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廉潔篇
滿額折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廉潔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00 元
優惠價
90180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的旨趣,在企圖以歷史人物的事蹟故事,來啟迪當今我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與智慧。
范蠡不貪圖高官厚祿,目光敏銳,知道越王勾踐只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同富貴,於是急流勇退,隱姓埋名,從事商貿而致富。他是個非常機智的人,能夠全身而退,避免了災難。司馬遷說:「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禍積為祟。」
陶淵明餘生過著飲酒、遊憩、彈琴、讀書、賦詩、耕田等平凡的現實生活,而忘懷世事,心曠神怡,既不狂放,也不沉淪,對人生、對自然仍然很執著,只是不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而已。
包拯一生清白,清正廉明,嫉惡如仇,不畏權勢,秉公斷案,鏟除奸邪,民稱「包青天」。知廬州時,執法不避親戚鄉黨。權知開封府時,開正門,令訟者直到堂前,自陳曲直,杜絕吏奸。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等為之斂手,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老包」之語,可見他剛直不阿的品格。

作者簡介

劉昭仁
學歷: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民小學、高級中學教師,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
現職:實踐大學兼任教授
著作:《戴東原思想研究》、《海東文獻初祖沈光文》、《陸宣公學記》、《戴學小記》、《呂東萊之文學與史學》、《細說弟子規》、《應用家庭倫理學》、《螢雪齋文輯》、《臺灣仁醫的身影》、《螢雪齋文續輯》等。

名人/編輯推薦

【臺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校長】柯淑惠
【臺北市立至善國民中學校長】葉瑞煜
【新北市立貢寮國民中學校長】陳君武
【新竹縣立寶山國民中學前校長】程惠民
【桃園市立內壢國民中學教師】楊秀嬌
【臺中市立順天國民中學校長】蔡仁政
【臺中市立崇德國民中學校長】謝龍卿
【臺中市四張犁國民中學校長】徐榮燦
真‧情‧推‧薦
【臺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校長】柯淑惠:《向歷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列舉大家所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故事,並從每一故事中告訴我們如何在他們身上發現做人做事的道理,進而啟發我們奮發向上,在在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思,是一個有系統有可讀性的好書。
【臺中市立崇德國民中學校長】謝龍卿:《向歷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以故事的方式代替說理,貫串古今人物,讓讀者知善並能揚善,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臺中市四張犁國民中學校長】徐榮燦:不論時代如何進步、改變,有些核心價值是永遠不變的,德行即是。透過向歷史典範人物學習,更容易達到內化的效果。
【新北市新埔國中學生】古孟靈:《向歷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讓我學到了很多現在已被大家遺忘的價值觀。

編著者的話
歷史是過去人類活動的紀錄,是給後人為人處世參考的資料。除了空間與時間兩個要素以外,歷史的主體是生活在時空範圍中的人。
一代史學宗師錢穆先生認為:「歷史最重要的是人物,人物是歷史的主幹、中心和靈魂。」「人是歷史的中心,是歷史的創造者、主幹者、表現者和支配者。」
民國初年國學大師章太炎,論史時說:「僕以為民族主義如稼穡然,要以史籍所載人物、制度、地理、風俗之類為之灌溉,則蔚然以興矣。不然徒知主義之可貴,而不知民族之可愛,吾恐其漸就萎黃也。」
西漢大史家司馬遷認為,研究歷史可以「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也可以「補敝起廢」。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稱『史鑑』,既往之歷史,乃如當前人生一面鏡子。人不能自見其面貌,照鏡可見。亦如人不能自知其當前之生,鑑於以往之歷史,乃如攬鏡自照。由鏡照己,亦如讀以往之史而知己當前之生,其間實無大相異處。」
歷史是一面鏡子,已經是我們普遍的認知。當魏徵辭世之後,唐太宗哀痛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徵死,吾失一人鏡矣。」
歷史與歷史人物,都具有借鑑作用,故讀史可以鑑往知來。
英國哲學家柯林伍德說:「歷史應當被視作在當前依舊存活的一個過程。」
培根說:「歷史使人聰明。」乃因歷史既是一面鏡子,它映出人類的真、善、美,也映出假、惡、醜。以史為鏡,可以啟迪我們的心智,開拓胸襟,明辨是非,以免重蹈覆轍。
歷史人物是活生生的榜樣,對後人有啟示作用,故孟子說:「聞伯夷之風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所謂「歷史人物」,錢穆先生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在狹義上,錢穆先生僅把歷史中少數傑出和正面的、對歷史發展和進步起深邃和重大影響的人物,稱為「歷史人物」;在廣義上,錢穆先生把凡在歷史上進行活動、對歷史起過影響和作用的人,均視為「歷史人物」。
錢穆先生又認為歷史人物評判的最主要標準,都是道德而非事功。中國歷史上的所謂失敗人物,如岳飛、文天祥等,其實並未失敗,因為他們的心性道德,決定了他們的歷史地位和影響。他又認為,這種重視歷史人物道德品格的精神,正是中國歷史的精神。
錢穆先生說:「中國歷史是一部充滿道德性的歷史,中國的歷史精神,也可說是一種道德精神。中國的歷史人物,都是道德性的,也都是豪傑性的。」因此他認為,治史只有八個字最重要,即「世運興衰,人物賢奸」。
史學學者甲凱教授,在其所著《史學通論》中,論中國史學的特性時說:「中國史學最大的特性,是長於敘事而重道德,而與西方專重知識者不同。」錢、甲二氏之卓見,可謂不謀而合。
本書所稱舉的歷史人物,是錢穆先生所說具道德性的、正面性的、狹義上的,每一個人物及其故事,都具有道德的意義。是以,本書的旨趣,在企圖以「歷史人物」的事蹟故事,來啟迪當今我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與智慧。但是,「歷史人物」之多,不勝枚舉,而且其為人處世的德慧,非僅一端或數端,又局限於編著者的學殖、精力與篇幅,只取孝順、忠貞、交友、寬仁、勤學、廉潔、誠信、節儉、慎獨、忍讓諸端,每端擇幾個歷史人物來敘述,掛一漏萬,殊欠周詳精確,尚請讀者見諒。
品格、道德是人類的核心價值,美好的名譽,要靠品格、道德和事功貢獻才能獲得,古今中外皆然。《左傳》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實為立功、立言的基礎,言之輕重,功之大小,必以道德厚薄為準。「歷史不死,前賢長在」,「歷史人物」就像星辰一樣,永遠在蒼穹中閃耀。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有人說:「人皆知敬有道者,不知行之自得道也。」是的,能夠「行之自得道」,才最為殊勝。

目次

推薦序
編著者的話

淡泊與廉潔的意義
淡泊寧靜的孫叔敖
淡泊名利的黔婁
急流勇退的范蠡
淡泊功利的馮異
清廉儉樸的劉寵
淡泊名利的嚴子陵
貪色招禍的董卓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
廉潔奉公的吳隱之
韜光養晦的李泌
重義輕財的崔樞應
鐵面御史趙抃
廉潔剛正的包拯
超然物外的蘇軾
清正廉明的王翱
功高不傲的徐達
清廉剛直的于謙
第一清官于成龍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出版心語

書摘/試閱

廉潔的故事──廉潔的故事

在東晉動蕩不安、民不聊生的年代裡,於江西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這個地方,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大詩人,他叫陶淵明。陶淵明字元亮,入宋後改名潛。他的家門前有五棵柳樹,因此自號為「五柳先生」。他的曾祖父是東晉名將陶侃;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史佚其名,一說名逸,早喪。到了陶淵明這一代,家境已經很貧寒了。
陶淵明從小喜歡讀書,博學能文,頗有壯志,而不想做官。家裡窮得常常揭不開鍋,他還是悠然地讀書、作詩文,自得其樂。陶淵明愈來愈窮了,靠自己耕田種地,養不活一家老少。親戚朋友勸他出來求一官半職,他只好答應了。他先後在桓玄、劉裕、劉牢之、劉敬宣的手下做參軍。但是,他對官員將軍互相傾軋,非常厭煩。他的叔叔就介紹他去當彭澤(今江西彭澤縣西南)縣令。薪俸不高,又不聚斂貪汙,他的生活並不富裕,而小縣城裡,沒有什麼官場應酬,倒也覺得比較自在。
有一次,縣裡的小吏對陶淵明報告:郡裡的督郵要到彭澤縣視察。陶淵明放下正在寫的詩卷,準備跟小吏一起見督郵。
小吏看他身上穿著便服,吃驚地說:「督郵來了,您應該換上官服,束上帶子去拜見,怎麼能穿著便服呢?」
陶淵明一向看不慣那些仗勢凌人、作威作福的督郵,又聽小吏這樣一說,受不了這種屈辱,就嘆著氣說:「我可不願為了這五斗米的官俸,去向那號小人打躬作揖!」
於是,不但不去見督郵,還索性解下身上的印綬交給小吏,辭職不幹了。之後,又賦〈歸去來辭〉,敘述他辭官的原因,描寫辭官回家的歡樂情形和充滿情趣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彭澤縣令只當了八十多天。
陶淵明回到柴桑老家,決心隱居。此時,他寫了許多有名的詩文,來抒發心志。曾經寫了一篇〈桃花源記〉,這是一篇千古傳誦的美文。其實,他所描寫的那個世外桃源,在當時的現實社會裡是不會有的;只是在反映處在當時黑暗動蕩時代的人民,對富裕、安定生活的美好願望與嚮往,也表現他對充滿鬥爭的現實社會不滿的心情。

【聽劉老師說】
陶淵明的人生,經過「猛志逸四海」、「冰炭滿懷抱」、「復得返自然」、「不覺知有我」四個階段。他有貧賤不移的大丈夫氣概,有簞食瓢飲的固窮安貧精神,是一位品德廉潔高尚、不慕富貴名利、極為瀟灑天真的知識分子。他質性自然,當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就賦〈歸去來辭〉,把精神的慰藉,寄託在田園生活上。餘生過著飲酒、遊憩、彈琴、讀書、賦詩、耕田等平凡的現實生活,而忘懷世事,心曠神怡,既不狂放,也不沉淪,對人生、對自然仍然很執著,只是不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而已。
陶淵明辭官歸隱的心志,我們後人從他的詩文中是可以很清楚地理解的。宋代的蘇東坡評論他說:「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近人李辰冬先生也評論他說:「陶淵明沒有一點做官的條件,做官要圓滑,而他性剛;做官要矯勵,而他任真;做官要逢迎,而他耿介;做官要結黨,而他好孤獨;做官要資本,而他家貧;做官要進取,而他固窮;做官要活動,而他好靜。」
終老家園的陶淵明,反而以詩文垂名,獨樹一格,成為田園詩之祖。蘇東坡評論他的詩文,說:「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謂曹植、劉楨、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的詩,都沒有比他寫得好。因為他的詩文,擅長白描,文體省淨,語出自然,如大匠運斤,毫無斧鑿之痕。元代的元好問因此也說他:「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醇。」
如果陶淵明安於當時的官場生活,忘了自己真正的志趣,那麼在中國歷史上、文學史上,必然就會少了一個傑出的大詩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8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