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舊約中的彌賽亞
滿額折

舊約中的彌賽亞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傳統上,有兩種解釋舊約中彌賽亞經文的方式:福音派與非保守派的觀點。前者從它們在新約中應驗的觀點來看,後者則是從它們在希伯來聖經中語言學和文法上的特徵來解釋。
華德˙凱瑟在本書中採用另一種重要、卻受人忽視的解釋進路,他將以色列人的彌賽亞觀視為一個不斷發展的主題,並指出在我們理解彌賽亞預言時,有必要恰當掌握舊約之中每個階段的經文意義與不同。
作者考察了整本舊約,探討可作為直接彌賽亞預言的經文,檢驗這些經文在上帝計畫進程中的意義與進展;藉此,讀者可以了解上帝透過以色列使彌賽亞進入世界的歷程,以及祂透過以色列使世人認識救主基督的心意。

作者簡介

華德˙凱瑟博士是哥頓˙康威爾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著名舊約教授(Colman M. Mockl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及名譽院長,曾於1997-2006年擔任院長;曾任教於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三一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目前亦擔任數個基督教機構的董事。著有:《解經神學探討》、《新約中之舊約引據》、《不變的愛──瑪拉基書註釋》、《舊約倫理學探討》、《舊約神學探討》等書。

吳獻章老師:回歸正統的舊約研究
本書作者華德.凱瑟教授是我在芝加哥三一神學院的舊約老師,能為恩師的書寫序,是學生的喜樂和榮幸。
乘著啟蒙運動和理性主義的浪潮,自由派神學「沒有神蹟、否定預言」的預設,直接質疑並衝擊聖經的權威,且將聖經神學和系統神學狠狠地撕扯開來(代表性學者為J. P. Gabler),更將舊約研究帶進「聖經神學僅是描述性的學科」、「舊約沒有連貫主題,談不上是否有舊約聖經神學」的死胡同。批判學者遂浪費時間在鑽研、揣測正典背後的文本(the texts behind the Text),縱使缺乏證據支持,至今仍然耗盡心力研究正典的傳承可能發展,卻疏忽了舊約文本本身即有顯著一貫的主題。如此「見樹不見林」、「緣木求魚」式的探鑽,當然入寶山空手而回;影響所及,大多數傳道人都敬舊約而遠之,不知道如何從舊約豐盛的佳餚美饌中挑揀出自己傳道托盤上的套餐組合,以此按時候分糧給飢餓的信徒,真是令人扼腕!
現在,好消息來了!流浪了一百多年之後,晚近的舊約學者終於走回理性主義之前的路線,回到「家主」所賜下的「屬靈倉庫」聖經文本,重新挖掘過去批判學者所漠視的神學寶藏,從舊約採擷其中連貫的主題(而非僅作為研究「文本背後的文本」的腳踏板),更發現舊約和新約其實有著一脈相承的連貫性。其中一個代表性的連貫主題,就是本書作者所呈現的「彌賽亞」。
透過這位當今福音派極具分量的舊約學者在本書中洋洋灑灑的歷時性(diachronic)論述,您將發現「彌賽亞」絕非新約的「特產」,這主題其實早被摩西放在記載「神之初」的創世記中;您還會發現聖經各不同時代的作者,在文本背後的聖靈操盤下,透過救恩歷史的架構,將「彌賽亞」這主題啟示在摩西五經、歷史書、詩歌智慧書和先知書中。研讀這本精彩的舊約神學好書,您將如聖殿中盼望彌賽亞來到的西面一般,將嬰孩耶穌從約瑟和馬利亞手中接過來後,禁不住詠歎「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稱頌和滿足(路二27-29)。

吳獻章
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
研發部部長暨教牧博士科主任


徐萬麟老師:豐富的舊約彌賽亞主題
一般提到舊約聖經中有關彌賽亞經文的印象,很可能就會聯想到先知書中的預言,尤其是以賽亞書中的「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9:6-7)與僕人之歌等經文,而對這些經文的一種直接詮釋其所指涉與預言的對象,即是應驗於新約中的耶穌基督。
實際上,有關舊約聖經中的彌賽亞預言的課題,其內容是超乎我們想像的豐富,而這也一直是探討舊約神學諸重要的主題之一,是充滿挑戰與不容易的研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整個舊約聖經並沒有一個單一、完全清楚、定型的概念來呈現這個主題 。除了上述以賽亞書的一些經文以外,對彌賽亞預言的理解又包含了他是大衛王室後裔的一位子孫(撒下7:12)、是一位像人子的超越者(但7:13)、是一位具獨特職分的祭司(詩110:4)、是擁有先知權柄的一位教師(申18:18)等等。這些印象多多少少描述了彌賽亞的多重身分,而這些身分、功能都帶出了不同的工作性質,又他們涵蓋的範圍極廣,對那些預言式的經文又不容易做出說服性的詮釋。即使是在猶太教本身對彌賽亞的身分都有不同的概念,就是昆蘭(Qumran)團體的著作中也沒有清晰的闡釋,這些足以說明我們對舊約中的彌賽亞的認識都還是非常有限。
華德.凱瑟教授所著的《舊約中的彌賽亞》對過去在此主題的研究做出分析與批判,也嘗試提出一個方法來重新思考。他強調對那些舊約預言式經文的處理,應當把他們的統一性視為一種有機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生命逐漸形成的趨向來理解,就像一棵植物生命逐漸的形成是不斷依據於孕育它生命最初那一粒的種子。所以上帝那整個永恆的計畫, 是在亙古的歷史中,即對彌賽亞的理解是一步一步地預備、漸進的開啓,所有相關的預言皆根源於源頭且具有一貫性。並且作者是從整本舊約聖經書目的順序,以聖經歷史發展為主軸,來處理並介紹這彌賽亞主題的進展,帶領讀者從創世記開始,一直到瑪拉基書,看見舊約經文中彌賽亞在每個歷史時期的豐富意義。
筆者欣然看見這本多年前在美國哥登.康威爾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就讀神學碩士時,上華德.凱瑟教授舊約神學討論課的教材,現在翻譯成中文問世。盼望這本書對華人教會有所啓發、對研讀舊約聖經與新約聖經連貫性的重視,更讓讀者能體會到作者有如使徒保羅的心志,根據聖經,與人辯論,證明耶穌就是基督(徒17:2-3)。

徐萬麟
台灣神學院舊約學助理教授

目次

推薦序 回歸正統的舊約研究
推薦序 豐富的舊約彌賽亞主題
獻辭
書序
縮寫對照表
第一章 導論:彌賽亞信仰的研究
第二章 五經中的彌賽亞
第三章 大衛王朝之前與王朝時期的彌賽亞
第四章 詩篇中的彌賽亞(第一部分)
第五章 詩篇中的彌賽亞(第二部分)
第六章 主前第九世紀與第八世紀先知書中的彌賽亞
第七章 主前第八世紀先知書中的彌賽亞(以賽亞書)
第八章 主前第七世紀與第六世紀先知書中的彌賽亞
第九章 被擄回歸後時期先知書中的彌賽亞
第十章 結論
附錄一 舊約預言之新約應驗表
附錄二 應許論中彌賽亞的六十五項直接預言發展進程表
附注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經文索引
希伯來字詞索引

書摘/試閱

結論

舊約裡是有如此之多的經文論到上帝應許計畫中的彌賽亞,據此判斷,吾人決不可能如約阿幸‧貝克(Joachim Becker)般下結論道:「直到主前二世紀,才有對彌賽亞盼望這回事。」 就連貝克自己也覺得這結論不大對,因為他在同一脈絡下繼續說道:
這就根除了彌賽亞盼望的傳統圖象嗎?這結論牴觸了新約最核心的關懷,新約以史無前例的頻率、強度、以及一致性堅定指出,基督早在舊約中就被宣告出來。歷史─批判的學術研究決不能置新約之肯定於不顧。
那麼,貝克如何面對這兩個不相容的事情?他繞過這個由他自己創造出來的死胡同的方式,就是回到可在後期猶太教中找到的解經法,也就是見諸於昆蘭公社在死海古卷中採用的釋義(pesher)解經法。因此,當貝克堅持認為歷史批判學的結論排除了舊約中所有超自然的彌賽亞預言時,亦主張新約乃是為舊約披上彌賽亞的外衣,而這其實是舊約原來所沒有的,這樣的立場既非欺騙,反倒顯得頗為自然!換言之,重點甚至不在於,所謂新約正式的解經方式,在面對舊約時有何獨到與重要之處;重點在於,乃是耶穌基督的獨特性使得教會必得宣告每件事都在基督裡應驗了。如此,若據貝克所言,舊約的事件並未指向彌賽亞,那麼這些事件就依然如舊。但是,這只有在不要訴諸於預言的護教式論證,就可以像以往那般以如此天真(在貝克看來)的方式來處理經文,並且可以獲得緩解。

第一節 解經、聖經神學、與耶穌

這一切聽起來像是不顧事實如何,都定意要去相信。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單單依據經文本身的用語來處理它們,不帶任何西方文化所加諸其上的假設──這些假設會成為領受經文之彌賽亞信息的前理解與先決條件──於此,我們會發現的是,確實可對舊約中的彌賽亞提出一種護教論證。而其證據是壓倒性的。
舊約決未暗示理解經文時,必須使用釋義(pesher)的解經法或米大示(midrashic)的解經法。當我們直截了當地了解與應用經文,便會被直接引導到彌賽亞與拿撒勒的耶穌面前,他全然應驗這些說到他首次來臨的經文。
同樣的抗議也可用來反對其他一些人,他們主張,舊有的關於聖經之統一性的討論,以及對聖經神學之核心的追尋,在今天的時代是沒什麼助益的。格拉德‧邁爾(Gerhard Meier)有力地指責了現代這些拒絕聖經統一性與聖經核心的作法。當他回顧這景況,指出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這樣。在主後第一世紀的猶太解經家是如此信服聖經的此一特質,以致像約瑟夫和斐羅(Philo)這些作者都會強調這點。事實上,聖經的統一性「是現代歷史批判學一開始出現的時候首先受到嚴肅質疑的」。
邁爾為聖經的統一性描繪出四個基礎。(1)聖經的統一性奠基於最終而言形成聖經的那位上帝。(2)聖經的統一性奠基於聖經中全部的經卷,呼召全部的讀者去相信一位同一的上帝。(3)還有一種藉著上帝之道而創造出來的歷史統一性,因為乃是基督賦予歷史此一統一性。(4)最後,什麼地方丟失了聖經的統一性,教會也就失去了對抗異端的工具。 這也正是在我們對舊約中的彌賽亞所作之研究中所嘗試證成的。就如邁爾在另一個地方所說的:「因為上帝賦予歷史一個目的,每一個個別的事件及其各自的形式便或多或少直接關連起這目的。這些事件的目的無法被事件各自出現的景況而窮盡;這目的實在是超越在這些事件之上。」
對聖經神學的核心而言也可如斯看待,且可理所當然地指出,「聖經的核心」此一規範是與「聖經的統一性」此一主題分不開的。 我們的主張在於,乃是上帝的應許計畫構成這核心。這是一個位格性的核心,因此這核心乃集焦在上帝之子、也就是彌賽亞身上。但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動態的歷史性核心,因為它含括了一個更大的計畫,這計畫在歷史中有其獨特的樣貌;也含括了豐富有餘的供應,其中包括聖經中全部的啟示。
最近有一些學者對歷史批判學貧乏的成果(不提及彼此矛盾的結論)表達厭惡與失望,以致開啟了一次抵抗聖經之歷史面向的全面反動。但一個方法的過度運用不必要使我們陷入偏激,以致擺盪到相對的極端裡去。「上帝是歷史的終極基礎。」 正是祂開創歷史並形塑歷史。信仰與歷史不應當被視作是兩極化的,因為信仰乃仰賴真實的歷史行動與歷史言語。歷史永無法使探究者超越可能性的領域,這點是必須承認的,但這並不是說,在歷史理當停駐之處,信仰也必得停下其腳步。
然而,吾人必不可落入道路另一邊的溝渠裡,妄下結論道:因為信仰帶領我們在相信基督的道路上前行,我們就無妨放棄歷史的面向,解除信仰與歷史間的聯繫。選擇這答案,就是拒絕聖經啟示的主要方向。事實上,使徒信經的核心直接取決於底下這些歷史事實:耶穌乃是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並在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就如邁爾所警告的:「即使我們僅宣告信仰擁有歷史元素乃是危險之事,但只要在新教神學從歷史撤退之處,就會有某種帶有柏拉圖色彩的、唯心的靈性宗教滲入這歷史真空中……於此,新教神學就會成為歷史懷疑論的擁護者。」

第二節 兩約之間的連續性與不連續性

就彌賽亞而言,舊約與新約之間的關係擁有很強的連續性以及漸進式的啟示。即使聖經的啟示的確表現出相當大的複雜度,但這決不能使我們灰心喪志而不去尋找新舊約間的連續之流以及整全的模式,此乃根植於那些有機的、具有衍生性的起源觀念,真理原本內孕在這些觀念的種子裡,並在它的每一個生成階段被宣告出來,至終長成一個全然成熟的真理機體。

第三節 發預言與預言的應驗

一旦超自然主義的事情被接受了,那關於上帝可事先宣告祂在未來所要成就之事的宣稱,也就在所有的意圖與目的上都受到了保障。當我們在《回到未來:聖經預言詮解提要》一書中主張,「對於上帝的行動而言,發預言是如此地自然,又佔據何其重大的部分,以致我們幾乎可以把發預言歸於上帝自己的屬性。」 這也正是上帝自己向列國無生命的偶像發出的挑戰:如果你是真神,就說說未來會如何、事情會怎麼發生吧(賽四一22-23,四五21b-c,四六9b-10,摩三7);對於聖經的本質而言,預言是如此重要,估計聖經中有將近百分之二十七的篇幅是預言。上帝的確是未來的主。
但同樣深具意義的是,預言的應驗也是聖經啟示的主要部分。預言的應驗並不只是教會決定說這事應驗便算數了。這一論調就算有絲毫護教的價值可言,這價值也是非常低的。不!在聖經中,那些以後所發生之事的實在性,終究須完美地符合在事情發生前就已經用話語表達出來的宣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