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命運》會震撼你!會振奮你!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以未曾思慮過的觀點,深思細想。—— 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快思慢想》作者【作者新版序言+新增史證修訂】在《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展現了他「後見之明」的洞見,深刻闡述了「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而在這本《人類大命運》,哈拉瑞則改以「先見之明」的姿態,提出三個大哉問,並用他一貫銳利幽默的筆調,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為我們預示了「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幾千年來,人類一直面臨三大問題:饑荒、瘟疫、戰爭,但如今,這三大問題已經從過去「不可理解、無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轉化為「可應付的挑戰」了。饑荒、瘟疫和戰爭發生的次數及頻率,都確實在下降,現在是史上首見,每年營養過剩而死亡的人數超越營養不良;年老去世的人數超越染疫而亡;全球自殺身亡的人數甚至超越被暴力殺害的人數……展望未來,人類面臨的是三大新議題:第一、當「死亡」將逐步走向末日,長生不老之夢可能實現,人們該如何面對?第二、當幸福快樂成為天賦人權,個人主義凌駕國族主義,社會將如何變遷?第三、當生物醫學工程、半機械人工程、無機生命工程持續進展,人類將從「智人」的位階躍升成為「神人」(Homo Deus),形同握有上帝的權力,那麼人類的終極命運將會如何?讀歷史正是看著這些「意義的網」的編織和拆散,並讓人意識到,對這個世代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對他們的後代變得毫無意義。——第3章〈人類的獨特之處〉金錢、宗教、國家、公司……這些故事只是工具,不該成為目標、甚至標準。一旦我們忘了這些都只是虛構,就會開始與現實漸行漸遠。於是,可能只是為了「替公司賺很多錢」或是「保護國家利益」,就讓我們掀起無邊戰火。公司、金錢和國家,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是人類發明了這些概念,好讓它們為人類服務;但為什麼最後反而是人類要為這些概念服務,甚至犧牲性命?——第4章〈說書人〉現代科學和宗教的關係,究竟為何?這個問題似乎早已提了百萬遍,能說的早已說完。但實際上,科學和宗教就像夫妻,上了五百年的婚姻諮商,仍然未能真正瞭解彼此。他還是一心想著灰姑娘,而她也還是一心念著白馬王子,但兩人卻吵著該輪到誰倒垃圾。——第5章〈一對冤家〉二十一世紀初,進步的列車又將再次離站,而且這可能是「智人」這站發出的末班車。錯過的人,永遠
我們和所有物種一樣,終將滅絕。動物物種平均約可存在兩百萬年,至少在這方面已獲得充分研究的生物分類族群皆如是。如果只考量我們所屬的物種―─智人,這表示我們還有一點時間。▍想要探究人類未來的命運,首先要知道:我們在生物歷史的什麼位置?就生物學的生命演化樹來看,那些最古老又最龐大的枝幹上面,都是我們得用顯微鏡才看得到的單細胞生物所構成的演化分支。在生物學界,這早就不是新觀念,而是很久以前就知道的事實──我們,哺乳類動物,只是生命演化樹上的其中一個小細枝。▍人類還剩下多少時間?生物法則告訴我們的是……動物物種平均約可存在兩百萬年,人類還剩多少時間?如果我們不至於太過揮霍的話。人類的生存活動已經足以改變地球的氣候、生物的分布與移動。但「生物法則」是一條鐵律,在所有的人類行為中發揮著無形的作用。當我們透過卓越的創新能力、運用科技,「懂得使用蒸氣與燃煤產生動力,也會使用核能、空調與中央暖氣,還興建海水淡化廠,打造其他光鮮亮麗的現代化設備,人類的生態棲位偏偏就是縮小了」。▍企圖掌控大自然的我們,是否讓自然走到了盡頭?1989年,比爾.麥克齊本(Bill McKibben)出版了知名的《自然的盡頭》(The End of Nature)。麥克齊本登高一呼,替自然發出反抗之聲,以強大的動能促成保育行動以及減緩氣候變遷的嘗試。但本書作者唐恩告訴我們:❝這些情況和自然走到盡頭無關。人類走到盡頭的時間,遠比自然走到盡頭要早得多。❞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的生物所知依然太少,但可以從作者揭示的生物法則中瞭解:當一個物種──比如人類──滅絕以後,大自然會持續依照「規則」進行調整,最後達到某種動態平衡。這並不是說,人類可以繼續破壞自然。而是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偉大。若是要讓人類能夠在這個星球上存活久一點,我們需要趕緊把握時間。▍我們能否打造一個讓所有物種都活下來的方舟?諾亞方舟的故事中,人類打造了一艘圓船,讓所有動物們乘坐以渡過洪災。生物學家發現,由於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動物們也必須遷移才能生存──找到適合的氣候棲位(climate niche)。因此透過對自然法則的理解,建造物種移動所需要的「廊道」,就是生態保育的重要關鍵;作者所參與的夏蘭大計畫(Charlanta project)正是協助我們打造一艘「方舟」以延續物種生命的研究。密西西比河的一再氾濫,是自然給予人類的啟示。生物學家羅伯・唐恩透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