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08)
原文書 (3)
簡體書 (296)
港版書 (6)
電子書 (42)
政府出版品 (11)
紅利兌換 (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463)
無法訂購商品 (9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16)
無庫存 (439)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11)
$200~$399 (223)
$400~$599 (138)
$600~$799 (33)
$800以上 (50)
出版日期

2024年 (19)
2022~2023 (85)
2020~2021 (54)
2018~2019 (52)
2016~2017 (69)
2016年以前 (242)
裝訂方式

平裝 (356)
精裝 (61)
軟精 (6)
盒裝 (4)
適讀年齡

小學中年級 (2)
小學 (4)
國中 (1)
作者

霍達 (6)
敏昶 (5)
丁士仁 (4)
徐榮川 (4)
李樹江 (4)
(波斯)薩迪 (3)
V. S.奈波爾 (3)
方金英 (3)
楊華祥 (3)
王建平 (3)
羅傑.克勞利 (3)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 (2)
30天國際聯禱 (2)
丁宏 (2)
丁文廣 (2)
吳劍麗 (2)
呂冬倪 (2)
國家教育研究院 (2)
張承志 (2)
出版社/品牌

寧夏人民出版社 (43)
商務印書館(大陸) (18)
宗教文化出版社 (18)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6)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
馬可孛羅文化 (14)
臺灣商務 (10)
八旗文化 (9)
甘肅民族出版社 (9)
貓頭鷹 (9)
世界知識出版社 (8)
中信出版社 (8)
時報文化 (8)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7)
華文出版社 (7)
上海古籍出版社 (6)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6)
廣場文化 (6)
民族出版社 (6)
立緒文化 (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55筆商品,5/28頁
文藝復興並不美:那個蒙娜麗莎只好微笑的荒淫與名畫年代
滿額折
作者:亞歷山大.李  出版社:大寫  出版日:2023/11/15 裝訂:平裝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年度好書.義大利文藝復興史研究專家扛鼎力作史學家低調不談的文藝復興黑暗史為你揭露精緻視覺藝術背後的權力、縱慾與腐敗邏輯。文藝復興被視為西方文化與藝術的黃金年代,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波提切利等英雄般的藝術家讓古典文化重生,在如天堂般的城市創造出曠世傑作……但真實的情況是:漫步佛羅倫斯街頭時,可能會被住戶隨意傾倒的屎尿攻擊藝術家創作的動力源自暴力、私慾、歧視與衝突藝術贊助成為權力階級美化自我形象與贖罪的手段,品味最高的藝術鑑賞家,往往是當代最狡詐殘暴的人教會利用「信仰」斂財,教會職位成為人們競相爭奪的肥缺,教廷成為家族企業猶太教被視為否定基督神性的異端邪說,藝術家大展長才,在作品中鼓吹反猶太情結,致使社會氛圍充斥著徹底排斥,甚至殲滅猶太「威脅」的惡意。傲慢的佛羅倫斯人無視義大利以外的世界,將土耳其人與穆斯林描述成天性邪惡、野蠻、殘暴的種族;至於大西洋的民族與土地,則完全不值得藝術圈著眼,攤開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與文學作品,地理大發現彷彿從未發生。◎要真正了解一個時代有多偉大,不能只看美好的一面就史實的層面上來看,只看文化美好的一面,刻意忽略醜陋面是相當不妥的,因為這讓高雅文化與社會現況有了造作的區別;就人類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傾向也剝奪掉這時期令人興奮、深切刻畫、真切的驚奇。既然藝術立基於人的創造力,就不能忽略隱藏在文藝復興神聖光環下,人性最真實的情感,無論美好或是醜陋。「比起站在奧林帕斯山頂的天神以雲朵造出天使,身在陰溝底的人類不放棄仰望星空,才真正撼動人心。」──亞歷山大‧李(本書作者)本書揭開過度崇高、神聖榮光的布幔,檢視藝術家日常生活最赤裸的一面,以及其身處的領域,如何混合著優雅與暴力、文化與苦難;執政者、銀行家與教會間的緊張關係、憤恨不平,如何化為文藝復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對於義大利以外的世界,又是如何的不理性與充滿偏見。唯有能欣賞文藝復興時期失序醜陋的一面,才能讓文化成就的廣度更加清晰,才能真正領略藝術家與文學家能在這個充滿恐懼、苦難、歧視、與偏狹的時代,還能夠創作出如此傑作,直至今日仍令人大嘆其才華與美感,是如何不可思議的輝煌成就。(本書為二版,書名同一版書名)【國內外好評推薦】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故事」網站主編 胡川安作家 陳栢青「文藝復興為歐洲近代文化之嚆矢,天才輩出,波瀾壯闊,傑作令人驚艷,已臻創作之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庫存:3
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全新修訂版)
滿額折
作者:凱倫.阿姆斯壯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3/02/08 裝訂:平裝
一位無父無母的沒落貴族,如何挽救躁動不安的阿拉伯世界?全球最負盛名的宗教學者,闡述這位被誤解的偉大導師橫跨歐亞非的伊斯蘭文明的奠基者、十六億穆斯林的精神寄託,一部有血有肉、平凡中窺見偉大的先知傳記#蔡源林(政大宗教所所長) 專文導讀#陳建守(「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莊信德(基督教磐頂長老教會牧師)、彭書穎(輔大宗教系講師)、劉柏君(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聯合推薦西元六世紀末,阿拉伯半島的居民面臨了嚴峻的多重危機。隨著駱駝商隊興起,游牧民族放棄了沙漠中朝夕難保的生活,在麥加這個商業大城裡定居下來。經濟的發達讓他們有了自信,卻也變得驕傲、貪婪。他們拋棄了傳統精神中最可貴的群體精神,貪財忘義,棄貧苦弱勢與失去父親守護的孤兒寡母於不顧,同時卻保留部落規範中最僵化的一面,為了捍衛宗族的尊嚴與利益不惜逞凶鬥狠,無視於普遍的人性價值。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劫掠征戰、階級鴻溝的擴大迫使人人自危。青年人對祖輩的教導也疑竇漸生……穆罕默德出生於統治麥加的古萊須族,但不幸家道中落、父母早歿,因此自幼體恤底層之艱困。與其他有志之士一般,他對當時的危機憂心忡忡、苦思對策,也從基督教與猶太教的經義中獲得啟發。在西元610年的「命定之夜」裡,他在一場神祕經驗中得天使之助領受真主話語,教導人們應該對良心負責,對同胞博愛,對真主順服。但保守的傳統勢力無法接受這位沒落貴族的顛覆性思想,施以暴力攻擊、經濟封鎖,最終逼迫穆罕默德逃亡。然而,他在麥地那創建的穆斯林社群的迅速擴張,不僅證明了他的智慧與美德、奠定了伊斯蘭教的基礎,更永遠的改變中東世界與人類歷史。本書由當代最具盛名的宗教學者凱倫.阿姆斯壯所撰。本世紀初以來,因九一一事件與塔利班政權,世人對伊斯蘭教的扭曲日益熾烈,一個原先強調內省、慈愛、和平的宗教,被塗抹上一層與其宗旨完全背道而馳的形象。這不僅無助於族群之間的和解共生,也剝奪我們向這位先知學習的機會。有感於此,阿姆斯壯女士特別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勾勒穆罕默德平凡中見偉大的一生,以提綱挈領的史實來彰顯伊斯蘭的真諦。透過考察穆罕默德本人的言行,我們不僅能澄清所有對伊斯蘭可能有的誤會,身處極端主義再起、民粹當道的躁動時代,我們也將從中獲得平靜與力量。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耶路撒冷史(精)(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德)阿爾伯特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精裝
這本書由阿爾伯特著成,共12卷,記述了第一次十字軍戰爭及拉丁東方最初20年的歷史。所謂第一次十字軍戰爭,始于烏爾班二世克勒芒會議首倡,是西歐軍事貴族集團持“收復主的聖墓,支援基督教兄弟”之名,向近東及耶路撒冷進軍所引發一系列戰事之總括。11世紀中後期,大塞爾柱帝國迅速崛起,主宰耶路撒冷,拜占庭主動退出小亞,亞美尼亞複國無望,1092年,大塞爾柱帝國逐步瓦解,埃米爾紛紛自立,互相征伐,近東絕對權力真空,給了西歐可乘之機,騎士制度、開荒拓殖、宗教虔誠的綜合作用下,東侵之路就此展開。在這場戰爭中,諸十字軍國家陸續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形成了所謂的拉丁東方。此次戰爭是200年間十字軍戰爭中唯一對穆斯林取得勝果的戰事,在當時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引發了空前轟動。阿爾伯特寫作本書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將先人的豐功偉績記於筆下,為後人景仰,令其不朽。
定價:570 元, 優惠價:87 496
庫存:1
面紗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蘭世界史
滿額折
作者:胡塞因‧卡瑪利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2/08/03 裝訂:平裝
伊斯蘭=仇女的宗教?穆斯林女性需要被拯救?伊斯蘭世界史 ╳ 21位秀異的穆斯林女性打破我們對伊斯蘭的錯誤認知,凸顯穆斯林女性在歷史的主體地位用她們的生命故事,帶您了解伊斯蘭的真正內涵■哪些是你我對伊斯蘭的刻板印象?伊斯蘭=女權低落?伊斯蘭=男性沙文主義?伊斯蘭文化沒有女性出頭的機會?穆斯林女性等著被西方文化、被男性拯救?穆斯林女性只能擔當「母職」、處理「家務」?本書作者卡瑪利教授將一一拆解外界對伊斯蘭文化的錯誤迷思■21位獨立自主、風華絕代的穆斯林女性,她們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第一批追隨者:哈蒂嘉、阿伊夏、法蒂瑪獨霸一方的統治者或女王:阿爾瓦(葉門)、胡拉(西班牙)、努爾賈汗(印度)……伊斯蘭信仰的實踐者:拉比雅(伊拉克)、塔赫蕾(伊朗)、穆赫莉莎(俄羅斯)……新時代的現代女性:哈麗黛(土耳其)、庫勒蘇姆(埃及)、米爾札哈尼(美國)……【阿伊夏,615-678年,阿拉伯半島】先知離世後,阿伊夏無疑是他在世的妻子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無論是先知在麥地那的時期,或是在他死後,阿伊夏都在各式各樣的議題上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對社群裡的重要事務提出疑問並表明立場。涉及婦女問題時,她是最主要的權威,因為她可以提供她親耳聽見先知所言的第一手描述。【努爾賈汗,1577-1645年,印度】在她最光輝燦爛的一六○八至一六二七年,努爾賈汗統治著蒙兀兒帝國,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帝國之一。在其鼎盛時期,廣袤疆土涵蓋了現今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的大部分地區。「努爾賈汗」的字面意思是「世界之光」,是她的帝王頭銜,而這個稱號的鋒芒蓋過了她出生時的名字莫荷茹妮莎。【庫勒蘇姆,1904-1975年,埃及】她一開口歌唱,全世界都與她唱和。無論聽眾住在何地,或她在哪裡演唱,即使是那些幾乎無法理解她歌詞意涵的人,也會激動地回應她的表演。她的歌聲凝聚了團結的力量。……蘇丹人將她譽為「阿拉伯人的團結紐帶」,而她的聲音就是武器。■內容簡介若提到伊斯蘭教跟女性的關係,傳統一般認為伊斯蘭教是個「女權低落」的宗教,伊斯蘭歷史上也沒有值得一提的女性。但本書作者卡瑪利教授不這樣認為,他試圖舉證「伊斯蘭不是個仇女的宗教」、「伊斯蘭歷史上有許多具代表性的女性」。在上述的思路下,卡瑪利教授挑選了二十一位傑出秀異的穆斯林女性,從七世紀的麥加和麥地那,十一世紀的葉門跟呼羅珊,十六世紀的西班牙、伊斯坦堡和印度,十九世紀的波斯和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2
先知之後:伊斯蘭千年大分裂的起源(全新修訂版)
滿額折
作者:萊思麗.海澤爾頓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2/10/05 裝訂:平裝
※八旗文化「認識伊斯蘭」系列經典作品,改版修訂重新面世※2016年初版問世讀者一致好評,帶起「認識伊斯蘭」風潮※本書探究「什葉」與「遜尼」紛爭的最初源頭※亞馬遜4.5顆星好評,高掛分類榜首長達10年穆罕默德突然逝世,誰能繼承他來領導新興的伊斯蘭世界?近親、愛妻、大臣、新舊追隨者,各有盤算。為信仰,為生存,也為名利權勢。先知屍骨未寒,危機已然爆發。繼任的哈里發接連遇刺,接班之爭淪為恐怖內戰。「穆斯林不讓穆斯林流血」的神聖禁忌被打破,連先知的子孫都慘遭毒手……西元六三二年,在經歷了將近二十年艱辛的佈道與抗爭,正當伊斯蘭如旭日東升之際,六十三歲的穆罕默德突然倒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穆罕默德的九位妻子沒有為他留下一名男嗣,他生前亦無指定繼承人。誰將在先知之後領導大家,成為最迫切的問題。到底誰有權接下穆罕默德的棒子,成為新一代的領導人。是代表阿拉伯傳統部落力量的「遜尼派」,還是擁護穆罕默德直系血脈的「什葉派」?先知離世後,後宮遺孀較勁、部落首領鬥爭、新信仰與舊傳統的矛盾、貴族與平民的利益爭奪,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日常。這一切積累到二十年後,終於引爆成血腥內戰。第四任哈里發阿里試圖力挽狂瀾卻無力回天,萬般無奈下與穆罕默德最寵愛的遺孀阿伊夏兵戎相見,也為「遜尼」與「什葉」兩派千年的爭鬥揭開序幕。本書作者萊思麗.海澤爾頓廣泛參考多元的史料,大量引用阿拉伯文學中的詩歌與民謠,細心揣摩關鍵歷史人物的性格、思維與困境,相當立體地描繪出穆罕默德、阿里、胡笙等三位人物的迷人面貌。此外作者希望在呈現客觀史實之外,帶領讀者深入體察人物的內心世界,探索他們的悲喜哀樂、人性弱點與崇高的美德。本書不僅是理解早期伊斯蘭歷史與當代中東政治的重要參考,更可引領讀者思考政治與宗教、權力與理想之間糾纏不清的複雜關係。----【各界書評】.如《舊約》全書般的詳細,如《甄嬛傳》般的可讀性。在宛如咀嚼小說的過程中,消化了伊斯蘭世界的歷史恩怨。――公孫策,《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大唐風: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等書作者.《先知之後》是非虛構歷史寫作登峰造極之作,戲劇張力十足的悲劇不僅情感充沛,而且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亞馬遜書評.精采萬分!這是一個關於人性弱點、政治鬥爭、以及最深刻的信仰的故事。海澤爾頓一方面展現了學者的嚴謹性,一方面也顯示出她對書中主角――那些與我們並沒有不同且深深左右這個世界的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2
印度5000年(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澳)約翰•祖布爾茨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2023/06/26 裝訂:精裝
它是亞洲東西兩部分之間的支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它是和中國並列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和第四大宗教的發源地。如今,它的人口位列世界人口榜頭位,它的影響力已超越印度洋、覆蓋全球。它就是印度,一個神奇而又充滿矛盾的國家,一個與中國巨龍毗鄰而居的南亞巨象。與中國歷史可以清晰地劃分為連續的大一統王朝不同,印度歷史呈現出一種斷裂感、破碎感。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等地便出現了文明的曙光。文明的覆蓋面積一度超過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到了公元前1300年左右,可能的大乾旱終結了印度河文明,一撥接一撥的雅利安人湧入印度。從這時開始到印度共和國成立,這片次大陸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勢力入侵。來自西北的波斯人、希臘人、伊斯蘭勢力和來自東方的貴霜人、匈奴人,通過次大陸西北的開伯爾隘口來到印度;而英國人和法國人則自海上而來。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即便是強大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臥兒帝國,也只是統一了印度中北部地區,而且統一也都是短暫的。印度南方從來都是小國林立的局面,偶有朱羅王國這種將影響投射到東南亞的強權出現。是英國人統一了印度。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統治、實現獨立。然而獨立後的印度並沒有走上繁榮之路。印巴衝突、家族政治、計劃經濟、貧富分化以及種姓制度等導致這個國家步履蹣跚。尼赫魯家族出身的兩位總理都遭到暗殺,政局動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轉向市場經濟,印度才快速崛起。如今,它的經濟實力位居世界前十,其軟件、電影等產業在全球處於前沿,其龐大、年輕的勞動力資源更預示著它有強大的後勁和充滿活力的未來。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印度容納了宗教、文化、語言、種族和政治的多樣性,外來文明從來不曾真正征服印度,反而被印度吸納甚至同化。獨立以來,基於多元文化的世俗民族主義也一直是印度的立國之本。但新的問題正在出現。印度人民黨的印度教文化民族主義傾向,導致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關係日益緊張,而當局在應對新冠疫情時的拙劣表現,也不禁讓人對印度的未來充滿憂慮。未來或許可期,但這取決於印度人民如何應對巨大的挑戰。也許,印度人民可以從他們5000年的文明史中找到一些答案。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庫存:1
蒙古與伊斯蘭中國:一段貼近民族心靈的旅程
滿額折
作者:楊海英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2/03/16 裝訂:平裝
「當民族自決權在中國確立的時候,天安門應該就不會再燃起黑色狼煙了吧!」――楊海英以蒙古人類學者的視角,回溯中國穆斯林的前世今生重新理解中國西北部的民族多樣性,尋找被隱藏的「伊斯蘭中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張中復――專文導讀★★=========================中國自一九五○年代起展開「民族識別工作」,至今已編列五十六個少數民族,然而,所謂的「民族基準」並沒有考慮少數民族的歷史認同。例如現今的中國西北,便分布為數眾多的種族,他們的主體性與文化多樣性始終被單一化、標籤化,他們難逃附屬於國家集權主義下的漢文化中心思想,他們的文化異質性更被視為落後的象徵。如今的中國西北是中國穆斯林聚居之地,社會結構充滿伊斯蘭元素,各民族遵循伊斯蘭教條作息,因此又被稱為「伊斯蘭中國」。這個「伊斯蘭中國」擁有廣大河谷與優良的草原,漢人視之為荒漠,在蒙古人眼中卻是理想的放牧地區,因此中國西北成為一塊巧妙把蒙古與伊斯蘭融合起來的地區。蒙古族出身的人類學家楊海英留意到這種獨特的文化構成,為了釐清這片土地上複雜的文化關係,他親自前往中國西北,走訪「伊斯蘭中國」的穆斯林族群,探索這片土地的文化內涵,呈現出蒙古與之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從歷史回溯蒙古與伊斯蘭的關係伊斯蘭能夠在東方世界擴張,一部分得力於蒙古人的征服計畫。信仰伊斯蘭的波斯、阿拉伯及中亞各族人,隨蒙古軍隊定居中國,構成回族的基礎。在元代,色目人(非蒙古人、漢人、南人的族群)的地位僅次於蒙古人,協助蒙古統治中國,足見穆斯林與蒙古人的深厚關連。兩者的友好關係,卻在十九世紀末,因為一場在中國西北部的「回亂」而出現變化。楊海英透過梳理蒙古族的口述史與記錄,道出原只是漢、回間的亂事,被捲入其中的蒙古人其實是「受害者」。蒙古人當時作為清政府的盟友,受召出兵,故此被回族視為「鎮壓者」,對其進行反抗。由此,造就蒙古族與穆斯林之間,至今長達二百年的嫌隙。這一段對蒙古人來說無法遺忘的歷史創傷,在中國官方通史裡找不到任何字句,而其作為一種替國家政策背書的依據,極容易忽略少數民族歷史。因此,事情必須回歸到民族本身所書寫的歷史記錄中,包括口述歷史,才能看見歷史事實的全貌。◎實地考察被遮蔽的民族多樣性楊海英走訪內蒙與西北的甘肅、寧夏與青海等地,從不同的穆斯林族群中尋找其中的蒙古文化元素,如作為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胡同人,他們屠宰綿羊不使用蒙古人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2
珍珠在蒙古帝國:草原、海洋與歐亞交流網絡(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托馬斯‧艾爾森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精裝
1221年,在今天的土庫曼斯坦,一個被蒙古士兵俘獲的女人,聲稱為保護自己的珍珠而將它們吞下了。她立即被處決,腑臟也被剖出。為了找到幾顆珍珠,成吉思汗命令士兵們對每個死在戰場上的人開膛破肚。具有審美、經濟、宗教和政治價值的珍珠,是中世紀的至上珍寶。而成吉思汗的統治,這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內陸帝國,是這種至上珍寶的無可匹敵的收集者、支持者、傳輸者。在《草原與海洋》中,托馬斯·愛爾森檢視了珍珠作為奢侈品和政治投資對於蒙古帝國的重要性(從帝國1206年建立,歷經前所未有的擴張,到1370年分裂和衰落),由此追溯北方草原地區與南方海洋之間形形色色的文化和商業往來。在本書中,愛爾森首先聚焦於珍珠的獲取、呈現、再分配和政治上的重要性,以此顯示形成如此廣大的遊牧帝國的過程中,如何要求對於尊貴商品的大量積聚、管理和移動,以及這一進程如何導致一種大陸性規模的新消費制度的生成。愛爾森提出,跨大陸的貿易和海運貿易同時繁榮,塑造了一個有活力的交換體系,將貨品從東運到西,從北運到南,其中就包括海量的珍珠。通過追溯珍珠在不同時段的流通,他強調了交換的不同模式——戰利品、朝貢關係、市場機制以及互惠贈禮——的重要性。他也闡明了蒙古的市場策略如何不僅利用神話和民間傳說,也利用了精於跨文化商業的印度—佛教徒和穆斯林商人創建的海上交流網絡。在愛爾森的分析中,珍珠解釋了草原歷史中的蒙古例外主義、跨陸地貿易和海運貿易之間的內部關聯,帝國政治文化中奢侈品使用的循環模式,以及這類商品對於本地經濟和地區性經濟的重要性。愛爾森深知聚焦於珍珠不可避免地有放大其重要性且製造失衡之嫌,但他首先表明自己並非在發表一種過度簡化的論調,即“珍珠令大蒙古帝國偉大”,他認為,珍珠是診斷性的,而非決定性的,他的目的在於將珍珠作為探知蒙古帝國的政治文化及其對於整個歐亞世界的文化物質和商品流通之深遠影響的另一扇窗。
定價:419 元, 優惠價:87 365
庫存:2
法國知識分子的終結?:從左拉到維勒貝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以)施羅默‧桑德  出版社:上海書店(上海世紀)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精裝
法國知識分子可以說是全世界知識分子的鼻祖與仿效的楷模。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是一個為人類貢獻和傳承大量精神財富的群體,更是因為他們是全世界最敢於挺身站在權力與暴力面前為正義呐喊的群體。他們代表了人類自由、平等的最高價值。但近年來,法國右翼思想家的聲音引人注目地佔據了上風。左拉那樣的知識分子過去是百裡挑一,如今已是鳳毛麟角。人們心目中的“法國知識分子”死了嗎?對此,本書作者施羅默?桑德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作為國際知名的以色列歷史學家,桑德因《虛構的猶太民族》《虛構的以色列地》等著作而聞名於世。這次他把注意力轉向了一直研究的法國知識分子群體。在巴黎的學生時代,桑德多次與“偉大的法國思想家”相遇。他對巴黎的知識界和它的小秘密了如指掌,以此為基礎,他試圖推翻某些與“知識分子”形象有關的神話,而法國人則為自己發明了這種形象而自豪。結合歷史分析和親身回憶,他回顧了從德雷福斯事件到《查理週刊》的歷史,在他看來,這是一段長期衰落的歷史。作為左拉、薩特和加繆的仰慕者,桑德對今日的法國知識分子――如米歇爾?維勒貝克、埃裡克?澤穆爾和阿蘭?芬克爾克勞特――深感震驚。在這部毫不留情、特別關注精英階層對猶太人和穆斯林的恐懼的作品中,他向法國知識分子投去了一種既清醒又辛辣的目光。在最後,桑德警告說,沒有人,“無論是共和主義者還是社會主義者,甚至受迫害的少數群體及其後代,能夠免於這種由拒絕和恐懼他人所形成的傳染性的瘟疫。”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庫存:1
中斷的天命:伊斯蘭觀點的世界史
滿額折
作者:塔米‧ 安薩里  出版社:廣場文化  出版日:2017/03/22 裝訂:平裝
● 一個擁有16億信眾的宗教及其文明是如何看待人類文明的歷史?作為一位移民美國的阿富汗裔穆斯林,作者塔米‧安薩里為了讓目前在伊斯蘭世界的政治涉足很深的美國能對伊斯蘭與穆斯林多一份理解,為此以英文寫作而完整的敘述伊斯蘭的整部歷史——從伊斯蘭曆元年到伊斯蘭曆一四二一年(西元622年~西元2001年)● 伊斯蘭教義並不抗拒民主、更不否定現代科學與工業技術,有一部份穆斯林認為現今世界最
《沒有規則的競賽》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650 元, 優惠價:79 513
庫存:2
毒藥貓理論: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修訂版)
滿額折
作者:王明珂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平裝
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山間村落中,過去流傳一種「毒藥貓」傳說。毒藥貓指的是能變成動物害人及施妖法的女人。那些故事,有些像是神話傳說,有些如本地陳年舊事,有些是人們自身的經驗。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每個村中都有一兩位婦女被人們閒言為毒藥貓。由於一些當代現實關懷,作者藉著對毒藥貓的研究,提醒我們一種人類社會普遍的暴力形式。這個時代現實是,2014伊斯蘭國崛起於世界政治舞台,不但在歐美及穆斯林世界中造成許多涉及國家、宗教、性別的戰爭暴力,因此導致的人口流離,也為歐洲各國帶來大量移民、難民,造成新的族群衝突與社會暴力危機。另外則是,近年來發生的恐攻與其它暴力事件,經常與網路訊息或網路社群有關;網路與人類集體暴力之間的關係,也是當代值得被關注的現實。作者指出,在各種講求內部純淨的社群認同下,人們面臨重大社會矛盾或外來災難時,經常猜疑內敵勾結外敵,最後以集體施暴於一替罪羊來化解矛盾與對外界的恐懼,並團結社群。以羌族村寨的毒藥貓傳說、歐美近代初期的獵女巫風潮、二戰時猶太人遭受的大屠殺、台灣228事件、當代種族與宗教性認同下的恐怖攻擊、網路社群暴力等等為例,本書說明人類此種根深柢固的原初社群認同,與由此而生的對內部與外界敵人的恐懼、猜疑與暴力。希望這樣的認知能夠照亮我們所處社會及個人心理陰幽的一面,因而能避免陷身其中。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遮蔽的伊斯蘭
滿額折
作者:愛德華‧薩依德  出版社:立緒文化  出版日:2020/08/06 裝訂:平裝
.薩依德「東方學三部曲」壓軸之作!(東方學三部曲:《東方主義》《文化與帝國主義》《遮蔽的伊斯蘭》).採訪伊斯蘭╱西方媒體眼下的穆斯林世界頂尖公眾思想家薩依德終身以之的探討,針對伊斯蘭被媒體塑造出的僵固形象,深刻檢視其淵源與影響。薩依德「東方學三部曲」壓軸之作媒體與專家如何決定我們觀看世界其他地方從伊朗人質事件、波灣戰爭,到紐約世貿中心大樓爆炸案,美國一直被一個名叫「伊斯蘭」的陰魂苦苦糾纏。正如新聞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全新修訂版)
滿額折
作者:卡拉.鮑爾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3/02/08 裝訂:平裝
世上再沒有第二本書,能同時引發寬恕與戰爭、慰藉與仇恨當我們回歸《古蘭經》文本,我們能看到什麼?當我們重返伊斯蘭教的原始核心,我們又會打開什麼誤解?就讓我們跟隨一位女記者跟導師的腳步,走入澄澈明亮的伊斯蘭之心──────────#趙錫麟(台北清真寺教長、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大學博士) 專文導讀#2015年《華盛頓郵報》、《丹佛郵報》最佳圖書#2015年普立茲獎、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名單──────────在西方與伊斯蘭世界衝突愈演愈烈之際,各式各樣關於「伊斯蘭」的報導充斥著媒體版面。狂妄暴力的極端分子成為關注焦點,深化主流輿論對伊斯蘭的抨擊與偏見,同時,為伊斯蘭平反之聲也日益顯著……就在這片對立紛擾的爭辯中,美國記者卡拉.鮑爾跟隨她的伊斯蘭導師阿卡蘭,回歸《古蘭經》經文的原始脈絡,走入澄澈明亮的伊斯蘭之心。卡拉.鮑爾兒時曾隨父親旅行伊朗和阿富汗,在她心中留下對伊斯蘭的親近之情。面臨現今西方與伊斯蘭世界撕裂衝突的局面,她決定展開行動:當了解伊斯蘭成為必要,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討論《古蘭經》呢?為此,鮑爾找上了印度裔伊斯蘭學者阿卡蘭,共同研讀這本神聖經典,試圖找尋不同文化的對話可能。在長達一年的學習旅程,兩人走過牛津的咖啡館和印度小村莊的穆斯林學校,在茶與咖啡之間,咀嚼引發熱議的《古蘭經》經文。鮑爾聆聽阿卡蘭述說先知穆罕默德的故事與言行,還原經文脈絡,企圖接近伊斯蘭的真義。一位西方世俗女性,和一位傳統的伊斯蘭學者,這理應格格不入、劍拔弩張的關係,卻培養出亦師亦友的真摯情誼。他們攜手從《古蘭經》洗鍊優美的文字中,挖掘出伊斯蘭崇尚和平而非屠殺的溫順性格,以及對女性的尊重而非迫害,拆解了聖戰、一夫多妻等常見的刻板印象。現今對伊斯蘭的誤解,無非是混淆了穆斯林社群中多樣的傳統文化,以及伊斯蘭信仰的樣貌。然而,兩人的討論會不只是純真美好的文化交流。隨著與阿卡蘭的互動愈發緊密,身為世俗主義者的鮑爾不斷面臨自身思想觀念的挑戰。這是一場異文化的肉搏戰,激盪出許多尷尬、摩擦與辯論。但也在如此刀刀見骨的碰撞下,才能激盪出深刻理解的火花,建立彼此連結,找尋到能共存的解答。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4
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
滿額折
作者:熊倉潤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3/02/01 裝訂:平裝
★★――本書榮獲第17屆(2022年)樫山純三賞――★★★★――臺灣第一本系統分析中共管制新疆七十年的書籍――★★平野聰/政治歷史學家、楊海英/文化人類學家、侍建宇/臺灣國防專家――專文推薦==========從「解放」、給予「自治」,到以「扶貧」為名的大規模拘禁,中共的新疆政策為何愈發嚴苛?當中共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新疆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維吾爾人成為中華民族一員的真相,竟是「文化的種族滅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1955年成立之初,中共表示將「解放少數民族」。然而,如今的中共轉而採取嚴厲的統治,將許多人安置在「職業技能教育和培訓中心」,因而備受國際社會譴責。問題是,中共為何如此?是什麼樣的治理過程,導致了對當地的維吾爾人與穆斯林的拘禁?最初,中共以自治的名義大規模培養少數民族幹部,藉由在群體內創造既得利益者,防止其團結造反。就此而言,中共可說是藉由分裂少數民族來維持其統治。不過從「解放」以降,拒絕歸順中共的群體持續抗爭,近幾十年來,新疆境內外也發生了多次抗議和暴亂。對於這些不滿,中共認為源於地區經濟發展的停滯,若推動發展,不滿將逐步得到解決。但實際上,發展政策擴大了貧富差距,也導致民族間關係的惡化──尤其,2013年的天安門汽車襲擊事件和隔年的昆明火車站恐怖襲擊事件,都讓官方認定:為了不讓貧困的少數民族成為「極端主義分子」,就必須加強監控並執行「反恐」政策。於是,中共在新疆建立大型的培訓中心,試圖一舉完成扶貧、也根除恐怖主義,讓少數民族獲得「重生」……本書爬梳中共在新疆的統治歷程,可謂是新疆從「解放」至今在中共治下的一部通史;在梳理歷史脈絡時,也側重新疆當地的民族幹部地位如何衰退、以及來自內地的漢人幹部的權力上升的過程。更能使讀者明白,自新疆「解放」至今的七十年間,中國共產黨曾經自詡為少數民族的「解放者」,如今卻成為拘禁並改造少數民族的政治力量。此外,作者也表明,國際間以「種族滅絕」來譴責中共暴行的說法仍有待商榷,實際上維吾爾人的處境比較類似「文化的種族滅絕」,正是因為中共企圖以「再教育」的方式改造維吾爾人「重生」為漢人之故。讀者也能從中得知新疆問題正與蒙古、西藏、香港、臺灣一脈相連,是中國「民族主義」本質作祟、強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結果。
《星火》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9 331
庫存:4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阿馬蒂亞.沈恩回憶錄
滿額折
作者:阿馬蒂亞.沈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4/01/05 裝訂:平裝
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從小親受泰戈爾啟蒙薰陶出身印度孟加拉而胸懷世界在歷史與思想的各股潮流中走過有如智慧金礦般的獨特人生如今他已九十歲,但在書中彷彿他仍單車輕快一溜騎過無情大地,載滿了有情眾生,翻山越嶺。在戰亂貪腐中搖搖晃晃快要解體,卻哼著歌滿懷壯志向前,要為萬世開太平。──盧郁佳(作家)阿馬蒂亞.沈恩是出身印度的偉大學者,在全球知識圈有深遠的影響力,一生崇尚論理與包容的精神,更用經濟學改變了世界。這本書從頭說起他的生命故事。他的父親是化學教授,母親是劇場舞者,外公是梵文與印度哲學專家,他自小就浸淫在豐富的知識和語文環境中。泰戈爾秉持高尚教育理想創辦的桑蒂尼蓋登學園,更成了他的學養奠基之地(阿馬蒂亞的名字還是泰戈爾幫忙取的)。甘地是另一個沈恩見過的大人物,他對甘地跟泰戈爾之間關係的描寫也頗耐人尋味。沈恩的學識養成是一段精彩非凡的歷程。加爾各答的學院街咖啡館瀰漫著論辯與分享知識的風氣,比大學課堂教給他的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後他赴劍橋三一學院就讀。我們看到他為何在眾多興趣之中選擇經濟學作為日後研究領域,親炙多位當時的學界翹楚,與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過從往來,優游於知識分子的殿堂中。孟加拉的歷史文化遺產也在他的視野之中,沈恩不僅寫出孟加拉河流的風景與意蘊,也讓我們了解到歷史中不乏現代人所需的智慧與包容力。印度從殖民時期到獨立與分裂的變遷過程,以及印度與英國的關係,也在他筆下得到簡明清晰的描繪。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殘酷衝突帶給他巨大震撼,而經歷孟加拉大饑荒之後,消除飢餓與不平等成為他一生反覆思索的課題。旅行是他生命的重要滋養。童年時他在達卡與曼德勒之間來去,無與倫比的緬甸風光從此深烙於心。他在青年時期的歐洲之旅則又是另一番意趣。「坦克與轟炸機上場之前」的巴基斯坦訪友之行,卻不免添了份感慨。十九歲初到三一學院時,他是入學新生。四十五年後,他又站在三一學院的大門前,手上拿著新任院長的任命狀。※從臺灣看阿馬蒂亞.沈恩他出生在書香世家,研究橫跨數學推導與哲學思辨。不但在大西洋兩岸的世界頂尖大學任教,也是唯一一位非歐美裔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是學者,也是公共知識分子。 貧困與階級,公平與自由,是他最大的核心關懷。就讓我們一窺他的生命歷程,了解博雅經濟學家,是如何鍊成的。──臺灣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林明仁生於英國殖民時期、長於孟加拉、成名於英美的沈恩,是悠遊經濟學與哲學的當代巨擘,在貧窮問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620 元, 優惠價:75 465
庫存:3
從沙漠孤寂到帝國輝煌,阿拉伯半島的文明與智慧:由矇昧時代至阿拔斯王朝,先知穆罕默德、伊斯蘭教派、哲學思想、科學藝術的黃金時代
滿額折
作者:林之滿; 蕭楓-編著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4/03/06 裝訂:平裝
【從遙遠矇昧時代到繁榮的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哲學與文學的黃金時代,經典作品深度解析◎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展現阿拉伯在各學科的卓越貢獻◎揭祕穆罕默德的教義,深入了解伊斯蘭教的形成與發展從早期的不確定性到建立強大帝國的輝煌阿拉伯世界呈現了一幅璀璨的文明圖卷──▎神祕的開端在廣闊無垠的沙漠中,阿拉伯半島孕育了一個神祕而豐富的文明。本書帶領讀者回溯到那個被稱為「矇昧時代」的遙遠過去。在這個時期,阿拉伯文明正在形成之中,其複雜性和深度遠遠超出了外界的想像。從最早的部落組織到阿拉伯帝國的建立,這本書深入探討了阿拉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文明的擴展與深化本書講述了四大哈里發時期及其影響,包括伍麥葉和阿拔斯王朝的興衰故事。這些王朝不僅擴大了阿拉伯的領土,也豐富了其文化和宗教生活。伊斯蘭教在此期間的發展對阿拉伯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先知」穆罕默德的教導、《古蘭經》的誕生以及伊斯蘭教的五大信仰與五功,都在這一時期形成了穆斯林社會的核心。▎智慧的匯聚阿拉伯哲學和文學是這段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亮點。書中特別強調了阿拉伯哲學家如肯迪和法拉比的貢獻,他們不僅吸收了希臘哲學的精華,還將之融入伊斯蘭思想,創造出獨特的東西方哲學融合體。同時,阿拉伯文學,尤其是詩歌和散文,如《一千零一夜》等經典作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遺產與啟示本書不僅回顧了阿拉伯藝術和自然科學的成就,如細膩的阿拉伯紋飾藝術和在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及醫學領域的進步,更強調這一時期的成就如何影響了全人類的文明歷史。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它同時也是一本關於文化交流、科學探索和人類智慧的激勵之書,鼓勵現代讀者從過去汲取智慧,為未來開拓道路。本書特色:本書從早期沙漠文明到伊斯蘭教的興起,再到著名帝國的發展,各個階段皆深入探討。此外,更解析了《古蘭經》與《聖訓》的宗教影響;介紹了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和實踐;涵蓋了阿拉伯哲學和文學,從古典詩歌到《一千零一夜》。在科學領域探討了阿拉伯在數學、天文學和醫學上的貢獻,揭示了該文明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定價:299 元, 優惠價:79 236
庫存:2
趣味經濟學套書(經濟史的趣味+經濟思想史的趣味)(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賴建誠; 何泰寬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4/03/16 裝訂:平裝
專家帶你輕鬆有趣學經濟了解過去的經濟思想,就能掌握人類的經濟行為 本套書由清華大學經濟系榮譽教授賴建誠與台大經濟系教授何泰寬攜手合作。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問答方式,將深奧的經濟學理論變得淺顯易懂,讓大眾能夠輕鬆愉快掌握經濟思想。 【經濟史的趣味】 ◎暢銷書《經濟史的趣味》全新增修版◎賴建誠(清大榮譽教授)、何泰寬(台大經濟系教授)帶你看故事學經濟 趕走荷蘭人的不是鄭成功?寡婦守節不是道德要求?沒有瓦特改良蒸汽機,工業革命依舊會發生?為何漢人不吃牛、穆斯林不吃豬、日本人愛吃生魚片?以上所問其實都是經濟問題! 「經濟史的趣味」原是賴建誠教授在清華大學開設的通識課。本書收錄過去課堂上實際閱讀的文章,經過重編增刪,分為38個主題向讀者介紹了習俗對制度與行為的影響、如何用經濟思維破解原有的刻板印象、用經濟解析國家興衰與戰爭,並用歷史案例介紹經濟學概念、解說金融貨幣史以及名人的投資故事。 用經濟破解刻板印象我們經常視為理所當然的歷史案例,若用經濟學角度思考將可有新的解讀。貞節牌坊是明清寡婦守節的明證,一般認為這是基於傳統道德教化的要求,實際上卻是為了財產權、扶養權等權衡下的理性考量。鄭成功之所以可以趕走荷蘭人,是因為荷蘭人發現東亞的經濟利益太低,原本就想走了,所以更不想花時間跟鄭軍糾纏! 從歷史故事學習經濟思維歷史故事裡往往又埋藏許多經濟學概念與規則。鍵盤上的英文字母為何不是用字母順利排列?目前全世界通用的軌道寬度,包含我們的台鐵與高鐵,為何都是143.5公分?這些例子顯示許多經濟現象是習慣或「路徑依賴」所造成的,而非基於科學根據的理性選擇。此外,中世紀英國軍隊使用便宜又可以遠射的長弓,但法國軍隊卻選擇昂貴又只能近距離攻擊的十字弓,說明了最終選擇不見得是最優選擇。 歷史中的貨幣制度與理財投資你知道《綠野仙蹤》其實是個金融故事嗎?裏頭的黃金道路和女巫的銀鞋是貨幣史上金本位和銀本位的隱喻。而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死後留下大批美術收藏,他蒐集藏品背後又藏有哪些邏輯與方法值得我們效法? 本書每章都是一則充滿趣味的歷史案例和經濟分析的精采辯證,內容精實易讀,充分展現經濟人的獨特洞察力。讓讀者在享受閱讀歷史的樂趣之餘,也能學習經濟學知識。 【經濟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940 元, 優惠價:79 742
庫存:2
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
滿額折
作者:戴維信(Jamie S. Davidson)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19/04/10 裝訂:平裝
■ 印尼民主進程如何影響國家經濟發展?■ 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SBY)作為印尼首位民選總統,為何在他十年任期(2004-2014)內,國家政治與經濟改革似乎都停滯不前?■ 以政治素人形象旋風式崛起的佐科威(Jokowi)在2014年勝選成為總統後,為何國家經濟發展邁向國家資本主義模式,國內政治對立似乎有增無減?■ 縱使穆斯林佔國家人口逾八成,印尼基本上仍可
定價:490 元, 優惠價:9 441
庫存:7
兒子的謊言
滿額折
作者:艾爾凡‧馬斯特  出版社:幼獅  出版日:2019/10/02 裝訂:平裝
1947年,英國把自由還給印度,也把分裂送給了印度。 我是比拉爾,十三歲。父親是癌末病人,正值印度分裂前夕,時局動蕩不安,我擔心父親會因印度的分裂而難過,我決定阻止國家劇變的消息傳入父親的耳裡。 我和三個死黨中,有穆斯林、錫克教徒、印度教徒,儘管宗教信仰不同,但他們還是情義相挺,願意和我合演一場戲。不僅如此,我還和老師、街坊鄰居串通起來捏造假新聞,打造國家仍完整如初的天大謊言,只求父親能安詳離世。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1
中東現場:揭開伊斯蘭世界的衝突迷霧(全新增訂版)
滿額折
作者:張翠容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2024/02/29 裝訂:平裝
國內第一本全面深入解讀中東烽火現場剖析以巴兩國的百年恩怨揭開伊斯蘭世界與西方世界的水火難容 烏俄戰爭方興未艾,以巴衝突驚天而起!贖罪日戰爭開戰的五十週年隔日,哈瑪斯五千枚火箭狂襲!第六次「以阿戰爭」爆發。以色列遭遇另一場全面失控的災難性挫敗,隨即大規模反擊,血洗加薩。長期對抗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進入前所未有的暴力對抗……千年歷史淵源,造就百年難解的衝突。 無國界女記者張翠容,歷經三年的採訪行腳,深入盤點中東各國錯綜複雜的新仇與舊恨…… 一個存在著二十二個阿拉伯國家與一個猶太以色列國的中東地區,鬥爭超過半個世紀。打從以色列於一九八四年建國開始,這個地區便與「恐怖主義」結緣,而且越演越烈。 ——張翠容 一名無國界女記者張翠容,多年來堅持追蹤新聞真相,不畏艱險,始終站在火線最前沿,為讀者傳遞最真實客觀的視角。 《中東現場》一書,是其多次深入素有「火藥庫」之稱的中東地區,透過與當地百姓對話、實際訪談生活於現場具影響力的民運組織領導人,從歷史、宗教、文化、地理各個面向,抽絲剝繭地剖析埃及、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阿拉伯等國相互衝突的複雜糾葛。一開始,她便對「恐怖主義」該如何界定提出質疑,並呼籲世人能更客觀持平地去省思中東地區的問題,而非跟著西方社會的聲音起舞。緊接著,將焦點轉至埃及,從社會、政治生態探討穆斯林兄弟會的興起,以及與親西方的世俗民族主義者如何拉扯對峙:一個是世俗民族主義者,主張政教分離,推行現代化政策;另一個是基本教義派,主張伊斯蘭神權政治,堅持一切以伊斯蘭為本的復古政策。兩方各據立場,互不妥協。豈料,埃及擺脫了殖民,卻在世俗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庫存: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2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