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評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身為大唐名將薛仁貴的兒子,自律甚嚴的薛丁山遵行父道,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當他為了解救父親而率軍西征,一路上過關斬將,卻遇見了比他技高一籌的樊梨花,讓他一敗塗地。
貴為西涼國將領的千金,獨當一面的樊梨花勇於表達自我,不同於傳統大家閨秀。當她受命代父與唐軍交戰,輕取唐軍將領,卻遇見了人品非凡、氣宇軒昂的薛丁山,讓她心生愛慕。
當個性與立場相反的兩人在戰場上相遇,究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樊梨花為了薛丁山違背父命,甚至放棄西涼國轉而協助大唐征西,為什麼薛丁山卻屢次拒絕她呢?她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薛丁山回心轉意?而薛丁山最後會接受樊梨花的心意嗎?趕緊翻開本書,一探究竟吧!
冷翔雲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畢業。雖然在臺北市出生長大,但一點也不像臺北的小孩。從小就喜歡閱讀小說、散文,還有各類看似有趣的書籍。中學時期參與刊物編輯,並開始嘗試寫詩和小說。不喜歡規規矩矩的生活,對於非主流的思考邏輯,總保持高度興趣。文學之外,冒險是他生活的另一面,喜好登山、攀岩、古道探勘。以「人生沒有不可能的事」為座右銘。
重溫中國古典小說
中國的古典小說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蘊藏著屬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意涵。它們不只是紙本上的文學,更化身為各種戲曲、故事、巷議街談,不經意的埋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成為腦海中片片斷斷的記憶。這些小說總是提醒我們忠孝節義的重要,教導我們如何處世做人,並且提供天馬行空的情節,豐富我們的想像力,引導我們跳脫框架,從不同的面向去思考。
筆者從小就喜歡讀中國古典小說,尤其是演義類和志怪類的小說,閱讀時總是隨著小說主角的經歷,展開跨越時空歷史的想像,並在「且聽下回分解」之後,欲罷不能。長大之後,因為開始接觸到寫實主義、意識流等現代小說,眼界大開,對中國古典小說反而日漸疏遠。直到接下編寫本書的任務後,才陸續重讀一些作品,並驚訝的發現,原來自己被古典小說影響這麼深。多年之後重溫舊故,實在別有一番新感受。
中國古典小說很多都取材自歷史,其人物和情節因為經過小說家虛構杜撰、加油添醋,常常和歷史有出入,但讀起來的感覺卻比真實還要真實,也更能獲得讀者的關注和認同。例如正史上的曹操,是一個開創新局的革命家、大文豪,但透過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刻劃,曹操卻成了氣度狹小、善疑多詐的人,以一代梟雄的形象深植人心。可見古典小說藉由人物和情節的塑造,已經脫離了正史自立門戶,有了完整的生命。
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也是如此,薛丁山征西成功塑造出樊梨花這個經典女性角色,她帶兵軍令嚴明、處事足智多謀、私下敢愛敢恨。這個不存在於正史中的角色,因為小說加持而家喻戶曉,知名度甚至遠遠凌駕她的丈夫薛丁山之上。其他女性角色獨立自主的前衛觀點,也讓讀者驚嘆連連,並了解到中國古典小說的觀念其實十分開放,一點都不古板說教。
除此之外,在寫作技巧上,本書原著也呈現出有趣的面向。在征西過程之中,兩軍對陣是整部作品推進的主調,過關斬將的情節反覆出現,成了原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默契。唐朝大軍經過什麼關、遇到什麼守將、使用什麼法寶、列了什麼陣法、請哪些仙人和道友協助等細節,就成為引發讀者好奇的重要元素。原作者利用讀者的期待心理,為相似的情節加入不同的想像和變化,並若有似無的以不同情節,串連起故事的發展,使讀者感到新奇並且堆疊出結尾的高潮。
在編寫薛丁山征西的過程中,對於浩浩蕩蕩的征西情節,哪些應該刪節、哪些應該保留,以及如何串連起這一層一層的關卡,實在讓筆者費盡思量。最後考量內容、篇幅必須適合小朋友閱讀,不得不大刀闊斧的砍掉許多精采的片段,把焦點集中在薛丁山 鎖陽城救父、樊梨花三難薛丁山以及最後道教和截教仙佛大戰這三段主要場景上,讓作品隨著情節的推進而呈現出不同的閱讀感受。
此外,由於筆者較少從事兒童文學的創作,使得初稿不論在敘事方式或用字譴詞,難免過於艱澀,不適合小朋友們閱讀。經過三民的編輯部門不斷耐心的溝通和校正,提出不少指點和建議,方能使最後呈現的文本,貼近小朋友們閱讀的習慣,在此向三民辛苦的編輯們說聲感謝。最後,感謝三民讓我有機會,讓我重拾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喜愛。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在各式文學作品推陳出新的現在,重新回到中國古典小說的世界中,去體會那股從傳統歷史文化孕育而出的奇妙力量,挖掘出更多美好但已被漸漸遺忘的寶藏。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