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評論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智性和感性兼涵的散文集,有繁富的題材,有豐麗的情采,有靈動的哲思。名作家琦君喻之為「如嚼橄欖,回味無窮」;名禪畫家曉雲山大師(曉雲法師)稱之為「起人沈思之作」。因為長期在中西文化對照中教學思維,又常於世界各國觀遊感觸,作者在篇頁中自然呈現出宏闊的視野,以及深沈的理悟。無論是議論、評析、記遊、抒感,作者都能在文字上就不同文體適切掌握,突顯了寫作的才華。
作者簡介
程明琤
祖籍江西,出生於法國巴黎。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文學碩士。曾任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講師及喬治華盛頓大學副教授多年、華梵大學董事、北美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女作家協會會員、大華府區書畫會會員。著有《嗚咽海》等十餘本著作,作品以辭采內涵兼優著稱。
序
自 序
《夕陽中的笛音》是繼《嗚咽海》之後,第二本由三民出版的散文集。兩書之間,時間已蛀消了三年。
天涯暮秋此際,握筆寫序,驀然驚覺何止是三年過去了,整個二十世紀已落在身後。順著百年史頁翻過來,我們實在是幸運的一代。整個世紀的慘烈、災患、禍亂,是無數人的血淚支撐過去的。我們因而能夠成長、受教、留學、觀遊……並且,在海外營生奮鬥中得以自我肯定。
因為我們的命源裏,不僅有父母生身的二十世紀歲月,也有祖祖先先萬世千秋的血脈傳衍。我們的腳步走遠了,但已不是流浪飄泊,而是在這世界上選擇了生存的空間。並從這空間的遠度上,來檢視、比較、省思自身秉賦的文化。我有時會想,如果沒有這數十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我可能不會從文字的耕耘中,種植出現在的心靈風貌。
三年中爬格子的感覺是緩慢而沉重的。三年,集篇成冊,十多萬字而已。我從來不覺得寫作是一件容易事。儘管我在文字的運用上已具備了一定的駕馭力。我之所以不覺得是容易事,恐怕還是因為在潛意識中,我將寫作看成一種嚴肅從事的工作。畢竟,作品是作者心田中耕稼供奉出的精神果糧。果糧核心的思想成份,會在羅織社會的千絲萬縷中,牽引而成影響效應。文,是白紙黑字的「言」,「言」既出,永遠追不回,也永遠成為世風或大或小的構型因素。
我從事的寫作的形式主要是散文,不預先設定計劃和目的,常是因勢而感,因感而發。一旦感發,便全心全力以赴,直接表達自己的感觸、理悟、和觀點。散文有很大的自由度,格局上可大可小,篇幅上可長可短,思想內涵可深可淺,語言運用可樸可繁,也頗適合我在寫作性向上的多面性。收錄於此一文集中的,有議論、評述、感遊、以及生活抒情等分輯。基本上,我是一個感性人物,不喜歡刻板拘束,但多年來大學教學提煉出的智性思維,又促使我要求文理上的分明及事理上的確切。綜合這兩面,便形成我感性智性兼容的寫作風格。
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寫作以來,已踩完二十多個年頭歲月。成書不多,十來種出版集而已。回首筆耕的長轍,若說有什麼可供砌磋的心得,那就是:寫作,帶動了生命的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學會關懷、求知、反省、和探索。個中原因,也不難解析:
一個寫作的人,必也同時是一個敏於感受的人。張耳放目,無論世界局勢的遷演,社會現狀的乖謬,或者,聳聽的傳聞故事、驚心的人際恩怨……都會在感性的全部開放中,收納而成生活的關懷面。從這種不同幅度的關懷面上,寫作者擷取善於發揮的題材。
從事寫作的人,也一定勤於求知。我的感想是:不必將自己拘限於某一類型的閱讀。在知識的領域裏,無論是藝術文學的、哲理科學的,或者歷史民俗的,都不妨大膽涉獵。重要的是:在涉獵中不忌質疑。久而久之,累積的知識、拓展的心視,都會化作筆下的寫作資材和活源。
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裏,每一個人都可能「因」聚「緣」會,或移居、或遠遊、或謀生,都可能體會到不同文化的衝激震撼。如果我們能夠事先認清並肯定自身文化的優點,在這個基礎上立命安身,便減少一份徬徨、失落感。因為我們有瞬息可歸的「心鄉」。反而,不同文化的體驗,可以化為新的生活內涵。如果提筆寫作,便是可供運用的素材。進一步,自身文化也有了反觀體認的新層面和新角度。從而開闊了心靈,從而深化了作品。
寫到這裏,想到西方社會上逐漸明顯的「東風西漸」現象,從醫療保健,到飲食時裝,甚至科學思維(如Tao of Physics《物理之道》、Ancient Wisdom and Modern Sciences《古代智慧與現代科學》等書的出版風行),都顯示出中國文化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力尚未在人文領域中突顯。不過,隨著「中國熱」的持續,未嘗不可預期。
高行健的得獎,可說是時勢趨向下的恰當其時。他在作品中所隱呈的中國文化智慧,已在西方藝文界受到關注和重視。將來流衍所及,便是人文領域中的「東風西漸」。但更具深義的是,經歷一個世紀的「西風東漸」心理過程,中國人或將因為「高」鑑,回過頭來,重新嚴肅探索自身文化的深層,從而超越時潮、市場、傳媒的左右,創造深刻的作品。我由衷地期待我們文學的未來。
信筆走遠了,停!
附 記
書中收輯文章皆發表於美國《世界日報》及臺灣《中央日報》。
目次
曉雲法師題詞
琦君題詞
自 序
輯一 感時
亦嘗有感於斯言
亦當有斥於斯文
文化新形象
──兼答中文系孩子們
另一種回歸
依舊泣飄零
──有感於印尼暴亂排華
輯二 讀人
君子其逝
──紀念黃煇先生
重塑的泥娃娃
──有感於馬瑩君探討兩性關係作品
菩提即煩惱
──寫給陳彩鑾
回憶梅新
──記一段認識梅新的文緣
戲如人生
──讀《導戲看戲演戲》有感
輯三 談藝
畫想和行願
──曉雲山的藝術和人生
生命牆
──卓有瑞的藝術心靈
人間有情
──談楊先民的藝術世界
梵谷之痛
──有感於梵谷畫展
燕子歸時
──司徒強個展作品評析
心的旋律
──《新世界》交響樂的聯想
輯四 日常
披傷感命
小園幽獨
秋園即事
數點梅花天地心
天 書
馨 秋
輯五 尋訪
憂色雨地
──大雨中訪 Yosemite
愛美昔
詩人的故居
橋流水不流
──走過布拉格那座古橋
卡夫卡的他鄉
卡夫卡的蟲變
汨羅江畔訪詩魂
行 色
──臺北雜感
夕陽中的笛音
瑪丘碧丘
雨林之夜
附 錄
物相與心相
──中副紐約策劃「文學與土壤」座談專輯
返根歸本
──世界副刊策劃「跨世紀華文文學前瞻」專輯
琦君題詞
自 序
輯一 感時
亦嘗有感於斯言
亦當有斥於斯文
文化新形象
──兼答中文系孩子們
另一種回歸
依舊泣飄零
──有感於印尼暴亂排華
輯二 讀人
君子其逝
──紀念黃煇先生
重塑的泥娃娃
──有感於馬瑩君探討兩性關係作品
菩提即煩惱
──寫給陳彩鑾
回憶梅新
──記一段認識梅新的文緣
戲如人生
──讀《導戲看戲演戲》有感
輯三 談藝
畫想和行願
──曉雲山的藝術和人生
生命牆
──卓有瑞的藝術心靈
人間有情
──談楊先民的藝術世界
梵谷之痛
──有感於梵谷畫展
燕子歸時
──司徒強個展作品評析
心的旋律
──《新世界》交響樂的聯想
輯四 日常
披傷感命
小園幽獨
秋園即事
數點梅花天地心
天 書
馨 秋
輯五 尋訪
憂色雨地
──大雨中訪 Yosemite
愛美昔
詩人的故居
橋流水不流
──走過布拉格那座古橋
卡夫卡的他鄉
卡夫卡的蟲變
汨羅江畔訪詩魂
行 色
──臺北雜感
夕陽中的笛音
瑪丘碧丘
雨林之夜
附 錄
物相與心相
──中副紐約策劃「文學與土壤」座談專輯
返根歸本
──世界副刊策劃「跨世紀華文文學前瞻」專輯
評論 新增評論
Novia 【2003/01/16 發表】
不錯不錯太棒了
編輯詩茜 【2001/04/25 發表】
剛剛正在整理這本書的所有照片,準備要還給作者,彷彿同時對編輯此書的這段日子也作了一次回顧,從開始到完成的點點滴滴,許多回憶都浮現腦海。作者目前長居美國,適逢今年農曆春節期間,回國探訪親友,也因而促成了我們會面的機緣。豐富的人文涵養和學識經歷,讓她的儀態和言行都散發著一種很特殊的氣質,很吸引人,親切的程老師,初次見面便送我和主編精緻的小禮物,同時我們也相談甚歡。後來又有數次的見面機會,程老師總是熱心的不停提供與本書相關的資料圖片和意見想法,希望能讓<夕陽中的笛音>有更充實的內涵。書中放了很多作者去各國遊歷的翦影,以及眾多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圖版,編輯此書時,我還沒有什麼書中插圖的實際經驗,對於圖片的編排位置和大小構想了許久,付出很多努力,希望能達到圖片的效果。我自己最大的夢想一直是有朝一日,能夠到世界各地遊覽見聞,而欣賞著這本書中的圖片,讀著它的文字,真令人心嚮往之,所以,很想介紹大家來讀讀這本書,或許也能有不少收穫。此外,書裡還蘊含著許多作者希望跟讀者分享的人生哲思,值得多多去發掘喔!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