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8)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8)
庫存狀況

有庫存 (8)
無庫存 (20)
商品定價

$400~$599 (10)
$600~$799 (11)
$800以上 (7)
出版日期

2023~2024 (5)
2021~2022 (4)
2019~2020 (2)
2017~2018 (3)
2017年以前 (14)
裝訂方式

精裝 (28)
作者

王三慶 (4)
吳曉昀 (1)
廖美玉 (1)
張俐盈 (1)
張高評 (1)
李慶豪 (1)
林仁昱 (1)
林麗月 (1)
江建俊 (1)
沈心慧 (1)
王文進 (1)
王潤農 (1)
白春燕 (1)
簡月娟著 (1)
蕭麗華 (1)
賴錫三 (1)
邱偉雲 (1)
邱怡瑄 (1)
郭朝順 (1)
鄭阿財 (1)
出版社/品牌

新文豐 (28)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8筆商品,1/2頁
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
滿額折
作者:林仁昱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21/07/01 裝訂:精裝
敦煌寫本「原生態」考校與研究,著重各文書在寫本上的面貌,藉以探索其流傳與實用功能。這對探討因修行、典儀、傳教而製作的佛教讚歌來說,非常重要。故本書特選寺院常見、意義重大、行儀明確的散花讚、和菩薩戒文、出家讚、四威儀與四弘誓願、大乘淨土讚、阿彌陀讚、佛母讚、觀音讚等單篇或類型集合為優先探討對象,以明其展開行儀、傳戒教誨、安住修行、僧伽儀範、導引禪淨、組讚而唱、依經轉讚、禮讚菩薩的表現特色與應用價值。(典範集成.文學14)
庫存:1
定價:660 元, 優惠價:95 627
道與政之間:周秦漢之際的孔子論述
滿額折
作者:吳曉昀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22/01/01 裝訂:精裝
孔子究竟是何等人物?周末以降,這個疑問成為重要的論述主題。褒、貶不必為真,背後卻各有用意。本書以西漢的尊孔論述為中心,探討政治轉型的大時代中,人們塑造孔子形象、地位的原因與目的。周秦漢之際,先有戰國諸子對理想政治的爭論,後有漢代皇帝與儒者對權力分配的角力。「孔子」由此被推至「道」與「政」之間,居中承載論辯兩方既競亦合的互動。本書透過宏觀敘事與細緻分析,展現「孔子」如何在傳統政治與文化中成為一個特殊的象徵。(典範集成.思想5)
庫存:1
定價:792 元, 優惠價:95 752
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1921-1936)
滿額折
作者:白春燕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23/06/30 裝訂:精裝
本書是以台灣文化協會為起始的新劇運動和社會運動之綜合研究,關注「新劇運動者大多數是社會運動者」的特殊現象,跳出既有的新劇運動史研究路線,從社會運動史找尋線索,釐清劇人和劇團的社會網絡,考辨劇目來源,描繪台灣文化協會的演劇系譜。同時,本書指出台灣新劇運動的意義:它不但以新的載體傳播思想現代性,也達到戲劇現代性的傳播作用;亦即它從台灣人的主體性出發,進行戲劇再生產,創造日治時期台灣獨有的戲劇風貌。(典範集成.藝術3)
庫存:1
定價:828 元, 優惠價:95 787
中心與聖境:崑崙神話神聖空間與圖像研究
滿額折
作者:高莉芬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22/12/25 裝訂:精裝
崑崙是一個靜態的自然地理,又是一個動態的文化空間。本書採卡西勒對語言與神話象徵思維的思考,並結合伊利亞德的中心象徵論及神話原型等理論視角,探究崑崙神話神聖空間與圖像象徵意涵及中國早期空間思維。從原始巫系文學到當代宗教信仰,崑崙神話述說創造了有別於現實世界的神聖空間,又成為對神聖空間的命名與創造的範型。本書透過文本分析,企圖發掘出在文學想像、圖像敘事、緯書地理,乃至於儀式空間、墓葬空間、宗教輿圖中,崑崙神話所隱含的「中心與聖境」空間象徵思維及其所映射出的心靈與生命原型。進而在神話思維、圖像表述與宗教情感的互文網絡中,以及真實地理、想像空間與人文思想的互訓中,詮釋出其所反映之宇宙論意義與存在秩序的思考。本書榮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出版補助
庫存: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5 456
東亞漢詩及佛教文化之傳播
滿額折
作者:蕭麗華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4/10/01 裝訂:精裝
九世紀,中國與其周邊國家幾乎是個同文字、同文化的生命共同體。看待中國文化,不能以今天國家概念的中國境內為範疇,實應以中國為中心、日韓越各國為輔助。本書期望能還原歷史上漢詩及佛教文化傳播的真相。全書分「日韓篇」與「越南篇」,針對日本漢詩格律化、弘法大師山居修行與中國山居詩的關係、髑髏文學與中國佛教九相詩的關係、漁父詞對日本〈漁歌〉的影響、中日茶禪的美學、新羅詩人家國意識、安南詩僧與唐宋詩僧之比較、唐
庫存:1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5 418
高岑並稱與唐代「邊塞」詩派之建構
滿額折
作者:王潤農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精裝
近代文學史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即將高適、岑參視為「邊塞詩派」之代表,然此一說法實乃「後設」的論調。本書藉由考察「高岑」系統之沿革,說明兩家在「唐代」並非理所當然地被視為「邊塞詩人」,「高岑」被形塑為「邊塞詩人」,是經由宋、元、明、清的歷史長河,加上文學史的編寫才被建立的圖像。書中亦統整歷代重要選本對高適、岑參作品的選錄情況,梳理兩家邊塞詩逐漸被重視與經典化的歷程。透過「並稱」與「選本」的分析,試圖對「邊塞詩派」之形成與建構提供重新省視與探討的視角。(典範集成.文學18)
庫存:1
定價:696 元, 優惠價:95 661
朝鮮儒學的「心說論爭」研究:朝鮮性理學的後期發展與朱子學的當代詮釋
滿額折
作者:陳繪宇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精裝
本書旨在藉十九世紀「心說論爭」,展示朝鮮性理學發展至末期的面貌,並思考朱子學中可能蘊涵的道德動力問題。本書梳理了心說論爭中四位代表儒者的主要思想:奇正鎮「理一分殊」、李恒老「明德主理」、李震相「心即理」及田愚「性師心弟」,前三者代表退溪學在朝鮮末期的發展,田愚則代表栗谷學在朝鮮末期的思想。二造討論的焦點在「心」之概念,並直接關聯至對「工夫論」的不同理解,有助於思考朱子學中可能蘊涵的道德動力問題。(典範集成.思想6)
庫存:1
定價:636 元, 優惠價:95 604
從敦煌齋願文獻看佛教與中國民俗的融合
滿額折
作者:王三慶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09/08/01 裝訂:精裝
本書利用傳統文獻及數百種不同的敦煌齋會文本,考察佛教自印度傳到中國以後,如何以一種不全然與印度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相同的面貌,從生到死的過程,有關生命禮儀齋會的實踐,然後逐步光大為入世度人的大乘佛教。同時,也將中國原有的生命禮俗儀式,由吸收、滲透、競合、轉化的方式,融入中國文化的底層,成為廣大庶民群眾日常奉行與生活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於齋會因為齋主的布施,使僧人得以用社會服務的方式獲得豐厚的齋食、
庫存:1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5 570
論爭與推繳-學杜的多元面向
滿額折
作者:廖美玉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20/01/01 裝訂:精裝
本書從長時段考察「學杜」的龐大論著,聚焦在「論爭與推激」,從杜甫「集大成」說談起,梳理出「學杜」的多元面向,包括「戲題劇論與大雅之作」、「前身說」、「洛蜀說」、「家法說」、「緣政說」、「學杜譜系說」與「李杜爭訟說」等重要論題,結論引入「世界杜詩學」的趨勢觀察。藉由歷代學杜展現古今相續的對話與論爭,特別是因讀者差異性而激發出的不同視角,兼顧文本細讀和宏觀視域,闡發「學杜」案例的文化內涵及其詩學意義,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720 元, 優惠價:95 684
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
滿額折
作者:張高評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09/01/01 裝訂:精裝
宋人生於唐詩之繁榮燦爛之後,亟思開闢與有為,乃盡心致力於學唐、變唐、新唐、拓唐,以求疏離唐詩本色,轉移唐詩典範。宋人自覺之企圖,表現在務去陳言,與自鑄偉詞兩大方面,此自詩話、筆記、詩集、文集,皆有如實之反映。藉宋代右文崇儒、圖書傳播之便利,宋代詩學與詩歌轉相挹注,理論與創作相得益彰,於是蔚為宋詩、宋調之形成與流衍。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786 元, 優惠價:95 747
親鸞《教行信證》思想探源
滿額折
作者:陳敏齡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4/10/01 裝訂:精裝
《教行信證》是日本淨土真宗開祖親鸞的代表作,全書闡述宗教真理的課題,首先從思考宗教的定義開始,然後次第從宗教的超越的實踐論─信仰論─終極關懷,再回到人本的真實的淨土─末世的救贖,頗類似西方宗教的組織神學,可說是一部條理井然、結構完整的著作,故亦被喻為媲美康德、黑格爾等宗教哲學的大作。本書採用比較思想學的方法、立足於多維向度,試圖藉由探究《教行信證》和中國淨土思想的淵源,釐清一般在親鸞理解上的糾結意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564 元, 優惠價:95 536
敦煌吐魯番文獻與日本典藏
滿額折
作者:王三慶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4/09/01 裝訂:精裝
本書旨在探討日本收藏敦煌、吐魯番文獻之價值及真偽問題,並且涉及張大千是否敦煌盜寶的真相。其次追索月儀書之流變,從索靖月儀,歷經故宮藏本《唐人十二月相聞書》,到敦煌本《朋友書儀》、吐魯番本《中村不折舊藏禹域墨書集成》之「月儀書」與五山時期戲作之《婦人寐寤艶簡集》,以見月儀文獻在日本之藏製及發展。三則掘發奈良朝古寫經與敦煌文獻呼應的一面,以及與東亞各國文化的交流實況,且涉及中國宗教文獻或日本《大正藏》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726 元, 優惠價:95 690
中國近代平等觀念的形成
滿額折
作者:邱偉雲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5/09/01 裝訂:精裝
張灝先生曾指出中國近代思想具有一個轉型期,在這轉型期中,傳統概念資源在新時代命題下受到挑戰,使得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必須在一個萬國新世界秩序下,重新擘畫中國的位置,正是在中國要回應內在取向危機與外在列強的侵略下,啟動了中國近代思想轉型的旅程。在思想轉型過程中,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以「平等」觀念回應上述內外雙重危機,作為啟蒙、救亡、革命行動的新價值。在轉型時代中,「平等」觀念既於普遍性上成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780 元, 優惠價:95 741
中國佛教古佚書《五杉練若新學備用》研究(共2冊)
滿額折
作者:王三慶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8/10/01 裝訂:精裝
釋應之《五杉集》乃佛教應用文書,陳舜俞貶謫廬山時,其手澤猶在東林。胡適請楊聯陞代覓,緣鏗一面,今日本駒澤大學圖書館以數位公諸網站。該書:「天順六年壬午歲 朝鮮國刊經都監奉教重修」,知非初刻,然諱「隆、昭、運、敬」字,則底本應刊寫於高麗宣宗朝。卷上原有佚失的南山戒規及殘存的〈法數〉和〈家誨〉,卷中為釋門喪儀服圖及弔慰祭文、雜書儀,卷下有受五戒、放生、十念、施食、懸幡、挂脫僧衣、戴卸鉗子和可資套用道場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1140 元, 優惠價:95 1083
華嚴鏡映哲學:《華嚴經》覺悟經驗的詮釋與開展
滿額折
作者:郭朝順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精裝
華嚴宗相信《華嚴經》為「如來始成正覺」時覺悟經驗之直接展現,從而建立了以覺悟思想為中心的圓融哲學。此一哲學理論既納入《華嚴經》的佛教文化理想,同時也處理了「世間法與出間世間法如何可以平等不二」的佛教哲學基源問題。本書以「鏡映」為詮釋策略,揭示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等五位祖師之傳承系譜的建立過程,經典詮釋的思想繼承及轉變,構成了一套華嚴宗對《華嚴經》的經典詮釋史,呈現對《華嚴經》與華嚴宗新理解。(典範集成.宗教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840 元, 優惠價:95 798
清代「李詩學」研究
滿額折
作者:張俐盈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8/11/01 裝訂:精裝
「李詩學」乃相較於自成體系的「杜詩學」而提出。古今讀者喜愛李白的程度不亞於杜甫,然而有關李白的詩論,卻鮮見被系統化地整理。本書首先釐清箇中難題,並從箋注、詩選本與詩話議題切入,討論清代文人對李白及其詩歌的接受、詮釋與批評。透過與前朝詩學的對話,確認清人面對長期積累的問題,包含李詩可學與否、可解或不必注,以及李白「復古詩人」地位形塑等,皆提出突破重圍的新解。同時,本書也確立清人建構「李詩學」的三個基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825 元, 優惠價:95 784
近現代書法美學建構之研究
滿額折
作者:簡月娟著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0/07/01 裝訂:精裝
本書從美學理論體系出發,兼融中、西學理。先探討歷代書法美感產生與演變規律,以釐清我固有書法美的本質與審美轉變,繼而系統性梳理「書法美學」一詞之初現、建構過程與理論內涵,包括書法本質的釐清、書法美感的起源與書法美學的定義等諸面向,並針對書法美學專書為研究範圍,歸結兩岸三地之研究成果,以求進一步確認「書法美學」之含義,目的在於建構符合國際學術對話語境的「書法美學」學科體系與其理論內涵。(典範集成.文學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5 456
裴松之《三國志注》新論:三國史的解構與重建
滿額折
作者:王文進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7/09/01 裝訂:精裝
西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結束了自黃巾之禍以來的亂局,表面上歷史的波滔似乎暫時歸趨平靜。隨後十年間,來自蜀國的陳壽完成了《三國志》,可謂對三國史的一次總結與素描。然而三國史的錯綜複雜性,反而在「魏」、「蜀」、「吳」三地史家爭相追憶故國家邦之人物神采與山河風雲的激情中,悄悄擴展開來。再過一百四十多年後的劉宋元嘉六年(429),則有裴松之蒐羅了諸多史籍,對《三國志》進行補闕與質疑,這就是史學史上有名的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528 元, 優惠價:95 502
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
滿額折
作者:林麗月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4/10/01 裝訂:精裝
本書透過「奢儉論」、「本末觀」、「出處辨」的分析,探討明清士人在社會、經濟、政治變動中的秩序意識與文化心態。上篇「崇奢與保富」以禁奢令與奢侈論為核心,考察明清消費論述中的政治、道德與社會面向,以見十五至十八世紀中國的社會變遷與秩序意識。中篇「本末與生計」分別從食米不足、菸草傳播、商業思想等三個面向,探討晚明盛清的經濟議論與本末觀念。下篇「鼎革與出處」以元明之際的士人陳謨和清初的衣冠變革為例,探討鼎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492 元, 優惠價:95 467
一切總歸儒林:《明史.儒林傳》與清初學術研究
滿額折
作者:黃聖修  出版社:新文豐  出版日:2016/10/01 裝訂:精裝
本書以清初康熙朝至乾隆初年纂修的《明史.儒林傳》為核心,探討《明史.儒林傳》纂修過程中所引發的爭議,及其所代表的學術意義,並以此來側面觀察清初官方學術文化政策的建構過程。相較於歷代的正史纂修,《明史》不僅纂修時間最長,所得到的關注以及保留下來的史稿、各類史料等,亦相對豐富。長久以來,受限於史料的分散,學者們多將焦點放在康熙十八至二十年(1679-1681)前後的〈理學傳〉爭議,並以「一切總歸儒林」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624 元, 優惠價:95 593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