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這本書,是陰影轉化工作坊創辦人黛比‧福特用生命經驗帶領的最後一堂課。她從罹患癌症後,以自身對抗病魔的經歷,面對過往恐懼與陰影,重新印證陰影整合的效用,是最有說服力,也最實用的勵志作品。
黛比在工作坊裡幫助學員轉化不安與恐懼,生出新的勇氣力量並從負面情緒中解脫。讀者也能透過作者所設計的陰影整合的工具,發掘自信,正視內心的矛盾和衝突,接受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缺點、曾經發生的不幸、不願承認的情緒地雷,療癒內心的撕裂。透過這個過程,看到自己的力量與自信,發現完整全新的自我。
我們每天都面臨許多選擇,有的讓我們更有自信更加堅強,也有的選擇迫使我們放棄最渴望的事物。只有跨越自己的陰影,才能為自己負責,做自己生命的戰士。
作者簡介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排行榜暢銷書作家,曾出版九本暢銷書,同時也是全球知名的講師、主講人、人生轉化教練、電影製片以及創造個人成長轉化的專家。她曾經帶領無數人學習如何去愛與信任他人,同時擁抱自己的所有面向。黛比是將人生陰影的研究與整合融入現代心理學和靈性修煉的先驅。
她是紀錄片《陰影效應》(The Shadow Effect)的執行製作,心靈大師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與瑪莉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以及多位知名思想家和廣受喜愛的心靈導師,都在這部動人而且極具震撼力的紀錄片中現身說法。
黛比是「福特心靈轉化訓練中心」(the Ford Institute for Transformational Training)的創辦人,這個極負盛名的個人與專業人員訓練機構根據黛比的思想體系,為全世界的個人與組織提供情緒與靈性方面的教育與訓練。此外,黛比也是「陰影整合僻靜工作坊」(Shadow Process Retreat)的開發者與帶領者。
譯者簡介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在外商公司工作與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工作。譯作有《自由書寫術》、《我是一枝愛寫作的鉛筆》、《喚醒心中的領導者》、《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扭轉人生的10句話》、《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天使歸鄉》、《學校沒教的10件事》、《慈悲.覺醒.每一天》、《一直在路上》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
「黛比•福特是個生氣勃勃的生命教練。就連橫行肆虐的暴風雨,也會臣服於她的腳下,化為烏有,回歸平靜。」──《時人》雜誌(People)
「黛比•福特透過她那犀利的觀點,啟發、安慰並鼓舞我繼續成長,讓我重新找回人生的目標。她與我分享了充滿愛的人生智慧,我對此將永遠心懷感恩。」──搖滾音樂製作人艾拉妮絲•莫莉塞特(Alanis Morissette)
「黛比•福特有系統地描繪出逆轉人生、找回真實完整自我的方法。」──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黛比•福特帶領我們掙脫自我懲罰的模式。她的觀念令人讚嘆與信服。」
瑪莉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
「黛比•福特教導我們看清並擁抱自己的所有面貌,並且真心愛上這樣的自己。」──狄恩•歐寧胥醫師(Dean Ornish, M.D.)
推薦文 從神性角度看待人生 /王美娟
在十幾年的專業培訓生涯中,我經常聽到人們在尋找勇氣與信心。一句經典老話是這麼說的「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人們想要尋找勇氣來面對生命中的變化。而真正的信心是還沒有看到證據便相信。聖經中說道「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人們需要這樣的信心往未知前進,因為真實的情況是,我們真的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
黛比是我的教練也是我敬愛的老師。二〇〇一年第一次拜讀她的大作《黑暗,也是一種力量》,才知道原來人們可以光照並且擁抱自己的黑暗面,拿回完整的力量。二〇〇七年與她本人第一次相遇,到美國上了她的陰影工作坊以及陰影整合藍圖教練培訓課程。在過去六年的互動中,我深刻體驗到她那超乎常人的勇氣。如果你閱讀過她的人生故事中所有戲劇化的細節,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驚訝於她的勇氣與堅持。而她願意赤裸裸的揭露她生命中的一切也是勇氣的另一種展現,是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從中學習的。大部分的人認為要有所遮掩才能感到安全,但黛比提供了一個反直覺(counterintuitive)的方法,那便是完全的透明。而這樣的透明也讓許多接受過黛比或像我這樣由她所培訓認證的整合教練所指導的人們獲得了真正的自由與釋放。
認識黛比,讓我在生命中創造了超乎想像的成果,包含建立了自己的教練和顧問事業,整合了自己的內在分裂而獲得平和,取得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等等許多的好處。然而,黛比給我一個最棒的禮物,便是引領我踏上追尋靈性的旅程(Spiritual Journey),而這個旅程也帶領我成為基督徒,深刻的感受到神就是愛。第一次聽到黛比提到我們是在一個靈性旅程時,我並不是很明瞭。但當讀到聖經創世紀裡亞當和夏娃的記載時,我恍然大悟,因為人類始祖的原罪讓我們的靈死去而失去了與創造宇宙萬物的造物主的連結,從此以後,人們落入靈性的尋覓,探尋人類生存的意義與目的。當我們再一次的宣告與創造宇宙萬物的造物主重新連結時,三位一體的上帝的聖靈,開始進駐在我們心中,我們開始體驗到神對我們的愛,因為我們本來自塵土,歸於塵土,但因神的愛,我們的存在有無比的價值。完整的生命來自於我們與上帝再一次的連結。這樣的連結讓我們開始體驗到上帝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計畫,然而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非同人的道路。當我們願意從一個神性的角度去看我們的人生,我們會發現萬事都互相效力,即便是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創傷與痛苦其實都是要來造就我們的。因為如此,我們會開始用感謝與讚美的心來看待上帝所提供給我們生命所發生的一切。
黛比在完成這本書時,也是她和癌症對抗的關鍵時期。黛比最棒的一點就是能把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用愛和幽默感轉化為智慧和禮物,而這也是她在教導我們這些教練們的:以神性的觀點,活在愛中,用光照亮黑暗。約翰一書中說道「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這也是黛比期望我們在教練課程中傳遞下去的重要訊息:成為愛的使者和勇士。黛比系統化的教學,提供了一份清楚的藍圖,在這本書中,黛比提供了八個勇氣密碼包含聆聽內在那靈性的聲音,放下過去並順服於造物主神聖的設計,斬斷所有過去的情緒包袱,用一個神性的觀點來看所有一切並產生寬容與寬恕,接納所有的自己並且愛自己的一切,學習聆聽上帝那微小的聲音並且踏上與造物者合一的道路,展現最美好的自己,活出愛,勇氣和信心宣言!
黛比是一位深具啟發性和激勵的女性領袖,雖然她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我相信她所留下的豐富著作與培訓教材將持續為人們創造蛻變與突破。這本書雖然以女性為主要傳達對象,但我相信對於男性讀者來說同樣深具力量,因為誰不需要勇氣和信心來走這變化多端的生命之路呢?
序
給讀者的一封信
二○一○年九月二十四日,我並不知道那天是我永遠無法想像的地獄之旅的開端。我一向自認堅強與勇敢,我有自信自己可以克服人生中的所有挑戰。我在二十多歲時,克服了毒癮;三十多歲時,走過了椎心泣血的離婚;四十多歲時,經歷了一場毀天滅地的情感背叛。我相信五十歲之後的人生將會一帆風順。我不僅挺過了重重難關,而且有幸有機會運用我的個人經驗去幫助別人。
從那天開始,我等了好幾天,等著醫生放行,讓我前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堡(Istanbul),先度假一個星期,然後開始進行歐洲的巡迴演講。然而,我等到的不是醫生的放行許可,而是一個完全相反的答案。我的主治醫師保羅•史派卡特(Paul Speckart)總是對我說,我是個勇氣多於理性的人。他覺得我此刻要去歐洲的決定不是非常理智。他告訴我,假如我真的上了飛機,那麼就等著飛機一著陸就立刻被送往當地的醫院。不過,我已經和我的朋友拉妮亞和史蒂芬約好要到愛琴海搭乘遊輪,然後到哥本哈根和荷蘭教課。一想到不能兌現這些承諾,就讓我心亂如麻,幾乎發狂。
回想起來,我早該從醫生的憂慮眼神中看出端倪,但我總是視而不見。我認為自己是打不倒的,我最後一定沒事,沒人真正了解我的狀況。我曾經因為嚴重的感冒到診所去看診,結果發現我其實得了肺炎。當他們告知我必須住院時,我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迫於家人和醫生的集體壓力,我勉為其難地讓母親開車送我去住院。那時,他們都說我只會在醫院住個幾天。
結果,住院不到二十四小時,我就被送進了開刀房。當我發現他們把管子插進我的肺部,抽出了將近四公升的液體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手術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點也不明白這一切怎麼會發生,一個小小的感冒怎麼會對我的身體造成如此巨大的浩劫。我無法理解為何有一大堆醫生進進出出我的病房,而他們在看過我的病歷後,都以沈重的表情看著我。我的病情明明應該隨著治療而好轉,但為何我的狀況卻越來越糟?我的身體為何一天比一天還要虛弱?難道這一切都指向一個我一直極力否認、逃避或壓抑的事實──我得了癌症?
二○○一年,醫生發現我的腹部有一個哈蜜瓜大小的腫瘤,於是就把這個腫瘤切除了。他們告訴我,這是個惡性腫瘤,但他們已經把它「終結」了,意思是當他們把腫瘤切除時,同時也把癌症除掉了。因此,我每年只需要做一些掃描檢查,確定癌症沒有復發就可以了。我從來沒想過癌症會復發,甚至認為我得的不是癌症,儘管他們曾多次告訴我,我得的是癌症。每當我填寫醫療表格時,我從來不在「癌症」的欄位打勾。就這樣過了四年半,然後我又去做了例行性的檢查。掃描結束後,我的醫生打電話對我說,「你現在舉起左手臂,摸摸腋下的位置。你那裡有一顆腫瘤,另外還有三顆,一顆在脾臟,兩顆在腹部。」我無法理解癌症復發的事實,於是只向少數幾個知道我得過癌症的人透露。儘管我極力不想承認自己得過癌症,我仍然試著向多位不同的療癒者求助。我的朋友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帶我去看一位靈性相當高的腫瘤科醫師──維卡瑞歐醫生(Daniel Vicario),他和我一起祈禱,並為我開處方與擬定療程,但我既沒有吃藥,也沒有接受療程。我也曾利用工作的空檔和喬布拉與賽門醫師(David Simon)搭飛機到丹娜法伯癌症中心(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和那裡的專家討論我所得到的這種似乎沒人知道的奇怪腫瘤疾病。結果,我不喜歡那些醫師的看法,也不喜歡他們建議的藥,於是我又飛到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以及其他的知名癌症中心去,然後又離開了那些地方,因為我既沒有掉髮的情況,也不像其他的癌症病人那樣虛弱──我的病無法用傳統的化療方式來治療。
我心知肚明,我應該為自己的病情緊張與擔心,因為健康最重要,但我始終感受不到那種急迫感,我始終無法真正理解那種急迫感。我小時候身體很不好,隨時有各種病纏身。大家都把我比喻成愛爾蘭童謠裡的人物skinny malink,因為我是個只有四十公斤的紙片人,而我的姊姊和哥哥都長的又高又壯。在進入青春期不久後,我就下定決心再也不要生病。因此,除了我的家人和非常熟識的朋友與同事之外,沒有人知道我的身體有非常罕見的軟組織肉瘤──單發性纖維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也就是血管周邊細胞瘤(hemangiopericytoma),因為連我自己都不願意承認有這種病。那時候的我還處於否認(denial)的階段──我甚至沒有發現我正在欺騙我自己(Don’t Even kNow I Am Lying)。一年年過去,自己生病的念頭也離我越來越遠。
醫生告訴在醫院陪我的助理茱莉說,長在我胸腔壁上的腫瘤已經侵入好幾根肋骨,而這些腫瘤和胸腔裡的液體導致我的一片肺葉塌陷,最後引發肺炎。他們無法確定從我的胸腔抽出的液體是怎麼來的,但他們猜測是我的腫瘤製造出來的。換句話說,導致我住院的是肺炎,但把我留在醫院的是癌症。原本治療我的腫瘤科醫師住得太遠,於是我的前夫丹尼(Dan Bressler)與一位內科醫師力勸我去見見醫院腫瘤科新來的一位非常厲害的賽維爾醫師(Marin Xavier)。當我親眼見到她本人時,我的感覺是:她很聰明,態度積極正向,關心病患,而且已經準備好與我一同並肩作戰。她向我保證,她會盡全力為我擬定一套作戰計畫,對抗這種無藥可醫的罕見癌症。
在即將出院之前,有一位安寧照護醫師──專門為病患緩解疼痛不適症狀的專科醫生──來找我。在他的口中,我成了一個不久於世的病人。他說,他只是過來為我規劃一套安寧照護計畫。我看著他,覺得這個人一定是瘋了。我是因為肺炎才住院的,而我仍然相信我的肺炎和癌症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回過頭,用「這個人是不是瘋了?」的眼神看著我的助理。這位醫生對我說,他知道我是個正向思考的人,但必須有人告訴我事實真相。他問我是否已經和我兒子──我那個帥得不得了的寶貝兒子阿波(Beau)──談過我生病的事,以及阿波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我即將離開人世的事實。毫無疑問的,對他來說,我再過幾個星期、最多一個月就會離開人世。正當他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時,我突然舉起手對他說,「我不想和你談這件事,你有什麼立場告訴我還有多久可活?你是神嗎?」他訝異地看著我,然後對我說,我正處於否認事實的狀態。於是我又對他說了一次,「我對這個話題沒有興趣。」當他離開後,我問坐在旁邊的茱莉,「我快要死了嗎?」當時我心中的想法是,「完全沒人告訴我這件事!」然後我打電話給我的前夫,問他是否覺得我快要死了。他對我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死,黛比,這是遲早的事。」於是我再問,他是否覺得我不久之後就會死。他回答說,「不會。」掛上電話後,我要茱莉打電話給我的新戰友──賽維艾醫師,我問醫師,「你覺得我快要死了嗎?有一個醫生剛剛跑來告訴我,我應該接受安寧照護,為死亡做好準備。」她回答我,「事實當然不是如此。」
我到處向別人確認,是因為我終於意識到,我再也不能自我欺瞞了。這個世界要我拿下眼罩,正視我的健康和我的人生。
住院時期我幾乎無法下床走路,身體非常虛弱,而且總是非常疲倦。我又變成了十歲時那個體弱多病的女孩,只不過現在的我皮膚鬆垮,瘦骨如柴。我唯一能做的事,是臣服、放手、聽從賽維爾醫師的話。止不住的淚水不斷從我臉上滑落。
就在一個月前,雖然我知道自己體內有四顆腫瘤,但我仍然生龍活虎,精力充沛。我無法理解,情況怎麼會這麼快就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住院十五天之後,瘦了九公斤的我終於出院,返家後我陷入了嚴重的憂鬱。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死是活都沒有差別。讓兒子面對我的離去,這個念頭我連想都不敢想。除了為了我的兒子之外,我找不到其他活下去的理由。在我看來,我已經完成了回饋這個世界的使命,我也有幸出版了八本書,辦過數百場演講,幫助了成千上萬的人。
一連好幾個月,我躺在床上休養,試著回復體力,然後試著走路,試著找到源源不絕的動力,試著找出想要活下去的意志力。就在這段期間,我過去所認識的自己慢慢消失了。我曾經在意的東西、我每天做的事、我的生活方式都漸漸淡去了。我沒有力量拿起手機,連講電話、傳簡訊的力氣都沒有,更別提要演講、寫作或是與朋友往來。過去我輕而易舉就可以辦到的事,例如爬樓梯到樓上的臥房,如今也變成了一項挑戰。以前,不論我病得多重,我都能設法帶完一個工作坊。就在幾個月之後,我已經沒有力氣去做這些事了,而我也不在乎了。就連我在鏡中看見的自己也變了。我變得瘦骨如柴,活像個染上毒癮的人。我吃的藥讓我的皮膚脆弱而容易瘀青,髮質變得乾枯,肚子脹得大大的,臉也腫成了所謂的「月亮臉」。這是最令我難以接受的部分──喪失我原有的容貌,而我的外貌反映出我內在世界的崩毀。我已經認不出鏡子裡的那個人了。過去我熱愛的事物如今讓我厭惡不已。就算醫生把我的癌症治好了,我也已經不知道自己該為什麼而活。我活在一個完全孤獨而且孤立的自我世界裡,除了至親之外什麼人也不見,而且對外隱瞞我的病情。我的身體、頭腦和心靈都處於非常虛弱的狀態,而我的意志力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在這個脆弱而了無生趣的狀態下,我以往對生命的熱情與動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不可測的恐懼。恐懼的聲音不斷在我的腦海響起,它在夜晚不斷對我說,「誰稀罕這些?活著有什麼用?你撐不過去的。就是你吃的藥把你搞得這麼虛弱。你不夠堅強。仙丹也救不了你。」過去同僚曾與我分享腫瘤突然神奇消失的經驗,但這樣的奇蹟並沒有發生在我的身上。
最後,我請摰友雪柔•理查森(Cheryl Richardson)給我支持,於是她開始傳送正向訊息給我,不求任何回報。她每天會傳送一段附帶表情符號的肯定文字給我,鼓勵我正向思考,列出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選擇相信。我的日子上下起伏不定──有時開心,有時低落,有時不好也不壞。
一年半後的現在,當我回顧這段生病的時光,我發現我當時認為自己非常勇敢,我相信我可以克服所有的挑戰。但事實上,我被恐懼困住,動彈不得,無法甩掉恐懼在我腦海中不斷對我說的打擊話語,也擺脫不了想要放棄的深沈絕望感。
我生病的事慢慢在同僚之間傳開。我立刻感受到他們的愛與關懷,他們每個人都為我稍來了我最需要的智慧話語。然而,即使眾人的愛源源不斷地向我送來,我腦袋裡的聲音仍然不斷將我拉往絕望的深淵。
當我的體力復原後,我在Hay House出版社舉辦的「我辦得到!」(I Can Do It!)研討會中做了一場演講。我感覺棒極了。在那裡,我遇到了韋恩•戴爾。當時我們只是點頭之交,還沒有成為朋友。不過,有一個同時認識韋恩和我的朋友要我去和韋恩談談,於是我走過去找他。韋恩用充滿愛與靈性的眼神看著我,給了我一個帶有無限溫暖關懷的擁抱。他對我說,「我想和你分享一些事。」
韋恩告訴我,他接觸「上帝約翰」──一位擁有神奇力量的巴西靈媒兼靈療師──的經驗,以及「上帝約翰」為他進行開心治療的事。於是我們就一同前往奧美佳中心去找「上帝約翰」。就在那個與韋恩和這位神奇靈療師相遇的週末,我的態度開始轉變──我開始尋找治療之道,而不再鑽牛角尖遍尋自己生病的原因。
就在同時,我也意識到我的勇氣消失了。那個毫無恐懼的我不見了;我的心充滿了驚恐。多年來,我一直在教導人們如何找到自信、力量與人生的願景,並針對這些主題寫了許多書,開課教導人們如何度過生命中的難關。而此刻的我正卡在我自己的難關中,無法看清我自己的真相──那些我其實早已熟知的真相。
透過本書所描繪的勇氣,我開始重拾對人生的主導權,然後我終於看見,在那段期間我選擇了恐懼,而我還有許多內在與外在的功課要做。
我該學習的課題太多了。毫無疑問的,我過去一點也不尊重我的健康,無視自己需要休息的各種警訊,以致於向前衝得太快、太猛。只要一有空閒的時間,我立刻就用另一個計畫來填滿,把我的需求向後推,無視我的健康狀況。臥病在床的那一年,我學會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接受別人給我的愛。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給我的愛、祝福與祈禱,改變了我的人生。為此我不知道流下了多少眼淚──出於得到覺醒的深刻喜悅。我終於看見過去的自己有多麼封閉。
我意識到自己其實想要取悅所有的人,而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是那種人。我總是設法幫助別人,而完全沒有想到我自己。我發現,我多年來教導別人的觀念,其實最需要聽的人是我自己。如同我在我出版的第一本書中提到的,「傾聽你內在的聲音」。這個領悟對我有如當頭棒喝。
早在這一切發生之前,我的編輯吉登•威爾(Gideon Weil)就提議我針對勇氣這個主題寫一本書。我當時以為這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我覺得我對勇氣略知一二。但我完全沒料到,我必須找到一種全新的自信與勇氣,才能寫成這本書。當書完成時,我在書中對自己的癌症隻字未提。吉登打電話給我,問我是否願意公開自己抗癌的心路歷程。當時距離書的出版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而我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與大眾分享我的個人經歷,因為我已經脫離了否認事實的狀態。
一年半後的現在,我終於知道神為何要讓我生病。我現在明白,臥病在床,失去力氣無法工作,讓我有機會開始思索什麼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我將來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我想要和什麼人共度人生的每個片刻、以及我該畫下什麼樣的界線。過去我有一個活躍的核心交友圈,現在我已經脫離了那個圈子,只和能幫助我成長的少數幾個人來往。我領悟了蠟燭不能兩頭燒的道理,我實現了一個深藏在內心的心願──在兒子上大學前,在家好好陪他兩年。我終於明白,所有的選擇都很重要。這包括每一個選擇──我吃的東西、說的話、想的東西、信任的人、以及我所進行的計畫。甚至是我所居住的地方,也很重要。過去十七年來,雖然換了九個住所,但我一直居住在一個我不喜歡的城市,現在,我決定要搬家。靠著心中勇敢戰士的支持,我終於能毫無顧忌地說出「不行」、「我不能」、「我不要」,並且做到原諒他人。
當我相信自己的直覺,當我傾聽勇敢的自己所說的話,我聽見有一個聲音告訴我:照顧自己最重要,兒子是其次,家人和同事排第三,然後才是其他的事。我會一步一步戰勝病魔,因為這是我的選擇。我們遠比自己所想像的更加強悍。每一個選擇都很重要,請你從今天開始,謹慎做出每一個選擇。今天,我選擇要好好活下去。
──黛比•福特
序言
在這本充滿洞見的書中,我的同行兼好友黛比•福特描繪出了一張詳盡、實用而且極具啟發性的藍圖,告訴我們該如何活出勇敢的人生。當你逐頁翻閱本書時,你會看見她那露骨的真誠,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你面前。所有的基本觀念,她在書中都一一確實提出。要如何從現在開始活出充滿自信的人生,你可以在書中找到完整而清楚的答案。
以恐懼為出發點的處世態度,曾經支配了黛比的人生,但她後來轉變為一個充滿力量與勇氣的女性,並且將這個親身經歷如實呈現在書中。她毫無保留、原封不動地娓娓道來,我又驚又喜地發現,她對自己揮出的每一拳,皆揮向過去那個充滿驚恐的自己,拳拳命中要害,而她這麼做,只為了讓你從中得到啟發。我其實毋需多言,因為黛比已經規劃出一套完整的方法,告訴你該如何為自己活出勇敢的人生。當你閱讀並吸收黛比所有的深刻省思時,我相信你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以及更加有勇氣,從一個更加堅定的立足點,面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
我想談談黛比是如何以身作則,活出她書中提及的勇氣。當我閱讀本書時,我驚訝地發現黛比毅然決然地展現出驚人的冒險決心──有話直說,毫無保留。只有極少數的作家願意展現這樣的勇氣,尤其是像黛比這樣的全球知名作家。數十年來,我一直告訴大家,假如他們想要過非凡的人生,就必須願意改變他們長久以來對自己的看法。因此,他們必須清楚意識到,每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完全由他們所相信的事實所組成。假如他們遠離靈性生活,過著平凡的人生,那麼他們就該明白,自己的內在真相會被留在一個稱之為平凡的地方。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層次,你需要鼓起勇氣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這意味著你過去相信為真的信念,可能會開始動搖。
只有少數人願意鼓起這種勇氣,甚至是只有少數人才具備這種勇氣。要能夠說出「我現在知道,我過去深信不疑的基本事實,其實只是我個人的誤解而已」,意味著你必須真的放下過去。你要改變的不只是行為,還有你相信的真理;你必須向自己承認,自己過去的信念其實只是謊言──這些謊言塑造出了一種注定要以悲劇收場的人生。坦承自己過去的信念有誤,並接受新的真理,這個舉動需要真正的勇氣,對於身兼知名作家與公眾人物的本書作者來說,尤其如此。在這本深刻描繪勇氣的書中,黛比以身作則,展現了無比的勇氣。她不僅改變了她對自己的原有看法,接受了新的真理,同時也為你提供一套可行的藍圖。這種毫不留情的誠實,就是黛比的勇氣。
不久前,我在紐約州的奧美佳中心(Omega Institute),以好友的身份見證了這份勇氣。我和黛比有幸能有機會深刻探索自我,與內在更高的自我──我們的神性──連結,並且擔負起心靈導師的角色,透過出版著作與巡迴演講傳達關於靈性的真理。在奧美佳中心,黛比住在我和我的靈性伴侶米拉的住所旁的小木屋裡,接受從巴西來訪的神秘靈療師「上帝約翰」(John of God)的治療。我和米拉每天站在黛比的床邊,陪伴接受靈性手術後躺在床上休息的黛比。我們看著她挺著受罕見癌症摧殘而日益削瘦的身形,撐過靈療所產生的不適症狀。
她從不抱怨,總是對生命中的每個時刻心懷感恩。儘管身體非常不舒服,她仍然願意向我們坦然訴說她與癌症長期抗戰的心路歷程。長久以來,她因為害怕眾人的看法與閒言閒語,而一直對外隱瞞自己生病的事──直到現在。現在,愛取代了恐懼,而這種神聖的愛,來自她決定坦然做自己並珍惜自身神性的勇氣。我們站在黛比的床邊,看著這位美麗的女士身體力行她在書中以全面性的觀點犀利指出的真理──用一句古老的格言一言以蔽之:「恐懼在敲門,懷著愛去應門,發現門外什麼也沒有。」(Fear knocked the door, love answered, and no one was there.)
請接受黛比的睿智建言,放下你一直以來相信的真理吧,那些都只是幻影而已。真正的真理是:神性一直駐留在你心中,從這個立足點出發,一切都會很好。這就是勇氣。我愛這本書。我喜愛作者書寫它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我愛你,黛比•福特。你啟發我至深。
─────韋恩•戴爾(Wayne Dyer)
自序
有多少次,你覺得自己退縮了?
有多少次,你壓抑自己,去扮演你根本不想扮演的角色?
有多少次,你在想要放聲大叫時緊閉著嘴,或是把決定權交給根本不為你著想的人?
有多少次,你屈服於衝動或是癮頭,而不是做出理智的決定?
有多少次,你告訴你自己,「我辦不到,我不夠堅強。我不夠勇敢、也沒有自信去做我想做的事」?
我們每天都面對著無數選擇,這些選擇可能會帶給我們自信、強悍、有價值的感覺,也可能會奪走我們最想要的東西。使人動彈不得的恐懼感、壓抑的自信心、以及尚未挖掘出來的內在勇氣,讓我們無法做出對我們最有益的選擇──基於我們自身的利益與最深的渴望所做出的選擇。有太多人在財務、家庭、健康、體重或自我形象方面做選擇時,往往不自覺地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得到最好的一切。
當我們缺乏自信心時,我們會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說出內心真正想說的話、做出可以扭轉未來走向的重大改變。當我們感到軟弱、無助、無力時,我們就拿不出力量來抵擋妨礙我們活出自我價值的挫敗感、消極想法與恐懼感。當我們棄械投降、否定自己的能力時,我們往往就屈服於癮頭、恐懼、不健康的衝動以及過去的行為模式之下。我們覺得自己確實是軟弱而且缺乏安全感的人,於是我們的行為就如實反映了這個想法。
當然,這種負面循環可能不會發生在我們生活的所有層面。我們可能有非常成功的事業或人際關係,但在人生的某些領域失控。我們找不到足夠的力量,衝破圍堵著我們的恐懼,看見自己最深的渴望。每當我們出於恐懼做出一個選擇,我們就把自己封閉在一個信念之中,這個信念就是我們不值得、沒有資格或沒有能力去控制我們的生活、想法、信念與選擇──以及最重要的,我們的未來。每當我們基於恐懼做出一個選擇,我們就讓我們的腦子相信我們是無助、無望而且沒有力量──而這三種情緒狀態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可以得到自信、找到力量、並覺得做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我們需要做的,是重建自信心,而且我們必須從提升自我看法做起。我們必須學會愛自己的一切──包括過去的經驗、缺點、憂慮、軟弱與恐懼。我們不僅要學會愛自己,還要以愛為使命,成為一個為愛而戰的戰士。我們必須為自己而戰,勇敢展現自己的真實面貌,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要當一個戰士而不是受害者,要當鬥士而不是追隨者。
為什麼要當一個戰士?因為戰士的生活方式與行動以毅力、正直與承諾為依據。戰士的內心有源源不絕的勇氣。她可以與最難跨越的情感考驗正面對決,並打破舊有的模式。戰士會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迎戰對手,而這對手往往是來自內在的恐懼聲音。
為什麼女人不喜歡與生俱來的積極主動性格?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否定了自己這個很根本的部分。我們選擇軟弱,而不要力量。我們選擇把別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我們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成長經歷使我們逐漸相信,積極主動的本性是不好的、是別人無法接受的,缺乏正當性,而且有害無益。也許在過去,我們的積極性用錯了地方,或是某人過度的積極性曾經傷害了我們。於是,我們放棄了這個可以讓我們為自己挺身而出的勇氣。事實上,這種積極性不具侵略性,它不會導致人們為了個人的樂趣而傷害他人,也不會促使人們拿著武器企圖主宰與破壞,就像動機不純正的士兵一樣。女戰士的這種積極性潛藏在每個女性的體內──它具備了美國人權鬥士蘿莎•帕克斯(Rosa Parks)為正義而奮鬥的熱情,以聖女貞德(Joan of Arc)的崇高情操為後盾,並有能力擷取女性內在最深的智慧,就像海倫•凱勒(Helen Keller)一樣。
我們天生都具有堅定與積極的本性──這是當我們要保護孩子與家人時,自然湧現的內在力量。這是再自然不過的天性──它給我們力量追求我們的目標、隨時準備好戰鬥、為取勝做好準備、並投入生命中的每一場戰役。有時候,我們必須與自己腦海中的黑暗想法對抗──這包括違背事實的認知、誤解與羞恥感。有時候,我們需要有一個力量幫助我們說出「不要」,我們需要勇氣說出,「我不接受你的說法」或是「你說的不是事實」。假如我們想要正面對抗導致我們軟弱無力、無法轉變的根源,我們就需要愛的戰士所懷抱的那種堅毅。
同樣的,在想要用甜食來撫慰對愛的渴望時,奮力抗拒這個念頭,或是在應該省錢時壓抑想花錢的衝動,也是如此。或許我們需要戰士的力量,透過說出「我再也不接受這種對待」為自己畫下界線,或是不再把決定權交給我們所愛的人。又或者,當我們需要打倒病魔或幫助親人對抗病痛時,我們的內在戰士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這些都是戰士的職責。戰士的思維絕對不是,「我如果這樣做,就會變成一個壞人。別人會怎麼看我?假如我說出真話,我就會失去所有的朋友,變成孤伶伶的一個人。」或是「我生病了,所以我必須認命等死。」相反的,戰士會為了掙脫所有的束縛而奮戰。
大多數的女性會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為了追求某個地位、為了虛幻的安全感而放棄當個戰士。而有些誤以為自己是戰士的人,她們的戰鬥力其實來自恐懼而不是愛,來自控制與操弄而不是同情與理解。由自我意識所產生的戰士,是個喜歡控制一切的懦弱之徒──只想強化自我意識,只想保護某種不堪一擊的自我形象──而不是以愛為名的戰士。一個勇敢的戰士追求靈性,隨時準備好為捍衛自身的神性與靈性而戰。
勇敢的戰士把每個人視爲神聖的個體,把每個體驗視為神聖的經驗。她順從自己的心而行動,決心誘發所有人最好的一面,讓所有的事都得到最好的結果。即使所有人都要她閉嘴,勇敢的戰士仍然大聲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她知道有一股更高的力量正源源不絕地支持著自己,因此她可以把別人的批判放在一旁。迎合神性遠比迎合自我更加重要。勇敢的戰士隨時準備好迎接生命中的所有挑戰──離婚、失業、癮頭、天災、人禍、家人生病、痛失至親或是情感的創傷──因為她有至高無上的愛支持著她度過每一天,而且她知道,困難是人生旅途中必然要看過的風景。她知道自己每一天都要選擇究竟要屈服於恐懼,還是以愛、信念與勇氣克服恐懼。她有足夠的勇氣,可以把阻礙她成功或貶低她價值的人拋在腦後。她有足夠的自信,能夠伸手向可以幫助她取得勝利的人求援。勇敢的戰士不會向內在的心魔屈服,就此倒下。她為一個更高層次的真理而戰,這個真理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愛。
勇敢的戰士不會讓過去的經歷、模式、家族歷史或是個人的問題影響她對自己的看法。她探尋自己的內在,並倚靠造物主的力量支持她。她到世上的目的是為了找到力量,發揮潛能──這意味著她必須面對爭議。她必須突破自我設限的舊有想法,不再認為自己只是個渾身都是缺點、微不足道的凡人。她必須願意面對衝突,只要她專注於未來的目標而不是過去種種,這些衝突就會激發她產生更多力量。勇敢的戰士會鼓起勇氣,誓言除去一個普遍存在的敵人──缺乏自知之明。
那麼,這個勇敢的戰士要憑據什麼活下去?答案就是,她可以看穿自己的恐懼,正視這恐懼,並以勇氣擁抱這恐懼。
當你願意坦誠面對自己的缺點,你會設法從中找到美好之處,讓它們的存在產生意義。這些缺點讓你與其他人區別開來,而你可以用包容與同情來看待它們。戰士可以欣賞自己的每個面向,從中看見動人之美。
當你願意坦誠面對自己的身體,你會設法找出所有的好東西來滋養它──營養的食物、維他命、想法與信念。當你愛你自己的身體,你在每天早晨起床時會感謝它,並祝福它平安度過這一天。
當你願意坦誠面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你會設法讓自己取得足夠的資源來照顧你的家人和你自己,著眼於現在,還有未來。你會得到勇氣、力量與自信去尋找能夠啟發你的工作,或是開創你夢想的事業。你會存足夠的錢,也會弄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以便了解你需要取得哪些東西才能讓自己的未來,生活無虞
當你願意坦誠面對自己的家庭,你就不再對家人的所做所為感情用事,因為你知道你是家族的一分子,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戰士著眼的不是家人如何傷害了自己,而是她可以怎樣幫助家人變得更堅強,並因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強悍。
當你願意坦誠面對自己的過去,你會設法從痛苦的經驗中得到禮物。你知道這些挑戰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你知道只要放下這些痛苦,自己就達到了一個崇高的目標,因為每一個挑戰都可以讓你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你已經準備好要對抗腦海中的種種聲音,這些聲音告訴你:壞事不該發生、你一定很笨、問題一定出在你的身上。你會自問,「我該聽從哪一種聲音?我要傾聽恐懼的聲音以及那些告訴我,我沒有力量、沒有希望、得不到援助而且缺乏安全感的聲音嗎?還是要傾聽接納我自己的聲音以及那些告訴我,我有自信、我有勇氣、我有力量而且我可以原諒他人的聲音?」戰士知道自己有能力決定該遵循哪些聲音的指引。
當你願意坦誠面對自己的未來,你每天早晨起床時就可以清楚看見自己的未來。你很明確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而且對自己做的選擇毫不動搖。你的目光望向前方,而不是身後。你把焦點放在自己可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沒做到的事。戰士以滿懷的熱情與興奮之情,創造自己最想要的未來。
功課
透過本書你將會知道,讓你卡在原地、動彈不得,並且感到軟弱與無望的,只不過是過去經歷形成的幻影、只不過是盤踞在潛意識中的恐懼(不論是真實的、還是出於你的想像)。你會明白,你所遭遇的所有阻礙,它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削弱你的力量,而是為你帶來契機,讓你變得更強悍、更勇敢、並與更高或真正的自我更加契合。你將會發現,你所承受的所有困難,其實都帶給你克服難關並得到進步成長的機會。你將會發現,當你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原本感受到的恐懼、痛苦與絕望,都變成了希望、勇氣與愛。當你成為一個勇敢的戰士,你會看見一個抬頭挺胸、挺直站立的自己。你全身充滿了大步向前邁進的自信。你所看見的,再也不是那個渾身都是缺點、不完美的自己,而是自己的本來面貌──一個擁有無限自信與勇氣的女性。
於是,一個新的自我形象誕生了,你覺得做自己真好,你有力量完成任何事。你是一個捍衛真理的士兵,而且從捍衛你自己的真理做起:傾聽你的內在衝動、你自己的原則、以及你的靈性。你懷抱最崇高的理想,追尋你的靈性人生藍圖。就這樣,你讓自己原有的自我形象得到昇華,從此踏入勇氣、力量與自信的國度。
當你意識到自己變成了一個戰士,你整個人隨即脫胎換骨,並且得到動力與力量,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迎接任何迎面而來的挑戰。在日常生活中,你不再用光鮮亮麗的套裝或焦慮巧妙掩飾你的不安全感,而是用自信的閃亮禮服與勇氣的耀眼皇冠來裝扮自己,這些都是你本該得到的。
所以,讓我們以愛、勇氣與自信之名,一起大步向前邁進吧!
轉化的發生
十五年來,我到世界各地上課演講,教導人們如何與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平共處,藉此得到自信與篤定的心,度過人生中的重重難關。絕大多數向我尋求援助的人,看起來都是能力出眾、事業有成的人,他們雖然在生活中大多數的領域相當風光,但卻在某方面擺脫不了一種被困住的感覺;他們似乎無法突破人生道路上的某些阻礙。我發現,這些剝奪他們的幸福快樂、導致他們停滯不前的阻礙,通常來自他們的童年經歷,由上一代植入下一代,讓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在寫過八本書、親眼目睹許多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奇蹟式的轉變之後,我理解到,了解我們腦袋裡的想法並不能幫助我們向前邁進,帶給我們自信與勇氣。相反的,我們要把關注焦點從大腦轉移到心靈,只有這個轉變過程才能改變我們的感受、行動以及我們所感知到的現實世界。這個過程是一個向內省察、與一直潛藏在我們心中的強大力量重新連結的旅程──這個強大的力量讓我們與原本已經具備的自信與勇氣重新連上線。當我不安時,五臟六腑的翻攪會提醒我,我已經與勇氣和自信的源頭斷了線。通常我只要花五分鐘的時間,閉上眼睛檢視內在的種種感覺,就可以再次連結上我的力量源頭。我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這樣的轉換,所需要的時間視問題的類型而定,從幾分鐘到幾天不等。
我向你保證,假如你願意下功夫,你就一定可以找到你夢寐以求的自信與勇氣。你可能已經在生活的某些層面擁有自信與勇氣,但我們的目標是讓你在生活的所有層面都可以找到它。
許多人每天起床後,就不斷對自己說一些看輕自己、貶低自己、打擊自己的話。我們沒有意識到,這種心態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讓我們變得殘缺不全。我們也沒有發現,每一個負面想法會決定我們的自信是高是低,削弱我們的力量,使我們無法正面迎戰生命中的挑戰,並堅持我們每天所做的每個選擇。
我可以明白地告訴你,你告訴自己的負面想法與說法都不是事實,你其實可以抬頭挺胸做自己。你不是世上唯一感到害怕、孤單、愚蠢或不值得別人來愛的人;也不是世上唯一在早晨起床後,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怎麼做都不夠好、沒有希望,並感到沮喪或被困住的人;更不是世上唯一時常感到氣憤、怨恨或怒不可遏的人。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會有的感覺,而這些不舒服的感覺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契機,學習成為一個更有靈性的人。
本書將會帶你走過改變一生的轉化歷程。我曾在無數人身上見證了這種轉變。本書不僅可以激勵你、啟發你、教育你,還會轉化你的人生。它的核心宗旨是改變你對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看法。
當你超越表面的想法、信念與選擇,向自己的內在深刻省察,同時揭露自己行為的缺陷,這個轉化的歷程就展開了。透過本書,你將會發現自己以恐懼為出發點的人生是如何形成的、又為什麼會形成,而你不需要認為這是不對的、也不需要加以批判。你只需要知道,這樣的現實造就了你此刻的人生,你只需要如實探索、理解並加以肯定。我向你保證,當你看清潛藏在意識之下的一切,你的人生將會從此改變。當你花時間打破假象,以不自我欺瞞的態度探索自己的行為,你將可以清除過去的一切,並看見你所嚮往的未來。
當你接納了自己,你就會開始為自己的所做所為,以及你所選擇與沒有選擇的一切,負起責任。你會明白,你之所以不斷重覆過去的模式,是因為你一直緊抓著過去不放。這種領悟可以讓你看清自己是如何造就了現在的處境,並了解假如你沒有在有意或無意間允許事情發生,你就不可能處於現在的處境、狀況或現實。當你意識到,有一部分的自己其實積極促成了你每一天的情緒起伏,你就會開始讓真實的自我釋放出來。唯有到這個時候,你的恐懼才會退居你的力量與自信的後方。
到了轉化過程的最後階段,你會知道該如何徹底擁抱自己的人性與靈性。你會得到一個嶄新的世界觀──一個根據你對自己的完整了解、而不是片面了解所建構的世界觀。唯有在這最後的階段──你已經能看見、感受、並擁抱自己的靈性、自信與勇氣──你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內在之光被點亮了。此時的你會看見自己化身成為那個你本該成為的愛的戰士,並感受到整個宇宙就在你的身旁支持你。此刻的你,將重拾你對自己與人性的信任。
當你能夠擁抱全部的自己,你就可以把自己和自己的過去握在手中,並放在心上,不帶一絲評斷、恐懼或責備。然後,你可以不帶任何遲疑、懷疑、罪惡感或恐懼,以昇華的同理心看待你的過去與你所認識的自己──這是一個真誠、溫柔但不可動搖的事實。你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這並不是因為你創造了這個境界,而是因為你的內在戰士在你的心中找到了家,從此綻放光芒,並與自在、優雅和喜悅一同現身。這一切自然發生,不費吹灰之力。當你徹底擁抱自己的所有本性,你就再也不需要費力掙扎了。
當你擁抱、而不是否定自己的本來面貌,當你聽從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受到專橫的自我意識所驅使,你的心就會開始向愛敞開。當你向自己承諾,要不帶一絲羞愧、罪惡感、懷疑與歉意,忠於自己的本來面貌,一種只有在孩童臉上才看得到的珍貴喜悅就會油然而生。這種內心世界的轉變會自然而然地改變你對外在世界的觀感。當你改變了你與內在世界的關係,當你仔細傾聽並憐惜那個最脆弱的自己,你就會從新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當你看事情的觀點改變後,你就會開始用不同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和他人。你從此會用溫柔的心、而不是嚴厲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行為模式。然後你會透過周遭一切給你的回應,看見前方的幸福與成功,而這個願景將會推動著你,一步步轉變成你一直想要成為的那個女人。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新的典範」,我會向你說明恐懼、自信與勇氣到底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你的生活──你的想法、行為與感受。然後你會看見一個以勇氣與自信構築而成的新典範,你會認識勇氣與自信的面貌、知道它們如何運作、並且理解我們每個人為何如此渴望得到更多的勇氣與自信。
在第二部分「從頭腦轉移到心靈」中,我會帶領你一步步認識勇敢的戰士所遵循的各種原則。這些原則意在於重新設定你的內在世界,療癒你舊有的想法、信念與行為所造成的傷害,幫助你踏上一趟刺激而深刻的旅程,一步步成為一個充滿力量、自信與勇氣的愛的戰士。
在每個原則的結論部分,我會提供一些觸發轉化的內省練習,以及激發勇氣與建立自信的建議,來強化你的勇氣與信心。這些簡單的練習將有助於激發你的勇氣、提升你的自信、並強化你的決心,促成你內在戰士的重生。
當你讀到最後一個原則時,你已經可以從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與你的人生。充滿你體內的力量、勇氣與自信會賦予你一種新的力量,這個情況會令你著迷不已,並心生敬畏。從此以後,你的內在戰士隨時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說出你真正想說的話。當你拒絕做你不願、不想做的事情時,你不再有罪惡感,這拒絕只會帶給你更多力量、而不是讓你感到羞愧。你會覺得自己彷彿脫胎換骨,因為此刻的你已經找回了你原本的面貌──你自己!你的態度將會由恐懼或防衛,轉變為敞開而堅毅,這種新的態度將會引導你做出堅定而且不同以往的選擇,並做出連你自己也意想不到的舉動。
即使你覺得自己達不到上述的境界,光是踏上這趟旅程,就足以從根本轉化你的狀態。我可以向你保證這點,因為過去十五年來,我已經帶領過無數的人走過這個轉化的歷程。當你準備好迎接這種轉化所帶來的溫暖、美麗、且無邊無際的喜悅時,一切就開始發生了。因此,請深吸一口氣,允許自己擁抱「我是完整無缺的」與「從今天起,我是完整無缺而且完美」的想法。不是「我想要變得完整無缺」,而是「我是完整無缺的」與「我是完整無缺而且完美的,我已經準備好要大步向前邁進」。
對於你堅持找回勇氣的決心,我致上無限敬意。你也許還沒有發現或意識到,但今天是你啟程的好日子。那麼,請你深深地吸一口氣,拿回這屬於你的勇氣吧!
目次
序
給讀者的信
前言
轉化,如何發生
第一部
新的典範
第一章 我想埋藏的黑暗原罪
第二章 與生俱來的真實信念
第三章 當個戰士,擁抱愛
第二部
放下頭腦,聆聽心
生命戰士的8個勇氣密碼
密碼一:內心的路標
密碼二:放手與臣服
密碼三:解開情緒枷鎖
密碼四:寬容與慈悲
密碼五:珍惜自己
密碼六:開啟心靈願景
密碼七:發現完美的自性
密碼八:生命戰士的勇敢宣言
誌謝
關於作者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