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8)
電子書 (1)
政府出版品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9)
庫存狀況

有庫存 (7)
無庫存 (2)
商品定價

$200~$399 (4)
$400~$599 (3)
$800以上 (2)
出版日期

2024年 (2)
2022~2023 (6)
2018~2019 (1)
裝訂方式

平裝 (8)
作者

伊恩.克蕭 (1)
劉紀蕙、蕭育和、萬宗綸、梁慕靈、劉永晧、林宛瑄、涂銘宏、吉田寬、井上明人 (1)
史蒂芬‧納德勒 (1)
哲學新媒體-策畫;孫有蓉-主筆;邱獻儀-文字協力 (1)
朱迪斯•巴特勒 (1)
查爾斯‧拉莫爾 (1)
桑格 (1)
約翰.康納利 (1)
雅各.布拉克 (1)
出版社/品牌

麥田 (4)
八旗文化 (1)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1)
寶瓶文化 (1)
臺灣商務 (1)
貓頭鷹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9筆商品,1/1頁
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
滿額折
作者:朱迪斯•巴特勒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2/01/24 裝訂:平裝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女性主義經典《性/別惑亂》、政哲《非暴力的力量》作者,當代西方公共領域重要異議之聲後九一一時代的政哲思考/評論集萃 ※ 當重大社會事件襲來(例如國家軍隊發生虐囚事件、虐待照片廣為流傳),知識分子該如何思考與介入?※ 社會因爭議性公共議題而爭論不休(例如以民主之名的「民主國家」、進步的性政治、與伊斯蘭宗教規範之間相互衝撞),哲學家能向我們提供什麼獨特細微的切入點與討論議程?※ 而我們,在這個數位媒體的攝影時代,能如何重新構思「框架」,辯詰我們身處世界的生命政治與時間性?※ 當代世界該如何在「肯認」、文化多元主義與身分政治的討論之上,不讓討論陷入僵局? 本書由五篇為回應當代戰爭的文章組成,聚焦於呈現我們的情感和倫理傾向是如何受到選擇性的差別框架所規範。延續作者在後九一一時代的思考主題,更進一步探問且主張:若某些生命沒有一開始就被認識為生命,其傷痛或消逝也就不會為人所認識;如果特定的生命不被稱之為生命,或更根本的、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在特定的認識論框架中被視作生命,這些生命便不曾完全地活過,遑論消逝。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無數新聞中瞥見逝去的生命,而這些生命往往以數字表示。故事日復一日不斷上演,似乎永無止境且無可挽救。然而我們除了必須理解戰爭罹難者的危脆性(precarious),也希望將肯認(recognize)的概念與戰爭帶來的損失相連結,並進一步提出倫理和政治上的異議,那我們該如何思考、必須做些什麼?由此便引發諸多基本且斷難以迴避的問題:框架的結構是如何生產情感?情感與倫理、政治判斷與實踐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 眾聲推薦(依照姓氏筆畫排列)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陳 瑄( 陳 穎 )|台師大、世新大學講師,影評人、譯者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國家人權委員會諮詢顧問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閱讀生命政治》作者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鄭斐文|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蕭育和|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戴遠雄|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約聘助理教授 【看見無人弔唁的生命】戰爭持續進行——這並非僅止於譬喻,而是此時此刻、日以繼夜正在發生的事實。透過巴特勒的詰問,我們也許會驚覺自己用以思考的框架——將某些生命視為「可活的」、「可弔唁的」;
庫存:1
定價:399 元, 優惠價:9 359
不馴的異端:以一本憤怒之書引發歐洲大地震,斯賓諾莎與人類思想自由的起源
滿額折
作者:史蒂芬‧納德勒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2/07/30 裝訂:平裝
一位影響力跨越四世紀、為現代民主制度奠定基礎的哲學家一部最早為言論與思想自由辯護的劃時代之書~榮獲美國哲學專業協會著書獎榮譽獎~毫無疑問,本書是目前關於斯賓諾莎的書中最好的!──《大英哲學史期刊》◎葉浩(政大政治學系教授)專文導讀◎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林從一(華梵大學校長)、紀金慶(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哲學新媒體(哲學與思辨教育專賣店)、陳樂知(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盧郁佳(作家)、蕭育和(科技部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隆重推薦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Choice》雜誌、《書單》、《圖書館雜誌》、《旗幟週刊》、新共和網站(TNB)一致好評◎亞馬遜讀者4.4分高分評價──「這是我一生中讀過最有價值的書之一!」▍本書特色1. 台灣的大眾哲普書少有斯賓諾莎專門著述,本書結合歷史、思想轉向的面向討論斯賓諾沙,無論是一般讀者或是哲學研究學者,都能有所收穫。2. 本書從斯賓諾莎思想基石《神學政治論》一書的寫作緣由開始,鋪展出斯賓諾莎其人其時代的面貌,並引用大量斯賓諾沙與同代人往來的信件、書籍,顯示出他在當時艱難的處境,兼具歷史與思想性,是認識這位重要哲學家的優良讀物。3. 作者為普立茲獎決選作家,本書作者是斯賓諾莎哲學的專業研究學者,也是美國研究十七世紀哲學的專家。▍內容簡介身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斯賓諾莎為何讓十七世紀的歐洲震驚不已,甚至年紀輕輕就遭所屬社群驅逐?一本人稱「可憎之物」的書,竟是西方思想史上不容忽視的一頁?何以時至今日,斯賓諾莎其人其書仍然具有重大意義?=從一本書真正了解一位偉大哲學家斯賓諾莎與他顛覆歐洲的《神學政治論》五大不可不知=1. 《神學政治論》最初以偽書名、偽出版地、偽作者之名出版,設法閃躲各方查禁,但仍然逃不過教會、政府的審判而列入禁書名單。同樣被列入該名單的包括笛卡兒的《哲學原理》、霍布斯的《利維坦》。2. 《神學政治論》以層層論證揭露「迷信」是最強大的控制手段,而這正是掌權者所打的如意算盤。3. 藉《神學政治論》,斯賓諾莎是第一位指出《聖經》是人類所寫,而非上帝之語的思想家,甚至在書中明言宗教儀式與教條都是不必要的。哲人萊
庫存:2
定價:499 元, 優惠價:9 449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12位大哲學家X11次劃時代重要翻轉,一部寫給所有人的自然科學哲學史
滿額折
作者:哲學新媒體-策畫; 孫有蓉-主筆; 邱獻儀-文字協力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2/09/29 裝訂:平裝
★第12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作類銀籤獎★★桃園市社會教育貢獻獎得主作品★人氣哲學史podcast〈冰的哲學〉首度成書沒有亞里斯多德就沒有自然科學?古代科學家不相信實驗?沒有笛卡兒談「我思故我在」,就沒有牛頓的物理成就!其實,科學演進的背後都經過一次哲學論戰的推動! 如何以極為有限的篇幅介紹這些知名哲學家的思想,對作者而言無疑構成巨大的挑戰。值得慶幸的是,作者完成了這項艱難的挑戰,讀者有幸可以跟著作者穿越時空領略這些偉大哲學家的見解。──王榮麟(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科學起於好奇、提問,以及鍥而不捨的探索,至於答案,只是暫時的解答而已。這應該就是本書最希望傳達的「科學精神」。──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李悅寧(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 理事長)、紀金慶(海洋大學助理教授)、張瑞棋(《科學史上的今天》作者)、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特聘教授)、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本書特色1.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明,哲學思考如何造成自然科學歷史的重大翻轉,以及我們看問題的方式如何在錯誤與修正中不斷演進,最終孕育出今天所看到自然科學的知識地位。2. 本書藉由思考某個理論為何在這個時代出現、如何定義、如何擁有今日的知識地位,了解特定問題在歷史上誕生、演變、爭辯、翻轉的思想動態過程。3. 書中人類針對「自然」、「科學」、「自然科學」三個定義的辯論,探究人類如何在變幻無常的世界中建立起客觀有效的知識。4. 透過呈現歷史上的哲學家如何透過突破既有框架,看到自己時代的限制,期許有朝一日,我們也有能力看到自己時代的局限,從而開創新的視界。▍內容簡介為什麼物理、化學好像比其他學科更「高級」?文組、理組一定壁壘分明嗎?原來,自然科學問題也是哲學問題!「自然科學」如今似乎與「真理」畫上等號,導致我們很少去思考大家習以為常的實驗方法、數字量化是從何時開始的?自然科學又是如何獲得現今的知識權威地位?事實上,促成科學演進的背後,是一場場哲學論戰:從古希臘提出關鍵問題扭轉科學史的泰利斯、主張應該關注知識與人的關係的蘇格拉底,到十七世紀笛卡兒「數學化」科學革命,再到二十世紀孔恩反省科學建立與崩潰的歷程,顯示出
庫存:2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激盪時代: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卷二)1950-2017
滿額折
作者:伊恩.克蕭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3/08/02 裝訂:平裝
走過地獄之後,故事尚未完結從1950年到2017年的近七十年間歐洲人將經歷一段時而高峰、時而低谷宛如雲霄飛車般的激盪之旅******霍布斯邦《極端的年代》、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之後這個世代不可錯過的歐洲史經典作品英國歷史學家、希特勒研究權威伊恩.克蕭20世紀史詩二部曲《地獄之行》、《激盪時代》一個鐵幕壟罩、核戰陰影、經濟起伏與移民危機的時代。1950年,歐洲正從歷史上最慘烈的黑暗年代甦醒過來。戰爭雖然結束了,但仍處處可見戰爭留下的痕跡。城鎮可以很快重建,經濟活動可以恢復,人們可以重拾過去的生活,但精神與道德上的創傷卻久久無法癒合。此外,歐洲的戰火硝煙雖已散去,但核子戰爭的威脅仍近在眼前,美蘇兩強一觸即發的態勢不僅威脅到歐洲,甚至威脅整個人類文明的存續。二十世紀後半除了是冷戰的年代,也是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年代,在這五十年我們的經濟高度成長,科技一日千里。戰後嬰兒潮的孩子們誕生在新時代,他們親眼見證人類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各領域快速的變化,且隨著全球化的腳步遍及地球每個角落。從1950年到2017年這近七十年的歐洲,宛如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從一個不安全時代,走入另一個不安全時代,這段期間有高峰,也有低谷,有進步與希望,也有挫折與幻滅。本書作者克蕭認為歐洲人像是坐上一台激盪起伏的雲霄飛車,而且未來遠還沒有終結,驚險的旅程也還沒有結束。一切未完待續。【歐洲戰後的歷史發展,給予台灣讀者的四點反思】一、了解這段歷史,才能理解歐洲對中國的綏靖態度。二、國家是討論的根本,唯先有「國家」,才能談「超國家」組織。三、民主體制要靠決心與實力守護,沒有民主,就沒有自由。四、唯有落實轉型正義,是個「正常國家」,再來思索走向「福利國家」。【推薦導讀】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國際書評】克蕭創作了一本易於理解的學術綜合著作,範圍廣泛,判斷明確……《激盪時代》是一本厚重但優雅的書籍。──《華爾街日報》根據本書所描繪和解釋的,過去七十年來歐洲的歷史,應該至少讓人們相信事情並不像是看起來的那麼糟糕。──《紐約時報書評》克蕭運用他卓越的才能,深入研究了諸如柏林圍牆倒塌、德國統一,以及新形勢下脆弱的歐洲的「接觸全球」……這是一位值得信賴的歷史學家所做的精采總結,還提供了廣泛的參考書目供進一步閱讀。──《科克斯書評》撰寫一本有著四十多個國家、長達六十七
庫存:3
定價:880 元, 優惠價:9 792
【東歐百年史‧全3冊】共同體的神話
滿額折
作者:約翰.康納利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平裝
帝國邊陲的小族群如何擺脫壓迫與集權的殘影,對抗自我消亡的恐懼?從「我是誰」到「我能是誰」的具體實踐,一段值得臺灣人民借鑑的百年追求二十年後的今日,東歐依舊難免於民粹浪潮,普丁侵烏後,更是再度成為民主與法西斯的理念衝突之地。若對東歐一無所知,人們將無從知悉當代,我們也將無從構思未來。── 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蕭育和民族主義的激情,來自於強烈感受到族群命運的召喚,並不惜以流血衝突的極端手段,呈現最大的戲劇張力。──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伍碧雯─✧─✧─套書附贈別冊─✧─✧─【特別收錄1】臺灣版獨家作者序:中東歐民族主義與烏克蘭戰爭帶來的啟示【特別收錄2】中東歐歷史學家夏克勤專文導讀:歷史學家閱讀東歐的多種方法【特別收錄3】中研院臺史所吳叡人專文導讀:政治學家與歷史學家關於東歐民族的對話✧一個無意識的政策,帶來攪動歐洲版圖百年的民族恐懼1780年代,哈布斯堡君主約瑟夫二世頒布法令,將德語做為領土內的官方語言,意圖從龐大而分散的疆域中建立一個現代化國家,但他的行動卻產生了極端的反效果:當在一個融合了多族群、缺乏民族意識的土壤上,種下民族主義的種子,帝國勢必面臨分裂與內戰的局面。各個族群在這塊大陸上拔地而起、彼此相互競爭,擔心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會在這波統一浪潮中消失。混亂的意識形態促成了賽拉耶佛暗殺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哈布斯堡王朝瓦解、民族自決興起,中東歐人民從和約製造者手中拿到了民族自決的資格,但這些新興國家不過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縮影,族群衝突的問題更加激化,導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種族滅絕。1949年後,共產鐵幕隔絕了中東歐,史達林主義席捲當地,戰前的民主自由成了極權政體,散落在中東歐的國度紛紛變成極為相似。但在這段鐵壁之後的日子,對文化與民族消亡的恐懼卻從未消失,他們在既有的框架之下尋求民族主義的殘影,激發了匈牙利革命、布拉格之春、羅馬尼亞西奧塞古的轉向以及諸國內政的改革。✧忽略歷史對東歐的號召,將無法理解當代歐洲的困境長年夾在帝國邊陲的中東歐民族,共享了西歐鮮有的歷史經驗,兩百多年來的自治呼聲常常在相互交織的民族中種下血腥的結果。十八世紀統治者所預想的多元國度從未在東歐真正扎根,反帝國的意識、對被遺忘的恐懼、被煽動的種族意識與排外主義,構成了這塊土地的主要敘事。這種動盪經歷讓東歐人對歷史的不穩定有著敏銳的感受:
庫存:2
定價:1750 元, 優惠價:79 1383
為什麼我們需要政治哲學?如何對政府公權力設限?意見分歧的人們能否共存?當代自由主義名家談和諧社會的關鍵思考
滿額折
作者:查爾斯‧拉莫爾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4/03/02 裝訂:平裝
他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政治哲學家之一!──史丹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萊夫.韋納當我們共處於充滿歧見的社會,如何共好、共榮?政治源於衝突,關鍵不是在其中追求良善,真正該關注的是公權力的正當性。 ★與《正義論》羅爾斯齊名 當代政治哲學名家著作首度在台問世★★美國文理科學院人文及藝術領域院士、法蘭西學院哲學大獎獲獎者、高達美獎得主★專文導讀摘句(按姓氏筆畫排序)◎他的自由主義不只是當代基本自由民主價值的釐清,而是經歷過整個現代世界的「煉獄之痛」而誕生。──陳嘉銘(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現實政治的許多爭議都關乎特定議題中某些面向的正當與否,且參與爭論本身即是一種對言語作為一種政治手段的正當性之肯定,也是民主的實踐。──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本書特色1. 政治哲學的核心大多被認為是社會正義與分配問題。拉莫爾反對此類政治哲學觀點,轉而將重點移到對公權力正當性的討論上。強調如果我們無法在社會議題上形成共識,那麽唯一的解方就是合法化政治權力的行使。2. 拉莫爾的思想被認為是政治現實主義,其主張意見相左是政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現況。他也批評當前政治哲學早已偏離現實,必須重新回到這個分歧的現實上,正當性的討論才會有建設性。3. 本書作者拉莫爾為當代自由主義名家,曾獲法國科學哲學院大獎、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士、高達美獎。因其關於政治自由主義以及道德哲學和哲學史等主題的著作而聞名。與約翰.羅爾斯同為政治自由主義的捍衛者,對道德哲學的發展頗具貢獻。4. 本書堅守政治哲學為獨立研究領域,著重探討其中的「基於理性的意見分歧」,推出後廣受好評,獲《道德哲學期刊》、《聖母大學哲學評論》等媒體與學界矚目讚譽。專家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王家軒(左轉有書店長)吳秀瑾(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曾國祥(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謝世民(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內容簡介異溫層之間的口水戰,是維繫民主、彰顯自由?還是撕裂社會共識?如果沒有國家的介入,人們各自堅持的信念足以撕裂社會。拉莫爾認為,應當視「分歧」為現狀,重回這個現實,才能有效探問政治哲學
庫存:5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
79折
作者:雅各.布拉克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4/10/07 裝訂:平裝
本書涵蓋心理學、社會學、腦科學及藝術等領域,作者布拉克透過有趣的實驗、科學的研究,神話故事與測驗,將複雜的心理學原理與人生哲理,以幽默文字呈現,帶我們克服自己的恐懼、偏見、自戀等負面因素,幫助我們建立秩序,活出更具意義的人生。【讀冊生活.當月選書】黑暗房間裡的「黑貓」,就像一些無法用某種確定的手段獲得的東西,比如正義、愛、幸福、人生意義……如何找到這隻「黑貓」,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你的事情。▍聰明人為什麼會犯愚蠢的錯?本書涵蓋心理學、社會學、腦科學及藝術等領域,作者布拉克透過有趣的實驗、科學的研究,神話故事與測驗,將複雜的心理學原理與人生哲理,以幽默文字呈現,帶我們克服自己的恐懼、偏見、自戀等負面因素,幫助我們建立秩序,活出更具意義的人生。在充滿混亂、不確定性,且大自戀的世代中,我們焦慮、困惑,缺乏安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書通篇帶領讀者去思考: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當今困住我們的,不只是外在的規範,▍還有人類與生俱來的恐懼、偏見、自戀和秩序感。如何在混亂中找到人生意義?也許,答案就藏在那個黑暗的房間裡。★本書特色:● 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__專文作序●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怪奇事務所所長、馬欣(作家)、愛瑞克(《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__強力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如果你知道錯失的恐懼所造成的痛苦是不必要的,甚至懂得如何克服它,你就能將精力花在值得過的生活上。當你學會不再犯下愚蠢的錯,不但可以避免痛苦,還能減少意外的產生。懂得信任與競爭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找到自我的平衡,就能在茫茫人海中自在獨行,不受現代性的自戀病所牽絆。布拉克吸收生物演化、統計學、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所寫出來的文章,宛如一盞盞手電筒,照亮人生的不同黑暗角落,讓黑貓無所遁形。——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摘自推薦序★ 掌握幸福的十個法則 ★1. 幸福不取決於經濟成功2. 投資於體驗,而非資產3. 騰出時間進行體育鍛鍊4. 投資於發展親密的社交關係5. 讓身體得到應有的休息6. 控制時間,設定可實現的目標7. 在「心流」狀態下做事8. 關掉電視9. 走出自我,去做更重要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10. 心懷感恩,不以追求幸福為目的★ 金句滿滿,帶你通透人生 ★1. 生活總會給你第二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 > 10
定價:440 元, 優惠價:79 347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
滿額折
作者:劉紀蕙; 蕭育和; 萬宗綸; 梁慕靈; 劉永晧; 林宛瑄; 涂銘宏; 吉田寬; 井上明人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30 裝訂:平裝
2024年春季號|思想論壇:後虛擬專題 **本刊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與臺灣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SSCI),並獲2013-2021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第二級** 本期內容包括五篇論文,以及一組思想論壇稿。首先,劉紀蕙的〈佛洛伊德、巴禮巴與「文明性」的悖論:政治拓撲學的難題〉,關注文明發展如何帶來了看似「文明」的暴力。劉紀蕙透過爬梳巴禮巴(Étienne Balibar)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對於「文明性」(civility)及「文明」(civilization)的詮釋指出,文明性可能成為一種建構共同體的政治操作,並能藉此執行各種邊界的劃分與排除。而邊界的外部,自然就成了「合法」得以「不文明」的空間,也就是暴力之所在。劉紀蕙以台灣近年來的暴力事件為例,進一步說明國家的公民身分,即是文明性政治操作下的一條劃分線:從台灣遠洋漁業虐死漁工事件,到柬埔寨西港的網路詐騙集團園區,都是所謂的非法例外空間。在全球資本與國家的默許與支持之下,系統性地容許暴力發生。劉紀蕙對於文明性的反思確有其洞見,不過,也在文明性與暴力兩者的關係上,留下對話與思辨的空間。因此,我們同時邀請該篇論文的審稿人蕭育和博士回應此文,希望藉由「批評與回應」的形式,深化巴禮巴對於文明暴力的批判,並對此提出可能的解方。 同樣關注社會中被邊緣化族群的論文,還有萬宗綸的〈「你是外國人嗎?」:台灣聽障者的口音與身份誤認經驗〉。該文主要針對台灣成人聽障者因「聽損口音」(deaf accents)被誤認為外國人的經驗,進行分析與討論。聽損口音是指,聽障者因借助聽力科技(助聽器與人工電子耳)轉換收音,對聲音的感知與聽人產生差異,而在發出的語音中,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口音。該研究以高夫曼(Goffman)污名管理的理論出發,試圖釐清因聽損口音所被誤認的「外國聽人」身分,如何與聽障者原有的污名身分互相競奪。研究結果發現,對於部分聽障者來說,因口音被誤認為外國人,其實暗示著自身聽力的損失相當嚴重,才會被視為社會中的「他者」,這造成了聽障者的社會心理傷害。此外,被誤認的國族身分不同,也會影響聽障者在被誤認經驗中的感受。舉例來說,受到地緣政治情感與種族化的文化優越性影響,有受訪者會因為被誤認為來自中國或東南亞而感到不悅。相對的,部分被誤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資訊戰爭: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假造新聞影響選局,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桑格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19/11/05 裝訂:電子書
每天使用的LINE和Facebook,也會被拿來當作扭曲事實、改變世界的侵略手段? ▓專文導讀—— 資訊戰權威沈伯洋助理教授 ▓重磅推薦—— 江雅綺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 余宛如 (名銜待確認) 林雨蒼 (名銜待確認) 邱威傑 台北市議員 苗博雅 台北市議員 張裕敏 趨勢科技全球核心技術部資深協理 曹家榮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陳方隅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鄭宇君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蕭育和 中研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 ▓「美國的大型企業有兩種。一種是曾遭中國駭入,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曾遭中國駭入。」——美國前調查局長柯米 從美國駭進伊朗核子設施開始,各國間開始了網路上的激烈攻防。從政府單位、軍事組織到民間企業,駭客攻擊的消息層出不窮,資訊安全也開始升級到了國家安全的層次。 ▓「如果至今的戰爭要素是子彈與石油,21世紀的戰爭要素就是資訊。」——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 然而作者在本書中指出,駭進系統竊取個人資訊只是基本,散播大量虛假內容影響輿論、煽動對立干預民主選舉才是最終目的。每天使用Facebook和LINE等等通訊服務在有心人士或是政權眼中,就是時下最火熱的戰場。 ▓「人們不再宣布發動戰爭,而戰爭也已開始依據大家不熟悉的模式進展。」——俄羅斯聯邦軍隊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 今年二月,俄羅斯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在軍事相關研討會中提出「混合戰」一詞,其中包含了資訊入侵、貿易挑戰與政治干預。作者指出這套系統早已行之有年,使用的國家更不僅僅限於歐美。北韓、伊朗以及如今美國最大敵人中國都在網路世界掀起無聲無息卻又無所不在的戰爭。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5 元, 優惠價:1 38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