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四十二章經》是偉大的佛法,
是從印度傳到中國的第一部重要佛教經典著作,
也是中國最早譯出的佛教經典,
而且是一部含有較多早期佛教思想的佛經。
這部經典是在佛涅槃以後,由他的弟子們,把他一生所說的一些警句,擇要系統編集而成,也就是所謂的「佛的語錄」,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集成《四十二章經》,充分反映了佛說法的全部過程。從小到大,由淺入深。
經中主要闡明人生無常等佛教基本教義和講述修習佛道應遠離諸欲、棄惡修善及注重心證等重要義理,且文字平易簡明,可視為修習佛教之入門書。
本書《四十二章經》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共分題旨解說、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和解析佛經旨意。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四十二章經》的心法,當作讀經的誦念本,同時清楚了解《四十二章經》的文句涵義。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賴永海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財政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南京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理事長,鑑真圖書館館長。出版《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佛學與儒學》等16部著作,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11卷,近300萬字),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通史》(15卷,700萬字)。
譯注者簡介
尚榮
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師從賴永海、吳為山教授,主要從事佛教藝術研究,著有《中國佛教藝術百講》,為《中國佛教藝術》編輯部主任,獨力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專案,參與多項國家專案,現任教於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
延伸閱讀
賴永海主編,陳秋平譯注,《金剛經‧心經》
賴永海主編,王彬譯注,《法華經》
賴永海主編,陳林譯注,《無量壽經》
賴永海主編,尚榮譯注,《六祖壇經》
賴永海主編,徐敏譯注,《圓覺經》
序
《四十二章經》也稱「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從印度傳到中國的第一部佛教聖典。此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東漢永平十年(六七),漢明帝因夜夢神人(佛陀),即遣派使者張騫、羽林中郎將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到大月支國求法,並迎請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法師,來到了中國的都城洛陽,駐錫在洛陽雍門外新建的白馬寺,翻譯佛經。此白馬寺也就成為了中國第一座寺廟。
他們所帶來的梵本經典,依歷史的記載,有六十萬言,而翻譯的第一部經典,就是《佛說四十二章經》。除了這部經外,他們還陸續翻譯了《法海藏經》、《佛本行經》、《十地斷結經》、《佛本生經》、《二百六十戒合異》等五部經,但此五部經都已遺失。到現在,兩位尊者翻譯的經典,僅僅保存了《佛說四十二章經》流傳世間。
「四十二章」是因本經分為四十二段而得名,經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修多羅原意
為「線」、「條」、「絲」等,引申其義為「貫穿攝持」。凡佛所說真理皆可曰「經」。經又訓為「常」,以所說為常法故。本經以四十二段經文,攝佛說一切因果大義,因此稱為「四十二章經」。
本經內容除了經序外,計四十二章,分別為:出家證果、斷欲絕求、割愛去貪、善惡並明、轉重令輕、忍惡無瞋、惡還本身、塵唾自污、返本會道、喜施獲福、施飯轉勝、舉難勸修、問道宿命、請問善大、請問力明、捨愛得道、明來暗謝、念等本空、假真並觀、推我本空、名聲喪本、財色招苦、妻子甚獄、色欲障道、欲火燒身、天魔嬈佛、無著得道、意馬莫縱、正觀敵色、欲火遠離、心寂欲除、我空怖滅、智明破魔、處中得道、詬淨明存、輾轉獲勝、念戒近道、生即有滅、教誨無差、行道在心、直心出欲、達世如幻。
這是佛涅槃以後,由他的弟子擇其一生所說的精粹警句,彙編而成,好似一本佛的語錄,在這一點上,頗與《論語》的性質相類。對於本經與其他佛經的聯繫,隆蓮法師在《中國佛教‧中國佛教經籍》中介紹《四十二章經》時提到:各章的內容多見於阿含部經典,例如:第三章見《中阿含經》卷三《思經》、《伽藍經》、《伽彌尼經》,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十章見《中阿含經》卷三十九《須達哆經》及別譯《須達經》、《長者施報經》、第十七章見《雜阿含經》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見《中阿含經》卷五十五《晡利多經》,第二十六章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見《長阿含經》卷二以下《遊行經》、第三十章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五〈五王品〉之四、卷二十七〈邪聚品〉、卷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見《雜阿含經》卷九、《增壹阿含經》卷十三及《中阿含經》卷二十九《沙門二十億經》,第三十九章見《中阿含經》卷二十八《蜜丸喻經》等。
但本經文字,比這些經文簡略,很像是其摘要。然而此中次序安排是井然有序的,近代太虛大師對全經以三乘共教行果,五乘善惡通義,大乘不共勝行,信教解理修行來判攝。另此經專為出家沙門說法,因此常在經中稱說「沙門」。
對於本經的特色,太虛大師總結為四點:一、辭最簡馴;二、義最精富;三、臚者古真;四、
傳最平易。此經於諸經中文辭最為約易;本經也非僅為小乘之法,實際上包括大小乘一切教義無所不攝;本經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部佛經,後世經論譯名多自此出,後世的譯家不能踰越;另外此經開端即出經義,最為直截了當,異乎餘經。
本經有多種異本,現存主要的有五種:一、《高麗藏》本;二、宋真宗注本;三、唐《寶林
傳》本;四、宋六和塔本;五、明了童補注宋守遂注本。近現代金陵刻經處將《佛遺教經》、《佛說四十二章經》和《佛說八大人覺經》三經合在一起刊行。本經的真偽問題曾引起很大爭論,梁啟超、胡適之等好多學者曾對該經加以考證、筆戰和辯論。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十一冊,搜集了各方面討論《佛說四十二章經》真偽的文章。值得肯定的是,近代太虛、印順等高僧都肯定《佛說四十二章經》不是偽造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注解,明朝有蕅益大師簡明扼要的《四十二章經解》;近代有太虛大師深入講說的《四十二章經講錄》、宣化上人所作的《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另有菲律賓自立法師較為詳細的《佛說四十二經講記》、賴永海先生的《佛典輯要》,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注解本。本書在題解部分多依太虛大師的《四十二章經講錄》,並參以蕅益大師的《四十二章經解》,譯文、注釋部分多參照以上所說各注解;注釋部分主要參考和引用了《佛光大辭典》、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國百科全書(佛教篇)》等工具類書。
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內容,對我們現實的人生富有啟發作用,可以說它是引導我們修身、
行持、處世、待人,乃至成佛的解脫之道。
因學問不足,其中定有許多不妥之處,於此多請十方大德、專家、讀者指正。
目次
第一章 出家證果
第二章 斷欲絕求
第三章 割愛去貪鎮
第四章 善惡並明
第五章 轉重令輕
第六章 忍惡無嗔
第七章 惡還本身
第八章 塵唾自汙
第九章 返本會道鎮
第十章 喜施獲福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
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
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
第十六章 舍愛得道
第十七章 明來暗謝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第二十一章 名聲喪本
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獄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
第二十六章 天魔嬈佛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
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第二十九章 正觀敵色
第三十章 欲火遠離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滅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第三十四章 處中得道
第三十五章 垢淨明存
第三十六章 輾轉獲勝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滅
第三十九章 教誨無差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第四十二章 達世知幻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出家證果
這是本經的第一章,說明沙門證阿羅漢果的過程。從這一章開始,直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屬於正宗分,即是本經所講的主題。
佛言:「辭親出家1,識心達本,解無為法2,名曰沙門3。常行二百五十戒4,進止清淨5,為四真道行6,成阿羅漢7。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8。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9。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10。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譯文】
佛陀世尊說:「辭別親人出家,識自心源,通達佛的深理,了達一切法的本來真實相,解無為
法,這樣的行者稱為沙門。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威儀進止清淨,觀察四諦而修道行,證阿羅漢果。阿羅漢能飛行變化,具有曠劫壽命,一行一住,皆能感動天地。其次為阿那含果。獲阿那含果的行者壽命結束後生於十九天之上,於五淨居天中證阿羅漢果。其次為斯陀含果。獲斯陀含果的行者,一上欲天,一還人中,即證得阿羅漢果。其次為須陀洹果。獲須陀洹果的行者,七次生於人間天上後,便證阿羅漢果。斷除愛欲後,便出苦輪,如同四肢斷掉一樣,不再復用。」
【注釋】
1 辭親:辭,就是辭別。親,就是父母親或親戚朋友,辭親目的是要出家。辭親而出家,可以分為兩方面:一、辭別親人,奉父母命出家。佛在世的時候,一個人想要出家,必須經過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出家;要是父母反對的話,釋迦牟尼佛也不會接受他出家的。二、辭離親族,以便斷除纏累。家庭是一種拖累障礙道業,遠離家庭恩愛,才能夠修學佛法。出家:定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就是出離家庭,到寺廟過生活。廣義,出世俗家,入真諦家;就是出離了世俗之家,出五蘊家,入法身家。
2 無為:無造作之意。為「有為」之對稱。即非由因緣所造作,離生滅變化而絕對常住之法。又作「無為法」。原係涅槃之異名,後世更於涅槃以外立種種無為,於是產生「三無為」、「六無為」、「九無為」等諸說。於小乘各部派中,說一切有部立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合為「三無為」。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於「三無為」之外,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無色處」,及緣起支性(十二緣起之理)、聖道支性(八聖道之理)等,總為「九無為」。化地部則以不動、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取代「四無色處」,亦作「九無為」之說。
大乘唯識家於「三無為」外,別立不動、想受滅、真如,合為「六無為」;或開立真如為善法、不善法、無記法,而為「八無為」。然無論開立為「六無為」或「八無為」,非謂無為有多種別體,而係斷除我、法二執所顯之一種法性;復以此一法性從所顯之諸緣而稱種種之名。準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實相等亦皆為無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記「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無為法中之最殊勝者。
3 沙門:又作「沙門那」、「沙聞那」、「娑門」、「桑門」、「喪門」。意譯「勤勞」、「功
勞」、「劬勞」、「勤懇」、「靜志」、「淨志」、「息止」、「息心」、「息惡」、「勤
息」、「修道」、「貧道」、「乏道」。為「出家者」之總稱,通於內、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鬚髮,止息諸惡,善調身心,勤行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在印度,不單是佛教的出家人叫沙門,在當時的婆羅門教,以及其他九十六種外道,只要是宗教師,都稱為「沙門」。不過,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是「釋種沙門」。
4 二百五十戒:又稱「具足戒」。即比丘所必須遵守之戒律,共有二百五十條。各部派所傳之不同律藏,各部派戒條之數亦略有出入。然大體皆以二百五十條為基本之數。主要遵守的是「五
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戒,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
敬。
5 進止: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要合乎威儀,合乎戒律。進,即前進。止,即停止。清淨:音譯「毘輸陀」、「輸陀」、「尾戍馱」、「戍馱」。略稱「淨」。指遠離因惡行所致之過失煩惱。一般常用「身」、「語」、「意」三種清淨。
6 四真:即四真諦。道行:又作「道業」,意為佛道之修行。
7 阿羅漢:為「聲聞四果」之一,如來十號之一。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囉呵」、
「阿黎呵」、「遏囉曷帝」。略稱「羅漢」、「囉呵」。意譯「應」、「應供」、「應真」、
「殺賊」、「不生」、「無生」、「無學」、「真人」。其中主要的三種意義是應供、殺賊、無生,「應供」意為阿羅漢是真正應該接受人天供養的聖者。「殺賊」,賊,指煩惱賊,證到阿羅漢的聖果,已經把所有的煩惱都斷盡了。「無生」,阿羅漢既然斷除了一切的煩惱,也斷盡了一切染污的行為,這時候已經了生脫死,不會再來受生了,所以稱為「無生」。總之,阿羅漢指斷盡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而堪受世間大供養之聖者。此果位通於大、小二乘,然一般皆做狹義之解釋,專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廣義言之,則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8 阿那含:舊譯作「阿那伽彌」、「阿那伽迷」。略稱「那含」。意譯「不還」、「不來」、「不來相」。乃「聲聞四果」中第三果之聖者。是斷盡欲界的煩惱的聖人的通稱。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還」。
9 斯陀含:又作「沙羯利陀伽彌」。意譯作「一來」、「一往來」。係「聲聞四果」中之第二果位。
10 須陀洹:為「聲聞四果」中最初之聖果,又稱「初果」。即斷盡「見惑」之聖者所得之果位。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