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
電子書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4)
無法訂購商品 (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無庫存 (4)
商品定價

$200~$399 (5)
出版日期

2023~2024 (2)
2021~2022 (2)
2017年以前 (1)
裝訂方式

平裝 (3)
作者

賈克.洪席耶 (4)
賈克‧洪席耶 (1)
出版社/品牌

典藏藝術家庭 (2)
商周出版 (1)
商周文化 (1)
麥田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筆商品,1/1頁
電影的差距
滿額折
作者:賈克.洪席耶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平裝
當代法國哲學與美學思想家賈克.洪席耶 關於電影與藝術、電影與政治、電影與文學的重要書寫! 電影,是個繁複之物。在這個物質場所,我們被影子的表演所娛樂,觸動著我們更為隱祕的情感。它也是一門藝術的概念,由影迷的熱情所組成,這種熱情模糊了藝術與娛樂之間的界限。有段時期,它也是個書寫運動的烏托邦,連結工作、藝術與集體生活。而有時,這還往往是讓人沮喪的一種影像語言夢想。 本書彙集洪席耶從2001年至2010年間所發表的六篇電影專文,論析布列松、史特勞普和蕙葉、佩德羅.科斯塔、羅塞里尼、明尼利與希區考克等導演及電影作品,並使用已在其他架構中闡述的「差距概念」進行分析:電影藉由抹除其形象與哲學,從文學中汲取虛構。它拋棄劇場,以實現其夢想為代價。調節從故事情感至表演的純粹樂趣之間的過渡,或是側重於身體以便向我們展示作品思想。它同時顯示出所有政治能力,以及將表現行動,轉化為煙火或消散如水面漩渦般的獨特力量。 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電影創作學系合聘教授 專文導讀
庫存:2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作者:賈克.洪席耶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14/10/30 裝訂:平裝
法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洪席耶顛覆傳統歷史思維,探討歷史敘述為知識的重要著作--這是一部簡短,但知識密度高,論證傳統史學研究方法與知識論批判的作品。洪席耶論歷史之名,挑戰歷史一詞的歧義無場所的聲音,使得歷史書寫的新革命,成為可能《歷史之名》標示著洪席耶政治哲學的重要轉折與哲學知識新型態的成形。本書為洪席耶在康乃爾大學「寫作的政治」之講座內容。從當代馬克思主義慢慢向感性批判的理論運動移動,洪席
絕版無法訂購
感性配享:美學與政治
滿額折
作者:賈克‧洪席耶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1/10/09 裝訂:平裝
以美學角度反思當代民主與社會運動的典範之作◎特別收錄四篇2009年洪席耶訪臺演講稿:〈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當前〉、〈虛構之政治〉、〈影像的政治〉本書為法國哲學家洪席耶濃縮其政治美學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廣泛流行的一部作品,問世以來,已成為影響遍及政治學、文化研究、藝術理論、社會運動的必讀書目。本書提出「感性配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這一概念,更新了人們對「政治」的理解,也重構了「美學」的政治意涵。美學不僅是藝術理論,更關乎政治場所中哪些事物可以被談論、被經驗?哪些人有能力看、有資格說?空間與時間的權利與可能性如何分配?透過對於「倫理體制」、「再現體制」、「美學體制」的分析,洪席耶深入剖析了西方政治的主要思想形態,更為如何開展一種具有行動力、反抗性的激進政治,提供了實質性的方向。洪席耶本人曾於2009年訪臺,與臺灣學界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討論,並舉行四場與本書高度相關的演講:〈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當前〉、〈虛構之政治〉、〈影像的政治〉,在學術界掀起一股「洪席耶熱」。本書經《文化研究》授權收錄中譯講稿,讓讀者得以感受這位當代哲學大師與臺灣近距離接觸下的火花。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電影的差距(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賈克.洪席耶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 266
感性配享:美學與政治(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賈克.洪席耶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1/10/07 裝訂:電子書
以美學角度反思當代民主與社會運動的典範之作 ◎特別收錄2009年洪席耶訪臺演講稿: 〈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當前〉、〈虛構之政治〉、〈影像的政治〉、〈與洪席耶面對面:洪席耶作品與思想座談〉 本書為法國哲學家洪席耶濃縮其政治美學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廣泛流行的一部作品,問世以來,已成為影響遍及政治學、文化研究、藝術理論、社會運動的必讀書目。 本書提出「感性配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這一概念,更新了人們對「政治」的理解,也重構了「美學」的政治意涵。美學不僅是藝術理論,更關乎政治場所中哪些事物可以被談論、被經驗?哪些人有能力看、有資格說?空間與時間的權利與可能性如何分配?透過對於「倫理體制」、「再現體制」、「美學體制」的分析,洪席耶深入剖析了西方政治的主要思想形態,更為如何開展一種具有行動力、反抗性的激進政治,提供了實質性的方向。 洪席耶本人曾於2009年訪臺,與臺灣學界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討論,並舉行四場與本書高度相關的演講:〈何謂美學?〉、〈政治、民主與當前〉、〈虛構之政治〉、〈影像的政治〉,在學術界掀起一股「洪席耶熱」。本書經《文化研究》授權收錄中譯講稿,讓讀者得以感受這位當代哲學大師與臺灣近距離接觸下的火花。 感性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洪世謙 |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 紀蔚然 |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係名譽教授 楊凱麟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所教授 劉紀蕙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70 元, 優惠價:1 27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