筆調詮釋高深的史學方法,將人文素養轉化成執行實務的基本功。讓史家的技藝,貼近真實生活,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實作和訓練,應用於文史系所、中學新課綱,甚至職場、學術江湖、生命態度,一般人都能受用的實務史學方法。非虛構的閱讀與寫作,有核心,有步驟
庫存:2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中國醫藥研究所  出版日:2012/12/01 裝訂:平裝
一般人得了SARS、流行性感冒或法定傳染病,您敢去看中醫嗎?那些兇狠、來無影去無蹤的細菌、病毒,中醫們有辦法處理嗎?這不免讓人感到懷疑:也許中醫可以處理頭疼腦熱,但中藥可以殺死細菌嗎?也許,讀過這本書後,對上面這些問題,您會有全新的思考與不同於過往的見解。從醫學史出發,本書帶領您穿梭時空,進入距今將近百年前的中國社會,重現一段中醫抗菌的奮鬥史。在中西醫衝突、論戰的民國時期,中醫是如何回應西方細菌學
庫存:2
定價:518 元, 優惠價:88 456
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修訂版)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8/25 裝訂:平裝
肝病要看中醫還是西醫好?國學大師梁啟超的「失腎記」,竟為西醫「擺烏龍」割錯腎臟?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自幼身體不好,出國竟必備中醫的成藥「六神丸」與「痧藥」?蔣介石怎麼應對牙痛、失眠的老毛病?他為什麼痛恨國人隨意吐痰、放屁?這些近代的政治人物及知識分子是如何面對及看待自身的疾病?如何擇醫,尋求健康之道?又如何擴大自己的患病經歷,在中西醫論爭的年代,來思考整個國族的衛生與健康?本書從「病人歷史」出發,選取最具代表性的近代中國人物,包括孫中山、胡適、魯迅、梁啟超、蔣介石等人。他們受著大病小痛之苦,都曾經表達對傳統中醫和身體觀的各種看法。書中對這些歷史人物的醫療觀點進行深入剖析,以期讀者對近代中西醫的醫療史有更寬廣的認識。作者深入淺出的詮釋中醫與中國文化轉型之困境,在人物故事中尋找國族發展之路,讀起來意義深遠卻又趣味盎然。
庫存:2
定價:430 元, 優惠價:95 409
華人壯陽史:從情慾詮釋到藥品文化,近代中西醫學的滋補之道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4/01/01 裝訂:平裝
第一本以華人為主體的感覺史專書★ 強精固本,滋補升級 ★新版增加:戰後臺灣的壯陽藥發展史西方妙藥大舉入侵,枯幹逢春,不可能這麼有效吧!鱸鰻、蛇肉、鹿茸、雞佛,全都給我來一點!阿公80老風流,就靠一針賀爾蒙?為性事所苦的人們,何時才願意求診醫生?威而鋼問世前的中西藥百花齊放期❤ 虛弱年代的強身之道、充血之愛 ❤從華人最害羞的軟肋切入,以醫療史的人文視野,上承明清時期的補養觀,下探民國至戰後的性與身體,翻新詮釋近代華人社會的壓抑情慾、藥品文化。----------------------------------------◆ 本書採用文化史與日常生活史的研究視角,作者利用從醫學典籍至醫藥廣告圖像等性質不一的材料,細緻地勾勒出新式情感成形、知識系統變遷,乃至對國族想像改變的歷程。◆ 迄今有關神經衰弱、遺精與情慾的歷史與文學研究數量不少,本書的貢獻與特色在於,這是學界首次對相關現象進行系統性探討,是一部能結合日常生活史、中醫社會文化史及醫學思想史的研究。◆ 新版內容大幅拓展時間與空間,增補近百頁篇幅,延續論述戰後臺灣的藥品史及日常生活史,以荷爾蒙藥品為主,兼論提神飲料和民間的各種壯陽法,來補充過去我們所不知道的一頁歷史,並囊括更多地域與人群的共通感受。----------------------------------------「我因久患手淫,每星期至少二、三次,無法戒止,心思女人必洩精」;「初中之時誤犯手淫,以致腦神經衰弱,頭暈多雜念,易感冒、心驚、記憶力減退、容易疲勞,況且小便要結束前身體都會抖一下」;手淫多年,生殖器還會「垂頭喪氣,進不了玉門關」、「小弟弟不中用」,徒然有人的形體而如同廢物,真是「嗚呼痛哉」!────您,也有這樣的煩惱嗎?華人特別重視「補養」,簡言之就是怕「虛」,因為虛弱會導致相當多的疾病,也跟「禁慾/縱慾」的論述流動有密切關係。這種身體觀伴隨二十世紀以降西方醫學的傳入,有了新的轉型,過去的補養概念在中西醫學之間激盪出更多火花。本書關注醫療、身體觀和藥品的歷史對話,分析民國至戰後民眾對身體內在虛弱的恐懼,與外在行為之間的連結。以虛弱、慾望、疾病和藥品為核心,作者皮國立教授爬梳醫學典籍至廣告圖像等各式材料,探討性與身體的關係;此外更點出近代社會、文化之時代特性與風尚,細緻地勾勒出一段新式情感成形、知識系統變遷,乃至國族、社會、文化
庫存:5
定價:550 元, 優惠價:79 435
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2/23 裝訂:平裝
全球第一本中國大流感史專書揭露近代中國流感疫情之全貌,探索疾病歷史上的「失語」,重拾中醫於東亞醫療知識網絡內的發言權。1918-1920年的全球大流感被稱為「所有大流行病之母」,粗估全球至少五億人受到感染,死亡人數更上看五千萬,是人類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相對於眾聲嘈雜的西方,東亞世界對於這場奪去千萬人性命的瘟疫史研究,卻異常安靜。2019年底開始肆虐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COVID-19),與全球大流感有許多相似之處,引起人們再度關注這段幾乎要被遺忘的疾病史。今日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1918年爆發的全球性流行瘟疫,其源頭正是H1N1型流感。這波疫情當時也衝擊到中國本土、日本、臺灣、東南亞等地。在許多既有的西方研究中,都未曾對中國的疫情做出全面的介紹與評估,反而多帶有偏見地認為,大流感造成中國難以估計的人口死亡與損害,而且該病的散播源頭正是中國,一如新冠肺炎爆發後那樣。過往史家在研究中,或多或少的指出1918年大流感的影響,但多偏重世界疫情的論述,對中國疫情則僅有片段之著墨,缺乏基礎、深入的研究,難窺疫情全貌。 日本學者飯島涉曾坦言:「我們對中國當時流感擴散的狀況並不太清楚。」 是以我們目前需要一個對當時疫情全面考察的研究。皮國立的這本《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在新冠肺炎仍肆虐不止的此刻,不僅「躬逢其盛」,得以和許多談論西方全球大流感歷史的名著對話,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中國與臺灣之歷史經驗,更為歷來僅從西醫角度討論或分析的書寫主流,另外開啟一扇中國醫學的視野,剪影這場流感大戲中許多過去未曾深究的細節,頗能讓人耳目一新,並體現了「疫病的危機其實就是轉機」,值得讀者省思。本書中,作者交錯運用歷史文獻與取自民間日常生活的個案或報刊記載的實例,從而突顯了上層社會與基層大眾所構成的文化現象、歷史記憶,其中「對疾病文化的多元解讀與認識」尤其值得今日的我們給予關注與反思。【專文推薦】余新忠|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士永|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Global Professor【誠摯推薦】皮國立教授的這本新作首次揭露了上個世紀初「大流感」狂潮下,中國醫師與人群被遺忘的抗疫故事。當時不受主流重視的傳統醫學,現在也提出成績,參與了國際抗疫的行列。目睹這些最近發展的我們,更能從這本書所娓娓道來的
庫存:2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限量精裝版)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2/23 裝訂:精裝
全球第一本中國大流感史專書揭露近代中國流感疫情之全貌,探索疾病歷史上的「失語」,重拾中醫於東亞醫療知識網絡內的發言權。1918-1920年的全球大流感被稱為「所有大流行病之母」,粗估全球至少五億人受到感染,死亡人數更上看五千萬,是人類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相對於眾聲嘈雜的西方,東亞世界對於這場奪去千萬人性命的瘟疫史研究,卻異常安靜。2019年底開始肆虐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COVID-19),與全球大流感有許多相似之處,引起人們再度關注這段幾乎要被遺忘的疾病史。今日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1918年爆發的全球性流行瘟疫,其源頭正是H1N1型流感。這波疫情當時也衝擊到中國本土、日本、臺灣、東南亞等地。在許多既有的西方研究中,都未曾對中國的疫情做出全面的介紹與評估,反而多帶有偏見地認為,大流感造成中國難以估計的人口死亡與損害,而且該病的散播源頭正是中國,一如新冠肺炎爆發後那樣。過往史家在研究中,或多或少的指出1918年大流感的影響,但多偏重世界疫情的論述,對中國疫情則僅有片段之著墨,缺乏基礎、深入的研究,難窺疫情全貌。 日本學者飯島涉曾坦言:「我們對中國當時流感擴散的狀況並不太清楚。」 是以我們目前需要一個對當時疫情全面考察的研究。皮國立的這本《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在新冠肺炎仍肆虐不止的此刻,不僅「躬逢其盛」,得以和許多談論西方全球大流感歷史的名著對話,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中國與臺灣之歷史經驗,更為歷來僅從西醫角度討論或分析的書寫主流,另外開啟一扇中國醫學的視野,剪影這場流感大戲中許多過去未曾深究的細節,頗能讓人耳目一新,並體現了「疫病的危機其實就是轉機」,值得讀者省思。本書中,作者交錯運用歷史文獻與取自民間日常生活的個案或報刊記載的實例,從而突顯了上層社會與基層大眾所構成的文化現象、歷史記憶,其中「對疾病文化的多元解讀與認識」尤其值得今日的我們給予關注與反思。【專文推薦】余新忠|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士永|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Global Professor【誠摯推薦】皮國立教授的這本新作首次揭露了上個世紀初「大流感」狂潮下,中國醫師與人群被遺忘的抗疫故事。當時不受主流重視的傳統醫學,現在也提出成績,參與了國際抗疫的行列。目睹這些最近發展的我們,更能從這本書所娓娓道來的
庫存:2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晚清身體診療室:唐宗海與中西醫的對話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著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23/07/26 裝訂:平裝
當中醫遇到西醫 當經絡臟腑與遇上解剖學 在看醫生之前,要先看懂身體! 對西醫而言,身體是在手術解剖檯上可以「看」見的生理樣態, 對中醫而言,身體卻更隱含著一種氣化的、不可觀測的生命真理。 從《內經》、《傷寒》中走出的中國醫者,面對截然不同的醫學理論,該如何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氣血經脈建構出的中國身體觀,又會如何被重新形塑? 晚清中國是一個新舊文化相互交匯衝擊的時代,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層面,也迎來劇烈的衝突與轉變。傳統醫學在這樣的時代風氣下,也夾在中西文化之間搖擺不定。類似「中西醫融合」的理論彼此間相當不同。有強調合一的「中西一元化」,也有試圖「折衷中西」的說法。而唐宗海正是在這樣的潮流之中,首度提出了中西醫匯通的思想。他以傳統經脈氣血理論為骨幹,援引西醫的解剖學知識,在龐雜紛呈的各家理論上,替後來的醫者開拓出一條嶄新的航路。本書以他的立論為切入點,不只詳盡地介紹了中西醫理相互影響、匯通的過程,更替讀者建構出在晚清的時代變局之下,人們對於「身體」形象如何理解的歷程圖景。 解剖也看不見的人體--「把脈」現在還有用嗎? 對晚清的中醫而言,龐而繁雜的西方醫理知識特別在解剖學上備受重視。解剖學這種以「肉眼」觀測人體器官的新興學說,對於中醫傳統以經脈、臟腑理解人體的方式作出質疑。醫書典籍上的經脈路線,既不符合解剖學上的血管分布,卻又略有相似之處。對中醫而言,「脈」是一種氣血行走的路線,而這樣看似不科學的、難以捉摸的「氣脈」,在西方醫學大行其道的時代,又能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樣的疑問既是中西醫學理論上的爭執,更展現了兩個文化之間,對於「人體」解讀的根本差異。 生命的中樞--思考用的是心還是腦? 在西醫的理論下,人體生命的一切活動簡而言之即受到大腦、脊髓、神經三者的連動控制。大腦作為生命的中樞,負責處理生命的一切感知。然而對中醫而言,比起大腦更為重要的,則是「心」的概念。心被是作一個擬人化的主體,在中醫理論上賦予情緒上的意義。唐宗海作為中西醫匯通的提倡者,並未完全否認大腦的功能,而是援引西方的解剖學說,在唐宗海的解讀下,大腦作為「心」轄下的其中一個臟腑,同樣的也負責處理人體的活動與感知。中西醫對生命的理解,自中樞起便南轅北轍,藉由唐宗海解讀、重構的過程也可以看出晚清中國知識分子在接受外來文化時,是如何理解與轉化新知。 本
庫存 > 10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最「潮」中醫史:以形補形行不行,古人醫病智慧超展開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9/27 裝訂:平裝
中國醫療史祕辛大公開! 眾多耐人尋味、令人拍案驚奇的醫藥小故事 ◎你身體內的那些東西,就算高唱「你是我的眼」,依舊看不到,那古人是如何發現及解讀? 歷史上神醫華佗明明神乎其技、無所不能,卻仍舊無法拯救吐蛇病人。病人吐的是蛇還是蟲傻傻分不清? 現在人總說讀書讀到腦筋壞掉,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就連古人也認為讀書太專注會傷身!(是不是找到藉口可以不念書了呢?) 血液在古代東西方文化中是神祕且具有力量的元素,經血、精液在中國更被視為追求長生與健康的祕方,甚至有皇帝差點因為經血引起暗殺。宮鬥劇必備的「滴血認親」到底是劇情烘托橋段,還是確有其事? ◎長壽之道、養生祕方百百種,古人是如何避免踩雷、輕鬆入門?瘟疫時不時刷個存在感,古人是如何捍衛自己的生命? 免驚!一本《老老恆言》在手,養生達人就是我,舉凡睡眠障礙、起居衛生、飲食等,養生小智慧幫你全部包辦。 關於防疫,其實古人比你想像的還要先進,清冠一號的構想來源,即是古代防疫治療之方。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我們常吃的豬肉居然有毒,吃豬腦不一定補腦還可能導致腎虛?我們所知的民俗食療和中醫的食療並不一樣!(所以不能亂吃豬肉?) ◎近代中西醫相遇,雙方是相互對立還是合作?隨著醫療科學的進步,中醫該如何朝新時代邁進? 清末中醫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嘗試用西醫理論,來證實古代醫學學說,重新詮釋中國醫學的技術與身體觀。而隨著近代中國對外戰爭失利,西醫與強國健身概念結合,擔負起新時代責任,卻使中醫轉而被視為落伍、不科學,甚至一度被官方廢除! 本書寫作題材包羅萬象,上至神醫華佗、針灸穴道,下至民俗食療、刮痧放血,沒有生僻冷硬的歷史,只有你想像不到的各種有趣故事!不僅內容極具延伸研究價值和閱讀趣味性,同時收錄了醫療史研究方法及總體視野的文章,是一本既符合大眾史學寫作精神,卻又不失嚴謹學術性的醫療史讀本。 專文推薦人 林昭庚 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麒方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好評推薦 寺澤捷年 東亞醫學協會名譽理事長/日本東洋醫學會名譽會長| 胡峰賓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暨發行人/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臺灣醫事法律學會秘書長| 馬逸才 中華民國中藥商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張永賢 中國
庫存 > 10
定價:430 元, 優惠價:85 366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第三十卷一期:中醫臨床研究與應用專輯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總編輯  出版社: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  出版日:2024/01/01 裝訂:平裝
臨床療效是醫學的生命!離開臨床無醫學。 本書「中醫臨床研究與應用」,由陳麒方、皮國立兩位教授學者主編,共收錄9篇文章以及1篇中醫臨床醫學雜誌論文總清單。文章作者群涵蓋美國、中國、印度、新加坡、台灣的醫藥衛生領域20位專家學者,文章主題包含:探討針灸SWOT分析、故宮古畫灸療圖的研究、濃縮生藥的藥品管理專題討論、江戶漢醫針灸書研究、日本時代台灣漢醫著作研究、遣唐使傳播的經方書貞元《傷寒論》、溫病時方的方劑研究、中醫背痛防治、住院會診醫案。另有目前發行時間最長的台灣中醫藥期刊《中醫臨床醫學雜誌》論文總清單900篇完整書目。本書對臨床醫學各個面向不論是鍼灸、藥品、醫學典籍應用、醫藥文化、中醫證候治療、醫史發展,都有論述,是一本相當有意義的中醫學術書。 This book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astern Clinical Medicine" is edited by two scholars, Prof./Dr. CHEN Chi-Fang and Prof. PI Kuo-Li. It contains a total of 9 articles an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articles in Taiwa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nese Medicine (TJCCM). Group of the article covers 20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health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India, Singapore, and Taiwan. The topics of the article include: SWOT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research on moxibustion therapy pictures in ancient paintings, special discussions on drug management of concentrated crude drugs, Edo period han medical acupuncture books, research on Chinese
庫存:3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華人大補史: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主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2/10 裝訂:平裝
第一本全面梳理近代東亞世界補養文化的歷史專書當華人傳統藥食遇上西方醫學,一段從不知其所以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全方位蛻變過程。品嚐歷史中食物的滋味,探究補養文化的衝擊與再生本書的焦點在於探討「補養」的歷史。臺灣街頭巷尾的飲食文化中,充滿著各種「補養」的菜色,從早期的狗肉鍋、燉鱉湯、蛇湯、十全排骨,到一九八○年代,逐漸普及全臺的羊肉爐、薑母鴨;還有青草茶、苦茶等,相信讀者對這些滋味都不陌生。由於傳統文化中藥食如一、藥食同源的發展,這些食物通常加了不少具補養功效的中草藥材於其中,而賦予一道菜色、一碗熱湯、一杯茶飲等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功效,這樣的文化現象與背後的歷史因素值得探索。此外,生活中諸如維他命、雞精、蜆精、提神飲料等具有補養、補精神、提升體力的飲品,即便已被「科學」二字重新包裝,但還是伴隨著傳統補養功效的話語,而成為現代的新補品,可見補養文化影響之廣泛,歷久不衰。食補有沒有真實效用,需要專業醫師來解答,但我們可以從歷史中了解所謂被社會文化所認同之「療效」或某些「效果」,是如何透過各種歷史因素而被建構出來。二十世紀初期以來東亞各地的科學觀和中西醫匯通概念,又如何賦予這些具有補養意義的食物,一些全新的健康概念,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閱讀本書,可讓讀者在吃下這些食物時,擁有多一份趣味與對其健康功用之省思。
庫存:3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 504
中國醫藥研究叢刊第34期:中醫在台灣
90折
作者:皮國立-總編輯  出版社:翰蘆圖書(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平裝
本刊在台灣醫界是少數發行近半世紀年的紙本刊物,近三年來,台灣挺過了疫情的考驗,也因為中研院選出第一位中醫院士與清冠製劑的研發,中醫學界取得了戰後史上前所未有的高能見度。秉持著造福群眾、發揚中醫懸壺濟世的精神,為後世中醫、台灣醫學人文發展盡一份棉薄之力。《中國醫藥研究叢刊》第34期主題為「中醫在台灣」,主題從台灣早期原住民的醫療到近現代台灣中醫醫療法律,及現今COVID-19的現代中醫抗疫,勾勒出中醫的樣貌,讓讀者能全方位了解中醫發展沿革。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
滿額折
作者:劉士永; 皮國立 主編  出版社:華藝數位  出版日:2016/11/30 裝訂:平裝
《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是一本集合多數年輕學者的研究成果所編輯而成的學術專著。近三年來,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與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共同組織了「醫學史與醫學人文研究與教學」(2013)、「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2014)等兩場學術會議,成就了本書的基礎;此外,本書還邀請學者提供較具有主題性的文章,一併經由審查通過後始收
庫存:1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
滿額折
作者:林昭庚-口述; 皮國立; 陳倩姿-編著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2023/12/28 裝訂:軟精裝
臺灣首位本土中醫院士,致力針灸科學化名聞國際穴位針灸醫術聞名海內外,編寫中醫界鉅著成典範故事從彰化秀水農村一間紅磚屋說起送報生、搬磚塊工人、酒家boy成為國際級中西醫結合之父、中央研究院院士其中細節激勵人心,他是――第一位臺灣中醫針灸學博士暨教育部審定的中醫學教授第一位臺灣受邀在世界衛生組織發表針灸主題演講,暨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傳統醫學主題演講的學者第一位臺灣本土中西醫結合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受國際著名「自然雜誌」出版集團邀請,出版唯一英文版《針灸實驗學》 他想講述的是個人一生磨練自己,用以安身立命的信念和態度,期能啟發年輕學子不自我設限,胸懷大志、勇於開創人生夢想。精采推薦本書完整記述了一位鄉下貧苦農村子弟翻轉成為一代宗師,讓平凡變成不平凡,實為儒醫楷模、杏林後輩表率,鼓舞更多窮困的學子奮發向上、勵志未來,意義深遠。 ――李文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前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林昭庚教授結合現代科學和技術,首創以電腦斷層掃描,測量胸背腹部危險穴位的安全深度,為針灸找出現代化的科學數據,造福寰宇。 ――李遠哲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這本傳記不僅詳實記錄台灣現代中西醫結合開拓史上,一位代表性靈魂人物的求生奮鬥事蹟,同時也為年輕學子傳達勇於追夢、利他不爭的人生哲學,是一本台灣中醫針灸之光的傳奇故事。 ――李羅權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工程科學院海外院士林昭庚教授學識淵博,對中西醫學的學識修養深厚,著作等身,對中西醫界有著廣泛的影響,不僅學術成就受到國際學術界的肯定,他的醫術更備受各國政要的肯定。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治學嚴謹的林昭庚教授運用西醫解剖學角度來研究針灸,將中醫針灸科學化領域推向世界舞台發揚光大,為台灣建立了國際聲譽,其學術成就為士林推崇,一生傳奇,是相當了不起的儒醫典範。 ――洪明奇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中
庫存:2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憶載航空城
滿額折
作者: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楊善堯; 皮國立-主編  出版社: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2022/01/05 裝訂:精裝
《憶載航空城》一書的出版,是保留航空城在地文史的首要成果展現。內容匯集為「今昔變化的在地空間」、「多元發展的在地宗教」、「百工百態的在地產業」、「環境影響的在地教育」、「聚落人物的在地記憶」五大主題,從大園在地特有的地景到人物的日常點滴,發掘空間地景裡的意義,梳理區段徵收範圍內,地方的文史脈絡與區域特色。一座城市的永續記憶,應扎根於歷史底蘊,以文化治理帶動城鄉發展,逐步建構完整的文化生態。民眾面臨變遷的過程,文史影像的保存與紀錄,是作為後續地方認同的重要基礎。本書所蘊含的每一則影像與故事、累積的調查與紀錄,將形塑未來航空城在地的情感,重新凝聚共識與連結民眾記憶,並提供未來建構博物館豐富的文化內容,再造歷史現場與地方文化魅力。
庫存:3
定價:650 元, 優惠價:88 572
走過「廢除中醫」的時代:近代傳統醫學知識的變與常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 魯萍; 張孫彪; 王珂; 劉士永; 王尊旺; 張田生; 陳光華; 游智勝; 吳國聖; 曾宣靜; 張亮亮; 李健祥  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出版日:2023/04/27 裝訂:精裝
針灸、三伏貼、清冠一號 那些差點被消失的傳統醫學 12篇專文,完整述說一段中醫存廢的歷史 一場廢除中醫的風暴,颳起時代的反動與不安 1928年,國民政府衛生部正式成立,大力推動衛生的現代性。根據該部組織法,設立「中央衛生委員會」,以之作為衛生決策的議決機關。當時擔任委員者,無一具有中醫背景,顯示傳統中醫在國家進行現代化時所面臨的危機。第1屆委員會於1929年2月23日在南京召開,會議上以「中醫妨礙全國醫事衛生」為理由,提出四項針對廢除中醫之提案,統稱為「廢除中醫案」,其目的在於採取漸進手段來限制中醫,最終達到完全消滅中醫的目標。 從中西論戰到中西合璧 回眸歷史,即將邁向95週年的「廢除中醫案」風波,訴說著中醫近代史的發展,可謂篳路藍縷、步步艱辛。從在醫藥界的「失語」,逐漸流失其本體知識,爾後峰迴路轉、搖身一變,到現今中醫藥已站上國際舞臺。我們可以在大醫院和小診所,看到中醫的身影;我們可以服用臺灣清冠一號來對抗對凶狠的新冠肺炎,不用擔憂西藥之不足,這些歷史發展豈是僥倖所能獲致?探索這段由低谷爬起的歷程,實為傳統中國文化與技術發展史上,少數能抗衡西方文化衝擊的實例,也是最能彰顯民國史多元「現代性」的史學論題。 醫療史的新解方 多數中醫藥從業者或醫史研究者,對該案都不陌生,但我們卻缺乏一本對該論題深入探究的學術專書。本書邀集兩岸學者共同撰稿,一同來關心近代中醫的發展,重新梳理中醫存廢與醫界論戰的故事,並拓展論述廣度,分析醫者和文獻、藥品與技術、民間手抄本等幾個重要論題,以豐富中國醫療史的整體研究。 中西醫學者 盛情推薦 王文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清華學院「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林昭庚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講座教授、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孫茂峰 中國醫藥大學董事、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教授 高尚德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副院長 黃怡超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 黃澤宏 長庚體系中醫醫療發展召集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部主任 郭文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圖書館副館長 陳光偉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 陳潮宗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陳麒方 社團法人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張永賢 德國漢堡大學醫學博士、中
庫存:3
定價:700 元, 優惠價:9 630
物種與人類世:20世紀的動植物知識
滿額折
作者:侯嘉星-主編; 王士銘; 皮國立; 江豐兆; 余佳韻; 沈佳姍; 侯嘉星; 郭忠豪; 曾齡儀; 葉爾建; 趙席夐; 劉世珣-著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2023/09/06 裝訂:平裝
★臺灣學界近代中西分類知識系譜研究的問路創舉之作★國立中興大學永續農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農業、環境與人文」子計畫成果物種與人類世的概念都是基於科學事實而來,而此些事實一定涉及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本書是讓我們得以窺見這些脈絡的窗口。――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洪廣冀物種課題是理解自然與人類歷史的重要線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曾華璧【誠摯推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系助理教授 朱華瑄 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黃相輔 北京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副教授 陸伊驪聚焦討論植物、動物做為藥材、食療等,在各產業所扮演的角色,自臺灣出發,乃至中國、東亞,反思人類世以來的歷史變化,從多元角度,探討農漁產業發展史上的動植物面貌與政策、開發史之重要性。二○二三年十一月廿四―廿五日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舉辦「近代知識譜系中的動物與植物」工作坊,會中各篇論文不僅涉及自然分類的知識形成,也在應用的層面凸顯了不同時空下的特定動機與思考路徑。儘管西方分類學已是今日之主流觀點,但不妨害傳統中國分類學在某些領域中的延續與調適。尤其在傳統藥物使用的領域中,中國既有的食藥同源思想、氣運五行的醫理,讓面對新式生物分類學衝擊下的中國本草觀,仍舊得以在華人的生活日用中找到一席之地。中國傳統醫藥學千年來與其博物與分類傳統互為表裡、相倚甚密。中藥藥性理論構建中「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也可在過去本草分類中看到許多實用主義上的例證。顯示中國的分類思想自魏晉時期到清末都沒有太大變化,內化成為華人飲食與用藥的常識。二十世紀西方科學強勢叩關,除了造成中醫界「廢醫存藥」的壓力,亦促成了中藥分類使用上的內在調適。在理解從傳統跨越到近代本草分類遞嬗的過程後,讀者才能理解本書中清末文人筆下的木棉,以及驢藥、「吐蛇」、蛤蚧、海馬等,這類對西醫而言荒誕不經的藥物,卻依然能在當前的華人食補市場上風行不偃的歷史因緣;也只有看到了近代以來西學對中醫草本知識的挑戰與其調適後,方得認識清代庫倫與內地藥材交易究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近廿年來跨學科研究或是學術跨界對話的氛圍正熾,本論文集中各篇專文外有所專擅又內理相通,或可據之視為臺灣學界近代中西分類知識系譜研究的問路創舉。(本書經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匿名審查後出版)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1930年代之中國
滿額折
關於1930年代中國的學術研究不在少數,但是隨著時代的演變、知識的流通,以及資料的大量開放,現階段對於1930年代中國的研究,有著較以往更佳的條件與環境。 收錄在這本論文集中的各篇論文,雖然議題各異,但是所呈現出的是青年學者對於1930年代中國研究的成果,與年輕世代對於1930年中國的認識。當然論文集中的議題無法含括1930年代中國的所有面相,但是立基於前輩學者以往的研究成果,若干議題,可以說具有一定程度的創新與學術貢獻。 《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近代中國與東亞研究群近年來每年邀請國內、外青年學者共同參與,透過每年不同議題的研討,成員間的切磋與交流,一步一步前進,創造出豐碩的研究成果。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85 340
1920年代之中國
滿額折
關於1920年代中國的學術研究不在少數,也曾經舉辦過以1920年中國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會後出版過同名的論文集。但是隨著時代的演變、知識的流通,以及資料的大量開放,現階段對於1920年代中國的研究,有著較以往更佳的條件與環境。收錄在這本論文集中的各篇論文,雖然議題各異,但是所呈現出的是青年學者對於1920年代中國研究的成果,與年輕世代對於1920年中國的認識。當然論文集中的議題無法含括1920年代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85 340
日記中的蔣介石
滿額折
蔣介石主政期間,國內外風雲丕變,適逢現代中國形塑的重要轉捩時刻。政壇領袖動見觀瞻,言行、決策影響著國家未來的走向,而在官方文書以外,蔣介石個人同時以更複雜的面貌,留在自我反省與時人的觀察記載當中。若說蔣介石日記是一個公私領域相互融匯的場域,他人日記中的蔣介石,則有如鏡面反射,臺前幕後,各方政治暗流與潛在的話語權爭奪,不僅藉他人觀察蔣介石,更經由蔣介石探究中國近現代變局的種種軌跡。
庫存:2
定價:600 元, 優惠價:85 510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06/06/01 裝訂:平裝
您比較相信中醫還是西醫呢?您是否對許多中醫的名詞,例如氣化、三焦、命門等名詞有興趣,或者覺得為無稽之談呢?本書透過唐宗海醫生的醫論,來告訴讀者當中醫與西醫在近代初遇時,彼此對於醫學理論認知以及人類身體的解讀,到底存在什麼樣的歧異。自近代中國以來,病人開始可以選擇中、西醫兩種不同的醫療模式,應該是方便許多;然而,當病人告訴西醫說「很虛」、「肝火」等症狀時,很可能讓西醫們一頭霧水;中醫們要傳達這些
舊版無法訂購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