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4)
簡體書 (2)
電子書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7)
無法訂購商品 (1)
庫存狀況

無庫存 (8)
商品定價

$199以下 (5)
$200~$399 (3)
出版日期

2017年以前 (8)
裝訂方式

平裝 (5)
作者

西陵下 (4)
彭楚珩,西陵下 (2)
彭楚珩 著;西陵下 改寫 (1)
西陵下(原名俞偉) (1)
出版社/品牌

海洋文化 (3)
福隆 (3)
古吳軒出版社 (1)
吉林出版集團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8筆商品,1/1頁
別後芳草碧紅塵:弘一大師李叔同的詩詞人生(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西陵下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出版日:2011/12/01 裝訂:平裝
作者以詩詞、傳記并行的手法,空靈、優美的文字,將李叔同的生平娓娓道來。輔之以詩詞,穿插以議論和抒情,使得對弘一大師的描述更加飽滿而精彩。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68 元, 優惠價:87 146
滄浪:風雪初雲
滿額折
作者:西陵下  出版社:海洋文化  出版日:2009/08/01 裝訂:平裝
那一日的陽光有些酥鬆,淡淡地照在長安城的朱雀大道上。往來的行人卻是欣喜,這春天看來是真的來了。街道兩邊的酒家一溜煙地掛起了紅燈籠,裏邊人影紛呈,笑語喧天,不斷傳出悠揚動聽的胡琴聲和歌女惹人憐愛的吟唱。閑悶了整個冬天的長安生機起來,穿梭來往的漢子們連嗓門都變得格外嘹亮,好似又看到了霸陵飄拂的柳絲、青陽門裏胡姬酒家、曲江岸邊雜花生樹、芙蓉園裏歌舞昇平…… 本書特色讀西陵下的《滄浪》,如有一團烈火在舌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199 元, 優惠價:9 179
天下無香(上)
滿額折
作者:西陵下  出版社:海洋文化  出版日:2009/06/05 裝訂:平裝
「殿前沉靜暗飛香,劍寂唯我輕舞揚。」姿色令人沉醉的將軍府小姐孟沉香,帶著宿世的迷離情緣,和眾家俊逸少年共同含笑,或是淚灑天下。從宮廷到江湖,殺戮之血恨和癡纏的愛,迴旋在少年與少女身上,到底何處才能安然歸鄉?身手非凡,面容飄逸雋朗的少年離柘、溯遊、傅采之和孟玄笈,分別愛戀上絕艷清麗的少女孟沉香,但是他們五人身上,也糾纏背負著複雜的家國情仇。文雅的江南,曾經煙雲如夢,少年提劍江湖,要怎樣斬斷釐清這樣的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180 元, 優惠價:9 162
天下無香(下)
滿額折
作者:西陵下  出版社:海洋文化  出版日:2009/06/05 裝訂:平裝
邪惡詭譎,叛變奪皇位的孟行轅,面對江湖眾家英雄少年,和保護皇上的邪道第一人歐陽龍,以及謎樣的絕色雙姝雙飛燕姐妹:柳如絲和柳如鳳的驚險對決,終究是陰謀得逞?還是被株連九族,肝腦塗地呢?「玄天舞笈夢無香,霜滿堤案柳色茫」,離柘和孟玄笈終於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但是其他少年和沉香的愛恨,經過百轉千折的離奇糾纏,是否可以讓英雄美人回歸天下最無仇恨的淨土,而不是漂泊無依的「天下無鄉」?「殿前沉靜暗飛香,劍寂唯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180 元, 優惠價:9 162
為道忘軀法中王:天竺取經篇(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彭楚珩; 西陵下  出版社:福隆  出版日:2010/04/05 裝訂:電子書
《歷代高僧故事》發行再版了,這對著者來說,確是一大鼓勵。 說到鼓勵,很快就會使人聯想到「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說話,但我卻不著意於此,因為傳與不傳,那是作品本身的事,而不是作者想不想的事,如果作品不夠條件,縱想也是多餘的。雖然「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著作物之能傳,使作者也隨之不朽,這當然是人們所熱望的。 可是,佛徒對於名的看法,是當作假設,是視為身外之物,並不把它當作實有。雖然佛教有所謂「萬法唯有」的「有部」,但更有「一切皆空」的「空宗」,「四大皆空」,名於何有?所以,要想使作品流傳後世,不可必,而且也不必要。 「名」,既不是支持我撰寫本書的原動力,那麼,總得有一股力量曾經促使我孳孳的「鍥而不捨」,在極端艱困的情況下,歷十有餘年的長時間,以完成此幾十名高僧的寫作,這力量,便是所謂「尚友古人」的一句說話。 何以言之?翻開佛教大藏經的史傳部,所有每一人的傳記,所有行事的紀述,學術的論著,竟是我束髮受書幾十年來所從未見過的。他們行誼的高尚,宅心的仁厚,處事的忠誠,修持的堅貞,不求聞達,不圖功利,不避艱險,而又忘其死生,以了其弘願的精神,實非後世人們所可想像其萬一。 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只求夢見周公,而我卻日與周公同一類型的先哲們為伍,相與晤言一室之內,故而樂不可支。因此十餘年來,精神生活的佳勝,綜計在以往的歲月中,實無有逾於此時者。古諺云︰「上交千古,下交千古」,下交千古不可必,上交千古竟躬親獲致,又何得而不目為平生的一大快事! 實在的說︰我國的傳統文化,應為漢學與理學的混合體。任捨其一,即捨完整,這是誰都承認的事實。所以著者曾經作了一個譬喻說︰我國的傳統文化,為黃河流域文化與印度?河流域文化的結合,因而產生了「混血兒」,曾有許多明達之士,對佛教教義作過深入之研究而服膺奉行。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與香山僧如滿朝夕相處,而自稱香山居士。韓愈弟子李翱太守與榮山惟儼曾留下一首絕句說︰「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樹一函經,我來問道無他語,雲在青天水在瓶」。還有宋儒歐陽修,曾自稱為六一居士,在其所著的《新唐書》?,對於僧一行之作大衍曆,更曾大事吹噓。程明道過定林寺時,偶見僧眾入堂,「周旋步武,威儀濟濟,代鼓敲鐘,內外肅靜,一坐一起,並準清規」。於是程氏慨然的說︰「三代禮樂,盡在斯矣!」此外如蘇東坡之與佛印了元交誼甚篤,其間流風遺韻,常為世人所樂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20 元, 優惠價:7 154
歸來一滴曹溪水:南頓北漸篇(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彭楚珩; 西陵下  出版社:福隆  出版日:2010/01/01 裝訂:電子書
《歷代高僧故事》發行再版了,這對著者來說,確是一大鼓勵。 說到鼓勵,很快就會使人聯想到「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說話,但我卻不著意於此,因為傳與不傳,那是作品本身的事,而不是作者想不想的事,如果作品不夠條件,縱想也是多餘的。雖然「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著作物之能傳,使作者也隨之不朽,這當然是人們所熱望的。 可是,佛徒對於名的看法,是當作假設,是視為身外之物,並不把它當作實有。雖然佛教有所謂「萬法唯有」的「有部」,但更有「一切皆空」的「空宗」,「四大皆空」,名於何有?所以,要想使作品流傳後世,不可必,而且也不必要。 「名」,既不是支持我撰寫本書的原動力,那麼,總得有一股力量曾經促使我孳孳的「鍥而不捨」,在極端艱困的情況下,歷十有餘年的長時間,以完成此幾十名高僧的寫作,這力量,便是所謂「尚友古人」的一句說話。 何以言之?翻開佛教大藏經的史傳部,所有每一人的傳記,所有行事的紀述,學術的論著,竟是我束髮受書幾十年來所從未見過的。他們行誼的高尚,宅心的仁厚,處事的忠誠,修持的堅貞,不求聞達,不圖功利,不避艱險,而又忘其死生,以了其弘願的精神,實非後世人們所可想像其萬一。 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只求夢見周公,而我卻日與周公同一類型的先哲們為伍,相與晤言一室之內,故而樂不可支。因此十餘年來,精神生活的佳勝,綜計在以往的歲月中,實無有逾於此時者。古諺云︰「上交千古,下交千古」,下交千古不可必,上交千古竟躬親獲致,又何得而不目為平生的一大快事! 實在的說︰我國的傳統文化,應為漢學與理學的混合體。任捨其一,即捨完整,這是誰都承認的事實。所以著者曾經作了一個譬喻說︰我國的傳統文化,為黃河流域文化與印度恒河流域文化的結合,因而產生了「混血兒」,曾有許多明達之士,對佛教教義作過深入之研究而服膺奉行。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與香山僧如滿朝夕相處,而自稱香山居士。韓愈弟子李翱太守與榮山惟儼曾留下一首絕句說︰「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樹一函經,我來問道無他語,雲在青天水在瓶」。還有宋儒歐陽修,曾自稱為六一居士,在其所著的《新唐書》裏,對於僧一行之作大衍曆,更曾大事吹噓。程明道過定林寺時,偶見僧眾入堂,「周旋步武,威儀濟濟,代鼓敲鐘,內外肅靜,一坐一起,並準清規」。於是程氏慨然的說︰「三代禮樂,盡在斯矣!」此外如蘇東坡之與佛印了元交誼甚篤,其間流風遺韻,常為世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20 元, 優惠價:7 154
我是人間惆悵客:“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容若的詞與情(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西陵下(原名俞偉)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出版日:2010/09/01 裝訂:平裝
《我是人間惆悵客?北宋以來 一人而已:納蘭容若的詞與情》簡介:納蘭容若,他自九天之上垂云而下,持一卷書,或行于黃葉青苔路,或坐在清粉衣香處。他繁華到極致,凄涼到極致的一生,在你掀開扉頁的那一刻,化作一道流光,注定縈繞千年……與納蘭容若相逢,該是在草色煙霞里,在山水氤氳處。著一襲白紗,撫一枝紅梅,淡然一笑,便會心相知。但又有誰知道,在容若一聲惆悵的背後,掩埋了多少熱血冰消,波瀾了多少寂寥?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79 元, 優惠價:87 156
作者:彭楚珩 著; 西陵下 改寫  出版社:福隆  出版日:2010/04/01 裝訂:平裝
《歷代高僧故事》發行再版了,這對著者來說,確是一大鼓勵。說到鼓勵,很快就會使人聯想到「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說話,但我卻不著意於此,因為傳與不傳,那是作品本身的事,而不是作者想不想的事,如果作品不夠條件,縱想也是多餘的。雖然「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著作物之能傳,使作者也隨之不朽,這當然是人們所熱望的。可是,佛徒對於名的看法,是當作假設,是視為身外之物,並不把它當作實有。雖然佛教有所謂「萬法唯有」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