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弘一大師論
滿額折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弘一大師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0 元
優惠價
90333
庫存:6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為作者集五年的時間,從事弘一大師「出家、戒律、華嚴、生死學、別署」等多方面深入地、學術上的研究。本書與《弘一大師傳》相比,《大師傳》是柔性的生活的、感性的文學著作,而本書則是剛性的、思想的、取材 有據的剖析弘一大師至善人格的論著。這兩本書,是作者一生最具功力的文學與思想性著作,我們看了文學的《弘一大師傳》,再細讀《弘一大師論》,才會對弘一大師之為弘一大師有深度了解與讚歎,畢竟,像弘一大師這一歷史 人物,太少太少;何況,弘一大師之強大感染力量,能使每一個熟讀他的史實之人,為之心折;而讀他之人,也會因此以他為鑑,做一個真正的人。

作者簡介

 陳慧劍

江蘇泗陽人。著有《水品夜》、《通靈寶玉》、《弘一大師傳》、《當代佛門人物》、《寒山子研究》、《入聲字箋論》、《薝蔔林外集》、《杜魚庵學佛荒史》、《維摩經今譯》、《修多羅頌歌今譯》、《法句譬喻經今譯》等約二十種。並自一九九五年二月創辦「中華民國弘一大師紀念學會」。膺任首屆理事長。現從事佛學研究及著述。

 自 序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我受邀出席「香港法住學會」所主辦「安身立命‧國際學術會議」,在會中我宣讀的論文,便是本書第一篇〈弘一大師棄俗思想之研究〉,從這一篇論文開始,此後分別於一九九二年九月,於天津市「李叔同研究會」所主辦的「紀念李叔同(弘一大師)逝世五十週年學術會議」上提出〈弘一大師戒律思想溯源〉、一九九三年二月起,由臺北《龍樹雜誌》第三七、三八、三九期連載了〈論《弘一大師傳》的寫作因緣及其歷程〉、一九九四年五月,由臺北《獅子吼月刊》第三十三卷第六期發表了〈弘一大師與同盟會關係之探疑〉、一九九五年元月起,由臺中《菩提樹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二至第八期,連載了〈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一日到十三日,於臺北「弘一大師紀念學會」所主辦的「海峽兩岸弘一大師德學會議」上,宣讀了〈弘一大師華嚴思想脈絡之尋繹〉及〈弘一大師音容綜論〉兩篇、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日,在福建泉州「弘一大師研究會」所主辦的「弘一大師一一五週年誕辰學術會議」上,宣讀了〈弘一大師不思議行考〉。此後,以六個月時間,完成了〈弘一大師名號考釋〉、〈弘一大師的生命終結哲學〉兩篇論文。以上總共十篇專論,是以弘一大師「思想、人格、戒律、法書、名號……」諸方面所作的深廣面學術研究。
 
在這前後五年時間裡,我以「弘一大師出家之後的思想為重心」,陸續完成此一論書,旨在使世人了解,從學術角度,從思想角度,從人格淨化角度,來認識弘一大師。此書與《弘一大師傳》迥乎不同。
 
我於一九六二年元月到一九六五年二月,以三年多時間,從文學的角度來寫《弘一大師傳》,這本書,執筆時三十七歲,到全書問世,是四十一歲,當時我學佛已進入第十六個年頭。此書出版之後,三十年來,經常有很多朋友、同道問我:「你為什麼要寫《弘一大師傳》?」我反復思之,以下列三端為範疇,答覆朋友:
 
一、弘一大師一生,充滿藝術的「美感」;即使是一展眉、一舉手,都展現出無言之美,最適合「文學語言」來表達;
 
二、弘一大師的人格,非常柔和而謙默,在這種看似「弱勢」的生命形式裡,卻隱含著一種強大的絕決力,所謂「弱為道之用」、老聃的名言,時常會顯現出來,因此令人非常驚奇!
 
三、弘一大師生命路線,轉折起伏點多於常人,在多彩多姿中,充滿著懸疑與想像,這正是文學表現的最佳條件。
 
在此三端之外,最令人歎服的,在這種藝術人生昇華到最高點,竟然彷彿一顆亮星,隱沒到無限的太空深處,他絕情、絕世、絕俗,成為歷史上的高僧,而又與佛家所謂「拈花微笑」「語言無處落筆」相輝映,這也正是「文學語言」表達的最佳典範。
 
通過「生活的、影像的、感性的」文學傳記來表達弘一大師的一生,使世人能親切地與弘一大師相左右。而現在,我寫《弘一大師論》,則是以客觀地、以史料為佐證,以嚴肅的態度來寫弘一大師「真」的一面。這個「真」字,是還歷史的真相,使弘一大師一生的「思想、人格、行為」透過嚴格的評估,而非文學的「模擬、象徵、想像、渲染」方式,給世人留下一幅「高山仰止」的聖者容貌。
 
本論之寫作時間領域,集中在弘一大師出家以後的生活、思想及其涉入佛道深度的研究。《弘一大師傳》代表的是弘一大師從俗到僧全程的「美」;而本論則代表的是從一切現有的史料中篩檢出弘一大師的「真」;真和美相融之間有一「善」字。這個「善」字,非世俗之善,非善惡之善,而是淨化生命雜質之後的「純善」。這個「善」字,是非語言的、非文字的、非形象的。我們只能以「花枝春滿、天心月圓」來重複象徵罷了。
 
如果再有朋友問我:「你為什麼要寫《弘一大師論》?」我只有說,「寫《弘一大師傳》只能表達感性的一面,其中用文學無法兼顧的地方,便只有用《弘一大師論》來填補。」也許這兩本書,依然有所疏漏,但是由於一個人的一生史料往往會掛一漏萬,因此,作為一個第三者,出而執筆為之作傳,也會遇到無法解決的困擾;就例如,弘一大師在俗時的日籍夫人正確史料永不見於天日;還有弘一大師的書法,竟然被一位世俗的書評家熊秉明評其「中晚期墨寶,在『捺』的筆鋒上沒有舒展」,而認為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鬱結」,是沒有「悟道」的象徵。這種以淺俗的可笑的假設,匪夷所思的評論,來誤評弘一大師的生命現象,實在是「佛頭著糞」、「蜀犬吠日」。我不是書法家,也非藝術評論者;就我所知,弘一大師至中晚期的書法用筆,由於「鋒芒全消」,全是「禿筆」,是沒有鋒的,所以在寫「捺」的時候,筆的禿尖上捲,形成無鋒、微捲狀,用「禿筆」,弘一大師是有其深意的,而非因為內心「鬱結」;由於無鋒,所以寫「捺」的時候,也不是像一般書法家,可以肆意把筆鋒揮下去。我們不禁要問,難道一般書法家,「捺」的筆鋒,寫得很暢快、很爽的時候,就象徵這個人心中永遠沒有「鬱結」,他就是「聖者」才如此用筆嗎?這幾句與本論無關的話,只是說明一個人對「古聖先賢」之人格判斷,是不可以妄情為之的!對於弘一大師身後留下的墨寶,竟有這種怪人怪調,也非本論所能觸及的!
 
而今,本論能夠正式問世,我想,世人對弘一大師的出世思想及佛道上風光,將有一番更新的了解!
 
陳慧劍 一九九六年五月月圓日時年七十二歲

目次

圖片〔三十三幅〕
自 序
一、弘一大師棄俗思想之研究
二、弘一大師與同盟會關係之探疑
三、弘一大師戒律思想溯源
四、弘一大師華嚴思想脈絡之尋繹
五、弘一大師的生命終結哲學
六、弘一大師不思議行考
七、弘一大師名號考釋
八、弘一大師音容綜論
九、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
十、論《弘一大師傳》的寫作因緣及其歷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33
庫存: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