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論及四部莎士比亞悲劇裡的各類問題:如朱麗葉的父親對悲劇發生的責任、奧賽羅黑皮膚的反諷、漢姆雷特內心的衝突、勞倫斯奧立弗如何改編莎劇及柴弗瑞里如何處理漢姆雷特的戀母情結等等。
作者簡介
朱立民
民國九年生於哈爾濱,民國三十七年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五十五年獲美國杜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臺大外文系主任及文學院院長,淡大副校長及講座教授,現為臺大名譽教授及淡大約聘教授。曾在師大、東吳、政大兼課。原主授美國文學及英國文學史,民國六十五年以後則主授莎士比亞戲劇。所著《美國文學》一書出版於三十年前,至今仍為初讀美國文學之基礎參考書。民國七十年與顏元叔教授合編《西洋文學導讀》。民國七十五年獲國科會人文社會學科之傑出研究獎。
序
序 胡耀恆
朱立民先生的大作《愛情‧仇恨‧政治》即將出版,囑我作序。朱先生望重士林,桃李滿門,作為他二十多年的「幼」友,我試寫多次,最後「逼稿成篇」,藉此機會談談莎學在西方發展的梗概以及中國人在這方面所受到的限制,最後歸結到朱先生在本書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態度,此大有益於讀者,也值得年輕的學者們參考借鏡。
二百多年以來,莎學一直是西方持續不衰的顯學。其中研究的範疇,大要有以下三類,即版本的校勘及注疏、演出的歷史與劇場的狀況,以及評論著述。國人因為受到先天及環境的限制,汲汲於從事前兩者的,為數不多,能夠有所成就者更絕無僅有。不直接從事這類研究並非不能論述,關鍵在要了解別人研究的成績,並且能妥當運用。朱先生從事莎士比亞教學將近二十年,當然了解歷代重要的研究成果。他書中的論文注釋,更充分顯示出他對於最新的批評潮流和發現,也不斷在參考專業雜誌,與時俱進。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移轉到莎士比亞的教學上,傳道的基本似在找出最可信賴的版本,而授業的起點應在闡明劇中字句的意義。以版本而言,朱先生所使用的,均經過慎重的選擇,尤其是漢姆雷特一劇他使用的是一九八二年由堅肯斯所校訂箋疏的新亞登版。根據一九八六年出版的《劍橋莎士比亞研究手冊》,此版本將是「二十世紀最後二十五年中的最佳詮釋」。這種詮釋的運用,我們下面再舉例說明。
至於解惑則一向是莎學論述的主要功能。前期的新古典主義對莎士比亞的批評如此、中期的浪漫主義的批評如此、晚近二十世紀的批評亦如此。我們甚至可以說,所有莎士比亞的批評,都是在利用多種學科的知識,像心理學、人類學、語意學、語音學乃至符號學等等,來探討莎氏劇本的意涵。集浪漫主義批評之大成的布萊德雷(A. C. Bradley)曾經聲稱,他講述的目的可以稱之為「戲劇欣賞」(dramatic appreciation),希望籍以增進我們的了悟,使我們在閱讀欣賞之際,得到更大的歡愉。
布萊德雷的評論,主要是從人物分析入手,朱先生也是如此,譬如說,在〈重訪維洛那〉中,朱先生寫道:「我只想再度回顧劇中若干關鍵人物或代表性人物的性向和脾氣,藉以表明此劇中命運的力量和不幸的巧合等因素固然不可忽視,人物的性格卻也不可一筆抹殺。」(頁一四七~一四八)不同的是,布萊德雷對劇中英雄人物推崇備至,朱先生則抱著瑕不掩瑜、瑜不掩煆的態度,實話實說,平易近人。
讓我們略舉數例說明。朱先生認為:漢姆雷特對國王和「對長者輕蔑的言詞和舉動都代表了王子性格中無情無義的一面」(頁三三)。幾頁之後,他又寫道:「以上的討論,顯示漢姆雷特做人大有問題」(頁三八)。接著他批評漢姆雷特逼奧菲麗亞進修道院的言詞過份惡劣,不禁寫道:「令我們甚為氣憤,深感王子未免太缺乏風度」(頁四六)。我們都知道,漢姆雷特在臨死之際,對國事和身後之名都作了安排。朱先生於是寫道:「他也許活得不太漂亮,但死得有交待」(頁五○)。再舉一個例子,朱先生首先利用別人的考證,說明baggage意味著「不要臉的賤貨」。於是當朱麗葉的父親罵她是baggage,朱先生寫道:「很難想像一個體面的世家的主人……直呼其親生女兒為『不要臉的賤貨』」(頁一五九)。
當然,布萊德雷「戲劇欣賞」的目的,最後在使「我們想像中劇中人物的形象,和原創者想像中人物的形象,能夠減少一點點差距」。同時他還運用黑格爾的哲學,說明莎士比亞悲劇的本質在浩嘆宇宙間精英的徒然浪費。朱先生則不然,他亳無企圖建立任何偉大的體系或闡明任何超越性的經驗;相反的,他始終站在常人的層面。上面引文中的那些字眼,像「體面」、「情義」、「做人」、「風度」、「活得漂亮」、「死得有交待」,以及別處使用的「失去民心」等等,英文批評文學中都曾經再三使用,不過它們絕對不像上面這些字眼那麼親切,那麼容易獲得中國人的認同。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朱先生在書中討論了三部從莎劇改編的電影。在臺灣很難看到英國劇團的公演,一般單從劇本,很難想像莎士比亞劇中人物的造型,以及臺詞中所含藏的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如果借助於影片,大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提高初學者學習的興趣。從這些小地方,我們也能體會到一位盡責的老師,如何在引導他的學生進入最高的藝術殿堂。
最後,我不揣簡陋,願以一段譯文表示我對朱先生出版此書的祝賀,並藉此就教於高賢。
在所有漢姆雷特的臺詞中,甚至所有英文著述,恐怕沒有一段比to be or not to be更流傳遐邇。可是惟有透過堅肯斯的箋注,這一段的文字思路才可能有合情合理的解釋。朱先生對這段既有的中譯都不滿意,我現在按照新解試譯如下: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and them. To die......to sleep,
No more.
問題是,是瓦全呢,或是玉碎。
那樣比較高貴呢?是在心中,
忍受狂暴命運的羽箭飛石,
還是拿起武器面對浩瀚的災難,
反抗它們,一了百了。死去,睡去,
沒有不同。
這段的關鍵在「反抗它們,一了百了」。根據堅肯斯的旁徵博引,在當時既有的英國文學作品中,凡是與浩瀚大海抗爭的人,最後都不得善終。反抗縱然不失為高貴的反應,但最後都得犧牲生命,一了百了;與之相對的,則是默默承受狂暴命運的打擊,忍辱負重,苟且偷生。這種在歹生與好死之間的抉擇,才是漢姆雷特所面臨的問題。如果像一般的解釋,反抗能夠獲得勝利,解決一切問題,那漢姆雷特又何必如此錐心泣血,躑躅徬徨?有了這種了解,to be似可譯為瓦全,not to be則比照可譯為玉碎,而緊接著的文字則是針對這個命題的中論,固然跌蕩多緻,文字燦爛,但理路絲亳不紊。
目次
序 胡耀恒
漢姆雷特專論
鬼魂和王子復仇問題
幽靈‧王子‧八條命
勞倫斯奧立弗為漢姆雷特整型
漢姆雷特的終極靈感
漢姆雷特之演出
其 他
重訪維洛那
奧塞羅的黑
論約克公爵一角與《瑞查二世》的主題
後 記
漢姆雷特專論
鬼魂和王子復仇問題
幽靈‧王子‧八條命
勞倫斯奧立弗為漢姆雷特整型
漢姆雷特的終極靈感
漢姆雷特之演出
其 他
重訪維洛那
奧塞羅的黑
論約克公爵一角與《瑞查二世》的主題
後 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