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勇敢的年輕記者蘇珊娜·卡哈蘭在這本書中講述了著名的羅森漢實驗,通過調查並解讀這項戲劇性實驗背後的秘密,作者揭示了該實驗如何改變了現代醫學的進程。自從人類能夠記錄自己的歷史以來,精神病就一直困擾著人類。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精神類的疾病呢?歷史上無外乎有三種解釋:思想/靈魂、大腦和環境。幾個世紀以來,醫生們一直在努力定義精神疾病――如何診斷,如何治療。為了尋找答案,1973年,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羅森漢(David Rosenhan)決定設計了一項實驗來檢驗精神病醫生是否能正確區分一個人正常還是不正常。他找來8個精神正常的朋友(3女5男),加上他自己一共9個人,假扮為精神病患者,各自前往不同的精神病醫院求診。羅森漢對他的朋友進行了為期5天的簡單訓練,這5天中,他們都不允許洗澡、刮鬍子、刷牙,主要是為了顯得更為邋遢。羅森漢指導他的朋友們練習如何才不用吃精神病院給每個病人都強行服用的藥物,而現在則已成廣為人知的方法了:將藥物藏於舌頭下,等到四下無人之時吐到馬桶中沖掉。羅森漢和他的8個朋友們,每個人在求診時都只是聲稱:“有人在我耳邊發出‘砰砰砰’的聲音”。在當時的精神病學文獻中,還未出現這一類幻聽案例。在精神病醫師進一步詢問其他細節外,這8個假冒的病人除了自己的姓名職業之外都如實回答,且不假裝有其他診裝。當醫師診斷需要住院治療,假病人一進病房就表示幻聽診裝消失,且感覺良好。僅僅因為這樣一項虛構的幻聽症狀,其中的8個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而另一個則被診斷為同樣嚴重的“躁狂抑鬱性精神病”。9人平均住院“治療”19天,最長52天,最短7天。所有人在住院期間都曾受到輕視、貶抑,最後獲准出院的理由都是病情改善。很難說醫護人員發現了這些人其實精神正常。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羅森漢在住院時發現,其他真正的精神病人都知道他(羅森漢)神智正常,而醫師卻不知道。另幾個假病人也有類似發現。比如,有一個年輕病人對羅森漢說:“你沒有病。你若不是記者,就是教授。”還有病人說:“你是來視察醫院的。”住院期間,羅森漢勤寫筆記,被醫護人員稱作“書寫行為”,這被看作精神分裂症導致的偏執行為。羅森漢的實驗結果1975年發表在《Science》(科學),題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精神病房裡的正常人)。羅森漢在論文中認為精神疾病的診斷並非依據個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