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論
商品資訊
系列名:大乘佛教研究中心叢書
ISBN13:9789869188012
出版社:上趣創意延展
作者:梵智長老
出版日:2015/07/03
裝訂/頁數:平裝/175頁
規格:21cm*14.8cm*1.3cm (高/寬/厚)
版次:1
定價
:NT$ 200 元優惠價
:90 折 18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叢書致力於展示佛教的歷史與現況,融匯南北傳佛教文化之精華,為佛教修學者、愛好者與研究者的互動搭建交流平臺,進一步向世人開啟佛教的智慧之門。
前言──法王論
壹/法王──使人民歡喜滿意者
貳/法王──如法及奉法至上的國王
?/阿育王是法王的首位典範
肆/《摩奴法典》是君主專政時代的憲法
伍/《摩奴法典》與十王法
陸/「十王法」監督王權
柒/素可泰法王並非天王
結論──現代法王的典範
推薦文
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 淨心長老
前言
法王,簡單的一個詞,卻包含著非常廣泛的含義。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依照佛教的理念,法王是統治國家的理想人物,曾經在多處佛教信仰流傳的地區,因機制宜,修改採用。因此,法王的理念不曾中斷過,從佛陀的時代到現在,一直被修改以適用於不同時期的社會情況。
為了能夠一路看到整個法王理念的發展,我們必須先從社會背景方面著手,同時探究「王」、「法王」和「素可泰法王」(Sukhothai Dhammar?j?)這三個名詞的來源,以及在不同的時代裡,其含義如何擴展開來。
《摩奴法典》是君主專政時代的憲法
西元一二七九年,泰國素可泰(Sukhothai)朝代,蘭甘亨(Ram Khamhaeng)大帝在位期間,採用「君待民如子」的國家治理方式。這令人憶起古印度阿育王(Ashoka)的敕令:
「所有百姓都是我的孩子…。」
當年蘭甘亨大帝還邀請來自洛坤府(Nakhon)的僧團,遠赴泰北素可泰城,傳揚楞伽(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的法脈。由於阿育王派遣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即摩哂陀(Mahinda)長老和僧伽蜜多(Sa?ghamitt?)長老尼,到楞伽島弘法,因此在楞伽佛教的法脈中,傳承自摩哂陀長老及僧伽蜜多長老尼的「法王」理想,也傳入泰國素可泰城。
無論如何,「法王」理想並非僅是透過楞伽島傳到素可泰城。另外有一個佛教法脈的傳播,是由阿育王派遣須那(So?a)長老及鬱多羅(Uttara)長老, 到金地(Suva??abh?mi)宣揚佛教。按照考古學的認定,「金地」是後來的墮羅缽底國(Dv?ravat?,首都佛統府)與重要城市烏通(U-Thong),位於現今的泰國;以及主要港城塔通(Thaton或Sudhammapura),位於現今的緬甸。當時墮羅缽底國歸屬於孟族(Mon)的境地,有五百年的繁榮,直到大約西元一?五七年時開始衰落,因為緬甸建立蒲甘(Bagan)王朝,率兵佔領孟族的主要城市,併入緬甸領土,而墮羅缽底國在泰國的境地,後來被納
前言──法王論
壹/法王──使人民歡喜滿意者
貳/法王──如法及奉法至上的國王
?/阿育王是法王的首位典範
肆/《摩奴法典》是君主專政時代的憲法
伍/《摩奴法典》與十王法
陸/「十王法」監督王權
柒/素可泰法王並非天王
結論──現代法王的典範
推薦文
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 淨心長老
前言
法王,簡單的一個詞,卻包含著非常廣泛的含義。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依照佛教的理念,法王是統治國家的理想人物,曾經在多處佛教信仰流傳的地區,因機制宜,修改採用。因此,法王的理念不曾中斷過,從佛陀的時代到現在,一直被修改以適用於不同時期的社會情況。
為了能夠一路看到整個法王理念的發展,我們必須先從社會背景方面著手,同時探究「王」、「法王」和「素可泰法王」(Sukhothai Dhammar?j?)這三個名詞的來源,以及在不同的時代裡,其含義如何擴展開來。
《摩奴法典》是君主專政時代的憲法
西元一二七九年,泰國素可泰(Sukhothai)朝代,蘭甘亨(Ram Khamhaeng)大帝在位期間,採用「君待民如子」的國家治理方式。這令人憶起古印度阿育王(Ashoka)的敕令:
「所有百姓都是我的孩子…。」
當年蘭甘亨大帝還邀請來自洛坤府(Nakhon)的僧團,遠赴泰北素可泰城,傳揚楞伽(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的法脈。由於阿育王派遣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即摩哂陀(Mahinda)長老和僧伽蜜多(Sa?ghamitt?)長老尼,到楞伽島弘法,因此在楞伽佛教的法脈中,傳承自摩哂陀長老及僧伽蜜多長老尼的「法王」理想,也傳入泰國素可泰城。
無論如何,「法王」理想並非僅是透過楞伽島傳到素可泰城。另外有一個佛教法脈的傳播,是由阿育王派遣須那(So?a)長老及鬱多羅(Uttara)長老, 到金地(Suva??abh?mi)宣揚佛教。按照考古學的認定,「金地」是後來的墮羅缽底國(Dv?ravat?,首都佛統府)與重要城市烏通(U-Thong),位於現今的泰國;以及主要港城塔通(Thaton或Sudhammapura),位於現今的緬甸。當時墮羅缽底國歸屬於孟族(Mon)的境地,有五百年的繁榮,直到大約西元一?五七年時開始衰落,因為緬甸建立蒲甘(Bagan)王朝,率兵佔領孟族的主要城市,併入緬甸領土,而墮羅缽底國在泰國的境地,後來被納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