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8)
簡體書 (24)
電子書 (2)
政府出版品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30)
無法訂購商品 (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
無庫存 (32)
商品定價

$199以下 (2)
$200~$399 (8)
$400~$599 (9)
$800以上 (15)
出版日期

2023~2024 (8)
2021~2022 (7)
2019~2020 (6)
2017~2018 (2)
2017年以前 (8)
裝訂方式

平裝 (24)
精裝 (7)
線裝 (1)
作者

張健著 (2)
楊宇勛 (2)
真德秀 (2)
(南宋)真德秀 (1)
(宋)真德秀 (1)
(明)湛若水 (1)
(明)湛若水撰;戢鬥勇、張永義整理 (1)
《宋代貳拾名家題跋》編寫組 編著 (1)
余奎元 (1)
劉小楓、賀方嬰 (1)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1)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編著 (1)
北京大學《儒藏》與研究中心 編著 (1)
博言 (1)
太上老君 (1)
孔妮妮 (1)
孫先英 (1)
孫先英、劉麗莎、向娟妮 (1)
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1)
方彥壽 (1)
出版社/品牌

北京大學出版社 (4)
福建人民出版社 (3)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學生書局 (2)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
福建教育出版社 (2)
臺灣商務 (2)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
人民出版社 (1)
人民文學出版社 (1)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
商務印書館(大陸) (1)
廣文書局 (1)
新史學 (1)
柿子文化 (1)
海豚出版社 (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
華夏出版社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4筆商品,1/2頁
新史學:第三十一卷第四期
滿額折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20/12/01 裝訂:平裝
正學與小道-真德秀的性命論與術數觀宋代成都龍女祠及其信仰空間的變遷從反思碑記史料論南宋福建莆陽公共建設中官、士、僧的權力關係以父之名-論〈景靈西宮記〉的文本特色與其成因
庫存 > 10
定價:250 元, 優惠價:79 198
朱子與朱門後學叢論(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方彥壽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平裝
本書為方彥壽先生朱子文化研究的學術自選集,分“朱子論”“後學論”“書院論”“前賢論”四部分。“朱子論”內容涉及朱子的理學思想、經濟思想、教育思想、道德觀、道統觀、孝道觀等方面;“後學論”主要論述宋明時期的朱門後學,如黃榦、陳淳、陳宓、真德秀、熊禾、陳普和黃道周等的生平事蹟,以及他們對繼承和弘揚朱子學方面的貢獻;“書院論”主要探討朱子及其後學所創建的書院在推動朱子學、推動閩台書院文化建設及其發展中的作用;“前賢論”主要探討朱子的前輩學者,如楊時、游酢、李侗等人相關文獻的考證。
庫存:2
定價:480 元, 優惠價:87 418
作者:真德秀  出版社:廣文書局  裝訂:精裝
絕版無法訂購
四書集編(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真德秀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1/05/01 裝訂:精裝
真西山《四書集編》,其中《大學》一卷、《中庸》一卷為西山手定,《論語》十卷、《孟子》十四卷由劉承以西山遺書補輯而成。真德秀早年從朱子弟子詹體仁游,為朱子再傳,宋史本傳稱:「正學遂明於天下後世,多其力也。」朱子《四書》,其《章句》多出新意,《集注》雖參取舊文,而亦多與先儒異。其所以去取之意,散見《或問》《語類》《文集》中,不能一一盡載。而《或問》《語類》《文集》又多一時未定之說與門人記錄失真之處,故先後異同,重複顛舛,讀者往往病焉。真西山《四書集編》博采朱子之說以相發明,間附己見以折衷訛異,于朱子《四書》銓擇刊潤之功。 此次校點整理《四書集編》,以通志堂康熙初刻本為底本,以通志堂乾隆本、同治本,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校本,並參校其他相關文獻。底本文字凡有改動,均出校說明。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548 元, 優惠價:87 1347
四書集編(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南宋)真德秀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10/07 裝訂:平裝
《四書集編》,南宋大儒真德秀撰。南宋末期,朱熹已逐漸確立其作為儒家道統的地位,其畢生精力萃於四書,以《四書章句集注》為集大成之作。真德秀以朱子語錄附於“章句”“集注”之下,又采二程、張栻等學說,間引他說以相發明,又附以己見,折衷訛異,成《四書集編》二十六卷。其中《大學集編》《中庸集編》為真德秀生前手定,《論語集編》《孟子集編》雖已點校,卻尚未成書,由後人彙集成書。《四書集編》全書發揮朱子學說,又有所補充,可視為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疏解。《儒藏》(精華編)本是《四書集編》的少有校點整理本,採用現存最早的版本康熙十九年《通志堂經解》本為底本,校以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和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校點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靜。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948 元, 優惠價:87 825
作者:(宋)真德秀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出版日:2018/01/01 裝訂:精裝
全書以“帝王為治之序”、“帝王為學之本”、“格物致知之要”、“誠意正心之要”、“修身之要”、“齊家之要”為綱目。“每條之中,首之以聖賢典訓,次之以古今之跡,諸儒之釋經論史有所發明者錄之”。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真德秀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孔妮妮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對南宋理學大家、名臣真德秀的專門研究,通過對真德秀的成長歷程、真德秀對君臣之學的詮釋與建構、真德秀的政治思想及軍事戰略、真德秀的施政主張與地方治理、真德秀的文道觀與正宗典範等對真德秀進行全面較系統的研究。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作者:孫先英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08/08/01 裝訂:平裝
本書力求把真德秀置于南宋理學轉型的歷史背景下,在他的人生旅途、政治仕途、學術修為等多方面的關聯中,從他的人格、政治理念、學術特質、學術實踐、學術成就和學術門派等不同角度加以審視,緊密結合真德秀學術對其出身進退的影響展開討論,進而動態地了解真德秀學術人格的生成及其與現實的矛盾,也通過其人格的矛盾來透視南宋末年學術、政治的全貌。
絕版無法訂購
真德秀:賢臣大儒 理學傳人(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余奎元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0/11/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福建省社科聯“福建歷史文化名人叢書(第四輯)”中的一本,真德秀始字實夫,後更字景元,又更為希元,號西山。福建浦城(今浦城縣仙陽鎮)人。南宋後期理學家、大臣,學者稱其為“西山先生”。本書以真德秀的一生經歷為線索,主要敘述其學術精深、勤政為民、忘身直諫等方面的感人事蹟。他從小苦讀,高中進士後在朝廷和地方做官,為國事和民情屢次犯顏直諫,立朝有直聲,于時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數十萬字,反映出一代理學大儒的風采。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7 131
作者:陸寶千; 姚榮松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1999/06/01 裝訂:平裝
自周公、老子、孔子以還,二、三千年間,中國學術思想蔚為一股巨流。他們博大精深的思想,展現不同的風貌,給予中國人在政治、社會、人生觀及生活方式各方面極大的啟示和引導,也由於歷代思想家不斷有創新和發明,使中國文化能歷久而彌新,並且對全球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書包含自古至今的重要思想家一百十九人(初版原為一百人,更新版增補十九人,其中有若干當代大師級的思想家,如牟宗三、馮友蘭、錢穆、陳大齊等)依其出生年
絕版無法訂購
仿古版文淵閣四庫全書 子部‧宋真德秀心經
滿額折
作者:紀昀; 永瑢-等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12/10/30 裝訂:線裝
安徽巡撫採進本宋?德秀撰。是編集聖賢論心格言,而以諸家議論?之註,末附四言贊一首。端平元年顏若愚鋟於泉州府學,有跋一首,稱其築室粵山之下,雖晏息之地,常如君父之臨其前。淳祐二年,大庾令趙時棣又以此書與《政經》合刻。前有德秀門人王邁序云,「《心經》一書行於世,至徹禁中。端平乙未,公薨後兩月,從臣洪公咨夔在經筵,上出公《心經》曰:『?某此書,朕乙夜覽而嘉之,卿宜?之序。』其見重也如此。」《文獻通考》作
優惠:臺灣商務印書館全書系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900 元, 優惠價:79 711
家有規訓乃能久遠:福建歷史名人的家教家風(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陳志雄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01 裝訂:平裝
本書以福建歷史名人的家規家訓及其所形成的家教家風為具體研究對象,著重選取蔡襄、蘇頌、楊時、朱熹、真德秀、黃道周、李光地、林則徐、嚴複、陳嘉庚等十位代表性人物,依託其所撰述的家訓、家規、家書等文獻材料,憑藉其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故事軼聞,進行深度刻畫、闡釋,展現一代名人在家教家風建設方面的獨特理念、價值追求和突出建樹,旨在形成可資借鑒、推廣的家庭建設的歷史經驗,弘揚經典家訓對於家風養成、成風化人的教育、引領作用。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48 元, 優惠價:87 303
南宋理學家的書畫理論與詩學思想(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楊萬里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平裝
南宋時期精于書畫、詩文的理學家逐漸增多,如胡寅、張栻、朱熹、陸九淵、楊簡、袁燮、真德秀、魏了翁等皆是德藝雙馨之人。他們有意識地將理學觀物思想、格物致知精神與心性修養功夫貫徹于“遊藝”之學,力求做到致性理之廣大而盡藝術之精微,從而提出了大量別具一格的書畫、詩文理論。他們的書畫觀念與詩學理論構成了具有理學底蘊和共同審美取向的文藝思想。本書主要運用跨學科研究和文藝思想史的方法理念,對南宋理學家的書畫理論與詩學思想作了系統深入的會通研究,同時注意探討中國思想文化中“道”與“藝”的關係演變以及古代士人“游於藝”的精神傳統等問題,以期為中國文藝理論建設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資源。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894 元, 優惠價:87 778
文學批評論集
滿額折
作者:張健著  出版社:學生書局  裝訂:精裝
自序 張戎詩論研究 陸游的文學理論研究 楊萬里的文學理論研究 真德秀的文學理論研究 羅大經的文學理論研究 參考書目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文學批評論集
滿額折
作者:張健著  出版社:學生書局  裝訂:平裝
張戎詩論研究 陸游的文學理論研究 楊萬里的文學理論研究 真德秀的文學理論研究 羅大經的文學理論研究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聖學格物通(全四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明)湛若水撰; 戢鬥勇; 張永義整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平裝
本書系明代大儒湛若水(1466—1560)進呈給嘉靖皇帝的一部大型治國參考書。其本于《大學》“八條目”,分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六格,每格下各分子目,雜采五經、史傳、諸儒之語、明代諸帝祖訓,並附湛若水本人的按語。本書洋洋百卷,篇幅宏大,涉及修身、齊家、治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幾部進呈給皇帝的大型教科書之一,常與真德秀《大學衍義》、丘濬《大學衍義補》相提並論。本書全面體現了湛若水“隨處體認天理”的心學思想,是研究湛若水思想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明代歷史的重要文獻。本次整理以清同治年間資政堂刻本為底本,並與嘉靖本對校。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068 元, 優惠價:87 929
先公庾後私家:宋朝賑災措施及其官民關係(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楊宇勛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3/12/01 裝訂:電子書
本書首先整理宋人的荒政內容、今人的荒政研究新趨勢。接著依序討論訴災、檢放、蠲減、抄劄給曆、賑貸、勸分、勇於任事或持法守常、真德秀個案、救荒榜、民資社倉、陳訴越訴、騷動變亂等十二單元,以官民互動關係貫穿其中。核心論旨上,論及宋朝恤民仁政是內政重於外王的政治反應,因而融合舊有、新創的賑荒措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元明清三朝承襲之。「以官領民」與「以民輔官」是宋朝地方社會政治的兩大側面,不可偏廢其一。官府和富民之間未必是對立的,可說既互補又對立。細節討論上,本書在救荒程序、賑貸官為理索、動員民間資源、榜文訊息、民辦社倉等方面有獨特的看法。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 364
作者:(宋)楊復  出版社: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出版日:2011/09/01 裝訂:平裝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生前並未完成,由其弟子黃榦續撰《喪禮》、《祭禮》。然黃榦撰《祭禮》僅成草稿,楊復先是整理草稿為十三卷,後經十數年努力,重新撰成《祭禮》十四卷。楊復以朱熹禮學思想貫穿全書,理論體系之精密超過朱熹本人,因此在宋末元初影響甚大,衛湜、真德秀、馬端臨等皆極推崇。可惜後來失傳,明清兩代學者幾無人得見,甚至將黃榦《祭禮》稿本誤為楊復所撰。至清末陸心源得此書,始悟兩種《祭禮》截然不同。陸氏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北京大學《儒藏》與研究中心 編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7/01/09 裝訂:平裝
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專案。《儒藏》收錄自先秦至清朝結束這一時段中,儒家經典及其注疏、儒家學者的著述和體現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相關文獻,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儘量選用最好的底本,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進行分類。《儒藏》精華編一八五冊收錄明代丘濬所撰的《大學衍義補》卷七十九至卷一百六十。《大學衍義補》是丘濬傾畢生心力完成的巨著。此書仿真德秀《大學衍義》體例,輯為治國平天下之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郭慶財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0/01/01 裝訂:平裝
本書屬�學術史與文學史的交叉研究,以南宋的學者之文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學術界的主要論爭為切入點,重點研討宋學各派的人生價值取向、思維模式、治學途徑,對各自文論主張、審美趣味、藝術風格的不同影響,對南宋儒學道統、學統對文學的關係作動態的展現。本書主要探討了王安石新學、道南學派、朱子學派、湖湘學派、浙東學派、陸九淵學派之間的論爭,以及朱熹、陸九淵、葉適、呂祖謙、劉克莊、真德秀、魏了翁的文學思想,從新的角
缺貨無法訂購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