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雙城記》裡這樣形容一個關鍵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時季,也是黑暗的時季;那是有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有著一切,我們的前途什麼也沒有。」至於走向天堂或走向地獄,關鍵在於這個時代敢不敢作夢,能不能圓夢。
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10年來幫助了許多在困頓時代的人們完成夢想,不過這意義不應該局限在夢想資助計畫的得主本身,更要藉由這本書的出版,激勵更多人:「築夢,永遠不嫌晚」!不管男女老少,都要不斷地朝夢想前進,生命才會有意義。讓我們的時代即使再困頓、再險惡,都能擁有從壞到美好、從絕望到希望、從黑暗到光明的契機!
本書特色
生命的意義,在於朝夢想前進
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十年來幫助許多人完成夢想,並對整個社會影響深遠。本書特別收錄曾獲選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二十一位築夢者,看他們如何用生命能量,勾勒出精采的人生。
這群築夢者的年齡從二十四歲到六十五歲,他們為自己的夢想奮鬥,也為了別人的夢想努力。他們關注的對象從兒童到銀髮族、從人類到自然萬物;他們從台灣跨出,橫跨世界五大洲,足跡遍布海平面至八千公尺的高山。他們為築夢投入的時間,不可衡量!
閱讀本書,我們得以幸運窺見這二十一位築夢者,如何藉由驚人的意志力,超越自身極限,將當初的微小心願,築成直達夢想的道路,為人生創造更多無限的可能性。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將這股豐沛的圓夢能量,如漣漪般一圈圈擴散出去,激勵更多人活出夢想!
作者簡介
政大廣電系、政大新聞所畢業。曾任破周報、台灣人權促進會、今周刊及壹周刊財經記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顏瑞
雜誌、圖書編輯,自由文字工作者。
林果
中文系、媒體所畢。現為文字與媒體工作者。
目次
序
築夢者的圓夢程式/朱鎮豪 帝亞吉歐台灣董事總經理
十年有成,夢想永續/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前言
窺見無數個創造不同世界的可能性/萬蓓琳
【科技‧環保】
齊柏林 他的心、他的眼 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莊智超 為年輕人打開無數扇通往未來的窗
吉正然 在黑暗世界點燃城市微光
艾和昌 與太陽共生 為人類下一個五十年打造未來
【體育‧理念】
陳彥博 永遠跑在顛簸而沒有盡頭的地方
吳建衡 追夢、探險 台灣三太子無悔勇闖天涯
李筱瑜 幽谷重生 從癱瘓到台灣第一鐵人
高銘和 用一輩子的時間走進崇山峻嶺 向大山一一致敬
李香秀 二十年青春 深刻重現三部長片
【藝術‧文化】
舒米恩・魯碧 Suming Rupi 用音樂把你我帶進阿米斯的世界旅行
林建享 繼續划,讓大船穿越所有的不可能
馬躍・比吼 Mayaw Biho 推廣原住民正名運動,T攝影機當武器為公義發聲
張淑蘭 打破文化禁忌照顧原鄉老人安享天年
【教育‧希望】
沈芯菱 教育是寫給未來的詩 一同尋求翻轉人生的可能
張平宜 為失學麻風孩子再造希望之翼
陳俊朗 創建書屋辦學到籌劃人性自治社區
黃泰吉 燃燒熱情 打造六百個閃亮生命
曹齊平 把教室變成遊樂場 科學實驗教具帶來創意教學
【公益‧社會】
張正 樸素正義 讓七十五萬移民移工解鄉愁
邱盧素蘭&邱銘源 活出自己人生的渴望 串流於母子血液中
方荷生 協助社區重生 希望鰥寡孤獨皆有所養
書摘/試閱
齊柏林
他的心、他的眼 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空拍好像是一條不歸路,因為空拍,我把視線伸展到了城市之外,看見了大自然,看見了土地,也看見了破壞。其中充滿無力感,想為這塊土地做點什麼,也許就是這個念頭一直驅使我往前進。」
在台灣,「齊柏林」這三個字幾乎等同於「空拍」的代號了。每次提到自己的名字,齊柏林就帶著笑意,在二十世紀初期,「齊柏林飛船」是現今民航機前身飛行器的總稱,齊柏林本人說,「我父親來自河南,不知道有這樣的飛船存在,對飛行也沒有任何夢想,卻幫我取了這個名字。」
冥冥之中,父親就為齊柏林安排了一個奇妙的人生:從小就迷戀各種會飛的事物,童年最喜歡的卡通是《科學小飛俠》,少年時最大嗜好是養鳥,最高紀錄曾經在家中頂樓養了一百多隻各種品種的鳥類,今年半百的他,至今大半輩子都在「飛」。
更有趣的是,一九六〇年代的搖滾大團《齊柏林飛船》最負盛名的搖滾聖歌就叫做《通往天堂的階梯》(Stairway to Heaven),「齊柏林」彷彿是一組代碼,引領著與此相關的人們,追尋並始終嚮往世界的高空。
空中攝影,喚醒熱情
服完兵役之後,因為對攝影的興趣,齊柏林首先到婚紗公司應徵,接著進入一家室內設計雜誌當攝影,拍一些燈光美、陳設美、家具美,但看起來假假的室內設計案件。一開始還覺得很有成就感,但是拍久了,都有固定模式,有好一陣子,他竟然下班之後就不想再碰相機,少年時對生態攝影的熱忱,一點一滴的消失。
剛好這個時期,房地產狂飆,打開報紙,裡面眾多的建案廣告經常有實地空拍的照片。好奇的他到處打聽這些照片是怎麼拍的,這才知道有「空中攝影」這個領域,他甚至主動認識空拍攝影師,要求一起上飛機當助理。齊柏林說,「我不記得那時看到什麼景物,但在空中熱血翻騰的感覺至今難忘。」這是無償的工作,但沖上雲霄飛行的震撼,讓他願意用一輩子的力氣不斷重溫。
之後為了有穩定工作收入,齊柏林考上公職,進入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任職,負責空拍各項重大工程的興建過程,例如北二高工程施工的紀錄。為了拍攝,國工局每年會租用直升機,這是齊柏林最期待的時刻,也讓他跟直升機航空公司有了交情,「他們知道我沒錢,空有熱情,常會接案子委由我拍攝,甚至只要有飛行任務,他們也會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拍。」齊柏林笑說,「不管天涯海角,只要有機會,我就一定跟到底。」
這些飛行任務五花八門,有的是為高山上難以到達的氣象站補給物資、有林務局巡山監視濫墾開發、或吊橋興建工程,「有時直升機載離島的臨終病人回家,會空機返回,這時他們也會通知我。」齊柏林說,「不管他們在何地出任務,我都會想辦法請假,坐客機過去等直升機。」上直升機的時間彌足珍貴,「只要在飛機上,不管環境如何惡劣、身體多麼疲累,我一定睜著眼睛四處看,因為飛機一飛就過去了,必須在幾秒鐘之內選擇要取什麼景、如何構圖,一心得多用。」
有時齊柏林還是得自己出錢、出機拍攝,「真的很貴,十幾年前,直升機一小時的飛行費用就要五萬元,現在更是漲到十五萬元。」空中攝影需要很龐大的費用,齊柏林笑說,「很長一段時間,我存摺裡的錢都不到十萬元,房貸也總是還不完。」一直以來,齊柏林在正職工作之外,都得兼職打工,才能兼顧生活與夢想。
發現台灣正面臨生態浩劫
其實齊柏林在攝影圈成名很早,但為了空拍的夢,他當了十幾年的「攝影工人」。齊柏林說,「以前下班後,身上就會揹著大包小包的攝影器材,騎著機車去拍食譜、拍新裝潢好的賓館房間,各式各樣的攝影工作我都接,甚至還經常替大師捉刀。接案的收入很好,但從來都存不起來,因為,都用到租飛機上了。」為了多攢錢,他很早就在eBay拍賣網站上買國外二手相機,在台灣出售,有時還會買到美國軍用偵察相機的空拍鏡頭或經典相機,他就留著收藏,提升自己空拍影像的品質,算是在著迷空拍之外的嗜好。
三十多歲時,齊柏林接觸空中攝影已經有五、六年,主要是記錄公共工程的過程,他說,「我經常在台灣高空飛來飛去,拍攝我以為是重要建設紀錄的照片,包括高速公路的興建,當時的確有看到一些不美麗的照片,但我不以為意,認為這是國家發展的必然過程,那時從沒想過,這些工程一旦開始動工,生態環境就無法再逆轉。」
齊柏林的心裡,偶爾會冒出些許狐疑,但也是一閃即逝,因為當時的他還不了解環境問題、還相信人定勝天的理念,「看到高山上大面積的菜園、茶園及果園,都覺得是很正面的事情,從高空看就那麼一大片,這樣要花多少力氣去種植。」
直到一九九八年,《大地地理雜誌》開始跟他調照片,這對齊柏林來說猶如暮鼓晨鐘,「我一開始並不知道他們要如何使用這些照片,只是把他們要的題材提供出去,例如梨山上的果園、沿海的魚塭等等。」等到報導出來後,「原來他們把照片交給關心生態的專家學者重新解讀,我才發現,我真的紀錄了台灣這塊土地許多的變化。看著這些報導,也跟著重新學習用新的角度,觀看自己拍的照片、觀看台灣這塊土地。一段時間下來,我深深地理解,這些景象,真的是生態浩劫。」
從小受制式教育長大的齊柏林陷入省思,「過去我只著迷拍攝美麗的照片,一點也不關心被拍攝的對象發生什麼事,鏡頭會自動避開醜陋的事實,以為沒人看到,就能躲過心中的疑慮。」
想盡辦法,拍紀錄片
尤其令他震撼的是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這是齊柏林第一次拍攝巨大天災,「從空中看到九份二山大面積的崩落、房子橫躺在大地上,視覺經驗非常巨大,我開始感受到,原來我做的事很獨特。從此之後,我知道不用再把照片鎖在櫃子裡孤芳自賞,它們是極有意義的歷史影像。」這樣的經驗讓齊柏林人生出現轉折,「我愈來愈有方向、使命感,了解很多事情不能再等。」這時再飛行於台灣上空,齊柏林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他恨不得自己長出一雙翅膀,能夠鎮日看護這塊他熱愛的土地。
二○○三年,齊柏林成為「第一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得主,當時的計畫內容,是空拍台灣高山雪景(河川源頭)及高屏溪流域(台灣流域面積最廣之河流),為台灣水資源留下完整記錄。二○○六年七月,齊柏林正式出版《從空中看台灣》攝影集,讓更多人一起關心台灣的土地樣貌。但空拍了十幾年,光是按相機的快門,已經無法再滿足他,他看到BBC(注:英國廣播公司主要的電視頻道)的空拍影片十分心動,開始動念做更具挑戰性的高空動態拍攝,然而光是器材,就要價兩千多萬台幣,令他很是掙扎。
二〇〇九年的八八風災,滿目瘡痍的災區景象,成了推他一把的關鍵。「我嚇壞了,」齊柏林曾經多次拍過山區的土石流,「但跟八八風災比起來,真的小巫見大巫。」為了發展經濟,台灣在環保和環境開發上始終難兩全,他認真開始思考辭去公職,全心投入拍攝紀錄片的可能,「那一年,我四十七歲,再過三年就可以退休了,我不斷問自己:『再等三年不行嗎?』」但是,另外一種聲音也一直出現:「我已經四十七歲了,再等三年,真的還有體力嗎?」
「再不做些什麼,以後就沒機會了。」最後,這個信念獲勝,他辭去工作,成為全職空拍攝影師,為了籌措紀錄片資金,他抵押房子、還向友人借錢購買器材。這是一個金錢、人員都缺乏的計畫,除了對夢想的堅持,還要有破釜沈舟的勇氣,所幸他都一一堅持地走過來,即使最初為了八千萬的製作預算,他到處尋求支持,不少人問他:「投資報酬率是多少?如何回收?觀眾在哪裡?」有時,他快要招架不住,只能苦笑說:「我的觀眾還在家裡!」那時,許多人對於他的夢想,都還抱持觀望態度。
三年後,台灣首部空拍電影紀錄片《看見台灣》真的出現在大家面前,不僅讓台灣人自己重新看見台灣,也讓許許多多的國家、城市看見了台灣,甚至看見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願意低頭反省自己的契機。
勇敢追夢,生命將帶給你驚喜
自從《看見台灣》上映後,「電影包場超過一千場,還跑了全台三百多場映後座談會,」齊柏林說,「這是我原本根本想像不到的。但對我而言,我多了一個媒介,可以跟大家分享我所關心的台灣,她的美與她的苦。」幾乎,電影下片之後,他每一週都要出國,到日本、美國、新加坡……,四處參加影展,電影也應觀眾的要求不斷加映,「不只是華僑來看,更多當地的人,擠滿了各處的電影院。」齊柏林跑行程跑得很累,曾因舟車勞頓生病,好幾天都發不出聲音,但所有的努力,都只為了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二十多年來,齊柏林在天空飛行了超過兩千小時,無數的日子都得看老天爺臉色,「即使到現在,每天飛機要不要升空,都得當天才能決定。」為了夢想,他必須放棄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過程,「別的孩子不喜歡下雨天,但我的孩子卻最愛下雨天,因為只有這時爸爸才有空陪他們。」齊柏林與家人都很無奈,但為了他的夢想,只能默默接受。
溫暖、熱情且執著的齊柏林,願意犧牲所有個人的生活成就追求的夢想,成為老天最佳的代言人,在在地提醒著人類,善待自己的家園、自己的土地。他示範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勇於追求夢想,不管身處人生那個階段,齊柏林都鼓勵每個人:「請立即擁抱內心所渴望的夢想,不要猶豫,生命自然會給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是齊柏林
第一屆(2003~2004)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得主,台灣首席空中攝影家,從事空拍二十多年,以飛行高空的角度,呈現另一種觀看及記錄台灣的方式。一九九八年起,齊柏林於《大地地理雜誌》發表攝影作品,至今累積近四十萬張台灣地理空拍影像,出版攝影著作二十餘冊。然而多次飛覽台灣、空照大地,深感平面影像已不足讓民眾感受台灣面臨的濫墾、污染、災害等危機,決心藉由動態紀錄,讓大家感受台灣的美麗與苦難,進而能多加關注這塊土地。二○○九年八八風災後,斥資拍攝台灣首部空拍電影紀錄片《看見台灣》,引起台灣各界乃至世界各地的熱烈迴響,更於二○一三年獲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殊榮。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