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何處不清光:余光中詩歌邊陲性論析
95折

何處不清光:余光中詩歌邊陲性論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533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簡介
本研究從「邊陲性」視角論述當代詩人余光中詩作。從家國身分而言,余氏詩作中的邊陲性具體呈現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生存困境。邊陲者身分是一種既有的 ( being ),也是一種正在成形的 ( becoming )。兩種身分最終聚合在一共通的、仍然存在的母國 ( homeland ) 之上;從美學價值而言,「中國」再現是一種文化的總體象徵,是不在場中國的 ( absence “China” ) 的重構;就文學視角而言,詩作中中國古典文學與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乃為邊緣參照系,在兩個傳統中重構文學主體性,建立一新的中國文學觀是其詩作的終極價值。

本書特色
◎本研究是中文所寫的第一本博士論文,可謂「余學」的一大里程碑。--國立中山大學.余光中教授
◎文化論述,在漢語世界雖已流行多年,但以博士論文的規模施諸當代詩人的作品,還不多見。就學術研究而言,這種論述能開闢理論的疆土。文化論述,長於統攝歸納,施諸著作等身的詩人,能彰顯各種現象、各種趨勢,有登高望遠之功。--香港中文大學.黃國彬教授

作者簡介

陳淑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香港大學。今於新加坡神學院進修基督教研究碩士神學學位課程。
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詩詞、跨文化研究與舊約聖經研究。
著有《島國文化斷裂與延續》( 吉隆坡:大將,2001 ) 與《重讀杜甫:修辭藝術與美學銘刻》(台北:文津,2001)。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文
本研究是中文所寫的第一本博士論文,可謂「余學」的一大里程碑。--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余光中教授

文化論述,在漢語世界雖已流行多年,但以博士論文的規模施諸當代詩人的作品,還不多見。就學術研究而言,這種論述能開闢理論的疆土。文化論述,長於統攝歸納,施諸著作等身的詩人,能彰顯各種現象、各種趨勢,有登高望遠之功。--香港中文大學.黃國彬教授

Dr Chan is perceptive when she comments that Yu’s famous “home-sickness” is in fact the very essence of his poetic existence–a form of marginality which gives the poems a universal significance beyond its apparent “Chinese-ness”. From the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marginality, she goes on to explore “literary marginality”. Dr Chan does a great deal of groundwork of explaining the allusions and the obscure references. She is the most articulate among Yu’s exponents in explaining the “Yu magic”…The thesis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Yu scholarship”(余學). It offers fresh, exciting readings of Yu’s poetry by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not attempted before.--香港大學.陳萬成教授

目次

題記
評介
致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論
壹‧如「詩」我在:家的邊陲獨白
 一、走在回家的路上
 二、解構解構中的鄉愁
 三、我是初,我是終
貳‧「棄婦」的缺席與救贖:美國書寫
 一、異域與夢
 二、抵達之迷
 三、西遊記的聚焦轉換
 四、「棄」的反思與重構
參.洋紫荊與「情人」隱喻:香港書寫
 一、浮城舊夢:九廣路上的望鄉者
 二、失城悲喜:回歸線上的凝視者
 三、傾城之戀:紫荊記憶的銘刻者
肆.「妻」的解讀:臺灣書寫
 一、多重游離的歷史書寫
 二、春天從歸途出發
 三、離與返的辯證揚棄
伍.五行之外:「中──國」再現
 一、一紙墓園
 二、在她者與他者之間
 三、神話英雄再生
 四、歷史的緘默與發音
 五、中國──倩影
陸.跨越邊界:中西文本跨文化閱讀
 一、重讀《蓮的聯想》
 二、重讀〈白玉苦瓜〉
 三、重讀〈湘逝〉
柒.我是誰:邊陲主體的自我呈現
 一、自我實現的西方模式──以葉慈為例
 二、經典與我
 三、焚而不燬:〈火浴〉說
總論

書摘/試閱

導 論

在文化交替的話語迭變中,文學/詩以其對歷史變移的感悟而成為人類精神的寄寓之所,在詩性智慧與哲化詩意中表達對同一個問題的思辨:如何在自己的歷史和傳統中找到自身的本源?我是誰?誰是我?作品對生存的挑戰,與其說是出於一種意識型態,不如說是一種審美判斷,一種自我確認、自我定位的過程。無論在文化的歷史性中還是在當代實際狀況中,詩的總體模式往往蘊含文化的模式,因為這一切無非都是生存狀態的體現。

如果把余光中(1928-)的詩路看著是特殊的邊陲經驗,這種兼具自我超越的美學實踐,其中包含跨時代的思辨意涵。在與詩的不斷對話過程中,余光中與其創作──一種現代詩學的邊陲性體現,隱然蘊藏一代文人的智慧之光,在尋找文化自我的同時提供了新的歷史基點,召喚我們在邁向二十一世紀新興時代的同時去寫、去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3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