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電子書 (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3)
庫存狀況

無庫存 (3)
商品定價

$400~$599 (3)
出版日期

2022~2023 (2)
2016~2017 (1)
作者

劉士永,張仲民,甄橙,陳康芬,皮國立 等 (1)
王士銘,皮國立,江豐兆,余佳韻,沈佳姍 等 (1)
皮國立,曾齡儀,張仲民,牟立邦,劉士永 等 (1)
出版社/品牌

AiritiPress (1)
前衛 (1)
時報文化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筆商品,1/1頁
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劉士永; 張仲民; 甄橙; 陳康芬; 皮國立 等  出版社:AiritiPress  出版日:2016/12/01 裝訂:電子書
《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是一本集合多數年輕學者的研究成果所編輯而成的學術專著。近三年來,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與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共同組織了「醫學史與醫學人文研究與教學」(2013)、「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2014)等兩場學術會議,成就了本書的基礎;此外,本書還邀請學者提供較具有主題性的文章,一併經由審查通過後始收入,使本書的整體內容具有「生命醫療的文本與書寫」、「疾病與醫治的歷史」和「醫療衛生與政治」等三大向度。這些專書的共同作者包括了歷史學者、文學家和中醫師,他們試著從不同的切入視角來書寫一篇篇與近代「衛生」、「身體」和「疾病」有關的故事,大體展現了臺灣生命醫療史研究的若干傳承與創新之論述。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華人大補史: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皮國立; 曾齡儀; 張仲民; 牟立邦; 劉士永 等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2/10 裝訂:電子書
第一本全面梳理近代東亞世界補養文化的歷史專書 當華人傳統藥食遇上西方醫學, 一段從不知其所以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全方位蛻變過程。 品嚐歷史中食物的滋味,探究補養文化的衝擊與再生 本書的焦點在於探討「補養」的歷史。臺灣街頭巷尾的飲食文化中,充滿著各種「補養」的菜色,從早期的狗肉鍋、燉鱉湯、蛇湯、十全排骨,到一九八○年代,逐漸普及全臺的羊肉爐、薑母鴨;還有青草茶、苦茶等,相信讀者對這些滋味都不陌生。由於傳統文化中藥食如一、藥食同源的發展,這些食物通常加了不少具補養功效的中草藥材於其中,而賦予一道菜色、一碗熱湯、一杯茶飲等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功效,這樣的文化現象與背後的歷史因素值得探索。 此外,生活中諸如維他命、雞精、蜆精、提神飲料等具有補養、補精神、提升體力的飲品,即便已被「科學」二字重新包裝,但還是伴隨著傳統補養功效的話語,而成為現代的新補品,可見補養文化影響之廣泛,歷久不衰。 食補有沒有真實效用,需要專業醫師來解答,但我們可以從歷史中了解所謂被社會文化所認同之「療效」或某些「效果」,是如何透過各種歷史因素而被建構出來。二十世紀初期以來東亞各地的科學觀和中西醫匯通概念,又如何賦予這些具有補養意義的食物,一些全新的健康概念,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閱讀本書,可讓讀者在吃下這些食物時,擁有多一份趣味與對其健康功用之省思。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60 元, 優惠價:7 392
物種與人類世:20世紀的動植物知識(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士銘; 皮國立; 江豐兆; 余佳韻; 沈佳姍 等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2023/09/06 裝訂:電子書
★臺灣學界近代中西分類知識系譜研究的問路創舉之作 ★國立中興大學永續農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農業、環境與人文」子計畫成果 物種與人類世的概念都是基於科學事實而來,而此些事實一定涉及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本書是讓我們得以窺見這些脈絡的窗口。——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洪廣冀 物種課題是理解自然與人類歷史的重要線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曾華璧 【誠摯推薦】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系助理教授 朱華瑄 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黃相輔 北京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副教授 陸伊驪 聚焦討論植物、動物做為藥材、食療等,在各產業所扮演的角色, 自臺灣出發,乃至中國、東亞,反思人類世以來的歷史變化, 從多元角度,探討農漁產業發展史上的動植物面貌與政策、開發史之重要性。 二○二三年十一月廿四—廿五日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舉辦「近代知識譜系中的動物與植物」工作坊,會中各篇論文不僅涉及自然分類的知識形成,也在應用的層面凸顯了不同時空下的特定動機與思考路徑。 儘管西方分類學已是今日之主流觀點,但不妨害傳統中國分類學在某些領域中的延續與調適。尤其在傳統藥物使用的領域中,中國既有的食藥同源思想、氣運五行的醫理,讓面對新式生物分類學衝擊下的中國本草觀,仍舊得以在華人的生活日用中找到一席之地。中國傳統醫藥學千年來與其博物與分類傳統互為表裡、相倚甚密。中藥藥性理論構建中「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也可在過去本草分類中看到許多實用主義上的例證。顯示中國的分類思想自魏晉時期到清末都沒有太大變化,內化成為華人飲食與用藥的常識。 二十世紀西方科學強勢叩關,除了造成中醫界「廢醫存藥」的壓力,亦促成了中藥分類使用上的內在調適。在理解從傳統跨越到近代本草分類遞嬗的過程後,讀者才能理解本書中清末文人筆下的木棉,以及驢藥、「吐蛇」、蛤蚧、海馬等,這類對西醫而言荒誕不經的藥物,卻依然能在當前的華人食補市場上風行不偃的歷史因緣;也只有看到了近代以來西學對中醫草本知識的挑戰與其調適後,方得認識清代庫倫與內地藥材交易究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近廿年來跨學科研究或是學術跨界對話的氛圍正熾,本論文集中各篇專文外有所專擅又內理相通,或可據之視為臺灣學界近代中西分類知識系譜研究的問路創舉。 (本書經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匿名審查後出版)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