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
滿額折

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80 元
優惠價
85493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邀請國內外華人文學與文化知名學者,就現今華人文學領域之重要課題及發展方向多所探討之文章,將之分成國際學者特稿、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國族認同與性別空間、文化藝術與戲劇美學,促進我國與全球之華人文學、戲劇、藝術研究發展,不僅達到促進國際交流之目的,亦可藉此機會提昇臺灣學界之國際視野,激盪出更豐碩的學術成果。附錄部分亦收錄研討會之圓桌論壇──作家與藝術家論壇與跨國學者論壇、活動側影,再現研討會當天的盛況與做為未來與國內外學者們更進一步交流與合作的基礎,期盼能將世界級的華語文學、文化研究學者集聚一堂,彼此交換最新的研究方向與資訊,除提昇臺灣的文學水平外,也是將文學學術成果發揚於國際化的重要關鍵。本書附有施叔青研究書目彙整。

作者簡介

編者介紹
簡瑛瑛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美國羅格斯大學英美文學碩士,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臺大外文系、美國賓州州大比較文學/女性研究系所。曾任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中研院歐美所及UCLA跨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現任臺師大應用華語文學系所教授。專研比較文化、性別研究及世界華文文學與電影。曾任環太平洋女性研究顧問、《中外文學》專號主編,著有專書:《飛天之女:跨國影像藝術與另類女性書寫》(臺灣商務)、《女兒的儀典─臺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表現》(女書文化)、《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聯合文學);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立緒)、《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女書文化)、《華裔學生與華語教學:從理論、應用到文化實踐》(書林出版)等專書,並策畫「心靈再現─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展」及「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作品手稿特展」等。

廖炳惠
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碩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比較文學博士。曾任臺灣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臺灣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處長、普林斯頓大學與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等,現任為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川流臺灣研究講座教授。研究領域與專長為臺灣文學與電影、後殖民論述、離散研究、性別與電影,外國文學,文化論述、飲食文學、旅行文學、音樂。著有研究論文近百篇,散見於國內外學術期刊,專書已推出《解構批評論集》(1985)、《形式與意識型 態》(1990)、《里柯》(1993)、《回顧現代》(1994)、《另類現代情》(2001)、《關鍵詞200》(2003)、《吃的後現代》(2004)、《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2006)等。在學術方面,曾連獲國科會優良獎三次,1994至1996年、2004至2007年國科會傑出獎得 主,代表東亞參與各項重要國際文化政策研討會議,並於2003年榮獲第五屆五四文學評論獎。


出生於臺灣鹿港的施叔青教授,其生命軌跡始於臺灣、停佇於曼哈頓、而後抵達香港,三個島嶼間看似斷裂卻又互通的連結,展現施教授精彩的創作歷程。施教授以筆為劍,在歲月洪流下刻劃臺灣與香港的清晰面貌,也用她的生命經驗,讓讀者從女性且純文學的細膩角度,追尋自我與故鄉的本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本館)非常榮幸與本校應用華語文學系共同舉辦「施叔青教授國際研討會」,研討會以施教授的文學作品與跨文化、跨領域為題,除邀請國際學者發表特稿與進行國際論壇外,與會學者更從歷史書寫、華語語系、國族認同、性別空間、文化藝術與戲劇等角度切入,讓各界瞭解施教授不斷自我挑戰、筆耕不輟的文學妙筆之花。本館向來以推動閱讀為職志,閱讀除了是讀者與作者間心靈的交流之外,若能由作者與相關研究學者、讀者對話,相信能夠讓讀者更能理解作者的書寫策略、敘事觀點和心路歷程。本次「施叔青教授國際研討會」正是作者、學者、讀者對話的最佳典範,也啟發本館本館未來持續扮演作者與讀者間的橋樑。舉行「施叔青教授國際研討會」之際,本館同時舉辦施叔青教授特展,以施教授驚艷文壇之作品與各階段之創作歷程作為內容展現,也展出施教授的八幅畫作,深獲各界好評。施叔青教授捐贈其1986年出版的《驅魔》珍貴手稿共241頁予本館典藏,本館業已將其進行數位化。在此,謹對施叔青教授在特展籌辦期間對本館提供的專業意見,以及慨然捐贈珍貴手稿一併致謝。很高興得知本校應用華語文學系將「施叔青教授國際研討會」中所發表的各篇論文集結成書,並交由本校出版中心來出版,相信本書之出版必能為跨國華人書寫、再現文化藝術帶來深刻的影響。是為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 柯皓仁

目次

2序言—張國恩、陳振宇、李瑞騰、翁誌聰、柯皓仁
12賀辭—莫言
13我寫《臺灣三部曲》—施叔青
18主編前言—簡瑛瑛、廖炳惠

輯一 國際學者特稿
25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李歐梵
31三世臺灣的人、物、情—王德威
37施叔青的《維多利亞俱樂部》與戰後東亞的「反帝文學」:與臺灣、韓國文學的比較—金良守
45從「四代人」到「三世人」:論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和《臺灣三部曲》—劉俊
65香港文學或是臺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黃英哲
79 Fake Economy and the Temple of Boom: Contextualizing Shih Shi-ching’s Light Drunken Makeup—廖炳惠
95 Discovering History in Lugang: Shih Shu-ching’s Narratological Approach to Writing Historical Fiction—錢南秀
輯二 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
121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臺灣三部曲》與《婆娑之島》比較研究—簡瑛瑛、吳桂枝
141沈默之聲:從華語語系研究觀點看《臺灣三部曲》的發言主體—林芳玫
171一則弔詭的臺灣寓言:《風前塵埃》的灣生書寫、敘事策略與日本情結—曾秀萍
209憶/譯香港:論香港三部曲之異憶/譯—杜昭玫
輯三 國族認同與性別空間
225施叔青《三世人》中的殖民現代性與認同問題—劉亮雅
259迷惘的「三世人」:王掌珠與施寄生的歷史身分與國族認同—林振興、陳昭利
283《風前塵埃》的女性空間書寫—黃憲作
309後山的女人:論施叔青《風前塵埃》與方梓《來去花蓮港》中的性別與地方—蔡翠華
341缺場原住民:《風前塵埃》中的山蕃消失政治—梁一萍
輯四 文化藝術與戲劇美學
365聲色一場:從施叔青習佛經驗讀《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中的身體—李欣倫
391美國華文小說的跨文化美學—蔡雅薰
423《行過洛津》中的戲劇與情慾政治—林璄南
447我畫我自己,故我存在:以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為中心—李時雍
附錄
463作家與藝術家論壇(施叔青主持/白先勇、李昂、平路、陳義芝、焦桐、傅秀玲引言)
479跨國學者論壇(簡瑛瑛主持/汪其楣、廖炳惠、陳芳明、邱貴芬、錢南秀、單德興引言)
499施叔青研究書目
517作者簡介(郭育蓉、許良禎、呂伯寧、沈夢睿整理)
活動花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493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