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5)
簡體書 (9)
政府出版品 (2)
紅利兌換 (9)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34)
無法訂購商品 (1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2)
無庫存 (32)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4)
$200~$399 (13)
$400~$599 (11)
$600~$799 (3)
$800以上 (3)
出版日期

2022~2023 (2)
2020~2021 (1)
2018~2019 (3)
2016~2017 (2)
2016年以前 (35)
裝訂方式

平裝 (33)
精裝 (7)
作者

黃友棣 (4)
郭土木 (2)
陶百川 (2)
黃允宜、黃湞任 (2)
黃煌雄、黃勤鎮 (2)
(明)傅嚴 (1)
(清)程文炳 (1)
(清)蕭雲從 撰;沙鷗 輯注 (1)
(清代)聶士成、徐英平、徐天祥 (1)
三藏法師鳩 (1)
九把飛刀-作;幻海工作室-繪 (1)
劉文潭 (1)
劉火盛、白允宜 (1)
古國順 (1)
司馬遷 (1)
嚴一萍 (1)
國北教大語文與創作學系 (1)
夏丏尊 (1)
張錦源、白允宜編著 (1)
出版社/品牌

三民書局 (12)
黃山書社 (5)
新文京開發出版 (2)
新文豐 (2)
旺文文創 (2)
監察院 (2)
藝文 (2)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
上海三聯書店 (1)
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
中華書畫 (1)
九星 (1)
五南圖書出版 (1)
元照 (1)
元華文創 (1)
北京大學出版社 (1)
圓方出版社 (1)
圓明出版社 (1)
天空數位圖書 (1)
松根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44筆商品,3/3頁
音樂創作散記(二)─三民文庫186
滿額折
作者:黃友棣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1974/01/01 裝訂:平裝
國內外知名作曲家友棣教授親撰的這部〞音樂創作散記〞,是他學習音樂一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實錄。主要內容:樂教經驗與樂曲創作海外求師與詳研理論各類樂曲創作的過程舞蹈劇與清唱劇的創作編作組曲構想之實 踐民歌串珠與兒童歌曲的設計音樂理論與音樂隨筆;共60篇。古典音樂的欣賞要用心靈,至少要用腦子,純用手足則不夠樂味耳。該書勿論是音樂教師,學生,或愛好者,允宜人手一冊,極具參考價值。
定價:70 元, 優惠價:1 70
庫存:5
俄國史
滿額折
作者:賀允宜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4/04/01 裝訂:平裝
俄羅斯以其廣大的國土、豐富的資源與眾多的人口,在世界舞台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際化日益加劇的未來,認識她的歷史可說是件重要的事。本書是一部以大俄羅斯民族為主,沿著河流從西北到南,再轉向東持續擴充,最後終於形成了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帝國的拓殖史;一方面以此歷史發展為經作直線式的敘述,另一方面再對其歷史中的關鍵性發展作專題性分析。從文化起源的爭論、商業重心的轉移、東正教的傳入、彼得大帝的西化政策、法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5 390
庫存 > 10
喻林(全6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徐元太; 彭君華  出版社:黃山書社  出版日:2023/02/01 裝訂:平裝
我國歷史悠久,典籍豐富。我省地處南北之交,學術尤擅其盛。數千年來,哲學、史學、文學、藝術、語言、科技,作者輩出,著述如林,或自名一家,或蔚然成派,多為中華民族文化之菁華,有裨于社會主義文化之建設。允宜及時整理,以廣流傳。 粵自明清,以至近世,南北郡邑已有涇川叢書、龍眠叢書、貴池先哲遺書、南陵先哲遺書諸刻。一九三一年,複有安徽叢書之編刊,所收皆皖人著作,分期影印。出至第六期,以抗戰軍興而中止。盛業未竟,論者惜之。 今者,中央倡導整理古籍,我省領導對此尤為開心。省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委員會幾經商討,決定編纂安徽古籍叢書。編纂宗旨是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其體例,約有數端: 一、所收皆為歷代皖人著作,時間一般以辛亥革命之前為限,內容以文、史、哲為主,分類成輯。尤其注意稿本、稀見本之搜輯與傳佈。 二、整理方式包括輯、校、標點和注釋、今譯。校勘,力求採用善本為底本,校以他書, 或加補輯、編次。標點,採用新式標點。注釋,務求精確,但不作煩瑣考證。整理中,儘量吸收國內外研究的新成果。 三、先秦、兩漢著作及語言、文字之類,皆用繁體字,其餘則酌用簡體字。版皆豎排,以期一律。 四、凡熱心于本叢書編印及捐此助刊者,得於書內題名。
定價:3480 元, 優惠價:87 302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體驗式交流對臺灣年輕人文化認同之影響
滿額折
作者:簡銘翔  出版社:元華文創  出版日:2022/07/20 裝訂:平裝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研究顯示,近年來臺灣地區民眾的「臺灣人認同」快速上升,「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和「中國人」的認同則明顯下滑,而在「臺灣人認同」中,又以閩南族群的表現特別強烈。這種民意趨向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構成了嚴重挑戰,也考驗著海峽對岸處理兩岸關係的定力和智慧。而藉由臺灣和福建閩南地區特別深厚的血緣和文化淵源,推動讓臺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世代有感的文化交流活動,增強文化認同上「兩岸一家親」的感受,顯然是大陸方面認為可行的途徑之一。 本書就是採取具有實證意涵的研究途徑,透過焦點團體訪談研究方法,來實際瞭解閩南地區的體驗式交流,對於參加過活動的臺灣年輕人來說,是否真能增強他們對於臺灣和閩南文化連帶關係的認識,並因而提升「兩岸一家親」的文化認同。同時,藉由研究發現,對於兩岸的文化交流措施提出建言。 未來制定兩岸交流相關政策或是由兩岸民間主導相關交流時,允宜增加體驗式交流活動,除了有利於增進兩岸的友善理解之外,也有利於建構兩岸閩南文化的基礎認識以及認同。創造有利於文化交流的情境是推動兩岸交流應該加強的路徑。 透過焦點團體訪談研究方法,來實際瞭解閩南地區的體驗式交流。 對於參加過活動的臺灣年輕人來說,是否真能增強他們對於臺灣和閩南文化連帶關係的認識,並因而提升「兩岸一家親」的文化認同,對於兩岸的文化交流措施提出建言。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2
  • 1
  • 2
  • 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