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10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00)
無法訂購商品 (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無庫存 (101)
商品定價

$200~$399 (95)
$400~$599 (6)
$600~$799 (1)
出版日期

2022~2023 (35)
2020~2021 (6)
2016~2017 (61)
裝訂方式

平裝 (102)
作者

潘桂娟 (22)
錢會南 (3)
張蕾 (2)
文穎娟、姚遠友 (2)
汪劍 (2)
冷偉、李飛 (1)
劉桂榮 (1)
劉理想 (1)
吳宇峰、陳子傑、寇馨雲 (1)
吳小明 (1)
呼興華 (1)
喬文彪、蘇婷 (1)
夏麗娜 (1)
孫理軍、何偉 (1)
張卓文 (1)
張卓文、陳建杉、潘桂娟 (1)
張宇鵬、于崢 (1)
張立平 (1)
張聰 (1)
戰佳陽 (1)
出版社/品牌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0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02筆商品,2/6頁
李用粹(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錢會南; 何流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1/17 裝訂:平裝
李用粹,字修之,號惺庵;清初醫家,生卒年未詳。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後隨其父李贊化遷居松江(今上海)。早年先攻儒學,才識敏捷,因三試不中,後從父習醫,克紹家學,終成清康熙年間上海名醫。其博涉醫經,精選歷代論述,匯集諸家之長,審其異同,窮其辯論,並參入己意。撰著《證治匯補》(八卷)。書中精選歷代論述,取名家之長,匯而集之,審其異同,窮其辯論,補缺糾偏,頗有見地,享譽後世。此外,尚有《舊德堂醫案》(一卷),經其門人整理刊行。此兩書皆得以廣泛流傳,至今頗有影響。本書內容包括李用粹生活的時代背景,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348 元,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高秉鈞(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林燕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5 裝訂:平裝
高秉鈞,字錦庭,號心得;生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錫山(今江蘇無錫)人;清代外科名家,中醫外科學三大學派之“心得派”的奠基人,代表著作為《瘍科心得集》。高秉鈞以《內經》為本,精通內科、外科,尤擅長瘡瘍病診治;首次將溫病學說引入外科領域,創立瘍科“按部求因”辨證方法,開溫病理論與外科結合之先河;將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創立了類證鑒別理論;認為“治外必本於內”,主張“外治法即內治法”,即對外科疾病採用內外同治之法。這一治療原則,對後世中醫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內容包括高秉鈞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及後世影響等。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馮兆張(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韓晶傑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3/24 裝訂:平裝
馮兆張,字楚瞻,生於清順治四年(1647年),卒年未詳;浙江海鹽人,清初著名醫家;代表著作為《馮氏錦囊秘錄》。馮兆張是溫補學派的代表醫家之一,其重視命門水火,崇尚溫補;臨床主張“大小合參”,善用地黃丸;自創“全真一氣湯”水中求火法,用於極虛極重之脾腎陰陽兩虛證。其對藥物在雜證和痘疹中的應用進行合參,並在按語中結合臨證經驗,闡述了對某些藥物的運用體會。 這方面的內容尤其值得重視。本書內容包括馮兆張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黃宮繡(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文穎娟; 姚遠友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1/17 裝訂:平裝
黃宮繡,字錦芳;生於清雍正八年(1730年),卒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江西撫州宜黃縣人,清代著名醫家,乾隆年間宮廷御醫;著有《脈理求真》《本草求真》《醫學求真錄》《錦芳太史醫案求真初編》等。黃宮繡治學嚴謹,務求實際,在本草、脈學、疑難病診治方面造詣頗高。其論藥性“每從實處追求,既不泥古以薄今,復不厚今以廢古,惟求理與病符,藥與病對”;對藥物的形態、性味、功能、主治及禁忌等均有翔實的論述,為中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其“持脈之道貴在變通”之獨到見解,以及參照氣口、胃氣變化診脈的精辟觀點,切合臨床實用,對後學多有啟迪;黃宮繡雖精研脈學,但仍主張臨證時四診合參,反對單憑脈象斷病,持論頗為中肯。本書內容包括黃宮繡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王肯堂(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5/26 裝訂:平裝
王肯堂,字宇泰,號損庵、念西居士,又號金壇居士、郁崗齋主;生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於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明代南直隸鎮江府金壇(今江蘇金壇)人,明代杰出的醫學家,《明史》載其“博覽群籍,聲著館閣”;編撰《六科證治準繩》《醫統正脈全書》;著有《醫學窮源集》《靈蘭要覽》《醫鏡》《醫論》《醫辨》;所論涉及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五運六氣等諸多方面。王肯堂法承張仲景,博采諸家,且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和專長。如診治內科雜病,重視脾腎;診治外科疾病,提倡內外兼治;診治兒科疾病,善辨指紋三關;診治婦科疾病,重視調理衝任;治療眼疾,善長“升清降濁”;臨證用方,重視天地運氣等。尤其是代表性著作之一的《六科證治準繩》,內容豐富,條理清晰,為中醫學術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本書內容包括王肯堂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和後世影響。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徐靈胎(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楊傑; 李菲; 付玉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3/24 裝訂:平裝
徐靈胎,又名大椿、大業,晚號洄溪老人;生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卒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江蘇吳江(江蘇省蘇州)人,清代醫家。著有《難經經釋》《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醫學源流論》《傷寒類方》《蘭臺軌範》《醫貫貶》《慎疾芻言》《洄溪醫案》等。徐靈胎業儒通經,博學多才,旁及雜學,尤精岐黃。徐靈胎強調“志醫當求醫道”,重元氣,重,慎溫補;重視臨床實踐,以方類證,廣求治法。徐靈胎在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疾病診治,以及針灸、養生等方面,多有獨到見解。本書內容包括徐靈胎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414 元,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張錫純(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4/25 裝訂:平裝
張錫純,字壽甫;生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卒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原籍為山東諸城,明初遷至河北鹽山;近代中醫名家,倡導“衷中參西”;代表作為《醫學衷中參西錄》。張錫純在中醫學術上的主要建樹和特點,是提出大氣下陷理論、衝氣上逆理論;在多種常見病證的診治上多有獨到之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制了160余首方劑,190余種藥對;善用生藥、食療、以毒攻毒的毒藥,以及中西藥合方等。張錫純創辦了我國第一家中醫醫院——立達醫院,建立了“中西匯通醫社”,行醫授徒;創辦“國醫函授學校”,培養了不少中醫人才,對於近代中醫教育也有重要的貢獻。本書內容包括張錫純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
定價:396 元, 優惠價:87 3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曹穎甫(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陳曦; 苗苗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曹穎甫,字家達,一字尹浮,號鵬南,晚署拙巢;生於清同治六年(1867),卒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江蘇江陰人;經方派醫家,曾任職于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等。曹穎甫精于張仲景之學,著有《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經方實驗錄》《曹穎甫醫案》。曹穎甫治病善用經方,往往用峻方重劑起沉屙,愈痼疾,療效奇佳;其尊崇張仲景學術,但並不排斥時方,臨床善於通變,診療經驗豐富,有“一劑知,二劑已”之譽。《傷寒發微》《金匱發微》體現了曹穎甫對張仲景理法方藥的獨到認識和精闢闡釋,富於啟迪意義;《曹穎甫醫案》給後世醫家留下了豐富的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本書內容包括曹穎甫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與後世影響。
定價:354 元,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王洪緒(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林燕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王維德,字洪緒,別號林屋山人,又號定定子;生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卒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江蘇吳縣西山人;中醫外科名家,外科三大學派之“全生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外科證治全生集》等著作。其幼承家學,通曉內外婦兒諸科,尤其擅長外科瘡瘍診治。王洪緒在外科學領域的主要建樹,如倡導陰虛陽實理論,完善外科陰陽辨證體系,提出“陽癰陰疽”學說;重用“消法”,善施“托法”,提出“陽和通腠、溫補氣血”的陰疽治療大法;自創陽和湯、小金丹、犀黃丸等名方,填補了外科陰證理法方藥的空白;重視中藥材 制,臨床用藥力專而效強;為統一外科常用藥 制法度做出了突出貢獻,極大地推動了中醫外科學的發展。本書內容包括王洪緒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及後世影響。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王清任(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張銀柱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王清任,一名全任,字勳臣,生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卒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直隸省(今河北省)玉田縣人;清代 醫家,著有《醫林改錯》。王清任秉承家學,自青年時代開始行醫,堅持“親治其症,屢驗方法”;倡導“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基於實際觀察厘定人體臟腑的解剖位置,提出對人體臟腑及腦之結構形態的某些獨特認識。王清任重視人體氣血,尤其善用活血逐瘀法治療疑難病證;豐富了中醫診治氣虛、血瘀證的理論與方法,創制了活血逐瘀系列方劑,用於多種病證並取得了切實的療效;為後世醫家診治血瘀證,拓寬了思路,帶來了有益的啟示,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本書內容包括王清任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章虛穀(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1/10/12 裝訂:平裝
章楠,字虛穀,生卒年不詳,清代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著有《醫門棒喝》《傷寒論本旨》《靈素節注類編》。章虛谷研讀《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著作,又遊歷各地訪學,刻苦鑽研醫道,對當時醫學理論中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所著《醫門棒喝》闡述醫理,評論歷代醫家流弊,如當頭棒喝,以警當世,且理論聯繫臨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醫論著作。《傷寒論本旨》則分門別類,博采眾說;循經發揮,闡釋方義;辨別義理,證其訛謬;兼注溫病,繼承發揚,推動了《傷寒論》經旨的深入闡發,且所注《濕熱論》,補充了《傷寒論》之不足。《靈素節注類編》對《黃帝內經》進行分類編輯注解,重視天人合一,精於望色診脈,側重虛實辨證,不拘泥于古人,勇於創新發展,有重要學術價值。本書內容包括章虛谷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柳寶詒(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1/10/12 裝訂:平裝
柳寶詒,字谷孫,號冠群,人稱“冠先生”,又號惜余主人;生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卒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江蘇江陰人;清末名醫,溫病學家,江陰“致和堂”藥店創始人;著有《柳選四家醫案》《溫熱逢源》《素問說意》《惜餘醫案》《惜餘醫話》《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釋義》等。柳寶詒畢生致力於“伏氣發溫”研究,提出“伏氣溫病”為正虛邪伏少陰,伏寒化溫,隨經而發;首創“助陰托邪”法;臨證用藥考究,注重藥物炮製及多種劑型的聯合使用,尤其善用膏方。柳寶詒為晚清“龍砂醫學”的再次振興和薪火相承,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書內容包括柳寶詒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張志聰(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陳曦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1/12/30 裝訂:平裝
張志聰,字隱庵,自署西陵隱庵道人;生於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約卒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清初著名醫學家,錢塘醫派主要代表性人物;著有《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傷寒論集注》《本草崇原》《侶山堂類辯》等8部著作。其對《內經》《傷寒論》和《神農本草經》鉆研頗深,特別是其有關中醫氣化理論的領悟獨步醫林,對於中醫經典的傳承與弘揚,影響至深。本書內容包括張志聰的生平概況、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唐容川(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1/12/30 裝訂:平裝
唐容川,名宗海,生於清咸豐元年(1851),卒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四川彭縣三邑人,清末著名醫家;著有《血證論》《中西匯通醫經精義》《金匱要略淺注補正》《傷寒論淺注補正》《本草問答》《醫易通說》等10部著作。唐容川基於《內經》《難經》、張仲景學說,在血證診療思想的集成、總結與提煉方面貢獻卓著。其全面闡發血證,陳述了陰陽水火氣血論、臟腑病機論等學術創見,將血證劃分為血上幹證、血外滲證、血下泄證、血中瘀證及失血兼見諸證,並創造性提出了止血、消瘀、寧血、補虛通治血證之大綱,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影響十分深遠。此外,其對本草藥性理論的闡釋和發揮也頗有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唐容川積極倡導和實踐中醫氣化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書內容包括唐容川的生平概況、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石壽棠(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陳子傑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6/16 裝訂:平裝
石壽棠,又名湛棠,字芾南,生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卒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東(今江蘇淮安市漣水縣)人,清代著名醫家,著有《醫原》《溫病合編》。石壽棠闡發疾病之原,其在重視天人相應和陰陽五行的基礎上,力推“燥濕二氣為百病綱領”的觀點,在病因、病機、辨證、診斷、治療以及藥性理論等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在溫病方面,其基於家傳、師承,結合有關燥、濕用藥的體會,對溫病論治也有獨特體悟,創制的藿樸夏苓湯成為解表化濕的名方。由於其書立論新穎,不落俗套,對當時江浙一帶的醫家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書內容包括石壽棠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吳有性(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甄雪燕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7/09/20 裝訂:平裝
吳有性,字又可,號淡齋,約生於明萬歷十年(1582),卒於清順治九年(1652),江蘇吳縣人,著有《溫疫論》一書。吳有性明確地提出了疫邪自口鼻而人的病因學說及“戾氣”致病說,在病機方面提出“邪伏膜原說”和“疫邪九傳說”;在疫病治法中強調祛邪為di一要義,首推攻下法,使後世治疫中的“溫病下不厭早”之說有繩墨可循,並成為“溫疫學派”的開創者。《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吳有性》內容包括吳有性的生平
定價:252 元,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惲鐵樵(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張勝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7/09/26 裝訂:平裝
惲鐵樵,名樹玨,鐵樵為其字,別號冷風、焦木、黃山民;生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卒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蘇武進人,近代著名中醫。著有《藥庵醫學叢書》和多部中醫函授學校講義。在學術思想方面,對《內經》、《傷寒論》及溫病學多有闡釋和發揮;在臨床經驗方面,內外婦兒各科兼通,尤在兒科病證方面頗有心得;創辦函授學校,培養後學。惲鐵樵一生自強不息,堅持與民族虛無主義和廢止中醫派鬥爭,強調發展中醫必須堅持以中醫為主,注重中醫思維,捍衛中醫旗幟,開拓創新,為近代中醫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本書內容,主要包括惲鐵樵的生平概況、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趙學敏(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黃玉燕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7/09/20 裝訂:平裝
趙學敏,字恕軒,號依吉,生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卒於清嘉慶十年(1805),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代表著作為《串雅》《本草綱目拾遺》。趙學敏著書詳人所略,勇於創新,博覽廣征,遍訪周咨,嚴謹求實,親驗詳考,注重實用,力求濟世;重視民間醫藥,發揚地方特色,融匯西方醫藥。所著《串雅》是我國首部走方醫治療技術專著,《本草綱目拾遺》是繼《本草綱目》之後的集本草大成之作。本書內容,包括趙學敏的生平
定價:252 元,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何夢瑤(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國為; 徐世傑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7/09/20 裝訂:平裝
何夢瑤,字贊調、報之,號西池、硯農(研農),生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廣東南海(現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清代著名醫家。其著述甚豐,《醫碥》為其醫學代表著作。何夢瑤一生亦儒亦醫,除醫學外,在易、史、文、數、音律等方面皆有造詣。在醫學上,何夢瑤善於繼承,注重實證。如其敢於針砭當時部分嶺南醫家濫用溫補的時弊、注重對臟腑相關理論的闡發、全文注解《傷寒論》、初步構建嶺南溫病學框架,善於論治嶺南常見病證等。何氏曾親編四診講義,教授嶺南醫生,編寫醫學歌訣等,為醫學教育事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本書內容,包括何夢瑤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龔廷賢(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理想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7/09/26 裝訂:平裝
龔廷賢,字子才,生於明·嘉靖元年(1522),卒于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江西金溪人,曾隱居金溪縣雲林山中,故別號“雲林山人”。明代著名醫家,代表作為《壽世保元》《萬病回春》。龔廷賢遠紹《內經》,承續前賢,尤其推崇李東垣、薛己之說;重視保護元氣、調理脾胃,調理氣血分主次,行醫治病推崇“王道”;重視“治未病”及老年人調護攝養;創制的清上蠲痛湯、高枕無憂散、溫清飲等著名方劑至今常用于中醫臨床;龔廷賢從醫七十餘年,德藝雙馨,對後世影響頗大,對日本漢醫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書內容包括龔廷賢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紹、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及後世影響等。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 1
  • 2
  • 3
  • 4
  • 5
  • 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