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欲望心理學:看人看到骨頭裡(簡體書)
滿額折

欲望心理學:看人看到骨頭裡(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弗洛伊德:“人類是充滿欲望並受欲望驅使的動物。” 《欲望心理學:看人看到骨頭裡》是一本深刻解讀我們自己和他人的書。 看透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什麼,也不要看他做什麼,要看他為什麼,即他的行為是出於哪種欲望。這些欲望潛藏在人們日常的行為中,人們的行為總是受一種或多種欲望的驅使,誰都逃不出這些欲望。 作為澳大利亞社會學研究者中的翹楚,休.麥凱一生都在傾聽人們心中的夢想、恐懼、熱情、希望與絕望。他充分展示了他作為人類內心記錄者和解讀者的超強技能,為你解讀10種隱藏在人們行為背後的原始欲望。.

作者簡介

休.麥凱,澳大利亞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小說家,聖詹姆斯倫理中心的創始人之一。此外,他還是道德哲學的碩士,他的著作《麥凱報告》一直是澳大利亞社會學研究方面的基礎讀物。.

名人/編輯推薦

《欲望心理學:看人看到骨頭里》編輯推薦:沒有不能看透的人,沒有不能解讀的行為,只有你沒能理解的欲望。
?看透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什么,也不要看他做什么,要看為什么。
?可讀心,可攻心,看透人的欲望,沒有搞不定的人,沒有做不成的事。
《重口味心理學》后更深度解讀人性本質“欲望”,所有讀心術、攻心術、操控術的本源,只要看透欲望,沒有搞不定的人,沒有做不成的事。

前言:為什么人們有時精明有時犯“二”
或許我們要比祖先聰明,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總是理智的。
我們說一套,做一套。
我們批評別人這不該做,那不該做,而自己卻在做著不該做的事情。
我們經常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然而有時我們卻會不顧自身安危去幫助毫無關系的人。
欲望是驅使我們前進的動力
我們自認為合理地解釋了我們魯莽、沖動或不負責任的行為,甚至對諸如做何種工作、是否要孩子、在哪里居住等問題都做了合理的安排,但結果我們總是會“百密一疏”,甚至會貿然行動。
我們無法解釋:那些愚蠢和欠妥的事情,我們為何明知不能去做,卻最終還是做了。
在諸如野心、性欲、妒忌和貪心等強大力量的驅使下,我們明知別人和自己會痛苦,但還是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
也難怪我們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困惑,我們所有人都會受到一連串諸如欲望、激情、期許和需求的驅使,它們對誰而言都是很難權衡的,更不用說控制它們了。我們需要太多不同的東西,甚至有時想同時占有它們,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會感到糾結的原因。
正是由于各種欲望持續不斷地相互作用,?我們才很難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做出單一的解釋。這不像我們上班是為了實現一種欲望,我們跳舞是為實現另一種欲望,我們裝修廚房或購車又是為了實現與上述不同的欲望。我們的各種欲望相互交叉和重疊,通常都是相互競爭著以爭奪我們的關注。舉例來說,在人際關系方面,我們會感覺到對關懷的渴望和對控制的欲望是相互作用著驅使我們的。我們總是希望能夠穩定地生活,同時又期望著驚喜的出現。
試想這些欲望就好比織成一張大網的絲線:我們似乎可以將它們拉拽出來單獨審視,這也正是這本書中我們要做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它們似乎都很難獨立存在,因為它們都是這張網的一部分。因此我沒有對本書的各章節進行重要性排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對“欲望”進行分級。
我們的各種欲望不僅僅是相互作用和相互競爭的,它們也會此消彼長。誰沒有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想著昨日讓自己心情澎湃的種種激情突然消逝的情形?誰沒有努力去做了那些別人認為該做的事情,或努力得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東西,卻仍沒有得到應有的滿足感的時候?

這些欲望都是什么?
在這些欲望之中,有些是對真理、美麗、公正或和諧等精神層面的抽象期許——比如我們在夢境中會夢到的理想狀況:生活更富有、更滿意或世界更美好。我們之中有些人受到實現這些理想的激情的驅使,付諸畢生的心血:他們成為了偉大的慈善家、社會改革運動的領袖、建筑設計師、畫家、作曲家或作家等。但我們之中還有一些人是通過聽勵志的音樂、參觀美景或參與藝術和文學創作來實現自己的這些欲望的。
有些欲望更為基本:對物質持續不斷的需求促使我們從大自然中獲取食物、水、睡眠和庇護場所。
隨之而來的是一組與身份感、人際關系和社會地位相關的欲望,我們稱之為“社會欲望”。這些欲望影響著我們的處世方式,諸如愛情和友情、家庭生活、工作、權力和鄰里社區關系的方面。
對于這些渴望,有多少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呢?美國精神病學家戈登?李文斯頓認為,做一個有所期望、能愛他人、有事可做的人,你才能把事情做好。你或許想在既定時間里實現各種不同的渴望,但似乎僅有30% ~ 40% 是我們的合理期望。

為什么不單獨談論兩性
由于我們成長于后弗洛伊德時代,所以一直受著弗洛伊德的觀點的影響(盡管他本人并沒有對此進行過于深入的研究),即“性驅使我們做事”。眾人皆知,雖然“性驅使”是強勁的,但它也會引起麻煩:其強勁的欲望可以將我們的注意力分散,特別是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或面臨中年危機之時。它驅使我們經歷一些最為不顧后果的行為以及一些毫無希望的時刻。有時它可導致苦澀的悔恨、內疚和困惑,但它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對愛的感情表達得更為強烈……當然它還可導致孩子的誕生。
那么性欲為什么不屬于我們這個欲望網絡10條線中的一條呢?(本書分為10章,以10條線來講述欲望網絡)在我們的社會和情感生活之中,性是我們實現其他欲望的方法之一,而其本身并非是一種我們這里所談及的欲望。當然,如果將其看作是純粹的對兩性的基本追求的釋放,那么它本身可以稱為是一種欲望,盡管一些人要反對“基本”這個詞,而把性滿足與真理和美好一同歸為精神范疇。
很顯然,基于作用于腦部的性激素的強烈效果,以及性和愛關系方面的復雜經歷,在性方面我們很難給出一個純粹的、單獨的范疇,正如“基本”和“更高”的欲望一樣。通常情況下,會有很多超出性欲本身的東西(或欲望),而這些“超出部分”正是我們在這里所要探討的。

欲望關乎我們如何選擇
本書所探討的十種欲望在本質上并無好壞之分。由于我們時而受著高尚動機的驅使,時而又受基本動機的驅使,因此這些渴望之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將我們最好的以及最壞的一面展現出來。這也就是為什么本書中有幾個章節對?“陰暗面”的敘述只有寥寥數語。
揭示各種欲望所表現出來的最為陰暗的一面是為了說明其他人也會遭受同樣的困擾——如果我們自身得不到滿足感的話,那么惡意的想法就很可能揮之不去。比如拒絕承認他人,這正是我們對“受到重視”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的一種慣常的表現;嘲笑他人的信念很可能是我們對“信仰”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的表現;想讓別人少得到些東西的想法是我們對“獲得更多”的渴望未被滿足的一種表現;收回好感是我們對“愛”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的表現。
無節制的欲望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但未實現的欲望則是情感方面的定時炸彈。當“受到重視”這個渴望受到挫敗時,挫敗本身便可成為個人、社區乃至國家手中所掌握的危險武器。而對“愛”的渴望受到挫敗則可使我們的整個世界觀蒙受陰影。
這些欲望每一個都可得到或好或壞的利用:這些是我們做出的選擇,正是這些選擇形成了我們所處社會的形態。
《欲望心理學》?促使我展開了社會學者應做的工作,即對人性進行直接的調查(對我、我的家人、朋友和我所遇到的每個人進行調查)以及閱讀他人著作,特別是小說家的作品,因為我堅信小說家的工作比任何人都更為艱難,因為他們要盡力去解釋人們的行為。
根據我的理解,不要通過直接詢問他人來獲知其做一件事的原因。我的研究方法一直都是間接的:我所熱衷的方法是邀請一組人——朋友、鄰居和同事——來相互交談,談論生活的一些細節,而我則認真傾聽他們的談話內容,并注意他們的談話方式,然后將其與他們的實際行為相聯系。
“為什么”是我們總想問的,但通常情況下我們應該避免這樣問,因為它可產生一種期望,即期望對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進行合理的解釋。雖然有時我們的行為方式連我們自己都很難解釋清楚。
在本書中有許多觀點都是通過引用實例的方式來表示的。這些都或多或少地逐字引用我本人研究項目的參與者的談話內容以及我與家人、朋友的交談內容。另有一些引用則是為了隱藏說話人身份、使原文更流暢或將兩句合并而進行的修正。
為什么我要稱它們為“欲望”呢?我們可以稱其為動機、希望、夢想或目標,對于這些稱謂我都可以欣然接受,但是我選定“欲望”是用來表達這樣一個觀點,即盡管這些是我們想做的——有時是十分熱衷做的,但它們并不像我們更為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樣,它們并沒有控制著我們。我們缺少了水、食物或睡眠便不能生存:那些是毫無商量余地的。
但是本書中所探討的這十種欲望則完全可以進行商議,它們并不是關乎生存,但有關我們如何選擇生活。

目次

前言:為什麼人們有時精明有時犯“二”第一章 塗鴉、發表言論、惡霸行為的目的:渴望重視的心理為什麼在家庭中人們往往感覺不受重視為什麼有些人渴望被重視的感覺更強烈為什麼長期遭受冷漠的兒童長大後更容易犯罪為什麼很多夫妻經常吵架卻不離婚為什麼對孩子過度誇獎是有害無益的為什麼婚姻會出現“七年之癢”為什麼人們喜歡在行為和用品上模仿名人為什麼有些人對狗比對人好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用豪車和手錶來彰顯自己為什麼人們喜歡被傾聽怎樣才能讓人感覺“得到了你一心一意的關注”第二章 人人都有戀家情結:自我空間心理為什麼很多人習慣於坐同一個位子為什麼總有些地方讓我們懷念為什麼網絡上容易出現欺詐等極端行為為什麼人們會對故鄉有特別的感情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賴床多數戰爭是源於對空間的爭奪嗎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買房子第三章 為什麼一些大科學家也會信仰宗教:信仰心理為什麼人們需要信仰為什麼宗教能拯救一些人的精神我們如何生活比我們信奉什麼更重要嗎為什麼有些人靠“相信”就能緩解病痛為什麼廠商熱衷於做廣告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去懷疑為什麼許多人容易依賴“領袖”為什麼很多人會對其他人的信仰感到費解第四章 與他人對話、與自己對話、與自然對話 :聯結心理我們如何與自己交流我們還需要更多地瞭解自己嗎為什麼有時與人交流會遇到阻礙為什麼人們在網上交流流暢而見面後卻感到尷尬為什麼許多城市中人會渴望回歸自然你的不幸來自缺乏某一方面的交流嗎第五章 為什麼人們會因為做成了某事而興奮:自我價值心理什麼情況下人們才會“見義勇為”為什麼有些人退休後會感到焦慮為什麼許多人做完家務後希望得到家人的稱讚為什麼做擅長的事情會得到更多的滿足感為什麼很多人討厭“好為人師”的人人性本善嗎第六章 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群居 :歸屬心理為什麼許多人喜歡有自己的“圈子”為什麼有時球迷會做出瘋狂的舉動為什麼同一集團內會產生不同派別為什麼老鄉在他鄉相聚還喜歡說方言為什麼會對開寶馬車的人印象不好為什麼自殺也會有“集體”第七章 為什麼人們總是欲求不滿 :貪欲心理 為什麼很多人失落時會酗酒或瘋狂購物為什麼人們容易暴飲暴食為什麼有些人認為有錢不花的人是笨蛋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錢是人類價值的體現為什麼權力者和富人更容易嫉妒他人為什麼人們會迷信“經濟增長”為什麼媒體總是能吸引到更多眼球為什麼有些人會“好戰”為什麼很多事都容易成“癮”為什麼多數人喜歡“懷舊”為什麼人們都想長壽第八章 為什麼權力總是充滿吸引力:控制心理為什麼人們會感覺生活“失去了控制”為什麼社會變化太快會讓一些人感覺“恐懼” 為什麼比起大事件,人們更願意關心生活小事為什麼人們對圖書或影視劇的解讀各不相同為什麼讓孩子遭受磨難對其心理成熟是有幫助的為什麼越多的標語、監控會讓人越不安為什麼人們應該降低期望為什麼獲得絕對控制權的人容易趨於腐敗為什麼有些人認為懲罰犯罪者可以“不擇手段”如何控制我們的時間和生活第九章 為什麼許多人會感到日常生活單調乏味 :意外心理 為什麼人們喜歡讓自己的經歷聽起來更具“戲劇成分”為什麼青少年容易著迷於網絡遊戲為什麼那些經歷過大變動的人會顯得更為穩重為什麼人們會遭遇“中年危機”為什麼那些對未來有憧憬的人更能承受磨難為什麼有些人容易“出軌”為什麼有的人越“減壓”越感覺累第十章 為什麼人們言必提“愛”:愛的心理 為什麼身體接觸可以增加親密感為什麼愛情初期的激情無法保持長久為什麼離婚率如此之高除了父母,誰會“無條件愛你”為什麼人們不認可異性“密友”為什麼愛和友誼的結束總讓人難以接受為什麼有些人會對所愛的人做出瘋狂舉動什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致 謝.

書摘/試閱

為什么有些人容易“出軌”
對于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對希望某事發生的欲望有時會膨脹為希望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
我們從讓自己興奮、激動或繁忙的生活經歷中收獲很多。(有誰在路過一場車禍現場時不會放慢腳步?)
小孩子喜愛被追逐,他們喜歡在捉迷藏游戲中被“找到”,他們喜歡被逗樂,他們喜歡在被舉到更高處旋轉時的興奮。露天游樂場的游藝設備給游客帶來了興奮感,讓他們初步體會到了危險——雖然只是模擬的危險,也同樣給游客帶來了興奮感。
隨著我們慢慢長大,生活本身為我們很多人提供了太多的興奮,但是我們中的一些感情豐富的人從來沒有失去對兒時興奮的依戀:從極限運動到魯莽的戀情、飛車游戲、賭博,他們對興奮的欲望似乎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對于他們來說,這種欲望不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得到滿足,或者通過網球或高爾夫球比賽得到滿足,或者通過常規的旅游觀光假期得到滿足:他們需要“走到邊緣”。一些人也確實是這樣做的,通過攀登高聳而險峻的山峰、跳傘、乘直升飛機上高山滑雪……似乎只有通過從容不迫地將自己推向危險之路,他們才可以產生一些興奮,讓自己感到完全的活力。而有些人利用毒品來讓自己踏上一個虛幻的內心“邊緣”之旅。這兩種情況,目的都是通過被提高了的興奮感來改變對生活的感知。
一些人覺得在沙發上玩電子游戲或者觀看沒完沒了的墜機片段或者有關連環殺手、強奸案、種族騷亂、恐怖襲擊或政治危機的消息很刺激。在抱怨媒體強調丑聞和災難的同時,他們帶著興趣觀看著這一切:“如果你知道要出事,你還會一定要登上那架飛機嗎?”“試想如果我是那個女孩。”“一個人怎么能對其他人做出那樣的事呢?”
即便是環境惡化、氣候變化或經濟崩潰的消息也會帶來興奮感:這太糟糕了!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我們能夠幸存嗎?我們對壞消息的欲望一部分是受到不可理解的好奇心驅使的,我們對人類的極限感到好奇,包括不良行為的底線,這同時也是替代尋求刺激的一種形式。
當然,體育運動也是如此。每種運動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興奮感,帶來了令人振奮的緊張感。幾乎所有的運動比賽最終都源自遠古狩獵或戰斗——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之中會有許多人將運動視作神圣的,并為體育競技場上的勝利者賦予英雄般的地位:他們就象征著遠古時代的冠軍獵手和武士。這同時也是父親會對兒子在運動方面的表現賦予強烈的感情的原因:在一些原始情感的層面,他們感到自己的兒子正在為狩獵或戰斗接受
身體健康方面的測試。
觀看職業體育運動則完全是另一碼事。忠誠的支持者為運動員的優秀表現而極度激動,顯示了我們多么強烈地渴望興奮。“我為足球而生”——或者為曲棍球、壘球等競賽而生,這對于那些感到工作乏味的觀眾來說是
毫不夸張的話。
觀眾的熱情有時會達到無法控制的程度:足球運動中的球迷流血沖突就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每個文化都有著自己各種不同的運動欲望。澳大利亞人、加拿大人和新西蘭人有時聲稱自己是體育狂人——他們在2000 年悉尼奧運會、2010 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和 1995 年、2000 年的美洲杯比賽中獲得勝利時流露出了強烈的國家自豪感。但是與蘇格蘭人、西班牙人、巴西人、法國人或者意大利人的熱情相比,他們只是小巫見大巫(意大利人可以效仿畫家卡拉瓦喬:當在網球比賽中失利時,他槍殺了他的對手)。
結婚儀式對于各個年齡的人來說都是一個興奮的來源,但是對性的興奮衍生出來的新欲望是許多人無法擺脫的,特別是對恐懼自己的性能力衰退的中年男性,或者不能再容忍配偶把自己不當回事的女性。
中年人尋找性冒險有時是在雙方忠誠關系的安全界限內進行的,在這一界限內他們會運用各種策略——從性感內衣或養性健身術輔導班到奇特的假期或肉毒桿菌除皺術,為的是給夫妻的性生活“增添趣味”。但也有時候,這一切通常會在充滿隱伏危險的婚外情中進行。
我把手放在那兒,她把手放在那兒——還是同樣的老套,一晚又一晚,一年又一年。你不想承認,但是這確實變得乏味,如果有別人表現出對我有一點興趣,我就會招架不住。
有一個朋友曾經告訴我當妻子開始買艷麗的內衣并穿著它上班的時
候,他就開始擔心了。
一個老板愛上了他年輕又迷人的私人秘書,危及了家庭和婚姻穩定;厭倦了家庭瑣事的主婦開始與水管清潔工發生了戀情;丈夫開始和一名新近離婚的需要安慰的女同事一起喝咖啡;被忽視的中年妻子幾乎不能壓制自己對教區教士的性幻想……這些事情都是可以預料的,但是并不愉快,也不令人興奮——這些事已經成了陳詞濫調。用另一種陳詞濫調來說,它們大多注定要以淚結束。但為什么我們還是會這樣做呢?我們對于這些情況都不是無知的受害者,但是我們的判斷很容易地被荷爾蒙的作用所損壞(特別是在低落時),將我們踢到一個更為危險和更為刺激并帶有性激情的地方。
在這些冒險的經歷之后,一個困窘的浪子回頭也許可以幸福地重新燃起之前視為理所當然的關系,但是這其中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可能這種浪子回頭可以使一方勉強接受“這些事情發生”,并謹慎地重新建立關系,但在這種新建立的關系中卻丟失了另外一個欣喜——完全的信任。
我們對性興奮的欲望有點像是熱制導導彈。如果我們能了解它的力量,那么我們也許會在選擇目標時更加謹慎,盡管歷史上從未聽說過有成功的先例。
營銷公司了解我們對興奮的欲望有多么強烈,他們同時也知道,對于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興奮需要新的與眾不同的東西才能帶來:不論是嘗試口香糖新口味或新的假期目的地、嘗試把居室改變為一個新的鮮明醒目的色彩,還是嘗試可以讓自己成為關注焦點的光鮮亮麗的鬈發。汽車公司承諾其轎車可以成為“最終的座駕”,這其中暗含的意思就是,這款汽車的司機可以享受到的興奮是那些選擇其他轎車的笨蛋們所無法享受到的。“興奮”現在是從運動轎車到贏得觀眾的搖滾明星和電影導演的營銷標簽。
世界上一連串的城市都推出了旨在為居民注入興奮的節日,并吸引了很多尋求興奮的游客,這又一次回應了我們需要更多超出日常的興奮。即便是在有“歐洲城市寶石”美名的愛丁堡,人們也感受到了需要重新給它冠以“節日城市”的重要性,據說悉尼通過年度的藝術節而“活躍了起來”。

為什么很多夫妻經常吵架卻不離婚

當我們的態度、價值或信仰遭受攻擊時,我們本能的反應是去維護。當面臨迫害或嘲笑時,宗教信徒不會說“哎喲,我們一定犯錯了。讓我們不再有信仰吧,因為這讓我們看起來很傻很愚蠢”。相反,當他們的信仰遭到挑戰時,他們會更虔誠地進行宗教儀式,讓其看起來更為重要。
維護信仰是加強自我的最好方法。那些試圖通過正面攻擊來改變我們想法的人們通常會事與愿違:這些攻擊使得我們堅定了決心,讓我們更加固守我們的信仰,并讓我們的信仰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幾乎是人性的又一法則:你越直接地攻擊他的既定信仰,你越可能加深他們對自己的信仰。
另外一個幫助我們解釋為何少數群體因迫害反而變得壯大的理由便是:迫害深刻地顯示了其受到重視的程度——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如果被忽視,則群體很可能會侵蝕和凋謝。冷落才是真正的敵人。?
通常,對他人世界觀方面的抨擊會讓被抨擊的人感到一種激動人心的勝利,因為斗爭帶來的反射作用會在他的內心啟動:他們精力充沛、激動興奮;他們完全感到了他們的存在。他們是別人關注的焦點,即使那些關注是負面的。這種攻擊意味著他們值得讓攻擊對象來攻擊他們。
可悲的是那些碰巧與暴力男性相伴的女性的悲慘案例。從表面上看,似乎兩者并不相關,沒有理由繼續討論這個話題,而且在那些為內戰受害者提供避難和庇護的地方,以及那些有愛心社團支持的具有各種社會保障的地方,也很難徹底理解家庭暴力這種行為的實施動機。
“我仍然愛他”這句話聽起來有一點空洞:那是何種感情?但是一些處于這種處境的女性確實傳達了她們與暴力伴侶強烈的依存感,并且有一些女性甚至能夠向自己做出解釋:至少他沒有忽視我。這也許聽起來很愚蠢和自欺欺人,但那是對認同的渴望。受到痛擊很難成為他喜愛或欣賞你的標志,但是這也殘酷地提示了你確實受到了他的重視。
許多處于情感破裂和離婚邊緣的夫妻都表示會有一種抵擋不住的沖動要實施暴力:“我知道如果我給她打電話,那將蛻化為爭吵,但我還是拿起了電話。”這是為什么呢?這種復雜的現象至少表明了一點,如果她同我爭吵,那么至少她沒有忽視我。因此,大多數人爭吵并沒有離婚。
為什么那么多人想買房子
為什么許多人都受到了房屋所有權問題的困擾呢?是不是在這樣一個貪得無厭的世界中,我們需要占據一些屬于自己的空間呢?或者我們期待能有與家相關的安全感,并且認為這種安全感可以讓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自我空間”?或者僅僅是因為我們深信“磚和瓦”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擁有自己的家”是我們在物質上成功的標志?以上都是不充分的解釋。
擁有房屋所有權的人的比例在很多國家都是逐漸上升的,但在有些國家則是逐漸下降的。比如,在英國和加拿大,人們擁有屬于自己房子的比例目前已上升到高于70%,而在澳大利亞,這個比例則在下降。新西蘭的家庭房屋所有權比例自1991年達到頂點以來一直都在穩步下降,到2011年的時候,已不足65%。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最大的降幅出現在25歲到35歲的人群之中。美國的家庭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比例則保持在65%上下,其中非西班牙語裔的美國白人家庭擁有房屋所有權比例高達75%。擁有家庭房屋所有權的夢想勾引著人們,使得他們在抵押債務方面很脆弱。將貸款過度地施加于無力償還的低收入人群是造成美國次貸危機乃至全球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西歐國家在家庭房屋所有權方面有著各不相同的習慣。一些國家有著非常高的房屋擁有比率:其中西班牙、希臘和愛爾蘭超過80%,在比利時,這個比例大約為70%。其他歐洲國家都有著比購買房屋更為優惠的長期租賃政策,比如在瑞士,擁有家庭房屋所有權的家庭比例不足40%,而德國大約為43%,法國約為55%。在這些國家,穩定的住房安排、住戶對他們所住房子的責任心以及對鄰居的依賴都是長期租戶所普遍具備的。
但是,在一些國家,甚至是在一些擁有房屋所有權比例較高的國家,家庭房屋所有權問題正在發生著變化——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困難的經濟條件或者飛漲的房價使得比例發生了能被買到。所有權是一個嵌入很深、很大、很豐富、很復雜、很微妙的概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