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秋末獻禮,精選書展75折起
哲學騎士
滿額折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哲學騎士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30 元
優惠價
90207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在西方世界,使徒宣教即是不斷跨越邊界的遊歷,而騎士遊歷既是成長,亦是浪漫精神的展現。本詩集記錄了騎士遊歷探問何去何往、追問靈魂歸所的意義,甚至尋問身為人的意義何在。遊歷途中的採詩與創作,經由歷史學家編選與旁徵博引的註解,再透過此譯者按圖索驥追查史料,迻譯出來。

詩集中反覆思索自我的信仰,是最深層的答辯。而字裡行間的浪漫精神總帶著悲劇的惋惜感,回眸之間,即如〈掃羅自刎〉,便不只是如《聖經》記述歷史一般,詩人讓掃羅王回到身為人與王者的身分,與神對話。掃羅王反省怯懦與背離的告白:「如果後來我要追逐那不斷來臨、不斷失去的/過程,不知道山嶺上誰還能憐恤我」,掃羅內心的軟弱,渴望神如太陽般「回轉向我」,那最後的身影便更悲壯。又如〈鳥的賦形〉讓人想到聖靈化作鴿子降在耶穌身上,詩人在詩中不停使用「彷彿」、「是否」、「能否」、「如何」等字眼,似是遲疑,更疑問:「如何以無止盡的溫柔/去相信抽象賦形於/心之具象」,但末段「沒有人會懷疑」之語氣何等堅定,從遲疑到堅定,即便是人子亦有軟弱片刻,但在這一刻起他必深知使命,因此「展翅,完美的弧度」,如鷹展翅上騰。這正是詩人乃至於一般人都可能有過的內心掙扎,詩人透過筆下這些人物,一再探問,也更堅信。

作者簡介

利文祺

愛丁堡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翻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羅密歐與茱麗葉》、《暴風雨》,著有詩集《划向天疆》。

名人/編輯推薦

★〈浪漫與公義的探問〉 陳建男

人類常懷著冒險精神走向未知的境域,此過程超越常態,恆有不可預料的困阻與驚喜。在西方世界,使徒宣教即是不斷跨越邊界的遊歷,而騎士遊歷既是成長,亦是浪漫精神的展現。
因此序文中,讀者跟隨譯者的視角發現一個非科學所能解釋的地帶,那並非支配與征服,而是有一套嚴謹的曆法規範,有以想像結合實際經歷逐漸形成的知識體系。夢中有夢又有夢,時間與空間都成為虛無或不可指涉,城鎮的來歷不可考,但來自宗教甚至超越宗教的力量(聖杯)卻讓這一切運轉著。這是何其充滿靈性的前言,讓騎士遊歷探問何去何往、追問靈魂歸所的意義,甚至尋問身為人的意義何在。

騎士遊歷途中的採詩與創作,經由歷史學家編選與旁徵博引的註解,再透過此譯者按圖索驥追查史料,迻譯出來。這段旅程經過重重編選、轉譯的過程,呈現在讀者面前,既是私人的內在歷程,亦是通過不同身份,如政教光環下的騎士、隸屬於宮廷的歷史學家與譯者,透過由皇宮到私人圖書館的空間轉換,既真且幻,多方折射在讀者面前,此又何嘗不是一趟物質與精神的「遊」。
「遊」常是一種出界的精神活動,「遊」的過程,虛/實、時/空、物/我、故鄉/異鄉、階級、群己與性別等各種界線也產生模糊,我們看見詩人化身騎士,化身歷史學家,乃至於介入其中。〈山海經〉、〈山鬼〉、〈湘夫人〉雖是中國神話傳說之名,但詩中「水仙」、「鯨魚路」則又將讀者帶往西方神話的境地,詩人選擇中西神話融合其中,讓這種位移形成新鮮的參照點。〈玫瑰的象徵〉寫馬偕,不像其他詩作刻畫馬偕生平事蹟,而是透過「基督的愛」,轉寫知識傳播過程的使命,「宇宙之輪/鴿子的羽翼升騰/語境的困惑,迷宮/船舶輾轉的指針」就猶如多層的玫瑰花瓣,將基督的愛護(「化作春泥更護花」)轉化成生命的鐘聲響起。「化作春泥更護花」以成句入詩,並未減弱詩的節奏,反而呼應後面的詩句,平仄韻律也使詩原有的韻律感增添變化。中西並存,揉合毫不扞格,這是文祺創作一貫的特色。

思索信仰,往往是人最深層的答問,而字裡行間的浪漫精神總帶著悲劇的惋惜感,回眸之間,即如〈掃羅自刎〉,便不只是如《聖經》記述歷史一般,詩人讓掃羅王回到身為人與王者的身分,與神對話。掃羅王反省怯懦與背離的告白:「如果後來我要追逐那不斷來臨、不斷失去的/過程,不知道山嶺上誰還能憐恤我」,掃羅內心的軟弱,渴望神如太陽般「回轉向我」,那最後的身影便更悲壯。又如〈鳥的賦形〉讓人想到聖靈化作鴿子降在耶穌身上,詩人在詩中不停使用「彷彿」、「是否」、「能否」、「如何」等字眼,似是遲疑,更疑問:「如何以無止盡的溫柔/去相信抽象賦形於/心之具象」,但末段「沒有人會懷疑」之語氣何等堅定,從遲疑到堅定,即便是人子亦有軟弱片刻,但在這一刻起他必深知使命,因此「展翅,完美的弧度」,如鷹展翅上騰。這不也正是詩人乃至於一般人都可能有過的內心掙扎,但詩人透過筆下這些人物,一再探問,也更堅信。
鄭毓瑜先生曾言「中國傳統的知識思想乃至於情感信仰幾乎是一個不斷進行會聚的資料庫」,是「無所不包的博物記憶」,我不禁聯想西方在希臘神話、《聖經》信仰下,是否也有一套類似的系統、一個積累的資料庫,甚至也可說是抒情傳統智識性的一脈?當我們回到詩中出現的《聖經》話語或人物,或是西方神話、戲劇,自然而然興起對應的理解,是否也如中國抒情傳統一般使其他詩人可資取用,成為彼此會心一笑了然於心的同情共感?當我面對,「博物」一輯,思緒便不斷翻湧,更廣袤的想像形成的視界衝擊著種種思考。

在〈永恆的方舟〉一詩中,方舟救贖的神話,若被考古落實,信仰的力量是否會被動搖?神學家考究真實,意圖還原與保存,這就有如死守律法般的法利賽人,忘記純然相信,忘記詩中最單純且不可避免的喻詞(有如那些生物骸骨、神龕或聖杯),於是「被隱喻耗損的神話/如何在迷宮的困境裡有了生機/卻又如此虛無」。詩人以「永恆」還回應:得到印證的是否為真?〈紅樓夢中的文學家〉則有如書中之書,在原本迻譯的詩歌中,再現「遺失的孤本紅樓夢」之另一則軼事,時間來到晚清,當此中國千古未有之變局,「遺失的孤本紅樓夢」猶如紅樓續書,回應寰宇世局知識體系的改變:

首先,他發現架構是宇宙全部
一部小說收納所有時間,歷史
所有鉅細靡遺的物件,一部完
整的知識體系,一本活物辭典

這樣龐大的體系,收束在一部「遺失的孤本紅樓夢」中,寫作者讓男主角、男孩都臣服於愛情之中,彷彿也是詩人自道。而無論小說或詩歌,愛情成為引譬連類的關鍵。
在「博物」一輯中,無論神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或是科學家(〈科學家與終極定理〉)與生物學家(〈生物學家與印度僧人〉),他們跋涉冒險於新的發現中,科學似乎可解釋一切,甚至「將能預知末日」,卻無法回答最永恆的靈性逼視;科學可以分析情緒,監控生理,卻無法掌控「心中的世界」。但「曾是一個幸福的時代」,那是以「想像的音樂性」,結合所經歷的身體感,以吟遊的方式形成的知識體系,那彷彿是以心傳心不立文字,萬變不離本宗的詩歌詩意。而這或許正是文祺嘗試在中西古今間抽繹出的一條脈絡。
除此之外,文祺的詩亦猶如一趟「遊的精神史」,「悲時俗之近阨兮,願輕舉而遠遊」,悠遊於中西文學之間,文祺探問的不只是詩心的傳遞、詩藝的琢磨,更有來自其信仰追求真理與公義的一面。「哲學騎士」一輯即為其思考的面向,騎士浪漫的精神、公正的態度,與哲學追求真理,顯示出理性、感性兼具的一面。詩人關懷的是身處世界的正義:

我們所居的歐洲版圖
是不是也存在著知識與正義?
正義又是不是又在
心靈裡,在我們賴以
為生的譬喻?

從博物引譬連類到這有情的世界,詩人重視的已不僅僅是修辭,正是更廣大的「詩性正義」,高舉人文之可貴,這是詩之終極。文祺身在歐洲,所觀察的面向又更加開闊,許多提問都讓我想到米沃什,在尋找說話的方式來面對這世界,或用更有力度的詩歌來敲響這世界。
回到周遭的環境,面對友人遭逢不公義的情況,詩人不停探問:「我是否也將你的生命看得太輕了?」也自問詩人能為受難的人做什麼,既無法如耶穌讓拉撒路死而復活,徒以神加諸約伯身上的苦難磨練來比擬,昭示堅毅與敬畏,除此之外,「美與藝術」、「堅實的譬喻」又該如何拯救其毅的生命?〈其毅〉一詩長篇敘事,其毅的事蹟從「謠傳」到「神話」,是詩人的天問,亦是生命姿態的呈現,詩人相信:「耶和華又要給受欺壓的人做高臺,在患難的時候做高臺。」(《詩篇》9:9)「終究是可盼的」,「但需要時間給予」。他將一切未可知的有限生命的解答,都歸給那萬有的造物主,彷彿騎士在未知的境域中依靠聖杯的光輝。這首詩有哀悼,也有憤慨,更有盼望。
從《划向天疆》到《哲學騎士》,文祺走的路與同輩的詩人不同,在從事翻譯與融攝中西文哲神學的背景下,他的筆下既有瑰麗的神話圖景,又不失深沈的哲學思維,這些不斷提煉的意義,終將如騎士歸程,找到曾有的幸福時代,「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聖杯倒扣著麥卡托投影〉 鄒佑昇

魯米(Jalāl ad-Dīn Muhammad Rūmī,1207-1273)的雙韻體詩集《瑪斯納維(Masnavi)》中紀錄了一則關於畫藝競賽的寓言。希臘與中國的畫師在蘇丹的宮殿中會面,請求蘇丹舉行一場競賽,以評定何者擁有較高妙的技藝,蘇丹答應了兩人的請求。來自中國的畫師在宮殿的東廂房作畫,來自希臘的畫師則在宮殿的西廂。中國畫師向蘇丹索取了百種顏料,以施展工筆技法;希臘畫師於廂房門口架起了簾幕,在裡頭默默忙碌著。幾個月後是裁判的日子,蘇丹在大臣的簇擁下走到東廂房觀看中國畫師的作品:巨幅絹帛上敷佈種種色彩,細緻地再現了一半的國土,即西方窗口之外,包括寺院的金頂與高塔,富商園林裡每一扇鏤花的石窗,畫筆更追隨一條條逼仄的小巷以及巷子中積聚的陰影。蘇丹向大家表示:他的心被種種細節攫住了。百官又簇擁著他走到了西廂房,直到這時,希臘畫師才揭開了帷幔:他耗費這些時間打磨一面銅鏡,務求每一吋皆明淨平整;於是大家發現他們又再度佇立於中國畫師的作品之前,而且其色調因為反射的效果,更明亮、更豔麗。蘇丹表示:他的雙眼將要脫離眼眶。似乎蘇菲教團內部對於如何解讀這則寓言具有歧見,經過抄寫,競賽的結果出現兩種版本;廣為接受的版本裡,蘇丹認為兩人的畫藝不分軒輊。

這則故事還令人聯想起古希臘的另一場競賽,那時,一位畫師所繪的葡萄欺騙了自然,使鳥群下降啄食,另一位畫師(Parrhasius)則在眾人伸手欲揭開簾幕以發現新作時,指尖撲空所發出的驚呼聲中贏得比賽。
工筆攫獲心靈,那時一種顏料象徵某人眼底浮現的一種色調,尺寸的些微偏差無一不表示有個人正努力把握世界的細節;聲音在耳畔娓娓傾訴,無論聽或不聽,光源依照語音響起的次序照向事物。故事告訴我們至少兩種與此相對的方式,而且這兩種方式之所以成立,務必依附於前面這娓娓道來的語音已先響起。鏡子複製工筆畫並且使其更明艷,它所做的不是裝飾,而是在複製的過程中使世界的模擬物或表示物變質成為別的東西。它們以一致的方式變質,使觀看者不得不注意引起這簡易伎倆的觸媒。遮蔽的簾幕獲該說是一個空洞,若專注於指尖撲空所帶來的驚奇感,應該說它在連續的序列中消去了本來應該出現在這裡的東西,或者簡單而言,它透過塗抹,造成了局部的混濁。
這本詩集喜歡讓角色生身於迷宮,這座迷宮修葺於城市原地

不斷的翻修/直到人們常忘了它的形象

這句詩給人一種錯覺,以為詩人張起了帷幔,然而我們在此中找不到撲空剎那的驚異與自由,或者某個時代之後受到感染轉變而成的悲嘆;同一首詩中尚且自白

這座城市/顯然是由回文字構成的

顯然詩人認為,就算我們透過巧藝架起或敷繪上顏料的帷幔,仍然不能掩蓋我們是移動的鏡面,而事物之所以閃爍吸引我們這些遊蕩者的注意力,是因為反射的稜面是微小的鏡子,拼合成我們注視的對象。
這是一種構想而不是真實。詩人感到他務必在這本詩集中如此專注地構想,以能

如何能撐起塌陷的宇宙?/哪裡有支持的答案?/我構想⋯⋯/我要撐開⋯⋯,而風/將為我們吹起一地球

這些詩句是否表示詩人受到神秘的啓示?因為正如萊布尼茲在著名的辯論中提出的假想,整個宇宙就算從A地被搬運至B地,宇宙裡的生物仍沒有任何辦法察覺,遑論只是整體的原地下沈?他受到一種啓示,必須如此感受這宇宙,如此我們才得到一個恰當的理由以支持我們的衝動,以在這回文體的地球裡進行不增不減的移動與傳遞;我們扳著自己的腳板,以上升感受吹起地球的環胞氣流。
手中的詩集是這麼一座袖珍的天文鐘,它不表示某時某刻我們抬頭就能看到的天象,而是某時某刻我們必須如何做、站在何處,以迎接理論中應該降臨的天象。多首詩帶有抒情的偽裝,以致乍讀之下不能明白與詩集整體的關聯,然而若對抒情基礎要項之一的記憶能力進行考察

顫抖的雙手翻閱/一本浩繁百科全書/⋯⋯/以學童的姿態/記誦小徑從家裡到學校⋯⋯/⋯⋯城鎮守如兵/以巨大的孤獨

他又說

這條路徑我裁切過

記憶在這本詩集中,或說這齒輪咬合的領域裡如何運作?很少為敘事者記住吉光片羽,而是為這座天文鐘記得裝配的方式,有一天先知要從陰暗的高閣取下這本備忘錄。
然而這啟示傳達給一位詩人,並不能使詩人成為先知,詩集雖然以拯救以使之在未來時刻正確的方式投影事物於心鏡,詩人仍不時顯示矛盾。
關於啟示本身,它之顯現,是如濃煙軟身攀登火焰撩撥的梯度,或是搖晃的熱氣嫁接遠方成為蜃景?

抽象賦形於/心之具象

這時

像搖擺不定的葉脈/把愛投擲於虛空

如同翻閱一部/中世紀聖經

他遲疑的態度表現在完全相反的兩句詩裡:

因為沒有人的光/比他心中的世界還要輝煌,完美

先談談哭泣,再談談真理

關於完美的運動,他說:

就像是敲響大鐘,打開了大霧一般/他感到滿足了,因為這場遊戲

姑且不論鐘聲是否能夠如光線切開霧的腹地,假設聲波的震顫排拒了空氣中隱藏的水,那麼它必須開始代理原本屬於水氣的職責。這句詩更使讀者疑慮:這?示是否來自於遊戲性所派生的僭主,即德穆革(Demiurge)與祂抓取影像的深淵;祂抓取影像為了讓世界以有缺陷的狀態而長存。誰與詩人同行?

觸摸到暗裡,與你同行/羽毛,釋水的樹根

水的流向為何相反?我們先把世界作為一個模型掌握而得到見解,或是見解從我們的模型流溢向世界?

我希望你也放手,交給/風兒去歌唱,讓萬物去成熟/烘焙,……

一種必然該如此做的意識潛入放手的自然狀態,使他認為烘焙是自然熟成的流程。信任自然的教誨

一羽毛掉落在泥淖/你擦它乾淨,藏在匣盒裡/烘照信箋裡的詩,......

但首先以心鏡照亮了自然

那種雨是何方來的/我無法確定

讓我們再自問一次:「雨可有來處?」,素材的運動有時成為事件,有時則隱沒為生活;震驚使事件與生活同時在場,光束照亮的才是物件,餘暉裡的是場景;如果一位詩人同時等於一整座虛位以待的場景市鎮?這場雨也下在〈方舟〉上。

更有可能,她破壞宇宙無上的秩序/為他走進的世界開?歧路

魯米寓言的第二種結尾,蘇丹喜愛那面鏡子裡的影像勝過工筆繪畫,所以判定希臘畫師獲勝,然而他將賞金交給中國畫師,而讓希臘畫師得到賞金的投影。 即使我們願意回報這思考者,給予他慰藉以冰鎮發燒的額角,這慰藉依然只能成為這天文鐘中對應的零件,繞著弧形以接近被齒輪圍繞的他

超出了/所有意義/齒輪在軸心/旋轉/如雪的結晶/每秒以/安靜的速度/降落海洋/降落在灣澳

目次

釋水的樹根

想像雨水和天使 2
山海經 6
山鬼 8
湘夫人 10
十四行 12
夜空之下,愛情 14
迷宮中的居民 18
槓桿原理 20
玫瑰的象徵 22
秘魯,虛構的園林 24

打開像花的睏眼

記憶 28
掃羅自刎 30
撒旦的獨白:浮士德 32
錶 34
慘綠少年事件簿 38
博物學研究記錄綱要 40
中國城 42
美國鎮 44
有罪的風 46
而你離去的時候我要寫就 50
雙重夢境 52
無頭幽靈 54
我選擇愛你 58
鳥的賦形 60
錯誤 64

星空倒轉

你在這裡 66
一位先知的預言:彌賽亞 70
閨怨 72
那雨 74
彼此的陌生人 76
我和我 80
有鳥飛過的下午 82
為愛朗讀 84
你稱呼我為風 88
博物永恆的方舟 92
埃及公主與考古學 96
紅樓夢中的文學家 100
生物學家與印度僧人 104
科學家與終極定理 108
哲學騎士布拉格一九六八 112
其毅 12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0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