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93折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50 元
優惠價
93605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1980年以來是台灣社會的大轉型時代,
要完整30多年來的台灣社會變遷、發展全史,就絕不可遺漏第三部門發展史!

在這第一冊的14段歷史當中,記錄了14個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史,其中又可再細分為三大類型:倡導型(勞工陣線、主婦聯盟、澄社、民間司改會)、服務型(家扶基金會、基督教青年會、賽珍珠基金會、法鼓山基金會集團、創世基金會集團、心路基金會、善牧基金會)、社區型(嘉邑行善團、新港文教基金會)。
本書希望透過第三部門史去貫穿、連結透視台灣整體的政經文化、住民、政黨、學術、階級轉型、社會福利及社會運動史,讓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得以全紀錄。

本書特色
1. 台灣第一本為第三部門組織造史之書。
2. 內容涵蓋14個具有悠久歷史且對整體社會有深遠影響的第三部門組織。
3. 個組織珍貴的圖像史料。
4. 王俊秀(清華大學教授、民間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集人)、
白秀雄(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
官有垣(中正大學教授、台灣社會福利學會理事長)
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徐世榮(政治大學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蔡英文(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等人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主編簡歷
蕭新煌教授1971年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1976年和1979年分別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社會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國立台灣大學和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及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研究專長:公民社會與亞洲新民主、亞太中產階級、環境運動、地方永續發展以及客家族群比較研究。

各章作者
孫友聯;林玉珮、陳裕琪、江妙瑩;顧忠華;高榮志;吳玉琴;魏季李;陳金興;蕭秀玲
;李伸一、張麗君;李秀娟、郭慧明等;李婉萍、鍾榕榕、原慧心;湯靜蓮、王郁涵、蔡宓苓;楊弘任;陳錦煌、林伯奇、徐家瑋

名人/編輯推薦

名家推薦:
政權(第一部門)會輪替,企業(第二部門)會倒閉,民間(第三部門)最永續。第三部門才是永續台灣與永續地球的燈塔。/王俊秀|清華大學教授、民間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集人

台灣第三部門自1980年代蓬勃發展,在直接服務扮演主要角色,更在倡議、監督、制衡、整合、維護價值及公共利益努力,形塑公民社會,至為精彩。蕭教授能推動將這些史料集結出書,確實頗具深意。/白秀雄 |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
 
台灣的第三部門展現了無比的勇氣,書中你將可看到他們如何在匱乏中堅持使命,關懷弱勢族群、改造台灣,成為發展中的臺灣最不可或缺的力量。/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一個美好的國度必須擁有成熟的公民社會,而非政府組織即公民社會的主幹。本書敘述臺灣重要NGO的歷史,其價值及重要性不言可喻!/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編者序
長期觀察和研究台灣的社會運動及其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運作的我,一直很想有系統地讀到不同類型 NPO、NGO 或統稱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歷史。只是苦苦等不到一本充實的第三部門史,確實有點失望。於是,在我創立和擔任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理事長(2009)以後,就很想以學會的力量去推動編寫台灣第三部門史的計畫。終於在 2012 年的學會年會上以「書寫台灣第三部門歷史」為主題召開一個圓桌討論會,接著又在當年底正式執行編著相關專書的出版計畫,而且暫以出版兩冊為第一階段構想。
本冊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這 14 章的作者群,沒有他們的熱心響應和支持,本書不可能問世。其次我要特別感謝台灣武智紀念基金會的慷慨贊助本書稿費,沒有該基金會的支助,本書恐怕也不容易順利竟其功。此外,在編輯過程中,官有垣和徐世榮兩位教授協助審稿其中不少文章,我也心存感激。最後,我要謝謝彭雪莉小姐,因為她協助了催稿、校稿和部分編輯的工作,對本書的生產確有貢獻。
本書得以列為巨流與台灣第三部門學會共同策劃出版的「台灣第三部門叢書」第 5 號,巨流圖書公司的全心配合也是功不可沒。最後,我誠心期待本書的出版可以有助於各界讀者多認識台灣第三部門組織的精采歷史,從而能多支持台灣第三部門的未來發展。

蕭新煌
2014 年 2 月於中央研究院

目次

導論:勾勒與定位台灣第三部門發展史 /蕭新煌
倡導篇
1 邁向社會民主之路:台灣勞工陣線的歷史/孫友聯
2 女力、綠力,看見主婦的力量: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組織誌
/林玉珮、陳裕琪、江妙瑩
3 澄社:倡議的漫漫長路與苦心堅持/顧忠華
4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與台灣法律正義的捍衛/高榮志
5 倡導老人福利政策: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的歷史/吳玉琴
服務篇
6 以基督之愛虛了組織樣式,做孩子最好的僕人:台灣家扶基金會之兒童福利服務發展史/魏季李
7 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變」與「不變」/陳金興
8 愛沒有國界更不分種族:賽珍珠基金會/蕭秀玲
9 建設人間淨土:法鼓山的願心與志業/李伸一、張麗君
10 為台灣老殘窮努力:創世基金會的成立與發展/李秀娟、郭慧明等
11 支持智能障礙者生活在社區活出最大的可能:心路基金會發展歷程
/李婉萍、鍾榕榕、原慧心
12 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善牧在台灣的助人工作歷史/湯靜蓮、王郁涵、蔡宓苓
社區篇
13 嘉邑行善團:傳統慈善造橋的現代性轉化/楊弘任
14 公民社會的初探:新港文教基金會四分之一世紀回眸/陳錦煌、林伯奇、徐家瑋

書摘/試閱

導論:勾勒與定位台灣第三部門發展史
蕭新煌
大概是從 1980 年後期,尤其是「後解嚴」時代,台灣學界、政界和出版界開始興起書寫戰後台灣歷史。比較令人矚目的系列套書有「台灣經驗 40 年系列叢書」(包括戰後經濟、教育、美術、農業、政治、文學、議會、民主運動、報業及工業經驗歷史的書寫)和「台灣全志」(包括社會、政治、文化、土地、住民、教育、職官等各卷重點書寫 1980 年代以來的台灣發展史)。此外,在同一段時間又有更多的政治人物和企業家紛紛自己寫回憶錄,或由作家為他們寫書立傳。如果再加上各類社會運動和若干企業體的歷史專書,那就更可多采多姿地呈現台灣的多元、進步發展變貌。至少我個人收集到的上述當代台灣史、政治人物、商人傳記、企業史和個別社運史大概就可陳列幾層書架。可見,1980 年以來的確是台灣社會的大轉型時代。
然而在上述這些有意義的歷史、傳記、大事記和回憶錄當中,惟獨明顯缺席的卻是另一項 1980 年代以來,在台灣社會也浮現、茁壯和活耀的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或第三部門發展歷史。所謂缺席指的是有系統的撰寫台灣第三部門組織的發展史。雖然個別組織每逢週年慶就會出版的特刊倒是不少,但有系統和整體寫史者卻鳳毛麟角。在其間,也是有少數幾本值得一提的歷史書寫,如洪健全基金會、台灣亞洲協會、台灣家扶基金會等。但與上述其他歷史比較起來,第三部門史實在是太少了。這背後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數的非營利組織不但人力單薄、財力物力更稀少,平時所有人力都忙於服務或倡議,時光歲月過了數十年,也沒想到要為自己留紀錄或寫歷史,當然也更沒有財力去請寫手來替自己的組織立傳。
編這一系列「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的初衷,就是要補全這段自1980 年代以來台灣社會變遷與發展全史,畢竟少了第三部門發展史,三十多年來的台灣全志就不能說是完整。目前已有兩冊正式列為出版計畫之中,目前出版的第一冊共收集 14 個第三部門組織的歷史,第二冊也將有11 個組織發展史,也就是說這一年內將有兩冊台灣第三部門史問世,共25 個歷史比較長的台灣非營利組織公開了它們的歷史。
第一冊的 14 個第三部門組織又可分為三大類型,一是倡導型、二是服務型、三是社區型。前兩類依其宗旨活動所區分,前者是以倡導改革為主,後者是以服務慈善為主,第三類型則是以明確的「所在地」做為組織成立和運作的標的,但大多也是以服務為主旨,但也不排除有部分改革的訴求。這一冊的倡導組織收有 5 個,服務組織收有 7 個,社區組織則收有 2個。收錄三類型歷史的多與少,並不能做為推論台灣第三部門組織在三類型當中分布的多寡或比例大小。

倡導型第三部門的五段簡史

1. 勞工陣線(1984- )
勞工陣線簡稱勞陣,成立迄今滿 30 年,是一個由 1980 年代當時政治改革和反對陣營裡的律師和「黨外編聯會幹部」發起和一個偏左派的「勞工(法律)支援運動團體」。勞陣 30 年史,可分為下列四階段:第一階段下鄉「啟蒙」勞工意識,第二階段「聲援」勞工自主工會運動,第三階段「投身」直接的反對黨政治活動,第四階段重新自我定位為勞工運動公民團體,持續而多元倡導勞工階級權益和改革勞工政策。
勞陣 30 年自評最主要的倡議成就包括推動成立「全國產業總工會」(2000 年 5 月 1 日),成為 2000 年至2008 年民進黨政府在國家勞工政策諮詢的主要對象,倡議通過「就業保險法」(2002 年 5 月 15 日)和「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2003 年 2 月 7 日)。但 2008 年之後勞工處境日益艱困,但勞陣的勞工倡議卻完全未被保守和向新自由主義靠攏的國民黨政府所考量。所以勞陣與政府關係日益緊張,也與資本家愈形對立,導致勞陣募款不易,財務也困難。

2. 主婦聯盟(1986- )
與勞陣對比,這也是一個核心份子很特殊的倡議組織,由家庭主婦走出家門,以環境保護做為倡議訴求,許台灣成為一個 4R(reduce, reuse,recycle, refuse)的資源循環社會、建立非核家園、共策飲食無憂的桃花源、推動無基改國度、培養小小綠色公民、鼓吹女性活得健康、走得自然。成立 27 年以來在台中、台南已設有分會。歷年來,為達成上述環保宗旨,陸續抗議麥當勞不合理高價位、反保麗龍、搶救森林、鼓吹垃圾分類、再生紙、自備環保袋、二手物品流通和催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購買運動、公民輻射量測地圖網路、無基改推動聯盟等,各種途徑以集體行動落實台灣走上環保之路。
主婦聯盟目前最大的發展困難和自認的挫敗是對內新人不濟、志工斷層,對外則是反核目標迄今未成,保守政府卻愈來愈走上強權和不民主。

3. 澄社(1989- )
澄社是一個主事者背景全是教授和公共知識份子的倡議第三部門組織。從一開始即高舉自由主義,也被視為是較傾向「反對政治運動」的一支,雖然澄社自始至終都沒承認在政治上支持反對勢力的民進黨,但的確與民進黨在追求政治民主和社會改革立場上,有相當程度的默契。成立 25 年來,最大的成就和貢獻是在 1989-2000 年之間在改革思想論述、政治批判都站在制高點。在知識界獨領風騷 11 年。從 1990 年的知識界反軍人組閣行動,到反對官樣文章的心靈改革,到呼籲解構國會、改造國會(2003),再到推動成功公民監督國會聯盟(2007),再到拒絕中時運動,阻止媒體壟斷(2012)。它一再展現澄社知識份子批判的性格,和「論政不參政」的超越政黨和官職保持距離的承諾。
由於堅持「參政即退社」,失去不少知識界的領導人才,也因為在台灣前途(統獨)政治光譜上不採一定立場,也因此流失不同理念的知識份子,導致老成凋零、新人才卻不濟,組織規模難以擴大成長的發展困境。

4. 司改會(1997-)
司改會是另一個以律師界(法律人)為組織主體的司法改革倡議公民團體。解嚴後,相對於行政、立法改革,司法體系卻始終未見大幅度的改革,仍然不獨立、不公正、不透明,內部貪腐、枉法辦案層出不窮。1990年的「國是會議」竟然未列有司法改革議題,這些背景乃觸發了法界有識之士群起在 1997 年發起「1019 為司法復活而走」的大遊行,其中有 500名律師上街頭,也有一些檢察官站出來,可說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司改會於 1997 年 5 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司法公正(判決評鑑),也進行法官評鑑、公布不及格的法官,震撼整個司法界。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人的冤案在 2012 年 8 月 31 日無罪定讞,堪稱司改會 16 年來不懈的努力才終獲平反。此外,司改會還在法律扶助、族群和諧和公民與法治教育上也下功夫,對許多外國律師來說,台灣律師如此投入第三部門的非營利公益事業,直稱不可想像。
成立了 17 年的司改會,自我檢討發現面臨所謂「雞肋困境」,亦即不得不接受點綴、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半調子改革,如「法官法」;而錯失徹底改造的契機,如遺憾法院組織法的失敗。期許是「全民、行動、持續超黨派」的司改會,也仍自評不夠草根性。如其他倡議運動型組織一樣,司改會也擔憂下一代後繼者的斷層問題,而今後的司改方向卻是改革法院「草率」積病和重建人民對司改的信任。以目前政治現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

5.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1994- )
鑒於老人福利於 1980 年立法通過以來,中央政府沒給錢、也沒給人,看在許多社福運動人士和學者專家眼中,此一法實在是徒為空頭支票。於是在 1994 年 2 月 1 日成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希望能真正修法和落實老人福利法。但是一成立卻出師不利,即面臨後繼無力的停頓期,到了 1996 年 8 月以來才算走上特定成長階段,10 年後更步上全方位的發展期。20 年來的老盟自評最大成就是推動老人福利法第二十八條的落實有成,這使得台灣老人終於獲得「老人津貼」(2002);此外,老人福利法也在 2007 年修正通過。
自許為「老人權益的守護者、老人福利的推動者、老人團體的領導者」的老盟,也以接棒人才的培育問題為憂,也深戒不得過度依賴政府經費挹注,否則將失去自主性。此外,老盟一直感慨政府對弱勢老人福利的冷淡。

服務型第三部門的七段簡史

1. 台灣家扶(1964- )
台灣家扶原為一個美國在 1950 年「輸入」台灣從事服務的外來兒童慈善組織,後來在 1964 年成立台灣分會,更在 1985 年成功轉型為本土化而獨立自立的台灣非營利組織,又於 1987 年開始參與各項國際援助工作,堪稱從接受外援、獨立自立,轉為進行援外的台灣第三部門組織。
除了在台灣各地設立 23 所「家庭扶助中心」,提供直接服務給弱勢兒童,還推動認養國內外孤兒之外,家扶在 50 年組織歲月的最近 20 年裡投入兒童福利法的修法,立法防止兒童虐待,也在 2007 年促成民法繼承編的修正,對繼承債務的未成年人提供限定責任,擴大了對兒少權益的保障。
家扶是一個財務穩定、社會大眾捐款不愁的富裕型第三部門組織。未來,家扶有意朝組織化、專業化和效能化三方向改進,也希望能在服務國際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以善盡國際第三部門一份子的責任。

2. 基督教青年會(1945- )
青年會又稱 YMCA,於 1945 年在台北成立,當年名為「台北基督教青年會」(台北 YMCA),應算是台灣第一個正式立案成立的非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它是第一個從事推廣英日語補習班給青少年學習的第三部門,也是設置游泳池提供社區青少年付費使用的基督教首創公共服務項目。YMCA 近期宗旨是推動青年的社會關懷服務,以期能與政府合作,以獲得經費補助。與家扶這樣的大型第三部門組織比起來,YMCA 自稱是一個「小型第三部門」,但其在各縣市地方各自擁有的房舍地產卻很可觀。

3.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1968- )
這又是另一個從美國輸入台灣的外國慈善機構,早在 1968 年就在台灣設立分會,從事台灣出生的臺美混血兒的照顧和安養。一如前述的家扶和 YMCA,賽珍珠基金會在 1997 年也歷經本土化的組織變革,轉型成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迄今也是台灣唯一關懷跨國血統兒童服務的第三部門組織,經過該會的努力,國籍法三讀通過,終於解決無國籍兒童的法令問題。近年該會轉向關注外籍配偶保護與醫療諮詢翻譯服務,並獲得台北市政府的委託案從事上述直接服務工作。

4. 法鼓山基金會集團(1992- )
這是本書唯一的佛教服務型第三部門組織,與前述家扶(原名CCF)和 YMCA 屬基督教 NPO 可以做對比。其中一個對照就是 CCF 與YMCA 先是外來後來在地化,而法鼓山卻是道地的本土宗教教團,從1978 年奠基迄今已走過 36 年。法鼓山是一個教團系統的總稱,它屬下符合現代 NPO 或第三部門組織的基金會卻有好幾個,但歷史就沒有教團那麼長。第一個是「法鼓山文教基金會」(1992),其次是「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和「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這三個基金會合起來就成為所謂「法鼓山基金會集團」,分別推動「心靈環保」、「心六倫」、「和平共修」等社會風氣改革和社會公益推動,對傳統佛教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部分也會提出「寧靜革命」。

5. 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集團(1986- )
創世是台灣社福和直接服務界的異數,於 1980 年開始就關注到被政府、社福界、社會大眾所漠視的重度殘障植物人,它在過去近 30 年來在台灣各縣市廣設植物人安養院,到 2011 年已有 16 間分院。之後,創世又關注居家老人的照顧,乃設立華山基金會。對遊民的關懷更成立人安基金會,在台北更設立了人安平安站。這三個基金會也共同組成了「創世基金會集團」,分別關懷社會裡三種最弱勢的群體:老人、植物人與遊民。「救救老殘窮」正是創世的志業。
創世在創造社會資源上屢有創新作法,最為人知的便是「順手捐發票」,2006 年就獲得獎金 9,000 多萬元,可謂小發票立大功,近年卻因千萬獎金制度發票募集數量急遽減少,其次便是它背後有著 30 年來如一日的各界小額不定期捐款和義賣活動。

6. 心路基金會(1987- )
這是一個由智能障礙者的家長自發組成的 NPO,懷著「為孩子發聲」的動力,家長們透過心路基金會積極參與相關政策法規、改善教育福利、消弭社會歧視的倡議行動,為台灣智障者的權益開啟新的時代。此一基金會的訴求先是「推廣特殊教育和保障權益」,接著以「成就身心障礙者最大的可能」為宗旨,最近 10 年又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促進有機會的環境」做為組織目標。
心路在社區服務上設立心路青年聯誼會,也在台北和高雄成立「成人支持服務中心」,以協助智障者自立生活和培力。但庇護工廠在現今法律嚴格規定下,未必有助於智障者自立。經費來源不穩、政府政策無法配合和協助、基金會人才不濟、家庭與基金會的關係也屢面臨考驗。尤有甚者,心路因為愈來愈依靠政府補助,依賴政府的程度日深,而庇護工場如何在「服務對象」與「員工」兩種關係之間取得合理的定位,也是心路面臨最大的困擾。

7. 善牧基金會(1987- )
原先由法國善牧修女會在 1987 年應天主教台北教區之邀來台經營少女中途「德蓮之家」,後於 1990 年在台北市立案成立「天主教會台北教區附設善牧修女會」,又於 1994 年改組轉型為現在的「天主教台北市善牧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善牧從事直接服務,成立「萬華少年中心」希望能吸引觀護少年在中心接受關心和輔導,此外善牧也促成 24 小時「113 保護專線」和「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跨部門機制,更促使內政部辦理「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服務」。善牧自評指出管理階層的專業督導能力的提升是當前急迫的組織改革之一,另一組織問題是當修女領導階層陸續退休後,銜接問題將又該如何解決?

社區型第三部門的兩段簡史

1. 嘉邑行善團(1965- )
嘉邑行善團的前身可追溯到 1965 年的地方善業「行善堂」,之後成員因對兩種善行各持己見而分裂為「施米派」和「造橋派」。造橋派於1980 年改制為「嘉義行善團」,1985 年又改名為「嘉邑行善團」。從地方善堂的施棺、賑米和修橋鋪路轉型到以研發興建現代橋樑技術為主並有制度化的募款網路,嘉邑行善團已儼然為一個具現代規模的第三部門組織。不過,這個以慈善「造橋」為志業的典型社區型 NPO,仍充滿地方色彩,對最早提倡的七位行善者稱他們為「七居士」,義工大部分都來自當地人士,行善造福的對象也是以在地的嘉義縣為主。
此一社區型 NPO 可說是由傳奇地方人物組成傳奇社區第三部門組織,並進而創造出來的造橋傳奇。

2. 新港文教基金會(1987- )
這是另一個典型以「在地關懷」為宗旨的社區型 NPO,打出的號召不是「集體行善」,而是「重建故鄉」。在地方舉辦「全國文藝季」可說是新港基金會的創舉(1994),之後又籌辦「新港國際社區兒童藝術節」,也讓它在國際文化展覽舞台上令人為之驚嘆。它在 1995 年出版「打開新港人的相簿」更在台灣掀起尋找老照片的熱潮。除了這些軟性的社區文化活動之外,它還在地方的環境整頓立功,重新美化新港火車站,設置鐵路公園,對推廣新港社區產業文化和文化產業也有功。此外,文化外交也是新港基金會的卓績。
新港的文化社區營造也不是沒有遇到地方的抗議和反對,像是「承包」大興路的街道美化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關鍵就在於社區型第三部門畢竟沒有公權力,以致被地方批為撈過界和自我定位不清。新港基金會的未來也面臨如何「再生」,包括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和青少年投入,和開始認真投身去服務日益增多的老人,以及如何轉型成為具有企業精神和可持續經營的「社會企業」,都是新港基金會現在思考的大哉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60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