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穀,其書齋名惜抱軒,故世稱惜抱先生。姚鼐生於安徽桐城縣南門樹德堂宅一個世代官宦的書香之家,高祖姚文然,曾官刑部尚書;曾祖姚士基,曾任羅田知縣,入祀羅田名宦祠。姚鼐出生時,家境已經衰落。祖父孔錨,二十六歲早卒;父親姚淑,終身為一介布衣。由於家境日趨衰落,姚鼐從小即體驗到生活的艱辛,困難時一日只能吃一頓稀飯。生活的艱難,激勵著姚鼐更加勤苦攻讀。其伯父姚范進士及第後為翰林院編修,他還有個過從甚密的摯友劉大櫆。因此,姚鼐幼年時,姚範和劉大櫆便成為他好的老師。 175O年秋,姚鼐參加江南鄉試,考中舉人。此後,姚鼐五次參加禮部會試,均落第。直至1763年春,姚鼐第六次應禮部試,終於中式,殿試名列二甲,授庶吉士。 1766年夏,姚鼐三十六歲,在翰林院庶常館期滿,試職兵部。第二年,由兵部調任禮部儀制司主事。 1768年至1771年,姚鼐先後任山東鄉試副考官、湖南鄉試副考官、恩科會試同考官,後被擢為刑部廣東司郎中。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開四庫全書館,姚鼐與戴震、程晉芳等8人破格入選,入館充纂修官。在館一年多,姚鼐即辭官歸里。乾隆四十一年(1776),姚鼐摯友、時任兩淮鹽運使的朱孝純在揚州重修梅花書院,邀姚鼐擔任掌院。在梅花書院期間,姚鼐以自己的古文義法教授學生寫作知識,並著手編纂《古文辭類篹》一書,以便於弟子學習。不久,朱孝純因病辭官,姚鼐也因繼室張氏病逝而辭去教職。乾隆四十五年(1780),姚鼐主講安慶敬敷書院。乾隆五十三年(1788),姚鼐受徽州知府邀請前往紫陽書院主講。乾隆五十五年(1790),姚鼐主持鐘山書院。此時其古文已譽滿天下,故一時四海學人蜂擁而至,以得到姚鼐授業指導為幸。在鐘山書院授課期間,姚鼐培養了大量門生弟子,桐城派的骨幹力量逐漸發展起來,“姚門四傑”梅曾亮、管同、姚瑩、方東樹等都在此時跟隨姚鼐學習。嘉慶二十年(1815),姚鼐病逝於南京鐘山書院,享年八十五歲。門人百餘人為其治喪,歸葬桐城楊樹灣。姚鼐的一生,是執著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生,是熱衷於自己的個性自由而不惜甘於清貧的一生,是為繼承、創造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而辛勤奉獻的一生。姚鼐一生勤於文章,在桐城派發展史上起例發凡,與方苞、劉大櫆被譽為“桐城三祖”,其弟子與再傳弟子遍及南北,影響深遠,使其在清代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居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定價:2388 元,
優惠價:87
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