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來自雲南紅河州H縣L鄉的哈尼族彝族農民工群體為研究對象,採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線下田野與線上田野相結合,從日常生活切入,打破既往底層研究中的“被動”基調,轉向主體-實踐視角關注行動者本身,考察他們如何在結構化、宰製性的空間中進行主體性的日常生活實踐?生產了哪些空間?使用了什麼樣的策略?在智能手機這種具身化媒介嵌入日常生活後,手機的使用如何創造性地打造或改變日常生活世界?如何進行意義創造和空間生產?日常生活就是參與空間的社會生產,塑造不斷演變的空間性並被其塑造。日常生活空間是個體再生產的實踐空間,既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媒介,也是其相互作用的結果。農民工輸出地雲南H縣L鄉的村落空間,打工輸入地昆明的城市空間,以及手機構成的線上空間共同構成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空間。經過幾年線下與線上田野考察,發現他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被自上而下的制度性、結構性壓力,宰製力擠壓得索然無味,而是通過各種生活策略,在給定的空間進行臨場發揮式的即席創作與書寫。在村寨,為了契合城鄉流動的打工生活模式,農民工們通過對傳統禮俗空間的重構,以及“拼貼”亞文化空間的生產,生成了新的意義與傳統。在城市,他們具有建構全新的生活方式及生產支撐這種生活方式的社會空間的能力:城市不起眼的角落,演變為他們交流、休閒、娛樂才能展示的舞臺以化解工作的“無聊”,這種“碎片空間”既是他們活動的場所亦是嵌入城市生活的具體生活情境;利用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以節慶和儀式性的“身體展演”完成一種打破日常生活秩序的“狂歡空間”建構。手機具身化嵌入日常生活後,他們成為手機大膽實踐者,網絡空間的主體性書寫者和創新者,建構了以民族文化符號為標識的網絡族群空間,對村落傳統祭祀儀式進行解構與重塑,建構了跨越邊界的輿論空間,也界定了“我群”與“他群”的無形邊界。手機建構的網絡空間同時作用於城市-鄉村兩個實體空間及空間裡面的人,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得以不斷互動和重組。這一哈尼族彝族農民工群體的日常生活與手機實踐是一種“臨場發揮”性質的行動,是在具體的社會場景中,與情境因素的複雜多樣相契合的權宜性的日常生活實踐。既非有意識的對宰製力的“抗爭”,也非一味的規避,而是在控制與自由之間,在給定的舞臺空間的即席書寫,因而具有臨時性、就地性、此在性等特點。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