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畫設計(上冊)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66565328
替代書名:Animation and Comics Design I
出版社:藝術家
作者:王受之
出版日:2009/06/01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初版
商品簡介
從設計產業的角度,鋪陳歐美、日本、蘇聯各國的動漫沿革與產業發展
「動漫」不僅是娛樂、不僅是通俗文化,更是「娛樂設計」!
動漫畫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之一。當乘著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的熱潮,以往僅被視為青少年文化一支的「動漫」,因其無限創意帶來的娛樂商機,成為學術殿堂和美術館展廳的焦點時,本書的出版,便能為動漫畫的討論風潮帶來鮮明的脈絡。
「動漫畫設計」一詞在作者筆下,並非僅道出漫畫與動畫之間的淵源,而更多地牽涉了國際間產業與文化盤根錯節的暗潮。在洋灑十數萬字、分為上下兩冊的本書中,作者在逐一詳述世界各地的動漫畫沿革之外,特別著眼於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點面鋪陳動漫畫做為一種「娛樂設計」的產業發展。在廣涉東西的客觀史述中,亦穿插了自己的感時沉吟、舊時回憶,使本書在作者如數家珍的穿走下,成為對世界動漫設計、文化、產業發展進行的翔實而具閱讀趣味的梳理。
作者簡介
美國加州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教授,主講設計史和設計理論;同時亦為藝術家雜誌專欄作家、中國多所藝術院校客座教授,並於美國奧迪斯藝術與設計學院、加州美術學院、南加州建築學院和洛杉磯南加州大學開設設計相關課程。出版著作包括《世界現代設計》、《世界現代平面設計》、《流行時裝史》、《現代建築史》、《城市史——有機城市》、《巴黎手記》、《北京手記》。
序
■ 世界動畫發展階段
這些年來,我一直很關注動漫畫的發展,做了好幾年的資料工作之後,基本上可以整理出一個反映世界動漫畫發展情況的大輪廓來。在整理過程中,我將動畫發展的脈絡按其發展階段分成了幾個部分。下面,我先對這些大的發展階段略加介紹,以方便大家有個基本了解。
第一個大部分是動畫在早期試驗階段的情況,基本都在1920年代以前,從早期動畫的探索開始,包括動漫畫的奠基人(或者西方人稱之為「動漫畫之父」的幾位)開始,到溫森.麥凱(Winsor McCay)的恐龍動畫,1920年代集中在紐約的動畫工作室(New York studios)、菲力貓(Felix the Cat)這個最早期的動畫角色、動畫技術的開創人之一麥克斯.佛萊雪(Max Fleischer)、早期的華特.迪士尼、動畫試驗家艾米.柯爾(Emile Cohl),英國早期動畫家喬治.史達汀(George Studdy)和他創作的小狗角色邦佐(Bonzo)。歐洲大陸早期動畫的探索,包括了蘿特.雷妮格(Lotte Reiniger)、維多.貝格達(Victor Bergdahl)和瑞典出生的維京.伊果林(Viking Eggeling)這幾個人的探索,特別是波蘭和俄國早期的動畫探索、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的動畫創作、早期亞洲的動畫、包括中國的萬氏兄弟、早期日本動畫等。
第二個大部分是動畫開始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力度的階段,是1930年代前後,主要的力量自然是遷到洛杉磯並成立了自己的動畫公司的華特.迪士尼,他創作的米老鼠和其他角色奠定了現代動畫片的陣容,他的「糊塗交響樂系列短片」(Silly Symphonies)在那個時代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早期的有聲動畫片和費雪(Fleischer)兄弟的探索是分不開的,幾個重要早期有聲動畫片角色,包括貝蒂(Betty Boop)、賓波(Bimbo)、大力水手卜派等,幾個這個時代比較重要的動畫家,包括華特.蘭茲(Walter Lantz)、保羅.泰瑞(Paul Terry)、凡.伯倫(Van Beauren)、查爾斯.明茲(Charles Mintz),還有歐洲的恩斯特.安森—待約爾(Ernest Anson-Dyer)、亞歷山卓(Alexandere)、華納兄弟公司製作的動畫片「博斯科」(Bosko)、「瑪莉趣事」等,米高梅公司開始涉入動畫產業是1930年代的主要內容。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三個大部分就比較複雜起來了這個階段,是從1934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動畫階段,這個時期可以說是動畫開始成熟的階段,迪士尼走進了全盛期,出品了「白雪公主和七矮人」、「幻想曲」這些大片,角色形象也成了系列;彩色的運用,音響的應用,使得動畫片完全不同於以前了。為了和迪士尼公司競爭,其他好萊塢電影公司也集中力量做動畫片,包括優伯.艾沃克(Ub Iwerkes)和查爾斯.明茲在這個期間為哥倫比亞公司創作的新彩色動畫長片「格列佛歷險記」(Gulliver)、米高梅的「和平」(Peace on Earth)、「藍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等。環球公司、華納兄弟公司、哥倫比亞公司、20世紀福斯公司都加入到動畫行列來,這個時期很吸引我注意的是歐斯卡.費辛傑(Oskar Fischinger)的試驗性動畫的探索,光影抽象動畫,以前極為少見,當然也有德國包浩斯設計學院的莫荷里—納吉(Moholy-Nagy)的探索在內了。
喬治.佩爾(George Pal)採用大量小玩偶做列隊方式的木偶動畫也非常精采,1930年代有幾位在動畫創作方面很突出的人物:安東尼.葛侯斯(Anthony Gross)和他在1934年拍攝的動畫片「生命之悅」(La Joie de Vivre),單線平塗,非常生動,美國企業家海多.侯賓(Hector Hoppin)支援他的這個創作。到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他們又創作出第二套作品,根據法國小說家凡爾納著作改編的「海底兩萬里」動畫片,這兩套片子我都很喜歡,因為自己畫鋼筆畫,喜歡線描的白描型動畫,覺得很生動和簡練,這個期間還有一位紐西蘭動畫家連恩.萊(Len Lye)在澳洲做了一系列抽象動畫的試驗,可以說是南半球最早從事動畫創作的先鋒人物了。
1930年代,是蘇聯發展最快的時期,文化也在史達林的控制下進入一個表面的繁榮。動畫方面湧現了不少新人,比如亞歷山卓.普夏科(Alexander Prushako)在1935年重新出來拍「格列佛遊記」,還有伊凡諾夫—瓦諾(Ivan Ivanov-Vano)和列夫.阿塔瑪諾夫(Lev Atamanov)在1938年拍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1933年的「小白公牛的故事」,30年代內蘇聯出了卅多部動畫片,是比較高產的時期。
戰爭開始之前,匈牙利出現了兩位很傑出的動畫家,分別是喬諾絲.哈拉斯(Jonos Halasz)、喬.巴奇勒(Joy Batchelor),他們創作的動畫片把寫實、抽象結合起來,栩栩如生,又不落迪士尼俗套,看了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這個階段正是日本侵華時期,日本動畫中出現了一些支援日本侵略行為的片子,並且醜化中國人。而中國動畫藝術家,包括萬氏兄弟,都投入了抗日主題的動畫創作,動畫在戰爭期間成為宣傳工具,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1940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動畫發展的一個很另類的時段。迪士尼公司拍攝了很多反法西斯的動畫短片,讓唐老鴨穿上希特勒的納粹服裝,裝模作樣,引起觀眾們的會心一笑。這些動畫片的目的也是政治宣傳,好多動畫角色都參加到反法西斯的宣傳戰中去了。
迪士尼在戰爭期間繼續生產動畫長片,其中有我們大家很熟悉的「小飛象」(Dumbo)、「小鹿班比」(Bambi),也有針對拉丁美洲市場的「致候吾友」(Saludos Amigos)等。二戰期間,華納兄弟公司在動畫上發展很快,他們推出了邦尼兔(Bugs Bunny)、達菲鴨(Daffy Duck),這兩個角色在戰後熱了好多年,成為世界兒童喜歡的戲劇主角。創作這些角色的藝術家包括特克斯.阿維瑞(Tex Avery),他原來在華納工作,1943年前後去了米高梅公司,主持動畫創作,創作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動畫片來。
迪士尼公司的故事部主任班.哈達威(Ben Hardaway)創作了新的角色,叫做「伍迪」(Woody),是一隻聰明狡猾的啄木鳥,演繹出一系列動畫短片來,都很有趣。
這個時期比較重要的動畫人還有美國的費茲.費樂因(Friz Freleing)和法蘭克.塔許林(Frank Tashlin)兩位,他們創作了《樂一通》、《大混亂》(Private Snafu)也都是盡人皆知的。還出現了新的角色類型,比如統稱為「聰明傢夥」(wise guys)一類型角色、「湯姆和傑瑞」這對貓和老鼠、特克斯.阿維瑞創造的哈巴狗警察(Droopy)等,都極受歡迎。直到最近,我坐中國國內飛機時,還有時候看見放映「湯姆和傑瑞」這對永遠追不清楚的冤家的動畫片呢!
強盜和警察類型的搭配,變得愈來愈普遍,華納兄弟公司也在1941年推出了「狐狸和烏鴉」(Fox and crow),和「湯姆和傑瑞」這對貓鼠相鬥的故事其實同出一轍,也是一個類型的,用來出版漫畫、動畫短片,就僅僅是為逗笑,效果也不錯。
動漫畫這個時期愈來愈和戰爭有密切的關係,戰爭題材的動畫片多起來了,出現了「超人」這個題材,超人是兩位克利夫蘭的科幻愛好者創作出來的形象,在這個期間成為動漫畫的主角,並且吸引了大量的讀者、觀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動漫畫上的一個很大的發展,就是木偶動畫,這主要是由喬治.佩爾的推動發展起來的,當時人們把他的木偶動畫,就叫做「Puppertons」可以勉強翻譯成「偶動」,木偶的水平和電影製作的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形成比較成熟的動畫類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動畫比較集中發展的一個國家是加拿大,這個國家投入人力物力發展動漫畫,特別是動畫,成立了加拿大國家電影協會(the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簡稱 NFB),是加拿大電影發展的主要促進動力。約翰.貝爾森(John Brierson)、諾曼.麥可拉雷(Norman McLaren)負責這個部門的工作,有組織的發展動畫片,加拿大的動畫片在這個期間得到很大的發展,但是方向和好萊塢不一樣,更加注重試驗性、藝術創作性,而不走純粹商業的方向。是北美很另類的一個動畫發展中心。
英國在戰爭期間也在抓動畫片創作,為了抵抗來自好萊塢的美國動畫片的全面衝擊,由亞瑟.雷克組織(Arthur Rank Organization)具體支援,1944年任命大衛.達德.韓德(David Dadd Hand)主建英國動畫班子。大衛出生於美國紐澤西,1918年就開始從事動畫的設計工作,參加過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七矮人」的創作組,經驗豐富。他為英國建立起來動畫工業系統,創作出一系列很受英國孩子喜歡的角色,使得英國成為戰時異軍突起的另外一支重要的動畫力量。
戰時德國動畫的頂峰人物是漢斯.費雪科森(Hans Fischerkoesen),他組織了德國當時主要的動畫片的創作和製作,他反對納粹,因此在戰爭期間他一直處於不配合官方要求的獨立製片的狀態,很困難,但是依然創作出不少好作品。
這場戰爭在俄國為稱為「衛國戰爭」,為了戰爭的勝利,俄國把動畫片也投入到宣傳中去了,我現在手頭還有不少蘇聯當時的反法西斯動畫片的片斷。
戰爭期間出現了一位動畫和電影奇才,就是來自蘇格蘭的、在美國從事電影創作的諾曼.麥可拉雷。他的藝術型的探索,大大提高了美國動畫的藝術含量,對世界動畫都有很大的影響。
■ 動漫畫設計的撰寫與願望
講講動漫畫一直是我的一個願望,這些年來,我寫了不少書,講述了現代建築、產品設計、平面設計、時裝設計等,在設計的大範圍內,還有兩個大範疇尚未觸及到,一個是廣告,一個就是以動漫畫為中心的娛樂設計了。
其實,在早在1980年代就在廣州美術學院教過廣告設計,現在也還在做這方面的工作。由於覺得現在的廣告設計與傳播媒體的界線含混不清,自己不想趟混水,所以一直在收集資料,但遲遲沒有動筆。我想,即便要寫,也會先從平面廣告入手。這項工作我以列入自己的寫作計畫之中,希望能早日動手,以彌補國內廣告設計理論方面的缺口。
至於動漫畫設計方面,我則比較謹慎。1998年開始,我在自己的學院,也就是帕薩迪納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開設了新課程,叫做「娛樂設計」,主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動漫畫的創作和運營,在學院很受歡迎。也正因為這門課程的壓力,我也就更多地投入到娛樂產業的研究中去,對這個產業、對於動漫畫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最近回國講學,發現國內到處都在提要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其中主要的就是動漫畫、電子遊戲設計這類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活動。但是,中國國內在這方面的理論著作很少,雖然有部分譯本,但對整個產業面貌還是缺乏一個完整的反映,因此,我感覺是該動手撰寫的時候了。
目次
《動漫畫設計》前面的話
1 動漫畫風雲錄—《動漫畫設計》之日本篇
2 西方漫畫發展歷程—《動漫畫設計》之動漫畫史
3 連環漫畫的興衰變化—《動漫畫設計》之美國連環漫畫現狀
4 生活少不了的樂趣—《動漫畫設計》之美國報紙經典連環漫畫Ⅰ
5 生活少不了的樂趣—《動漫畫設計》之美國報紙經典連環漫畫Ⅱ
6 技術與堅持同步打造動畫王國—《動漫畫設計》之彩色動畫時代
7 挑戰迪士尼
8 動盪時代的動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動畫發展情況之一
9 蘇聯動畫的發展
10 動畫片的第二黃金時期(一)
11 動畫片的第二黃金時期(二)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