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50 元優惠價
:90 折 315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最生猛的總裁,告訴你
即使別人說,這樣不正常、不正規、不依正軌,但世界是你自己的!
不選擇好走的路,走好最後選擇的路,誰都可以闖出不一樣的人生。
馬家輝、郭位、施振榮、王文華 猛力推薦
本書特色:
不是為了不一樣,而是你,為什麼要一樣?
NU SKIN如新大中華區域總裁范家輝,最不一樣的企業總裁。
他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由開壇香鋪的嬤嬤獨力養大;他並非總是成績優異,求學時常逃學,也被退學,在黑名單上被記滿500個缺點。
在學校裡,他不愛念書,但在課堂外卻熱衷閱讀;進入職場後,他放棄國際大企業的好差事,選擇到荒山野嶺裡的中小型皮革廠歷練。到如新工作後,他可以接任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卻堅持到海外闖蕩,當個世界人。
從令人頭疼的少年阿飛,變成跨國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范家輝以他不一樣的成長過程和人生經歷告訴你,年輕時不要太早設限,不要太早決定自己的目標、夢想,更不要別人來替你決定。
歷史無法重來,但未來可以開創。闖蕩人生不白過,魯莽事情不白做,你也可以活出自己要過的人生,闖出自己要走的路。
即使別人說,這樣不正常、不正規、不依正軌,但世界是你自己的!
不選擇好走的路,走好最後選擇的路,誰都可以闖出不一樣的人生。
馬家輝、郭位、施振榮、王文華 猛力推薦
本書特色:
不是為了不一樣,而是你,為什麼要一樣?
NU SKIN如新大中華區域總裁范家輝,最不一樣的企業總裁。
他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由開壇香鋪的嬤嬤獨力養大;他並非總是成績優異,求學時常逃學,也被退學,在黑名單上被記滿500個缺點。
在學校裡,他不愛念書,但在課堂外卻熱衷閱讀;進入職場後,他放棄國際大企業的好差事,選擇到荒山野嶺裡的中小型皮革廠歷練。到如新工作後,他可以接任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卻堅持到海外闖蕩,當個世界人。
從令人頭疼的少年阿飛,變成跨國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范家輝以他不一樣的成長過程和人生經歷告訴你,年輕時不要太早設限,不要太早決定自己的目標、夢想,更不要別人來替你決定。
歷史無法重來,但未來可以開創。闖蕩人生不白過,魯莽事情不白做,你也可以活出自己要過的人生,闖出自己要走的路。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范家輝
小學甘心年年後段班,小六初嘗前三;初中被停學更被退學,高中又總在前三;大學沉迷搞學運、當知青,橋牌、麻將、撞球三友每日與我遊,差點畢業與我無關 。
大學母校當年是初創,今天已躋身全球前百。那年畢業驕傲是首屆,至今慶幸當選傑出校友,更幸得成榮譽院士與校董。
畢業後二年轉工三份,第三年工作第四份,已經進入第二十四個年頭。從香港分公司基層經理,轉戰亞洲十餘國,到東南亞、大中華區域總裁。
我是范家輝,媽媽給我取了洋名Andrew,年輕時氣盛,以洋名諧音「昂龍子」寓意「昂首飛龍之子」做為筆名,年漸長,氣漸減,現作憨蟲。
爸爸Anthony,弟弟Adrian,妹妹Anita、Angela,連帶妹夫也是Ah Muk,Albert,外甥Amber,Adam……,差不多全家都是「A」,或也可跟我持續學習,警勵自我,一步一腳印,邁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A+ (A家)人生連結。
從街頭浪蕩,到四處工作闖蕩。年已過天命,學習耳順中。
採訪整理
燕珍宜
政治大學社會所畢。歷任《今周刊》、《商業周刊》、《新新聞》、《經典雜誌》、《Digitimes》、《旺報》、《兩岸商旅雜誌》,擔任文字記者。
重要作品包括,「消失的醫生」、「小心!吃進陷阱——保健食品可以養生也可能傷身」、「破解七大致癌元凶、提防隱形殺手」、「台灣輸不起的風險:核電」、「雪山魔咒vs.台灣精神:雪山隧道的開鑿與影響」、「尹衍樑的冒險成功學」等。
得獎記錄包括,亞洲出版人協會(SOPA)亞洲年度最佳記者獎(2012)、SOPA最佳專題報導獎(2012)、卓越基金會/最佳專題報導獎(2012),金鼎獎/最佳專題報導(2007)。
方沛晶
文化大學新聞所畢,資深媒體工作者。
喜歡文字和影像,待過電台、電視台、雜誌社等媒體十餘年,歷任東森電視台、《管理雜誌》、《非凡新聞周刊》、《今周刊》等資深文字記者及採訪主任。
嫻熟科技和傳統產業,但其實對娛樂新聞比較感興趣;擅長管理議題及產業趨勢,但是永遠覺得人的故事,比熱錢的溫度還高。
范家輝
小學甘心年年後段班,小六初嘗前三;初中被停學更被退學,高中又總在前三;大學沉迷搞學運、當知青,橋牌、麻將、撞球三友每日與我遊,差點畢業與我無關 。
大學母校當年是初創,今天已躋身全球前百。那年畢業驕傲是首屆,至今慶幸當選傑出校友,更幸得成榮譽院士與校董。
畢業後二年轉工三份,第三年工作第四份,已經進入第二十四個年頭。從香港分公司基層經理,轉戰亞洲十餘國,到東南亞、大中華區域總裁。
我是范家輝,媽媽給我取了洋名Andrew,年輕時氣盛,以洋名諧音「昂龍子」寓意「昂首飛龍之子」做為筆名,年漸長,氣漸減,現作憨蟲。
爸爸Anthony,弟弟Adrian,妹妹Anita、Angela,連帶妹夫也是Ah Muk,Albert,外甥Amber,Adam……,差不多全家都是「A」,或也可跟我持續學習,警勵自我,一步一腳印,邁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A+ (A家)人生連結。
從街頭浪蕩,到四處工作闖蕩。年已過天命,學習耳順中。
採訪整理
燕珍宜
政治大學社會所畢。歷任《今周刊》、《商業周刊》、《新新聞》、《經典雜誌》、《Digitimes》、《旺報》、《兩岸商旅雜誌》,擔任文字記者。
重要作品包括,「消失的醫生」、「小心!吃進陷阱——保健食品可以養生也可能傷身」、「破解七大致癌元凶、提防隱形殺手」、「台灣輸不起的風險:核電」、「雪山魔咒vs.台灣精神:雪山隧道的開鑿與影響」、「尹衍樑的冒險成功學」等。
得獎記錄包括,亞洲出版人協會(SOPA)亞洲年度最佳記者獎(2012)、SOPA最佳專題報導獎(2012)、卓越基金會/最佳專題報導獎(2012),金鼎獎/最佳專題報導(2007)。
方沛晶
文化大學新聞所畢,資深媒體工作者。
喜歡文字和影像,待過電台、電視台、雜誌社等媒體十餘年,歷任東森電視台、《管理雜誌》、《非凡新聞周刊》、《今周刊》等資深文字記者及採訪主任。
嫻熟科技和傳統產業,但其實對娛樂新聞比較感興趣;擅長管理議題及產業趨勢,但是永遠覺得人的故事,比熱錢的溫度還高。
目次
推薦序 當你遇見一個叫做家輝的男子
熱情地為生命奮鬥
分享傳承向善的力量
開疆闢土的人
自序
楔子
第一篇 歲月如水
檀香鋪十二少
嬤嬤教我的人生六堂課
教室外的閱讀課
第二篇 生命如歌
倒數三名的逆襲
黑名單上的五百個缺點
愛你所玩 玩到極致
城大人 成大器
第三篇 人生如新
勇敢跳出舒適圈
放膽闖蕩無國界
獅子山下再發光
熱情地為生命奮鬥
分享傳承向善的力量
開疆闢土的人
自序
楔子
第一篇 歲月如水
檀香鋪十二少
嬤嬤教我的人生六堂課
教室外的閱讀課
第二篇 生命如歌
倒數三名的逆襲
黑名單上的五百個缺點
愛你所玩 玩到極致
城大人 成大器
第三篇 人生如新
勇敢跳出舒適圈
放膽闖蕩無國界
獅子山下再發光
書摘/試閱
【推薦序】當你遇見一個叫做家輝的男子
聞說在台北西門町街頭高喊一聲「淑惠」,四方八面必有至少二十名女子停步留神,以為你在喊喚她們,因為,她們都叫淑惠。若替這個老梗換個場景,把台北改為香港,把西門町變為銅鑼灣,只要高喊一聲「家輝」,四方八面必有至少二十名男子停步留神,以為你在喊喚他們,因為,他們都叫做家輝。
我就叫做家輝。范家輝也叫做家輝。尚有許許多多的或廣為人知或寂寂無名的家輝生活在香港九龍新界各處各地,如同擁有其他名字的人一樣,各有自己的故事,或曲折傳奇或平平無奇,總都是自己的軌跡。
為什麼香港有這麼多家輝?
答案其實不難猜到。
香港居民以廣東人嶺南人占絕大多數,貌似洋化、西化、國際化,但在英國殖民的特殊歷史時空下,在骨子裡,一直抱持濃厚的華人家族情懷:家是安身立命的原點,家是核心價值的所在,以家為先,以家為榮,家乃根源,家國家國,「家」的位階甚至常被擺放在「國」之先之前。
說到底,生活於殖民時代,所謂「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流離變異,前途未定,也真只有家族情誼始是最有穩實的依靠,至少恩怨情仇皆在自己掌握之內,家的門牆往往便是人世邊界。家輝、家輝,一家之輝,以家為輝,家耀光輝,簡簡單單的一個取名其實蘊含了深深沉沉的一份冀盼。
范家輝的故事亦正由家族說起。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各有角色, 各有啟發,他們既是范家輝的故事背景,卻也是范家輝的故事主角,因為——你將從書裡讀到——他們的經驗和訓誨,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早已融注到范家輝的生命歷程,撐持並引領他啟步前行,從年少開始,覓方尋路,經歷重重波折起跌,終而由香港西環三角碼頭的一個年輕「阿飛」變身為一間總部在美國的跨國企業集團的領導總裁。 范家輝的故事,於名字之起始其實已經暗藏玄機。
范家輝的故事都寫在《放膽做,就不怕錯》書裡。我比較幸運,結識范家輝於成書之前,故常有機會聽他親口細述故事。初識時,因同名家輝,倍感親切,遂約他合作弄個叫做「當家輝遇上家輝」的舞台脫口秀,可惜他事忙,一年四季因工作跑東衝西,未能落實,實屬遺憾。
除了名字相同,我跟范家輝亦同為一九六三年生人,肖兔,我還比他虛長四個月,聊著聊著,又知道我們雖就讀於不一樣的中學,卻有過同一位歷史科老師,千絲萬縷,隱隱牽引著微小溫馨的人間緣分。然而他是細心而大膽的處女座,我是魯莽而悶騷的金牛座,性格取向有著明顯差異,但這使我更樂於聆聽他的故事,努力用他這位家輝的歷練來拓展我這位家輝的思考,他的創意、他的進取、他的勇氣,以至他的錯誤,在在有著趣味和力量,合起來便是廣東人喜歡掛在嘴邊的「生猛」特性。
你不一定像我一樣有機會認識范家輝,這當然只是緣分問題,並非閣下的錯。但,幸好,書本裡也有范家輝,讀過此書,你便等於認識了范家輝,這麼一本生猛之書,出自一位生猛之人,假如你甘願錯過,肯定大錯特錯,責任不在別人,只在你自己。
人間有家輝,更不止有一個家輝,而不管遇上現實裡的或書頁上的范家輝,皆沒理由錯過。(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 馬家輝)
【推薦序】熱情地為生命奮鬥
我們身邊有人不斷完善自己人格、追求提升人生境界,而香港城市大學首屆傑出校友獎獲獎人、榮譽院士、大學校董會成員范家輝先生,堪稱其中的楷模。
他「少亦賤,故多能鄙事」,年少時和許多人一樣,是一個遊蕩沒有目標、隨性沒有夢想的人。他聰明、膽大好強,但任性、貪玩、做事不喜歡循規蹈矩,讀小學時一直是班上「倒數三名」,老師黑名單列出的缺點多達百條。升入中學後,雖然學業成績大有長進,但是由於反叛、不信權威,只講道理,經常與老師對抗,最終被逼退學。
然而,家輝有一個鮮明的特性:思想獨立、好奇性強,喜歡探索、觀察,嘗試新事物,對於喜歡做的事,必然做到極致。家輝在人生不同的轉折點,得到家人的教誨、提點、支持和關愛;尤其是他嬤嬤,無疑是對他影響最大的親人、人生的啟蒙老師。在至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開始反思人生。
我們說,哲學性的思考能提高、昇華人生的境界,兼而求得智慧。年輕的家輝在師長的教導輔助下,也開始在腦海裏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個基本哲學問題,並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因為忙碌、年歲而逐漸忘記了真我。時至今日,在歷經奮鬥之下,他成為如新集團大中華區的總裁,不僅事業成功,更不忘無私地回饋社會、回饋母校,盡心盡力,孜孜不倦,令人感佩。
現今,他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記錄下來,寫下《放膽做,就不怕錯》一書。收到初稿後,我一口氣讀完,覺得這本書不僅講述了家輝五十多年如水而逝的歲月,可歌可泣的人生,精彩如新的人生,更傳授了做人做事的至理,是家輝追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心路歷程。深信這本好書,可以「讓別人更熱情地為他們的生命而奮鬥」。
家輝的人生、視野超越社會整體,其成就是個以人為本,「順習而行」的實踐。在功利境界,當行為超越了謀一己之利的地步,他行義,「盡倫盡職」,把社會利益放在「我」之上。求取社會的利,「予」多於「取」。這些道理說的人多,但是家輝做到這個境界,並在書中表露無疑,值得景行。他是個有成就、有義氣的現代人。 (本文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郭位)
【推薦序】分享傳承向善的力量
第一次認識范先生是在二○一二年八月,當時NU SKIN舉辦大師趨勢論壇活動,邀請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首度來台演講<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我與范先生因同台擔任論壇活動的與談人而認識。後來,范先生在NU SKIN 台北總部舉辦香港城市大學校友會來台參觀的活動時,我也應邀前往演講。
在此之後,我就幾乎每天都接到范先生以Email 寄來有關鼓勵社會向善的文章,都很有可讀性。一方面這是他本人有著使命感,另一方面,他也利用NU SKIN這個組織的力量來影響會員,讓會員也成為一股正面向善的力量,令人十分佩服。
范先生的成長環境與我相似,我出身自鹿港小鎮的製香家族,他則是在香港街市一家零售檀香的小鋪成長;我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他則是父母都不在身邊,自小由祖母帶大。
我受母親極大的影響,從小就立志要做個有用的人,即使至今,仍持續努力希望做個更有用的人,以對社會做出貢獻,而他也在祖母以身作則的身教影響下,對他影響至深。
范先生此次特別在他的自傳《放膽做,就不怕錯》乙書中,將他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希望年輕朋友透過這些讀起來溫馨有趣的故事,可以激發大家追求理想的勇氣。
且以他熱心公益並樂於分享、傳承的理念,相信對於社會上的年輕朋友是最佳的典範,他沒有背景,卻靠自己的努力勤奮力爭上游,終能出人頭地,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他的故事相信對年輕朋友將具最大的鼓舞作用,在此推薦給您! (本文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 施振榮)
【推薦序】開疆闢土的人
范家輝(Andrew)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九章的那段故事。當時如新香港分公司的總經理出缺,總公司屬意Andrew 接任。Andrew雖然是香港人,在如新也是從香港做起,卻不願意,因為「一個全職的總經理從來不是我的目標,亞洲地區業務拓展才是我真
正的戰場」。
這是一個關於「開疆闢土」的故事。多少人夢寐以求當上總經理,但Andrew卻寧願到亞洲各國打拼。開疆闢土的個性也在他的家族血液中,爺爺和嬤嬤年輕時,從廣州跑到香港打拚。
Andrew 求學時,常常逃學,也被退學。功課倒數第三名,卻狂熱於課外書、勤於剪報、與人分享,還四處打工,熟悉各行各業。進了職場後,他放棄了國際大企業鄧白氏的好差事,進入中小型的皮革工廠,從基層做起。
進入直銷業後,他自告奮勇地到印尼籌備新辦公室。進入如新香港分公司後,又奉命到臺灣支援。當一切上手之後,不安的靈魂又開始騷動;通常別人都希望回到自己的家鄉,但他卻跟公司說,絕不會留在香港工作。就這樣,他去了馬來西亞分公司,之後又去了菲律賓、泰國、韓國等地拓展業務。在職場上,把小時候愛玩、逃學、好學的本性發揮到極致。
Andrew的旅程,令我想起很多臺灣的前輩企業家。他們也是這樣,為臺灣經濟打下江山。此時,正需要放膽去開疆闢土的人。Andrew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啟發。(本文作者為夢想學校創辦人、知名作家 王文華)
【自序】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有此一問:「你拿什麼定義自己?」本書定稿前,協助我寫好這書的沛晶問:「怎麼樣才可以當一個真正的自己?」
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正如《放膽做,就不怕錯》不是我原本要的書名,《放肆做,放膽錯,闖蕩人生不白過》才是我原本心儀的書名。我喜歡的,但沒有上場的書名,是我對我自己比較接近的描述,也才可以如實反映我寫這書的起心動念。
在付梓前,我和編輯團隊針對書名討論許久卻未有定案,為了找到與年輕讀者溝通的最佳方案,我們甚至針對兩岸四地、近千名年輕人進行調查,最終才拍板定案。
不過,在人生路上,最多人選擇的答案,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決定?很多時候並非如此。路,原本就是人走出來的,但現在往往,路,總是別人建造的,大家跟著來走就是了。其實,我們誰都知道,我們誰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造出自己的路。可是,我們一旦偏離大路時,別人會說我們不正常、不正規、不依正軌。最後,很多的我們,只好乖乖地走回大路,跟著大隊,成為大眾。
我寫這個以我出生前爺爺、嬤嬤、爸爸、姑姑的經歷做背景,到我四十幾歲所謂初有小成的故事,是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大家是可以走出不一樣的路,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
不是為了不一樣,而是,為甚麼要一樣?求同存異,找到自己,做出自己喜愛的自己,才有我們現在活著的世界。世界是自己的,多走、多聽、多看,不選擇好走的路,走好最後選擇的路,才擁有著真正的自己。
路,是走出來的。走進去,也是為了走出來。走,一路走,人生與走路一樣,只要繼續走,只要不停步,只要不放棄,路還沒有走完,人生還沒到終點,就都無有所謂失敗。步步邁進,尋找自我價值,你,同樣可以不一樣。
可是,要走哪條路?我也不知道,從也不知道。我選擇的是,亂走、試走,甚麼路都走一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ollow the heart,直到走出一條我真真正正、從心底就興奮的路為止。
走我愛的路,愛我走的路,如是。
沒有經歷,大部分的我們,根本搞不清楚我們真正的夢想是啥。更多時候,分分秒秒,長期受著社會、媒體、電影、電視或廣告與同儕影響的我們,是我們以為擁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而未自覺自己真愛何在。
很喜愛朋友紫菀送我的一段話:「天蒼蒼地茫茫,風嘯嘯雨飄遙,雲海山嶺默然對著大地的四季代謝榮枯。」我今年五十已過一。我有我的跌撞與跌宕,不如意事,也與人同,十常八九。但到目前,無論順逆,都很受用。因為我享受經過,因此我很幸福,也可以說,很幸運,可以活出自己要活的人生,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更幸運的,是有一直愛著我的家人,給予我亂闖的自由,有一直護著我的師友,包容我傷人的自我,還有幫忙我完成這書的珍宜與沛晶,她們的投入與付出使我銘記在心。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找機會。
放肆做,放膽錯。闖蕩人生不白過,魯莽事情不白做。
見一事,長一智。經驗沉澱,登堂入殿。
自信不自滿,自覺不自我。
做,就闖出路。
做,就對了。
【內文試閱】嬤嬤教我的人生六堂課
父親和我是由同一個女人帶大,就是我嬤嬤范李寬。
十八歲,剛新婚的嬤嬤就跟著爺爺,來到全然陌生的香港。到港後嬤嬤一共生了八個小孩,其中三個不幸夭折,好不容易拉拔養大了五個,即我父親和四位姑姑。
正待稍稍喘口氣、享享清閒的時候,爺爺卻中風驟逝,兩個嗷嗷待哺、還在襁褓中的小孫子,讓她不得不獨自承攬下養育我們的責任。
說來,嬤嬤一生真是勞碌星身隨。每天清晨五點鐘,嬤嬤就會叫我和妹妹起床,在我們睡眼惺忪、動作遲緩的盥洗時,嬤嬤已經把家裡內外灑掃了一遍,然後燃點檀香、敬奉神靈,並在佛堂案前祈求菩薩,保佑全家大小今日平安。
清晨六點鐘,咱們祖孫三人一起到茶樓喝早茶;回來後我們上學,嬤嬤開鋪,每天開市還不到早上八點。
一早開了店門,嬤嬤一邊忙著將檀香樹幹鋸開、分段,一邊招呼著客人。十一點她回家燒飯,然後再去看店,等夥計們都吃了以後,嬤嬤才回來吃午飯。每天下午五點,嬤嬤準時開晚飯,六點準時關鋪打烊,九點鐘全家人基本上都已洗漱完畢,上床睡覺。
這麼規律節制的生活,嬤嬤自己過了五十年,在生活習慣上她對我們也是如此嚴格管束,現在我每天五點多早起,也是得益於當年。
以現在的行政區域劃分來看,從佈滿海味、乾貨和鹹魚店的德輔道西左轉,就可以看到高陞街。
現在這兒是香港著名的「藥材街」,不過三百米長的街道上,左右兩旁均是老字號的傳統攤鋪。但是在六○年代,這裡則是以賣乾貨和米糧為主,當時我們家的檀香鋪,左邊是涼茶舖子、右邊就是賣米的商號。
每天一早,擺攤小販的叫賣聲,為街坊們的一天拉開序曲;碼頭另一邊,貨船早已靠岸,肩上搭著布巾的苦力扛著一箱箱從貨輪卸下來的貨物,用推車載著大街小巷穿梭奔跑,潮州話、福建話、廣東話,夾雜著踢哩嗒啦的木屐聲,這種老街市獨有的衝勁與活力,是我兒時最熟悉的場景。
第一堂課 看得到的誠信
我們家位於高陞街的檀香鋪,其實不到四張榻榻米大小(約莫六平方公尺),後方擺了張長木櫃。當年檀香可以說是生活必需品,家家戶戶每天都要向祖先、土地公、灶君上香,所以我們主要都是做街坊鄰裡的生意,附近不少街坊都是趁著買菜,順道買檀香。
從一歲多開始,我就看著嬤嬤在前檯做生意,而我就在長木櫃上咬著手指頭睡覺。嬤嬤常說,我在鋪子裡不吵不鬧,睡飽了就在桌子上揮舞著小手小腳,對著來買檀香的大嬸、大叔微笑。
有的客人看我呵呵笑很是可愛,就多待在鋪子一會兒和嬤嬤話話家常,當然也就順手多買些檀香粉、線香甚麼的。按照現代的講法,等於我從一歲多開始,就已經做起了「Customer Service」(顧客服務)。
到了五、六歲,我已經開始幫忙嬤嬤找錢、計帳。通常客人買了一塊三毛錢的檀香,給了五塊錢,嬤嬤並不是直接找給客人三塊七毛錢就了事。她會一邊撥算盤,一邊大聲念著,「你給我五塊,扣掉一塊三毛,結果是三塊七,這裡是一塊、兩塊、三塊,然後一毛、兩毛、三毛……,七毛。」
不管是紙幣或是硬幣,嬤嬤每次找錢時都會一塊、兩塊、一毛、兩毛地慢慢數,就算是很小的數目,她也會慢動作地撥算盤給客人看,口中唸唸有詞說,剛剛收了多少錢、要找換多少錢。
沒耐性的我嫌囉嗦,一日忍不住問道,「嬤嬤、嬤嬤,為甚麼妳要這麼麻煩呢?找錢明明可以很快,為甚麼還要一塊錢、一塊錢,慢慢數呢?」
嬤嬤解釋說,「傻仔,即使你很誠實,但是找錢速度太快,客人可能會看不清楚,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每天習慣加減乘除,算數的速度這麼快。而且,我們找錢這樣小心翼翼,日子久了、傳開了,別人就會對我們有信心,知道我們不會欺騙一分一毫,這就是口碑。」
嬤嬤清楚知道,因為我們做的是街坊生意,口碑和誠信特別重要。 我這才瞭解,原來做生意不僅只是收錢、找錢這麼簡單而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原來生活中的人情世事,無處不是學問,而這些道理都是在課堂上學也學不到的。(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放膽做,就不怕錯》第二章 嬤嬤教我的人生六堂課)
【內文試閱】黑名單上的五百個缺點
在學校裡,動不動就是列在黑名單、被鞭刑的我,暗暗發誓要替自己爭一口氣。而當老師們被我問倒時,一股英雄主義取代了我的自卑感,我自認我懂得竟然比老師還多,他們也沒甚麼了不起!而且當時八姑姑也正在上大學,我已經開始翻她的書來看,心高氣傲的我認為,老師所學的東西,我也都大概知道。
其實和我相比,老師們的學問自然高出一大截,只不過一個因循在年復年固定教材中的大學畢業生,和一個每天拼命雜學旁收的初中生比起來,以知識的廣泛度來說,一時之間前者不一定佔優勢。
當然後來年歲漸長,我明白了知識不等於智慧,所謂學習,不單只是吸收知識而已,而是要訓練你思考、組織、建構的整合能力。我當時逞一時之快的知識,並非真學問,只不過是強記下來的記憶背誦而已。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一開始老師們對於我的挑戰,倒也還保持風度、虛心以對,但隨著我的問題愈來愈刁鑽古怪,沒多久他們就覺得臉上無光,認為我存心找碴、以下犯上,開始每天修理我、處罰我,希望能壓壓我的氣燄。
抗威權 原來虎父無犬子
有一天,我又被老師懲罰,要求我到教室外罰站。這時的我,慢慢站了起來,義正詞嚴地對老師說,「Miss,我犯了規,的確應該接受懲罰,但我們在學校裡就是要接受教育,如果你要我在課室外罰站,就是剝奪我接受教育的權利,這樣是適當的懲罰嗎?你罰我站應該是在課堂裡面,為甚麼要罰我出去?你是一個教育者,卻剝奪我受教育的機會,這是教育者應有的做法嗎?」
我說完以後,兩眼直勾勾地看著講臺上的老師。剎時間,全班鴉雀無聲,老師杵在台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好在此時下課鐘響,化解了這個尷尬的場面,那是我中學二年級,十三歲。
不難想像,在老師眼中,我肯定是個以下犯上、挑戰權威的麻煩人物。嬤嬤、姑姑和媽媽都很擔心我在學校的表現,只有父親一句話都沒說過。長大後我才知道「虎父無犬子」,原來父親年少時更加「大逆不道」,居然還曾打過老師,當時他才七、八歲。
最早,父親就讀的不是一般小學,而是祭拜孔夫子的「卜卜齋」(私塾學校)。五四運動以後,「私塾」在中國已不多見,唯獨只在香港仍有流傳,主要教授的是四書、五經,以及中國傳統式「不打不成器」的打罵教育。
有一次,父親大字沒寫好,老師拿起棍子就打。沒想到年幼的父親毫無懼色地據理力爭,「老師,我是來念書的,字寫不好,你應該好好教我,怎麼會是打我呢?」父親回憶說,當時他被打得手都腫了,當然不服氣啊!一時氣不過,就打了回去。在那個年代裡,學生竟然還手打老師,不消說,父親立刻被踢出校門。
我們父子倆身上都流著「不畏強權」的血液,可能也是承襲自嬤嬤而來,就如同她對付老是欺負爸爸的那個惡霸一樣。
其實,對付我們這種人最好的武器是「道理」,而不是威權和教條,或許當時很多老師認為我一再追問,是故意唱反調,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只是想知道,這些規定背後的原因和道理而已。
不過一直到最後,學校裡都沒人和我「講道理」。由於校規明訂一個學生集滿三個缺點就等於一個小過,每三個小過換成一大過,累計三個大個就有可能被趕出校門了,而登記在我名下,共有五百多個缺點,根本就算不清是幾個大過了。
到了學期末,我的成績單上印著幾個大字:「NOT ALLOWED TO REPEAT」,我不解其意,立刻跑去問老師,得到的答覆是,「不允許再繼續。」翻譯成白話就是,我被趕出校門了!
其實我的學科成績並不低,被趕出校門的原因,就是敗在操行一科不及格。不過即使到了現在,我還是不認為自己當時犯了甚麼大錯,所以如果問我「是否後悔?有無學到教訓?」我只能說,這段期間我最大的收穫是,每天為了出難題給老師,書的確念了不少,知識也確實有增長,至於是否要向不合理低頭?我想這和一個人的性格有關。
日後我進入社會工作,面對老闆、總字輩高管,我還是沒有辦法服膺於「官大學問大」的那一套,對於任何命令、決策,我依然喜歡追著老闆問為甚麼。
威權始終無法馴服我,甚至我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甚麼權威,因為我的信念是「今天的我,就是為了要打倒昨日的我」;真正的權威,不是為了壓過別人,而是持續超越自己。(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放膽做,就不怕錯》第五章 黑名單上的五百個缺點)
【內文試閱】勇敢跳出舒適圈
剛到如新的前兩年,我在工作上使盡全力,公司也給我很大的發揮空間,但我卻沒有因此而一路被拔擢,原因就在我的大砲性格。
從小在家裡,因為阿嬤疼我,幾乎是我說了算;學校裡我是風雲人物,自然有話語權,縱然同學偶有「不從」,也講不過身為辯論隊隊長的我。出了社會,我剛到鄧白氏工作就拿下一個公司史無前例的案子,後來到了深圳,工人們多少也因為少東身份而敬我三分,直到去印尼工作前,我都是香港人說的「招積仔」,招積的意思是說話咄咄逼人,態度囂張。
但是因為國情不同,我再怎麼強勢,印尼人依然不為所動,這也讓我體認到「滿招損、謙受益」的真諦,開始調整自己做人處事的方式。到如新工作之後,雖然我已把尖銳犀利的說話方式改掉了,卻改不掉本就直來直往的個性。
說實話 做實事
因為不懂得拐彎抹角,更別談逢迎拍馬,只要我覺得公司決策不妥,經常直接在會議上開砲,或是有人不遵守規定,我也不管對方職位高低,處理方式一視同仁,所以常常得罪人卻不自知。
有一次,一位國際部門的大主管到香港視察,當時他並沒有申請許可,就擅自進入倉庫拿東西,負責管理倉庫的我連忙制止說,「抱歉,你不能擅自進來把東西拿走。」一旁陪同的香港總經理幫忙說情,「沒關係,他是老闆。」
當時他們倆人都是我的直屬上司,但是我還是直接表明態度:「無論是誰,都要遵守公司規定。」這種大砲性格讓當時主管對我心懷不滿,認為我是麻煩人物,另外招聘了一名儲運部夜班經理,計畫要取代我。
那時分公司已開業近四個月,我希望將這段日子以來的所得所思,整理成一份提升部門營運效率的企劃書,讓後來的新進同仁有範例可循。過程中,我與夜班經理討論了一下,沒想到幾天後,主管拿了一份夜班經理寫的企劃書,要我提供建議,我一看內容與我的構想多所雷同,當時氣盛,心裡雖然很不高興,但我並沒有發作,心想我在工作上比別人用心,繼續努力,實力就會被看見。
與同事相處和與同學相處完全不一樣,讀書的時候可以「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可以連半句話都不講,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到了職場,即使遇到風格不同、想法不一樣的人,還是要想辦法相處,才可以共同做事,這才是所謂「同事」。
年輕時我也因為行事作風較為強勢,容易被他人當成假想敵,因而有人想方設法在職場上阻撓我,我也曾吃過不少苦頭,雖然我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原則,但是我持續修正對待他人的態度,讓自己更柔軟,才能夠讓我的想法更容易為人接受,這就是「先學做人,後學做事」的道理 。
職場上,有些人喜歡面面俱圓,有些人喜歡創造假想敵,你很難去控制別人的想法和作為。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事情都不是你的控制範圍,你唯一可以控制的是僅存的百分之零點一,那就是你自己。就像當時,我唯一可以控制的事情,就是把工作做好。
從小我就不相信權威,只相信道理,加上中學辯論社的訓練,我曾經極端地堅信,真理是愈辯愈明。長大之後才瞭解,死守一己立場的辯論只會帶來無日無休的爭辯;打開心扉的理性討論,才能帶來共同的結論,那是後話。
不過,直到現在我還是最賞識勇於提出自己看法的年輕人。到泰國開拓新市場時,招聘新進人員,其中一位應徵者面試時和我看法不同,不知怎麼著雙方竟然激烈爭論起來。她心想,這份工作肯定沒希望了!
沒想到,第二天我就通知她來上班。我告訴這位同仁,她有自己的見解,又勇於表達,而且不屈服、不盲從,正是我要尋找的優秀人才。因為對我來說,做實事、說真話,才是職場硬道理,而當初這位勇敢表達自己立場的年輕人,現在已是我們泰國分公司的副總裁了。(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放膽做,就不怕錯》第八章 勇敢跳出舒適圈)
聞說在台北西門町街頭高喊一聲「淑惠」,四方八面必有至少二十名女子停步留神,以為你在喊喚她們,因為,她們都叫淑惠。若替這個老梗換個場景,把台北改為香港,把西門町變為銅鑼灣,只要高喊一聲「家輝」,四方八面必有至少二十名男子停步留神,以為你在喊喚他們,因為,他們都叫做家輝。
我就叫做家輝。范家輝也叫做家輝。尚有許許多多的或廣為人知或寂寂無名的家輝生活在香港九龍新界各處各地,如同擁有其他名字的人一樣,各有自己的故事,或曲折傳奇或平平無奇,總都是自己的軌跡。
為什麼香港有這麼多家輝?
答案其實不難猜到。
香港居民以廣東人嶺南人占絕大多數,貌似洋化、西化、國際化,但在英國殖民的特殊歷史時空下,在骨子裡,一直抱持濃厚的華人家族情懷:家是安身立命的原點,家是核心價值的所在,以家為先,以家為榮,家乃根源,家國家國,「家」的位階甚至常被擺放在「國」之先之前。
說到底,生活於殖民時代,所謂「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流離變異,前途未定,也真只有家族情誼始是最有穩實的依靠,至少恩怨情仇皆在自己掌握之內,家的門牆往往便是人世邊界。家輝、家輝,一家之輝,以家為輝,家耀光輝,簡簡單單的一個取名其實蘊含了深深沉沉的一份冀盼。
范家輝的故事亦正由家族說起。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各有角色, 各有啟發,他們既是范家輝的故事背景,卻也是范家輝的故事主角,因為——你將從書裡讀到——他們的經驗和訓誨,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早已融注到范家輝的生命歷程,撐持並引領他啟步前行,從年少開始,覓方尋路,經歷重重波折起跌,終而由香港西環三角碼頭的一個年輕「阿飛」變身為一間總部在美國的跨國企業集團的領導總裁。 范家輝的故事,於名字之起始其實已經暗藏玄機。
范家輝的故事都寫在《放膽做,就不怕錯》書裡。我比較幸運,結識范家輝於成書之前,故常有機會聽他親口細述故事。初識時,因同名家輝,倍感親切,遂約他合作弄個叫做「當家輝遇上家輝」的舞台脫口秀,可惜他事忙,一年四季因工作跑東衝西,未能落實,實屬遺憾。
除了名字相同,我跟范家輝亦同為一九六三年生人,肖兔,我還比他虛長四個月,聊著聊著,又知道我們雖就讀於不一樣的中學,卻有過同一位歷史科老師,千絲萬縷,隱隱牽引著微小溫馨的人間緣分。然而他是細心而大膽的處女座,我是魯莽而悶騷的金牛座,性格取向有著明顯差異,但這使我更樂於聆聽他的故事,努力用他這位家輝的歷練來拓展我這位家輝的思考,他的創意、他的進取、他的勇氣,以至他的錯誤,在在有著趣味和力量,合起來便是廣東人喜歡掛在嘴邊的「生猛」特性。
你不一定像我一樣有機會認識范家輝,這當然只是緣分問題,並非閣下的錯。但,幸好,書本裡也有范家輝,讀過此書,你便等於認識了范家輝,這麼一本生猛之書,出自一位生猛之人,假如你甘願錯過,肯定大錯特錯,責任不在別人,只在你自己。
人間有家輝,更不止有一個家輝,而不管遇上現實裡的或書頁上的范家輝,皆沒理由錯過。(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 馬家輝)
【推薦序】熱情地為生命奮鬥
我們身邊有人不斷完善自己人格、追求提升人生境界,而香港城市大學首屆傑出校友獎獲獎人、榮譽院士、大學校董會成員范家輝先生,堪稱其中的楷模。
他「少亦賤,故多能鄙事」,年少時和許多人一樣,是一個遊蕩沒有目標、隨性沒有夢想的人。他聰明、膽大好強,但任性、貪玩、做事不喜歡循規蹈矩,讀小學時一直是班上「倒數三名」,老師黑名單列出的缺點多達百條。升入中學後,雖然學業成績大有長進,但是由於反叛、不信權威,只講道理,經常與老師對抗,最終被逼退學。
然而,家輝有一個鮮明的特性:思想獨立、好奇性強,喜歡探索、觀察,嘗試新事物,對於喜歡做的事,必然做到極致。家輝在人生不同的轉折點,得到家人的教誨、提點、支持和關愛;尤其是他嬤嬤,無疑是對他影響最大的親人、人生的啟蒙老師。在至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開始反思人生。
我們說,哲學性的思考能提高、昇華人生的境界,兼而求得智慧。年輕的家輝在師長的教導輔助下,也開始在腦海裏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個基本哲學問題,並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因為忙碌、年歲而逐漸忘記了真我。時至今日,在歷經奮鬥之下,他成為如新集團大中華區的總裁,不僅事業成功,更不忘無私地回饋社會、回饋母校,盡心盡力,孜孜不倦,令人感佩。
現今,他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記錄下來,寫下《放膽做,就不怕錯》一書。收到初稿後,我一口氣讀完,覺得這本書不僅講述了家輝五十多年如水而逝的歲月,可歌可泣的人生,精彩如新的人生,更傳授了做人做事的至理,是家輝追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心路歷程。深信這本好書,可以「讓別人更熱情地為他們的生命而奮鬥」。
家輝的人生、視野超越社會整體,其成就是個以人為本,「順習而行」的實踐。在功利境界,當行為超越了謀一己之利的地步,他行義,「盡倫盡職」,把社會利益放在「我」之上。求取社會的利,「予」多於「取」。這些道理說的人多,但是家輝做到這個境界,並在書中表露無疑,值得景行。他是個有成就、有義氣的現代人。 (本文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郭位)
【推薦序】分享傳承向善的力量
第一次認識范先生是在二○一二年八月,當時NU SKIN舉辦大師趨勢論壇活動,邀請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首度來台演講<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我與范先生因同台擔任論壇活動的與談人而認識。後來,范先生在NU SKIN 台北總部舉辦香港城市大學校友會來台參觀的活動時,我也應邀前往演講。
在此之後,我就幾乎每天都接到范先生以Email 寄來有關鼓勵社會向善的文章,都很有可讀性。一方面這是他本人有著使命感,另一方面,他也利用NU SKIN這個組織的力量來影響會員,讓會員也成為一股正面向善的力量,令人十分佩服。
范先生的成長環境與我相似,我出身自鹿港小鎮的製香家族,他則是在香港街市一家零售檀香的小鋪成長;我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他則是父母都不在身邊,自小由祖母帶大。
我受母親極大的影響,從小就立志要做個有用的人,即使至今,仍持續努力希望做個更有用的人,以對社會做出貢獻,而他也在祖母以身作則的身教影響下,對他影響至深。
范先生此次特別在他的自傳《放膽做,就不怕錯》乙書中,將他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希望年輕朋友透過這些讀起來溫馨有趣的故事,可以激發大家追求理想的勇氣。
且以他熱心公益並樂於分享、傳承的理念,相信對於社會上的年輕朋友是最佳的典範,他沒有背景,卻靠自己的努力勤奮力爭上游,終能出人頭地,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他的故事相信對年輕朋友將具最大的鼓舞作用,在此推薦給您! (本文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 施振榮)
【推薦序】開疆闢土的人
范家輝(Andrew)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九章的那段故事。當時如新香港分公司的總經理出缺,總公司屬意Andrew 接任。Andrew雖然是香港人,在如新也是從香港做起,卻不願意,因為「一個全職的總經理從來不是我的目標,亞洲地區業務拓展才是我真
正的戰場」。
這是一個關於「開疆闢土」的故事。多少人夢寐以求當上總經理,但Andrew卻寧願到亞洲各國打拼。開疆闢土的個性也在他的家族血液中,爺爺和嬤嬤年輕時,從廣州跑到香港打拚。
Andrew 求學時,常常逃學,也被退學。功課倒數第三名,卻狂熱於課外書、勤於剪報、與人分享,還四處打工,熟悉各行各業。進了職場後,他放棄了國際大企業鄧白氏的好差事,進入中小型的皮革工廠,從基層做起。
進入直銷業後,他自告奮勇地到印尼籌備新辦公室。進入如新香港分公司後,又奉命到臺灣支援。當一切上手之後,不安的靈魂又開始騷動;通常別人都希望回到自己的家鄉,但他卻跟公司說,絕不會留在香港工作。就這樣,他去了馬來西亞分公司,之後又去了菲律賓、泰國、韓國等地拓展業務。在職場上,把小時候愛玩、逃學、好學的本性發揮到極致。
Andrew的旅程,令我想起很多臺灣的前輩企業家。他們也是這樣,為臺灣經濟打下江山。此時,正需要放膽去開疆闢土的人。Andrew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啟發。(本文作者為夢想學校創辦人、知名作家 王文華)
【自序】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有此一問:「你拿什麼定義自己?」本書定稿前,協助我寫好這書的沛晶問:「怎麼樣才可以當一個真正的自己?」
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正如《放膽做,就不怕錯》不是我原本要的書名,《放肆做,放膽錯,闖蕩人生不白過》才是我原本心儀的書名。我喜歡的,但沒有上場的書名,是我對我自己比較接近的描述,也才可以如實反映我寫這書的起心動念。
在付梓前,我和編輯團隊針對書名討論許久卻未有定案,為了找到與年輕讀者溝通的最佳方案,我們甚至針對兩岸四地、近千名年輕人進行調查,最終才拍板定案。
不過,在人生路上,最多人選擇的答案,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決定?很多時候並非如此。路,原本就是人走出來的,但現在往往,路,總是別人建造的,大家跟著來走就是了。其實,我們誰都知道,我們誰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造出自己的路。可是,我們一旦偏離大路時,別人會說我們不正常、不正規、不依正軌。最後,很多的我們,只好乖乖地走回大路,跟著大隊,成為大眾。
我寫這個以我出生前爺爺、嬤嬤、爸爸、姑姑的經歷做背景,到我四十幾歲所謂初有小成的故事,是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大家是可以走出不一樣的路,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
不是為了不一樣,而是,為甚麼要一樣?求同存異,找到自己,做出自己喜愛的自己,才有我們現在活著的世界。世界是自己的,多走、多聽、多看,不選擇好走的路,走好最後選擇的路,才擁有著真正的自己。
路,是走出來的。走進去,也是為了走出來。走,一路走,人生與走路一樣,只要繼續走,只要不停步,只要不放棄,路還沒有走完,人生還沒到終點,就都無有所謂失敗。步步邁進,尋找自我價值,你,同樣可以不一樣。
可是,要走哪條路?我也不知道,從也不知道。我選擇的是,亂走、試走,甚麼路都走一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ollow the heart,直到走出一條我真真正正、從心底就興奮的路為止。
走我愛的路,愛我走的路,如是。
沒有經歷,大部分的我們,根本搞不清楚我們真正的夢想是啥。更多時候,分分秒秒,長期受著社會、媒體、電影、電視或廣告與同儕影響的我們,是我們以為擁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而未自覺自己真愛何在。
很喜愛朋友紫菀送我的一段話:「天蒼蒼地茫茫,風嘯嘯雨飄遙,雲海山嶺默然對著大地的四季代謝榮枯。」我今年五十已過一。我有我的跌撞與跌宕,不如意事,也與人同,十常八九。但到目前,無論順逆,都很受用。因為我享受經過,因此我很幸福,也可以說,很幸運,可以活出自己要活的人生,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更幸運的,是有一直愛著我的家人,給予我亂闖的自由,有一直護著我的師友,包容我傷人的自我,還有幫忙我完成這書的珍宜與沛晶,她們的投入與付出使我銘記在心。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找機會。
放肆做,放膽錯。闖蕩人生不白過,魯莽事情不白做。
見一事,長一智。經驗沉澱,登堂入殿。
自信不自滿,自覺不自我。
做,就闖出路。
做,就對了。
【內文試閱】嬤嬤教我的人生六堂課
父親和我是由同一個女人帶大,就是我嬤嬤范李寬。
十八歲,剛新婚的嬤嬤就跟著爺爺,來到全然陌生的香港。到港後嬤嬤一共生了八個小孩,其中三個不幸夭折,好不容易拉拔養大了五個,即我父親和四位姑姑。
正待稍稍喘口氣、享享清閒的時候,爺爺卻中風驟逝,兩個嗷嗷待哺、還在襁褓中的小孫子,讓她不得不獨自承攬下養育我們的責任。
說來,嬤嬤一生真是勞碌星身隨。每天清晨五點鐘,嬤嬤就會叫我和妹妹起床,在我們睡眼惺忪、動作遲緩的盥洗時,嬤嬤已經把家裡內外灑掃了一遍,然後燃點檀香、敬奉神靈,並在佛堂案前祈求菩薩,保佑全家大小今日平安。
清晨六點鐘,咱們祖孫三人一起到茶樓喝早茶;回來後我們上學,嬤嬤開鋪,每天開市還不到早上八點。
一早開了店門,嬤嬤一邊忙著將檀香樹幹鋸開、分段,一邊招呼著客人。十一點她回家燒飯,然後再去看店,等夥計們都吃了以後,嬤嬤才回來吃午飯。每天下午五點,嬤嬤準時開晚飯,六點準時關鋪打烊,九點鐘全家人基本上都已洗漱完畢,上床睡覺。
這麼規律節制的生活,嬤嬤自己過了五十年,在生活習慣上她對我們也是如此嚴格管束,現在我每天五點多早起,也是得益於當年。
以現在的行政區域劃分來看,從佈滿海味、乾貨和鹹魚店的德輔道西左轉,就可以看到高陞街。
現在這兒是香港著名的「藥材街」,不過三百米長的街道上,左右兩旁均是老字號的傳統攤鋪。但是在六○年代,這裡則是以賣乾貨和米糧為主,當時我們家的檀香鋪,左邊是涼茶舖子、右邊就是賣米的商號。
每天一早,擺攤小販的叫賣聲,為街坊們的一天拉開序曲;碼頭另一邊,貨船早已靠岸,肩上搭著布巾的苦力扛著一箱箱從貨輪卸下來的貨物,用推車載著大街小巷穿梭奔跑,潮州話、福建話、廣東話,夾雜著踢哩嗒啦的木屐聲,這種老街市獨有的衝勁與活力,是我兒時最熟悉的場景。
第一堂課 看得到的誠信
我們家位於高陞街的檀香鋪,其實不到四張榻榻米大小(約莫六平方公尺),後方擺了張長木櫃。當年檀香可以說是生活必需品,家家戶戶每天都要向祖先、土地公、灶君上香,所以我們主要都是做街坊鄰裡的生意,附近不少街坊都是趁著買菜,順道買檀香。
從一歲多開始,我就看著嬤嬤在前檯做生意,而我就在長木櫃上咬著手指頭睡覺。嬤嬤常說,我在鋪子裡不吵不鬧,睡飽了就在桌子上揮舞著小手小腳,對著來買檀香的大嬸、大叔微笑。
有的客人看我呵呵笑很是可愛,就多待在鋪子一會兒和嬤嬤話話家常,當然也就順手多買些檀香粉、線香甚麼的。按照現代的講法,等於我從一歲多開始,就已經做起了「Customer Service」(顧客服務)。
到了五、六歲,我已經開始幫忙嬤嬤找錢、計帳。通常客人買了一塊三毛錢的檀香,給了五塊錢,嬤嬤並不是直接找給客人三塊七毛錢就了事。她會一邊撥算盤,一邊大聲念著,「你給我五塊,扣掉一塊三毛,結果是三塊七,這裡是一塊、兩塊、三塊,然後一毛、兩毛、三毛……,七毛。」
不管是紙幣或是硬幣,嬤嬤每次找錢時都會一塊、兩塊、一毛、兩毛地慢慢數,就算是很小的數目,她也會慢動作地撥算盤給客人看,口中唸唸有詞說,剛剛收了多少錢、要找換多少錢。
沒耐性的我嫌囉嗦,一日忍不住問道,「嬤嬤、嬤嬤,為甚麼妳要這麼麻煩呢?找錢明明可以很快,為甚麼還要一塊錢、一塊錢,慢慢數呢?」
嬤嬤解釋說,「傻仔,即使你很誠實,但是找錢速度太快,客人可能會看不清楚,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每天習慣加減乘除,算數的速度這麼快。而且,我們找錢這樣小心翼翼,日子久了、傳開了,別人就會對我們有信心,知道我們不會欺騙一分一毫,這就是口碑。」
嬤嬤清楚知道,因為我們做的是街坊生意,口碑和誠信特別重要。 我這才瞭解,原來做生意不僅只是收錢、找錢這麼簡單而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原來生活中的人情世事,無處不是學問,而這些道理都是在課堂上學也學不到的。(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放膽做,就不怕錯》第二章 嬤嬤教我的人生六堂課)
【內文試閱】黑名單上的五百個缺點
在學校裡,動不動就是列在黑名單、被鞭刑的我,暗暗發誓要替自己爭一口氣。而當老師們被我問倒時,一股英雄主義取代了我的自卑感,我自認我懂得竟然比老師還多,他們也沒甚麼了不起!而且當時八姑姑也正在上大學,我已經開始翻她的書來看,心高氣傲的我認為,老師所學的東西,我也都大概知道。
其實和我相比,老師們的學問自然高出一大截,只不過一個因循在年復年固定教材中的大學畢業生,和一個每天拼命雜學旁收的初中生比起來,以知識的廣泛度來說,一時之間前者不一定佔優勢。
當然後來年歲漸長,我明白了知識不等於智慧,所謂學習,不單只是吸收知識而已,而是要訓練你思考、組織、建構的整合能力。我當時逞一時之快的知識,並非真學問,只不過是強記下來的記憶背誦而已。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一開始老師們對於我的挑戰,倒也還保持風度、虛心以對,但隨著我的問題愈來愈刁鑽古怪,沒多久他們就覺得臉上無光,認為我存心找碴、以下犯上,開始每天修理我、處罰我,希望能壓壓我的氣燄。
抗威權 原來虎父無犬子
有一天,我又被老師懲罰,要求我到教室外罰站。這時的我,慢慢站了起來,義正詞嚴地對老師說,「Miss,我犯了規,的確應該接受懲罰,但我們在學校裡就是要接受教育,如果你要我在課室外罰站,就是剝奪我接受教育的權利,這樣是適當的懲罰嗎?你罰我站應該是在課堂裡面,為甚麼要罰我出去?你是一個教育者,卻剝奪我受教育的機會,這是教育者應有的做法嗎?」
我說完以後,兩眼直勾勾地看著講臺上的老師。剎時間,全班鴉雀無聲,老師杵在台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好在此時下課鐘響,化解了這個尷尬的場面,那是我中學二年級,十三歲。
不難想像,在老師眼中,我肯定是個以下犯上、挑戰權威的麻煩人物。嬤嬤、姑姑和媽媽都很擔心我在學校的表現,只有父親一句話都沒說過。長大後我才知道「虎父無犬子」,原來父親年少時更加「大逆不道」,居然還曾打過老師,當時他才七、八歲。
最早,父親就讀的不是一般小學,而是祭拜孔夫子的「卜卜齋」(私塾學校)。五四運動以後,「私塾」在中國已不多見,唯獨只在香港仍有流傳,主要教授的是四書、五經,以及中國傳統式「不打不成器」的打罵教育。
有一次,父親大字沒寫好,老師拿起棍子就打。沒想到年幼的父親毫無懼色地據理力爭,「老師,我是來念書的,字寫不好,你應該好好教我,怎麼會是打我呢?」父親回憶說,當時他被打得手都腫了,當然不服氣啊!一時氣不過,就打了回去。在那個年代裡,學生竟然還手打老師,不消說,父親立刻被踢出校門。
我們父子倆身上都流著「不畏強權」的血液,可能也是承襲自嬤嬤而來,就如同她對付老是欺負爸爸的那個惡霸一樣。
其實,對付我們這種人最好的武器是「道理」,而不是威權和教條,或許當時很多老師認為我一再追問,是故意唱反調,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只是想知道,這些規定背後的原因和道理而已。
不過一直到最後,學校裡都沒人和我「講道理」。由於校規明訂一個學生集滿三個缺點就等於一個小過,每三個小過換成一大過,累計三個大個就有可能被趕出校門了,而登記在我名下,共有五百多個缺點,根本就算不清是幾個大過了。
到了學期末,我的成績單上印著幾個大字:「NOT ALLOWED TO REPEAT」,我不解其意,立刻跑去問老師,得到的答覆是,「不允許再繼續。」翻譯成白話就是,我被趕出校門了!
其實我的學科成績並不低,被趕出校門的原因,就是敗在操行一科不及格。不過即使到了現在,我還是不認為自己當時犯了甚麼大錯,所以如果問我「是否後悔?有無學到教訓?」我只能說,這段期間我最大的收穫是,每天為了出難題給老師,書的確念了不少,知識也確實有增長,至於是否要向不合理低頭?我想這和一個人的性格有關。
日後我進入社會工作,面對老闆、總字輩高管,我還是沒有辦法服膺於「官大學問大」的那一套,對於任何命令、決策,我依然喜歡追著老闆問為甚麼。
威權始終無法馴服我,甚至我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甚麼權威,因為我的信念是「今天的我,就是為了要打倒昨日的我」;真正的權威,不是為了壓過別人,而是持續超越自己。(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放膽做,就不怕錯》第五章 黑名單上的五百個缺點)
【內文試閱】勇敢跳出舒適圈
剛到如新的前兩年,我在工作上使盡全力,公司也給我很大的發揮空間,但我卻沒有因此而一路被拔擢,原因就在我的大砲性格。
從小在家裡,因為阿嬤疼我,幾乎是我說了算;學校裡我是風雲人物,自然有話語權,縱然同學偶有「不從」,也講不過身為辯論隊隊長的我。出了社會,我剛到鄧白氏工作就拿下一個公司史無前例的案子,後來到了深圳,工人們多少也因為少東身份而敬我三分,直到去印尼工作前,我都是香港人說的「招積仔」,招積的意思是說話咄咄逼人,態度囂張。
但是因為國情不同,我再怎麼強勢,印尼人依然不為所動,這也讓我體認到「滿招損、謙受益」的真諦,開始調整自己做人處事的方式。到如新工作之後,雖然我已把尖銳犀利的說話方式改掉了,卻改不掉本就直來直往的個性。
說實話 做實事
因為不懂得拐彎抹角,更別談逢迎拍馬,只要我覺得公司決策不妥,經常直接在會議上開砲,或是有人不遵守規定,我也不管對方職位高低,處理方式一視同仁,所以常常得罪人卻不自知。
有一次,一位國際部門的大主管到香港視察,當時他並沒有申請許可,就擅自進入倉庫拿東西,負責管理倉庫的我連忙制止說,「抱歉,你不能擅自進來把東西拿走。」一旁陪同的香港總經理幫忙說情,「沒關係,他是老闆。」
當時他們倆人都是我的直屬上司,但是我還是直接表明態度:「無論是誰,都要遵守公司規定。」這種大砲性格讓當時主管對我心懷不滿,認為我是麻煩人物,另外招聘了一名儲運部夜班經理,計畫要取代我。
那時分公司已開業近四個月,我希望將這段日子以來的所得所思,整理成一份提升部門營運效率的企劃書,讓後來的新進同仁有範例可循。過程中,我與夜班經理討論了一下,沒想到幾天後,主管拿了一份夜班經理寫的企劃書,要我提供建議,我一看內容與我的構想多所雷同,當時氣盛,心裡雖然很不高興,但我並沒有發作,心想我在工作上比別人用心,繼續努力,實力就會被看見。
與同事相處和與同學相處完全不一樣,讀書的時候可以「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可以連半句話都不講,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到了職場,即使遇到風格不同、想法不一樣的人,還是要想辦法相處,才可以共同做事,這才是所謂「同事」。
年輕時我也因為行事作風較為強勢,容易被他人當成假想敵,因而有人想方設法在職場上阻撓我,我也曾吃過不少苦頭,雖然我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原則,但是我持續修正對待他人的態度,讓自己更柔軟,才能夠讓我的想法更容易為人接受,這就是「先學做人,後學做事」的道理 。
職場上,有些人喜歡面面俱圓,有些人喜歡創造假想敵,你很難去控制別人的想法和作為。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事情都不是你的控制範圍,你唯一可以控制的是僅存的百分之零點一,那就是你自己。就像當時,我唯一可以控制的事情,就是把工作做好。
從小我就不相信權威,只相信道理,加上中學辯論社的訓練,我曾經極端地堅信,真理是愈辯愈明。長大之後才瞭解,死守一己立場的辯論只會帶來無日無休的爭辯;打開心扉的理性討論,才能帶來共同的結論,那是後話。
不過,直到現在我還是最賞識勇於提出自己看法的年輕人。到泰國開拓新市場時,招聘新進人員,其中一位應徵者面試時和我看法不同,不知怎麼著雙方竟然激烈爭論起來。她心想,這份工作肯定沒希望了!
沒想到,第二天我就通知她來上班。我告訴這位同仁,她有自己的見解,又勇於表達,而且不屈服、不盲從,正是我要尋找的優秀人才。因為對我來說,做實事、說真話,才是職場硬道理,而當初這位勇敢表達自己立場的年輕人,現在已是我們泰國分公司的副總裁了。(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放膽做,就不怕錯》第八章 勇敢跳出舒適圈)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