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港版書 (3)
電子書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
無庫存 (2)
商品定價

$600~$799 (1)
$800以上 (4)
出版日期

2023~2024 (4)
2021~2022 (1)
裝訂方式

平裝 (1)
精裝 (2)
作者

蘇基朗,蘇壽富美 (2)
蘇基朗、蘇壽富美 (2)
蘇基朗、於興中、蘇壽富美 編 (1)
出版社/品牌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筆商品,1/1頁
有法無天:從加藤弘之、霍姆斯到吳經熊的叢林憲法觀
滿額折
作者:蘇基朗; 蘇壽富美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精裝
在西力衝擊下,20世紀初中國發生各種翻天覆地的巨變,包括憲法在內的法律體系,自無例外。中國法學界一方面繼受西方權利為本的憲法主義,另一方面又對當時席捲西方的社會達爾文思潮趨之若鶩。權利為本的憲法主義和弱肉強食的「天演論」,不啻兩套南轅北轍的價值系統,兩者卻在中國匯流,並塑造了南京政府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的基調。 本書從比較法律思想史的進路,聚焦20世紀前期日本、美國、中國三位憲法巨擘─加藤弘之、霍姆斯及吳經熊的憲法權利觀,探索他們如何處理這兩種思想之間的張力,以達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歸宿。透過《天演論》對中國繼受西方法律的影響、加藤弘之「進化論」為明治憲法的背書、霍姆斯對天賦人權的徹底否定,到吳經熊歸宗霍姆斯並在中國推廣「有法無天」的天演格局憲法權利觀,作者展示了「叢林憲法觀」如何在天、人、法三者之間互相激盪,並在二戰前的日本、美國和中國佔據上風。---------------------------- 當支撐法律系統的整個規範性體系幾乎在一夜間崩潰時,會發生什麼事情?自19世紀中葉以來,在西方列強或多或少的強制性衝擊下,中國正正面臨這一挑戰。……對中國憲法史感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貝淡寧(Daniel A. Bell)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政治理論講座教授 法律源諸天命抑或制度使然?……憲法思想和法治仍屬今天中國法律中尚待解決的難題,這也是為何這本啓發思考並時而出人意料地推陳出新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 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一部比較法律思想史有如此大的哲思含量,一套對憲法主義及其內在張力的系統思考能如此自然地落實於對三個典型人物的文本分析,一個始於明治時期的日本、終於國民黨南京政府時期的中國的歷史敘事讀起來如此有現實感:這些特點之結合構成了一部難得的學術及思想力作。── 慈繼偉牛津大學哲學學院客座教授 本書跨越法思想、法社會學、東西比較史、比較政治學、概念史、近代中日交流史等多個領域,視野恢弘;同時文體流暢,言簡而意賅,深入而淺出,實非老到的史學家而難為之。── 林少陽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特聘教授 全書集新視角、新觀點和新史料為一體,布陳有致,縱橫詳論,同情之理解見諸字裏行間,盡顯比較法律思想史研究的神韻和魅力。── 李秀清華東政
庫存:5
定價:1280 元, 優惠價:9 1152
近代企業的商道、商術與商法: 東京金港堂與上海商務印書館雜識(1875–1930)
滿額折
作者:蘇基朗; 蘇壽富美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19世紀後期,東亞各國陸續引入近代企業經營模式,以及與之相配合的資本主義商業倫理、經營策略及商業法律,開啓了前所未有的近代市場經濟格局。與此同時,中、日兩國均由於引進西式學制而創造了新的教科書市場。在此東西激盪、商機無限之際,日本明治時期和中國20世紀初的兩大教科書出版商─—東京的金港堂和上海的商務印書館,脫穎而出,成為兩國書業龍頭重鎮,各領風騷30載。 本書從比較企業文化史視角出發,分別從道與術、虛與實以及人與法三個面相,聚焦1930年以前金港堂、商務印書館的若干重要發展特色,配合新發現的史料,採用多元學科的分析方法,剖析兩者如何把從西方移植而來的企業模式和法律規範,結合本國社會文化而取得了不同凡響的商業成就。通過比較中日新興出版企業的不同取徑,本書亦探討了資本主義商業文化洗禮,對個人及集體價值觀所帶來的種種張力,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衝擊和矛盾。 ----------------------------------------------------------------------------------- 本書以過去甚少受學界關注的出版類企業為分析對象,將增強人們對近代中日工業化時期異同的了解,也能彌補此前對兩國企業整體發展認識的缺陷。─ 朱蔭貴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部探討資本主義如何影響中日兩國政治精英、法律專業人士和企業家的專著,堪稱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書重新審視了在東亞兩個最大都會內,移植的西方法律與本地的強韌商業文化之間,那種充滿活力的互動以及持續調整的過程。─ 吉浦羅(François Gipouloux)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榮譽退休研究主任教授 全書翔實而不細碎,篤謹而不空疏,講小故事能小中見大,談大問題則大而有當,堪稱近代企業史研究的範例。─ 周武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針對促成企業商業策略的文化、社會及政治因素,提供了批判性的洞察。無論是研究日本、中國的學者,還是商業、經濟及法律的歷史學家,都會發現本書在促進學術對話上極具價值。─ 城山智子東京大學研究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 從西方移植而來的企業模式和經營理念,只有植根於本國社會文化土壤,與傳統商道交融互滲,才能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雙向互動中創造出新的企業文化,為本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
庫存 > 10
定價:850 元, 優惠價:79 671
霍姆斯與百年中西法學
滿額折
作者:蘇基朗; 於興中; 蘇壽富美 編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1/01 裝訂:精裝
「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全面勾勒霍姆斯「法律之道」,探尋現代中西法學源流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1841 1935)是美國著名法學家,也是近代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之一。作為「法律實用主義的教父和現實主義的開創者」,霍姆斯簡潔精闢的司法觀點,以及對普通法理論、公民權利和憲法原則等方面的見解,一百多年來對中西法學家及法律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 ,1930 年代,中國法學者吳經熊便利用霍姆斯的叢林觀點,打造中華民國的憲法草案。本書從不同角度切入,勾勒霍姆斯法律思想的輪廓。除了探討霍姆斯思想的理論來源及主題,還揭示霍姆斯與普通 法傳統、憲法權利觀、薩維尼佔有論、法律現實主義、新實用主義等法律思想的關聯。本書不但代表中國學者對霍姆斯思想的最新見解,而且對美國法律思想史乃至法理學史研究,也極具啓發作用。
庫存:4
定價:1040 元, 優惠價:9 936
有法無天:從加藤弘之、霍姆斯到吳經熊的叢林憲法觀(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蘇基朗; 蘇壽富美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7/07 裝訂:電子書
在西力衝擊下,20世紀初中國發生各種翻天覆地的巨變,包括憲法在內的法律體系,自無例外。中國法學界一方面繼受西方權利為本的憲法主義,另一方面又對當時席捲西方的社會達爾文思潮趨之若鶩。權利為本的憲法主義和弱肉強食的「天演論」,不啻兩套南轅北轍的價值系統,兩者卻在中國匯流,並塑造了南京政府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的基調。 本書從比較法律思想史的進路,聚焦20世紀前期日本、美國、中國三位憲法巨擘─加藤弘之、霍姆斯及吳經熊的憲法權利觀,探索他們如何處理這兩種思想之間的張力,以達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歸宿。透過《天演論》對中國繼受西方法律的影響、加藤弘之「進化論」為明治憲法的背書、霍姆斯對天賦人權的徹底否定,到吳經熊歸宗霍姆斯並在中國推廣「有法無天」的天演格局憲法權利觀,作者展示了「叢林憲法觀」如何在天、人、法三者之間互相激盪,並在二戰前的日本、美國和中國佔據上風。 ---------------------------- 當支撐法律系統的整個規範性體系幾乎在一夜間崩潰時,會發生什麼事情?自19世紀中葉以來,在西方列強或多或少的強制性衝擊下,中國正正面臨這一挑戰。……對中國憲法史感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 貝淡寧(Daniel A. Bell)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政治理論講座教授 法律源諸天命抑或制度使然?……憲法思想和法治仍屬今天中國法律中尚待解決的難題,這也是為何這本啓發思考並時而出人意料地推陳出新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 ── 卜正民(Timothy Brook)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一部比較法律思想史有如此大的哲思含量,一套對憲法主義及其內在張力的系統思考能如此自然地落實於對三個典型人物的文本分析,一個始於明治時期的日本、終於國民黨南京政府時期的中國的歷史敘事讀起來如此有現實感:這些特點之結合構成了一部難得的學術及思想力作。 ── 慈繼偉 牛津大學哲學學院客座教授 本書跨越法思想、法社會學、東西比較史、比較政治學、概念史、近代中日交流史等多個領域,視野恢弘;同時文體流暢,言簡而意賅,深入而淺出,實非老到的史學家而難為之。 ── 林少陽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特聘教授 全書集新視角、新觀點和新史料為一體,布陳有致,縱橫詳論,同情之理解見諸字裏行間,盡顯比較法律思想史研究的神韻和魅力。 ── 李秀清 華東政法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080 元, 優惠價:7 756
近代企業的商道、商術與商法:東京金港堂與上海商務印書館雜識(1875~1930)(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蘇基朗; 蘇壽富美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6/17 裝訂:電子書
19世紀後期,東亞各國陸續引入近代企業經營模式,以及與之相配合的資本主義商業倫理、經營策略及商業法律,開啓了前所未有的近代市場經濟格局。與此同時,中、日兩國均由於引進西式學制而創造了新的教科書市場。在此東西激盪、商機無限之際,日本明治時期和中國20世紀初的兩大教科書出版商─—東京的金港堂和上海的商務印書館,脫穎而出,成為兩國書業龍頭重鎮,各領風騷30載。 本書從比較企業文化史視角出發,分別從道與術、虛與實以及人與法三個面相,聚焦1930年以前金港堂、商務印書館的若干重要發展特色,配合新發現的史料,採用多元學科的分析方法,剖析兩者如何把從西方移植而來的企業模式和法律規範,結合本國社會文化而取得了不同凡響的商業成就。通過比較中日新興出版企業的不同取徑,本書亦探討了資本主義商業文化洗禮,對個人及集體價值觀所帶來的種種張力,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衝擊和矛盾。 本書以過去甚少受學界關注的出版類企業為分析對象,將增強人們對近代中日工業化時期異同的了解,也能彌補此前對兩國企業整體發展認識的缺陷。 ─ 朱蔭貴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部探討資本主義如何影響中日兩國政治精英、法律專業人士和企業家的專著,堪稱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書重新審視了在東亞兩個最大都會內,移植的西方法律與本地的強韌商業文化之間,那種充滿活力的互動以及持續調整的過程。 ─ 吉浦羅(François Gipouloux)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榮譽退休研究主任教授 全書翔實而不細碎,篤謹而不空疏,講小故事能小中見大,談大問題則大而有當,堪稱近代企業 史研究的範例。 ─ 周武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針對促成企業商業策略的文化、社會及政治因素,提供了批判性的洞察。無論是研究日本、中國的學者,還是商業、經濟及法律的歷史學家,都會發現本書在促進學術對話上極具價值。 ─ 城山智子 東京大學研究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 從西方移植而來的企業模式和經營理念,只有植根於本國社會文化土壤,與傳統商道交融互滲,才能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雙向互動中創造出新的企業文化,為本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內生動力。本書既是歷史經驗之歸納,亦為在當代建構東亞企業家精神提供了可行路徑。 ─ 馬敏 華中師範大學中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720 元, 優惠價:7 50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