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4)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4)
庫存狀況

無庫存 (4)
商品定價

$200~$399 (1)
$400~$599 (3)
出版日期

2022~2023 (3)
2020~2021 (1)
裝訂方式

平裝 (4)
作者

席廣亮 (1)
汪明峰、甄峰 (1)
甄峰、林豔柳、王世福、(荷)斯坦‧吉爾特曼、鄧昭華 (1)
石飛、朱樂、席東其、甄峰 (1)
出版社/品牌

商務印書館(大陸) (4)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4筆商品,1/1頁
智慧治理和新型協作規劃(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甄峰; 林豔柳; 王世福; (荷)斯坦‧吉爾特曼; 鄧昭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智慧治理是智慧城市的一個主要構成部分,是基於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治理模式,能夠重構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個領域的平衡關係,促進多方參與者的溝通和協作,具有互動式、包容性、協作性以及透明性。然而,不同的體制轉變和組織過程會造成不同的智慧治理結果。智慧治理與新型協作規劃模式有著密切的聯繫。傳統的協作規劃是指三個領域的利益相關者在規劃過程中的互動,從而建立共識並共同尋找應對某一規劃問題的解決方案,但也存在著少數強勢利益相關者可能占主導地位、缺乏公眾參與、利益相關者溝通低效等問題。近幾年來,新型信息通信技術(如規劃支持系統、眾包、社交媒體、雲平臺、在線參與平臺等)的發展為協作規劃中公眾參與和利益相關者互動溝通提供了新的途徑,促使了新型協作規劃的出現。大量的公眾和專家等能夠實時快速地參與到規劃過程中,與政府互動溝通,但也出現由於數字鴻溝和網絡權力中心等造成的新的權力不均衡。此外,如何通過體制創新和結合新技術平臺來促進治理和協作活動也是新型協作規劃當前所面臨的挑戰。
定價:570 元, 優惠價:87 49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互聯網+”長三角:新興信息技術產業與全球城市區域發展(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汪明峰; 甄峰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平裝
互聯網日益擴張了生產要素的彈性,使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意義上的生產要素對產業發展的剛性制約大大降低。資源與要素配置出現新的區位特點,既呈現中心化趨勢,如全球城市的崛起;又具有扁平化特徵,如邊緣地區的融入。本書基於全球城市區域視角,以中國互聯網經濟高速增長的長三角地區為例,探討了新興信息技術優化資源與要素配置的空間特徵、過程與機制。為打破要素流動障礙,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提供了學理依據,也為地方政府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提供了政策啟示。 本書可供城市地理、城鄉規劃、區域經濟、管理學領域的學者和政府決策人員參考。
定價:510 元, 優惠價:87 44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大數據與公共交通可達性(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石飛; 朱樂; 席東其; 甄峰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為應對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願景,及城市綠色低碳交通的目標導向,有關公共交通的研究如火如荼。本書將從公共交通的發展績效視角,面向公交可達性研究標的,拓展可達性類型,提出公共交通時間可達性、公共交通就業可達性和公共交通費用可達性和公共交通站點步行可達性的具體研究方法,並給出實證。研究中運用當前較為流行的規劃路徑大數據和手機信令大數據,提高了分析的科學性。本書受眾面較為廣泛,包括規劃、地理和交通等領域的相關科研和工作人員,亦可作為研究生階段教材或讀物。
定價:390 元, 優惠價:87 33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城市流動性與智慧城市空間組織(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席廣亮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1/05/01 裝訂:平裝
基於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和通訊技術廣泛應用,以及智慧城市建設的背景,《城市流動性與智慧城市空間組織》一書探討信息技術對城市居民、企業、公共服務等要素流動性的影響,以及圍繞流動性所建構的流動空間在智慧城市空間組織中的作用,提出基於流動性和流動空間的智慧城市空間組織框架,研究智慧城市空間組織模式與形態,提出智慧城市空間規劃策略建議。主要圍繞以下四部分內容開展:(1)構建流動性與智慧城市空間組織的理論框架。分析信息技術對時間、空間和距離的影響,探討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時空壓縮、時空限制變化,以及信息技術對城市流動性系統的影響作用;分析信息時代的各種活動流、網絡活動和智能空間等要素,探討信息技術引起的基礎設施要素、城市場所和節點等傳統空間要素變化;提出從“流動性”到“流動空間”的智慧城市空間組織的理論框架。(2)分析信息時代空間相互作用機制,探索不同的流動性測度和評價方法。分析從 “流空間”到“流動空間”過程中場所空間的融合與粘性流動變化,探討流動性要素的地理根植作用和在場所空間中的積累作用,分析在信息時代的遠程控制和空間(再)生產對場所的流動再造作用。從空間可達性、活動強度和空間活躍度三個方面構建指標體系,進行居民視角的空間流動性評價;研究信息時代企業的流動性與空間組織模式,分析全國和區域尺度的企業流動性和網絡特徵;探討基於個體需求的彈性服務供給方法,提出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流動服務模式。(3)研究基於流動性的智慧城市空間組織模式與結構形態。建立“技術―居民―企業―活動―空間―制度”的智慧城市流動性系統,分析智慧城市流動性系統的組織層次和內容,並探討智慧城市流動性系統的要素耦合、時空協調與佈局優化;研究公共服務的共享模式等智慧城市空間流動與組織模式。提出基於生命有機體的智慧城市空間結構形態,圍繞信息、交通、資本等要素的流動與循環,整合作為智慧城市大腦的運營管理中心,以及智慧社區、智慧商業中心、智慧園區等智慧功能區;分析不同層面的智慧功能區、要素流和節點,以及這些構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繫和作用方式。(4)提出智慧城市空間規劃策略與建議。從信息技術對居民、企業和公共服務等不同主體影響,以及流動性、流動空間等理論視角,結合流動性評價和智慧城市空間組織形態結構,重點從動態監測、資源配置與高效利用、共享與流動等方面探討智慧城市空間策略。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