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
商品資訊
系列名:教育教養
ISBN13:9789864790166
替代書名:The Opposite of Spoiled:Raising Kids Who Are Grounded,Generous,and Smart About Money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朗恩.利柏
譯者:林麗雪
出版日:2016/05/27
裝訂/頁數:平裝/264頁
規格:21cm*14.8cm*1.8cm (高/寬/厚)
版次:1
定價
:NT$ 330 元優惠價
:90 折 297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劉軒、陳安儀、夏韻芬、美國大媽布魯奇、王麗芳 好評推薦
金錢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可惜學校並不教。
當孩子問起:「我們家是有錢人嗎?」你該如何回答?
致富關鍵始於心態,
《紐約時報》理財專欄作家提出9個關於金錢教養的重要問題,
讓父母善用「三隻小豬」,教孩子學會「消費×儲蓄×捐獻」的理財分配,
養出新一代的巴菲特!
「你一個月賺多少錢?」
「我要用自己的錢買,為什麼不可以?」
「我們家很窮嗎?」
對於金錢,孩子總是有一大堆的疑問,但家長通常不是不回答,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其實,家長跟孩子一樣,也會想問:「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如何和孩子談錢?」
家長可能不知道,如果迴避這些話題,就會失去教育孩子的絕佳機會。父母應該做的,就是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而談錢,就是在談價值觀。
本書作者利柏為《紐約時報》理財專欄作家,長年為全球知名財經報章雜誌撰寫理財文章,包含《華爾街日報》、《財星》雜誌與《快速企業》雜誌等。利柏在本書透過9個關鍵問題,破除避談金錢的禁忌,並且透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實際案例,以最生活化的方式,讓你輕鬆回答孩子關於錢的千百個大哉問。
書中為下列這些可能令家長感到棘手的問題提供實用建言,包括:
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何時給?怎麼給?
何時幫孩子開立個人帳戶?
如何教孩子聰明消費?「想要」和「需要」的界線在哪裡?
如何避免孩子過度重視物質?怎麼說「不」?
如何激勵孩子自己「工作賺錢」的本能?
跟著利柏教孩子學會「三隻小豬」的理財分配方式,除了消費、儲蓄,也讓孩子學會捐獻的重要性,不僅自小掌握理財觀念,也成為真正懂得金錢價值的人。
王麗芳、美國大媽布魯奇、夏韻芬、陳安儀、劉軒
——好評推薦——
本書鼓勵父母開始跟孩子談論金錢,教導父母如何在不同金錢問題中,談論自己的價值觀,非常值得父母參考。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更多父母,讓他們可以和孩子談錢,卻不傷感情。
──王麗芳 Antonia Wang
知名部落客、《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除了從家庭生長環境間接學習,孩子與錢相處的管道,不外乎零用錢的使用。本書介紹的三個存錢筒教養法,與大人理財預算的基本概念相同,給遇到金錢教養問題就如迷途小羊的家長一道曙光。
──美國大媽布魯奇
知名部落客、親子專欄作家
孩子是很多父母終其一生最重要的投資,然而在課業、才藝之外,父母往往忽略金錢教育的重要性。有了金錢教育,還要持續溝通。金融知識、金錢的運用原則與使用態度,都不是談一次就能成功的。
──夏韻芬
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
談錢,其實也就是談價值觀。金錢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可惜學校並不教。幸好這本書把孩子常問的、關於錢的問題,做了最好的整理與建議,家長可以隨時參考!
——陳安儀
資深媒體人、親職教育專家
本書考慮周延、充滿啟發,並提出許多聰明、實用的技巧,還能把有關金錢的對話,轉變成生命學習的課程。無論你已經有孩子、想要有孩子,或自己還是個孩子,都一定要讀這本書!
──丹尼爾.品克 Daniel H. Pink
《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作者
我們都希望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觀,卻往往忘了和孩子談論金錢。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比我們更擅長處理金錢。本書立論別開生面、引人入勝,是一本家長必讀的重要書籍!
──葛瑞琴.魯賓 Gretchen Rubin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
劉軒、陳安儀、夏韻芬、美國大媽布魯奇、王麗芳 好評推薦
金錢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可惜學校並不教。
當孩子問起:「我們家是有錢人嗎?」你該如何回答?
致富關鍵始於心態,
《紐約時報》理財專欄作家提出9個關於金錢教養的重要問題,
讓父母善用「三隻小豬」,教孩子學會「消費×儲蓄×捐獻」的理財分配,
養出新一代的巴菲特!
「你一個月賺多少錢?」
「我要用自己的錢買,為什麼不可以?」
「我們家很窮嗎?」
對於金錢,孩子總是有一大堆的疑問,但家長通常不是不回答,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其實,家長跟孩子一樣,也會想問:「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如何和孩子談錢?」
家長可能不知道,如果迴避這些話題,就會失去教育孩子的絕佳機會。父母應該做的,就是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而談錢,就是在談價值觀。
本書作者利柏為《紐約時報》理財專欄作家,長年為全球知名財經報章雜誌撰寫理財文章,包含《華爾街日報》、《財星》雜誌與《快速企業》雜誌等。利柏在本書透過9個關鍵問題,破除避談金錢的禁忌,並且透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實際案例,以最生活化的方式,讓你輕鬆回答孩子關於錢的千百個大哉問。
書中為下列這些可能令家長感到棘手的問題提供實用建言,包括:
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何時給?怎麼給?
何時幫孩子開立個人帳戶?
如何教孩子聰明消費?「想要」和「需要」的界線在哪裡?
如何避免孩子過度重視物質?怎麼說「不」?
如何激勵孩子自己「工作賺錢」的本能?
跟著利柏教孩子學會「三隻小豬」的理財分配方式,除了消費、儲蓄,也讓孩子學會捐獻的重要性,不僅自小掌握理財觀念,也成為真正懂得金錢價值的人。
王麗芳、美國大媽布魯奇、夏韻芬、陳安儀、劉軒
——好評推薦——
本書鼓勵父母開始跟孩子談論金錢,教導父母如何在不同金錢問題中,談論自己的價值觀,非常值得父母參考。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更多父母,讓他們可以和孩子談錢,卻不傷感情。
──王麗芳 Antonia Wang
知名部落客、《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除了從家庭生長環境間接學習,孩子與錢相處的管道,不外乎零用錢的使用。本書介紹的三個存錢筒教養法,與大人理財預算的基本概念相同,給遇到金錢教養問題就如迷途小羊的家長一道曙光。
──美國大媽布魯奇
知名部落客、親子專欄作家
孩子是很多父母終其一生最重要的投資,然而在課業、才藝之外,父母往往忽略金錢教育的重要性。有了金錢教育,還要持續溝通。金融知識、金錢的運用原則與使用態度,都不是談一次就能成功的。
──夏韻芬
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
談錢,其實也就是談價值觀。金錢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可惜學校並不教。幸好這本書把孩子常問的、關於錢的問題,做了最好的整理與建議,家長可以隨時參考!
——陳安儀
資深媒體人、親職教育專家
本書考慮周延、充滿啟發,並提出許多聰明、實用的技巧,還能把有關金錢的對話,轉變成生命學習的課程。無論你已經有孩子、想要有孩子,或自己還是個孩子,都一定要讀這本書!
──丹尼爾.品克 Daniel H. Pink
《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作者
我們都希望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觀,卻往往忘了和孩子談論金錢。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比我們更擅長處理金錢。本書立論別開生面、引人入勝,是一本家長必讀的重要書籍!
──葛瑞琴.魯賓 Gretchen Rubin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
作者簡介
朗恩.利柏(Ron Lieber)/著
《紐約時報》「Your Money」專欄作家,曾為《華爾街日報》個人理財專欄「Green Thumb」撰稿,也曾任職於《財星》(Fortune)與《快速企業》(Fast Company)等雜誌。出版過三本書,包含與別人合著的《紐約時報》暢銷書《忙裡偷閒》(Taking Time Off)。現與妻女居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經常到各地學校及社區發表有關教養、金錢與價值觀的演講。想了解更多資訊,請上網站ronlieber.com與他聯繫。
林麗雪/譯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歡有生命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紐約時報》「Your Money」專欄作家,曾為《華爾街日報》個人理財專欄「Green Thumb」撰稿,也曾任職於《財星》(Fortune)與《快速企業》(Fast Company)等雜誌。出版過三本書,包含與別人合著的《紐約時報》暢銷書《忙裡偷閒》(Taking Time Off)。現與妻女居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經常到各地學校及社區發表有關教養、金錢與價值觀的演講。想了解更多資訊,請上網站ronlieber.com與他聯繫。
林麗雪/譯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歡有生命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序
作者的話
本書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能在家庭、學校與相關社群裡,解決父母與孩子談錢的各種問題。但請務必留意:本書只是拋磚引玉,重點在於促成對話,而不是試圖給出結論。
雖然我將多數讀者的家庭年收入預設在五萬美元左右,但書中所有的觀念與技巧,同樣適用於收入較少或所得較高的家庭。請大家把這些觀念當成藍圖參考,再轉化成自己的版本,將不同的技巧,應用在不同年紀的各種小孩身上。此外,大家也可以透過我的個人網站(ronlieber.com)與我聯繫,告訴我實際應用的情況。
我一開始也是先試著在臉書上分享我的觀念,之後引起許多反響,這些回應內容都收錄在本書。大家可以按讚追蹤我的粉絲專頁,討論內容在接下來幾年會不斷更新。另外,有些觀念是來自我到全國各地學校或社區的演講,以及我為《紐約時報》撰寫的專欄。
行文中經常出現「我」、「我們」以及「孩子」等用詞,原因有二:使用「我」或「我們」,是因為身為父母想的都一樣,都希望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與品格;至於「孩子」,單純是為了行文方便。我只有一個小孩,但其他家庭可能有兩個或者更多,用「孩子」指稱,討論時就不必寫出強調性別差異的「他」或「她」。
書裡的每句引言、每個人與每件事,都是真實存在,完全沒有杜撰的成分。但有幾個案例,因為當事人不想引起太多注意,或擔心造成親友的困擾,所以我稍微改動了他們的姓名與居住地。其中,瑪格諾里拉.戴維斯、布拉姆松.杜威、露西.吉爾克利斯特與史蒂芬妮.喬斯,都是化名。
朗恩.利柏
https://www.facebook.com/ronlieberauthor
本書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能在家庭、學校與相關社群裡,解決父母與孩子談錢的各種問題。但請務必留意:本書只是拋磚引玉,重點在於促成對話,而不是試圖給出結論。
雖然我將多數讀者的家庭年收入預設在五萬美元左右,但書中所有的觀念與技巧,同樣適用於收入較少或所得較高的家庭。請大家把這些觀念當成藍圖參考,再轉化成自己的版本,將不同的技巧,應用在不同年紀的各種小孩身上。此外,大家也可以透過我的個人網站(ronlieber.com)與我聯繫,告訴我實際應用的情況。
我一開始也是先試著在臉書上分享我的觀念,之後引起許多反響,這些回應內容都收錄在本書。大家可以按讚追蹤我的粉絲專頁,討論內容在接下來幾年會不斷更新。另外,有些觀念是來自我到全國各地學校或社區的演講,以及我為《紐約時報》撰寫的專欄。
行文中經常出現「我」、「我們」以及「孩子」等用詞,原因有二:使用「我」或「我們」,是因為身為父母想的都一樣,都希望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與品格;至於「孩子」,單純是為了行文方便。我只有一個小孩,但其他家庭可能有兩個或者更多,用「孩子」指稱,討論時就不必寫出強調性別差異的「他」或「她」。
書裡的每句引言、每個人與每件事,都是真實存在,完全沒有杜撰的成分。但有幾個案例,因為當事人不想引起太多注意,或擔心造成親友的困擾,所以我稍微改動了他們的姓名與居住地。其中,瑪格諾里拉.戴維斯、布拉姆松.杜威、露西.吉爾克利斯特與史蒂芬妮.喬斯,都是化名。
朗恩.利柏
https://www.facebook.com/ronlieberauthor
目次
名家推薦 資深媒體人、親職教育專家 陳安儀
作者的話
問題1 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問題2 如何開始和孩子談錢
問題3 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問題4 如何讓孩子聰明消費
問題5 如何不讓孩子重視物質
問題6 如何和孩子談捐獻
問題7 為什麼孩子必須工作
問題8 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問題9 多少錢才夠
誌謝
注釋
參考書目
作者的話
問題1 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問題2 如何開始和孩子談錢
問題3 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問題4 如何讓孩子聰明消費
問題5 如何不讓孩子重視物質
問題6 如何和孩子談捐獻
問題7 為什麼孩子必須工作
問題8 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問題9 多少錢才夠
誌謝
注釋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在2011年中的某一週,我同時聽到兩對父母因為金錢問題而感到不自在與煩惱。當時全美國都在討論貧富不均的問題,像是:「誰有錢?有多少錢?為什麼有錢?」至於隔年舉行的總統大選,某方面來說,就是要選出最能代表整個國家發言的人。
沒有人知道,有多少人加入這場貧富不均的討論,或是這些討論會引起多少關注。但是,當一群好奇的國、高中生看到新聞後,對父母提出許多疑問時,就會讓彼此的關係開始緊張起來。
「我們家有錢嗎?我們怎麼知道誰有錢?你為什麼要選擇現在的工作,而不選擇其他更好的工作?那樣我們就可以住在更好的房子、到更好的地方度假!」
很多父母面對這些問題,都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而我很快就明白,為什麼他們會轉而尋求我的答案。因為,學校並不擅長處理這類的問題。老師如果談到政府、政策與稅收,聽起來既無聊,還會牽涉到政治;如果談到個人的行為與企圖心,又會變得有點像是道德批判。不管老師在課堂上談到什麼,孩子回到家裡都會提出敏感的問題,而隔天一早,學校的行政人員就會接到一堆家長的抱怨電話。
在課程自由度較高的私立學校,談到金錢與社會階級就更是複雜。能夠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的家庭多半都很幸運,不是自己足夠富足,就是可以獲得財務援助。但即使如此,當有任何人談到與金錢有關的問題,以及金錢如何影響孩子時,家長與行政人員都會深感不安。
談錢不是問題,不談才是問題
身為新聞從業人員,我們最愛問讓人不舒服的問題了。其實,在聽到這兩對父母煩惱的前一年,我已經開始蒐集各年齡層孩子所提出、與金錢有關的刁鑽問題。只要聽到一個好問題,我就會發布到《紐約時報》的網站。
「為什麼那個人在等紅燈的時候跟我們要錢?為什麼我們不把多的房子送給沒房子的人?為什麼我們家沒有兩棟房子?媽媽賺的錢比爸爸少嗎?我們窮嗎?穿不起好衣服的人是不是很懶惰?如果你失業的話我們是不是就沒錢花了?」
針對每個問題,我會先貼出一則答案,再請讀者幫忙提供改良的版本,這樣的討論讓大家都覺得獲益良多。我9歲的女兒同樣問了幾個問題,所以我也試著在家裡回答這些答案。
和我聯絡的這兩對父母,已經注意我網站上的討論好一陣子了。他們向我提出邀約,問我願不願意到孩子的學校為家長演講,讓父母知道如何和孩子談錢。此外,他們也提醒我:「家境好的家庭,已經開始覺得自己被妖魔化;而家境不好的家庭,覺得有錢人很愛在大家面前炫富。」他們婉轉建議我,希望我可以用不讓現場任何人感到不舒服的方式,討論金錢的議題。
我馬上就答應了他們的邀約。這世上沒有太多關於教養與金錢的重要挑戰,但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對某些父母來說,也算是新的問題。
過去幾十年來,有許多學者一頭鑽進「行為經濟學」的領域。如果你曾經讀過《蘋果橘子經濟學》,就會知道行為經濟學在談些什麼。簡單來說,行為經濟學家認為:大到政府施政,小至個人行為,人類的偏好與情緒都會對經濟決策造成深遠影響。
我們在任何時刻,對金錢所做的任何決定,以及所得多寡,都會伴隨大量的情緒。例如說,我們對於買得起的東西,通常會感到自豪、喜悅與興奮;反之,則會感到困擾、羞愧、尷尬與羨慕。每個月會特別留心信用卡或簽帳卡消費明細的人,應該都曾感受過這些複雜的情緒。根據我在《華爾街日報》與《紐約時報》10年的理財專欄作家經驗來看,挑選合適的共同基金或貸款時,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認清與控制這些情緒。畢竟,情緒會讓我們做出不當的行為和糟糕的決定。
我知道我能幫助這些家長,提供他們幾個關於零用錢與青少年消費的原則,但任何與金錢有關的話題,都必須考量到情緒因素。只要扯上錢,無論是自己或身邊其他人的花費,幾乎所有人都會產生複雜的情緒。大家一提到錢,就無法保持客觀公正;再提到自己的孩子,也肯定無法保持冷靜與理性。在糾結的情緒下,父母通常很難跟孩子開誠布公的討論與金錢有關的話題。
對所有家庭來說,無論處於何種社經地位,金錢都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富裕的父母,所擁有的金錢比基本生活所需多更多,幾乎每天都在為孩子設定人為的開銷限制。因此,他們決定要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或是何時停止援助,比較偏向情緒上的因素,而非財務上的考量。至於中產或勞動階級的父母,在盡可能滿足孩子衣食無缺的同時,通常會對日常開銷精打細算。但是當孩子問到:「為什麼家裡沒有更多的錢?」這種近似控訴的問題,還是會讓父母百感交集。
不談錢,就不會用錢
在考慮演講內容的同時,我想先提醒這兩對父母:和孩子談錢是一項全新的重大挑戰,不但現在就會對孩子有所影響,而且未來幾年也是。社群媒體首當其衝,對國、高中生來說,這通常是引發羨慕的來源。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在微調自己的人格,總會在半公開的場合呈現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他們經常會描述誰擁有什麼東西、誰跟誰在其他人負擔不起或沒受邀的場合做了什麼很酷的事。即使父母想做些什麼,也很難與孩子頻繁接觸社群媒體後所產生的渴望對抗。
這些孩子將面臨的大學學費,也是我們年輕時無法想像的天文數字。美國一流州立大學的教育費用,門檻從10萬美元起跳,有的甚至高達25萬美元。對於能夠負擔的家庭來說,仍是一筆驚人的花費;對於存不到什麼錢的家庭來說,幾乎想都不敢想。有些孩子會選擇住在家裡,或是先就讀社區大學以減少開支;有些孩子會憑藉個人成績或家庭需求,獲取財務補助的資格。當然,富裕的家庭可能不會獲得這些補助。至於每年無法拿出足夠學費的家庭,通常會讓孩子決定是否要申請助學貸款,否則他們根本沒錢負擔。
一般來說,父母不會阻止孩子借錢去念大學,理由很簡單,因為沒有人想扼殺孩子進入理想大學的機會。所以問題就出在,最後決定是否要承擔數萬美元貸款的人,是年僅10幾歲的孩子。釐清自己要為大學教育花多少錢,是生命中重要的財務決策。但父母老是把這件事的決定權,交給一個17歲的孩子,而這孩子卻從沒買過比腳踏車還貴的東西。這種做法,簡直只能用愚蠢來形容。
再說,孩子大學畢業後要進入的世界,已不同於前兩個世代所進入的世界。健保與退休金現在主要是由勞工負責,而非雇主。雇主不再提供疾病與傷害的醫療費,而是讓勞工自行支付部分或全額的健保費;雇主也不再提撥退休金,而是讓勞工自行透過退休福利與其他計畫儲蓄。把風險與經濟責任從雇主移轉到勞工,這種政策調整行之有年,現在也幾乎完成。這意味著,即使孩子最後獲得的社會福利少得可憐,他們一出社會剛領薪水時,還是得花好幾百塊美元,支付政府規定的健保費、以及免不了的退休儲蓄金。
對於一畢業就背負助學貸款的人來說,每個月還要多花好幾百塊美元償還貸款。雖然美國聯邦政府針對低收入者,推出減免助學貸款與健保費的政策,但以社會新鮮人的起薪水準來看,存退休金還是非常困難。但如果孩子無法在20幾歲時多存點錢,那他們在60幾或70幾歲時,就必須多工作幾年。
這種現象讓人生出現了一種急迫性:孩子必須在20幾歲時存到錢,或者不要在退休金或房屋頭期款上落後太多,才能避免老了還是得繼續工作或租房子的下場。20幾歲的年輕人必須知道,如何在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存錢,而且還要養成持續存錢的習慣。在這些讓孩子困惑的人生抉擇裡,挑選對的大學只是第一步,在那之後,他們還要挑選正確的退休方案,以及適合的保險等等。除此之外,他們也必須在琳瑯滿目的商品與眾人提供的意見中做出抉擇。事實上,多數的理財顧問並不會把孩子的最佳利益放在心裡,而等到孩子20幾歲時,我們可能也無法一直瞻前顧後,幫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所以,我們必須在那天來臨之前,就先教導孩子關於金錢的所有智慧。讓他們懂得精打細算,準備好迎接成年人的生活。如果家長沒有教導孩子這些,就讓他們自己去打理一切,想想還真是可怕。
對於邀請我去演講的父母來說,他們在預見孩子未來時,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他們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會淪落到社會的底層。比較1978與1980年間,父母在職涯中期所賺的錢,以及1997與2009年間,孩子所賺的錢,這份數據特別具有啟發性。其中,收入前10%的父母,目前年收入約14萬美元,但他們的孩子卻有20%在職涯中期之後,成為中低收入階級,年收入只有5萬2000美元,甚至更少。
當然,孩子有20%的機率往中低收入階級流動,也有80%會繼續留在中高收入階級。即使向下流動的機率相對較低,父母卻不一定能理性看待。我們都想保護孩子,不想讓他們有任何落入社會底層的可能。就算孩子一開始就選擇了會造成這種結果的職業,但這份數據還是讓許多父母感到驚恐。很多人對金融危機仍然心有餘悸,大家在危機中發現:銀行慫恿數百萬人去借貸他們無法承擔的債務,銀行家再把這些貸款包裝成一定會爆炸的證券。由此可知,大人也是會做錯事的。這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遺漏了什麼問題。不過,那究竟是什麼?
在2011年中的某一週,我同時聽到兩對父母因為金錢問題而感到不自在與煩惱。當時全美國都在討論貧富不均的問題,像是:「誰有錢?有多少錢?為什麼有錢?」至於隔年舉行的總統大選,某方面來說,就是要選出最能代表整個國家發言的人。
沒有人知道,有多少人加入這場貧富不均的討論,或是這些討論會引起多少關注。但是,當一群好奇的國、高中生看到新聞後,對父母提出許多疑問時,就會讓彼此的關係開始緊張起來。
「我們家有錢嗎?我們怎麼知道誰有錢?你為什麼要選擇現在的工作,而不選擇其他更好的工作?那樣我們就可以住在更好的房子、到更好的地方度假!」
很多父母面對這些問題,都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而我很快就明白,為什麼他們會轉而尋求我的答案。因為,學校並不擅長處理這類的問題。老師如果談到政府、政策與稅收,聽起來既無聊,還會牽涉到政治;如果談到個人的行為與企圖心,又會變得有點像是道德批判。不管老師在課堂上談到什麼,孩子回到家裡都會提出敏感的問題,而隔天一早,學校的行政人員就會接到一堆家長的抱怨電話。
在課程自由度較高的私立學校,談到金錢與社會階級就更是複雜。能夠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的家庭多半都很幸運,不是自己足夠富足,就是可以獲得財務援助。但即使如此,當有任何人談到與金錢有關的問題,以及金錢如何影響孩子時,家長與行政人員都會深感不安。
談錢不是問題,不談才是問題
身為新聞從業人員,我們最愛問讓人不舒服的問題了。其實,在聽到這兩對父母煩惱的前一年,我已經開始蒐集各年齡層孩子所提出、與金錢有關的刁鑽問題。只要聽到一個好問題,我就會發布到《紐約時報》的網站。
「為什麼那個人在等紅燈的時候跟我們要錢?為什麼我們不把多的房子送給沒房子的人?為什麼我們家沒有兩棟房子?媽媽賺的錢比爸爸少嗎?我們窮嗎?穿不起好衣服的人是不是很懶惰?如果你失業的話我們是不是就沒錢花了?」
針對每個問題,我會先貼出一則答案,再請讀者幫忙提供改良的版本,這樣的討論讓大家都覺得獲益良多。我9歲的女兒同樣問了幾個問題,所以我也試著在家裡回答這些答案。
和我聯絡的這兩對父母,已經注意我網站上的討論好一陣子了。他們向我提出邀約,問我願不願意到孩子的學校為家長演講,讓父母知道如何和孩子談錢。此外,他們也提醒我:「家境好的家庭,已經開始覺得自己被妖魔化;而家境不好的家庭,覺得有錢人很愛在大家面前炫富。」他們婉轉建議我,希望我可以用不讓現場任何人感到不舒服的方式,討論金錢的議題。
我馬上就答應了他們的邀約。這世上沒有太多關於教養與金錢的重要挑戰,但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對某些父母來說,也算是新的問題。
過去幾十年來,有許多學者一頭鑽進「行為經濟學」的領域。如果你曾經讀過《蘋果橘子經濟學》,就會知道行為經濟學在談些什麼。簡單來說,行為經濟學家認為:大到政府施政,小至個人行為,人類的偏好與情緒都會對經濟決策造成深遠影響。
我們在任何時刻,對金錢所做的任何決定,以及所得多寡,都會伴隨大量的情緒。例如說,我們對於買得起的東西,通常會感到自豪、喜悅與興奮;反之,則會感到困擾、羞愧、尷尬與羨慕。每個月會特別留心信用卡或簽帳卡消費明細的人,應該都曾感受過這些複雜的情緒。根據我在《華爾街日報》與《紐約時報》10年的理財專欄作家經驗來看,挑選合適的共同基金或貸款時,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認清與控制這些情緒。畢竟,情緒會讓我們做出不當的行為和糟糕的決定。
我知道我能幫助這些家長,提供他們幾個關於零用錢與青少年消費的原則,但任何與金錢有關的話題,都必須考量到情緒因素。只要扯上錢,無論是自己或身邊其他人的花費,幾乎所有人都會產生複雜的情緒。大家一提到錢,就無法保持客觀公正;再提到自己的孩子,也肯定無法保持冷靜與理性。在糾結的情緒下,父母通常很難跟孩子開誠布公的討論與金錢有關的話題。
對所有家庭來說,無論處於何種社經地位,金錢都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富裕的父母,所擁有的金錢比基本生活所需多更多,幾乎每天都在為孩子設定人為的開銷限制。因此,他們決定要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或是何時停止援助,比較偏向情緒上的因素,而非財務上的考量。至於中產或勞動階級的父母,在盡可能滿足孩子衣食無缺的同時,通常會對日常開銷精打細算。但是當孩子問到:「為什麼家裡沒有更多的錢?」這種近似控訴的問題,還是會讓父母百感交集。
不談錢,就不會用錢
在考慮演講內容的同時,我想先提醒這兩對父母:和孩子談錢是一項全新的重大挑戰,不但現在就會對孩子有所影響,而且未來幾年也是。社群媒體首當其衝,對國、高中生來說,這通常是引發羨慕的來源。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在微調自己的人格,總會在半公開的場合呈現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他們經常會描述誰擁有什麼東西、誰跟誰在其他人負擔不起或沒受邀的場合做了什麼很酷的事。即使父母想做些什麼,也很難與孩子頻繁接觸社群媒體後所產生的渴望對抗。
這些孩子將面臨的大學學費,也是我們年輕時無法想像的天文數字。美國一流州立大學的教育費用,門檻從10萬美元起跳,有的甚至高達25萬美元。對於能夠負擔的家庭來說,仍是一筆驚人的花費;對於存不到什麼錢的家庭來說,幾乎想都不敢想。有些孩子會選擇住在家裡,或是先就讀社區大學以減少開支;有些孩子會憑藉個人成績或家庭需求,獲取財務補助的資格。當然,富裕的家庭可能不會獲得這些補助。至於每年無法拿出足夠學費的家庭,通常會讓孩子決定是否要申請助學貸款,否則他們根本沒錢負擔。
一般來說,父母不會阻止孩子借錢去念大學,理由很簡單,因為沒有人想扼殺孩子進入理想大學的機會。所以問題就出在,最後決定是否要承擔數萬美元貸款的人,是年僅10幾歲的孩子。釐清自己要為大學教育花多少錢,是生命中重要的財務決策。但父母老是把這件事的決定權,交給一個17歲的孩子,而這孩子卻從沒買過比腳踏車還貴的東西。這種做法,簡直只能用愚蠢來形容。
再說,孩子大學畢業後要進入的世界,已不同於前兩個世代所進入的世界。健保與退休金現在主要是由勞工負責,而非雇主。雇主不再提供疾病與傷害的醫療費,而是讓勞工自行支付部分或全額的健保費;雇主也不再提撥退休金,而是讓勞工自行透過退休福利與其他計畫儲蓄。把風險與經濟責任從雇主移轉到勞工,這種政策調整行之有年,現在也幾乎完成。這意味著,即使孩子最後獲得的社會福利少得可憐,他們一出社會剛領薪水時,還是得花好幾百塊美元,支付政府規定的健保費、以及免不了的退休儲蓄金。
對於一畢業就背負助學貸款的人來說,每個月還要多花好幾百塊美元償還貸款。雖然美國聯邦政府針對低收入者,推出減免助學貸款與健保費的政策,但以社會新鮮人的起薪水準來看,存退休金還是非常困難。但如果孩子無法在20幾歲時多存點錢,那他們在60幾或70幾歲時,就必須多工作幾年。
這種現象讓人生出現了一種急迫性:孩子必須在20幾歲時存到錢,或者不要在退休金或房屋頭期款上落後太多,才能避免老了還是得繼續工作或租房子的下場。20幾歲的年輕人必須知道,如何在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存錢,而且還要養成持續存錢的習慣。在這些讓孩子困惑的人生抉擇裡,挑選對的大學只是第一步,在那之後,他們還要挑選正確的退休方案,以及適合的保險等等。除此之外,他們也必須在琳瑯滿目的商品與眾人提供的意見中做出抉擇。事實上,多數的理財顧問並不會把孩子的最佳利益放在心裡,而等到孩子20幾歲時,我們可能也無法一直瞻前顧後,幫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所以,我們必須在那天來臨之前,就先教導孩子關於金錢的所有智慧。讓他們懂得精打細算,準備好迎接成年人的生活。如果家長沒有教導孩子這些,就讓他們自己去打理一切,想想還真是可怕。
對於邀請我去演講的父母來說,他們在預見孩子未來時,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他們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會淪落到社會的底層。比較1978與1980年間,父母在職涯中期所賺的錢,以及1997與2009年間,孩子所賺的錢,這份數據特別具有啟發性。其中,收入前10%的父母,目前年收入約14萬美元,但他們的孩子卻有20%在職涯中期之後,成為中低收入階級,年收入只有5萬2000美元,甚至更少。
當然,孩子有20%的機率往中低收入階級流動,也有80%會繼續留在中高收入階級。即使向下流動的機率相對較低,父母卻不一定能理性看待。我們都想保護孩子,不想讓他們有任何落入社會底層的可能。就算孩子一開始就選擇了會造成這種結果的職業,但這份數據還是讓許多父母感到驚恐。很多人對金融危機仍然心有餘悸,大家在危機中發現:銀行慫恿數百萬人去借貸他們無法承擔的債務,銀行家再把這些貸款包裝成一定會爆炸的證券。由此可知,大人也是會做錯事的。這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遺漏了什麼問題。不過,那究竟是什麼?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