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地方之營造03:由城流鄉動到都會區域
商品資訊
系列名:社區學院叢書
ISBN13:9789863071242
替代書名:On Heterotopias: Selected Essays (III)
出版社:唐山
作者:夏鑄九
出版日:2016/08/15
裝訂/頁數:平裝/688頁
規格:21cm*14.8cm*4cm (高/寬/厚)
版次:1
定價
:NT$ 660 元優惠價
:90 折 594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異質地方一詞,目前,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與愛德華‧蘇雅(Edward Soja)等英語世界的地理學者之間,就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空間範疇是否是其早年遺留的康德主義認識論根源,一種實證主義式的真實空間,還有極不同的爭議。異質地方,已經由一個相對比較鬆散隨意的觀點,進一步考量主體的行動與都市的策略,建構為可能性的空間(spaces of possibilities),以及,設想為更批判性的、更正式表達出的、根植於社會規範之中,有政治與歷史異常意義的理論概念了。而這些理論辯論,與作者早年借取傅柯的異質地方概念的目的並不衝突。由於異質地方的理論範疇是選集中不同論文一再出現的空間概念,故以《異質地方之營造》為書名,本冊著重於由城流鄉動到都會區域議題的探討與案例實作分享。
作者簡介
夏鑄九
1947年生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創新學院2015駐院思想家
【夏鑄九學術著作】
《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
《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
《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樓臺重起:林本源園林的空間體驗、記憶與再現》
《窺見魔鬼的容顏》
《異質地方之營造:理論與歷史》
《異質地方之營造:公共空間、校園以及社區營造》
《異質地方之營造:由城鄉流動到都會區域》
1947年生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創新學院2015駐院思想家
【夏鑄九學術著作】
《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
《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
《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樓臺重起:林本源園林的空間體驗、記憶與再現》
《窺見魔鬼的容顏》
《異質地方之營造:理論與歷史》
《異質地方之營造:公共空間、校園以及社區營造》
《異質地方之營造:由城鄉流動到都會區域》
序
〈作者序〉
2012年七月,我在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屆齡退休,整理1992年之後的主要論文分為兩本選集出版,一本為《異質地方之營造》(On Heterotopias),另一本為《窺見魔鬼的容顏》(A Glimpse of Devil Appearanc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Urban and Regional Processes)。同時,在不破壞學術論文的版面氛圍,適度地增補一點小圖,以提高視覺上的可接近程度。
前者,異質地方一詞,目前,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與愛德華‧蘇雅(Edward Soja)等英語世界的地理學者之間,就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空間範疇是否是其早年遺留的康德主義認識論根源,一種實證主義式的真實空間,還有極不同的爭議。 以及,傅柯原來在1967年演講稿中提出的異質地方(heterotopias)措辭, 相較於昂希‧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三年後,也就是1968年學運之後,在1970年書寫的《都市革命》(Urban Revolution)一書中的使用, 與1974年更完整發展的《空間生產》(The Production of Space)的理論著作中, 異質地方,已經由一個相對比較鬆散隨意的觀點,進一步考量主體的行動與都市的策略,建構為可能性的空間(spaces of possibilities),以及,設想為更批判性的、更正式表達出的、根植於社會規範之中,有政治與歷史異常意義的理論概念了。 而這些理論辯論,與作者早年借取傅柯的異質地方概念的目的並不衝突。由於異質地方的理論範疇是選集中不同論文一再出現的空間概念,故以《異質地方之營造》為書名。至於置於附錄中的多為專業報告、報告綱要、短論、書序、發刊詞,甚至是發言記錄,雖非學術論文形式,也有意留一紀錄。
後者,由於選擇的論文與置於附錄中的專業報告,多圍繞著一個主要的發問角度,即國家的都市政策是如何在當前全球化之下,或是特定的社會政治脈絡(social political context)之下來形構(formation)與實施(implementation)的?而這政策是為國家(state)所發動的,這是一個充滿衝突的政治與社會的過程,也是規劃與設計者所必須認識的首要課題。就在21世紀來臨前後,國家橫渡全球化的惡水,因此,借用作家張大春在2000年元旦書寫的文字,以《窺見魔鬼的容顏》為名,不求驚悚,但求其為統一全書的隱喻。
夏鑄九,臺北,2016
2012年七月,我在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屆齡退休,整理1992年之後的主要論文分為兩本選集出版,一本為《異質地方之營造》(On Heterotopias),另一本為《窺見魔鬼的容顏》(A Glimpse of Devil Appearanc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Urban and Regional Processes)。同時,在不破壞學術論文的版面氛圍,適度地增補一點小圖,以提高視覺上的可接近程度。
前者,異質地方一詞,目前,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與愛德華‧蘇雅(Edward Soja)等英語世界的地理學者之間,就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空間範疇是否是其早年遺留的康德主義認識論根源,一種實證主義式的真實空間,還有極不同的爭議。 以及,傅柯原來在1967年演講稿中提出的異質地方(heterotopias)措辭, 相較於昂希‧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三年後,也就是1968年學運之後,在1970年書寫的《都市革命》(Urban Revolution)一書中的使用, 與1974年更完整發展的《空間生產》(The Production of Space)的理論著作中, 異質地方,已經由一個相對比較鬆散隨意的觀點,進一步考量主體的行動與都市的策略,建構為可能性的空間(spaces of possibilities),以及,設想為更批判性的、更正式表達出的、根植於社會規範之中,有政治與歷史異常意義的理論概念了。 而這些理論辯論,與作者早年借取傅柯的異質地方概念的目的並不衝突。由於異質地方的理論範疇是選集中不同論文一再出現的空間概念,故以《異質地方之營造》為書名。至於置於附錄中的多為專業報告、報告綱要、短論、書序、發刊詞,甚至是發言記錄,雖非學術論文形式,也有意留一紀錄。
後者,由於選擇的論文與置於附錄中的專業報告,多圍繞著一個主要的發問角度,即國家的都市政策是如何在當前全球化之下,或是特定的社會政治脈絡(social political context)之下來形構(formation)與實施(implementation)的?而這政策是為國家(state)所發動的,這是一個充滿衝突的政治與社會的過程,也是規劃與設計者所必須認識的首要課題。就在21世紀來臨前後,國家橫渡全球化的惡水,因此,借用作家張大春在2000年元旦書寫的文字,以《窺見魔鬼的容顏》為名,不求驚悚,但求其為統一全書的隱喻。
夏鑄九,臺北,2016
目次
《異質地方之營造:由城鄉流動到都會區域》
作者序
第壹篇 城流鄉動
第一章 臺灣石化工業與地域性比較研究
第二章 市民運動與都市設計:高雄的個案
第三章 資訊化社會與認同的運動
第四章 全球經濟中的臺灣城市與社會
第五章 經濟危機,國家與都市運動:臺灣對亞洲經濟危機之都市回應
第六章 資訊時代的新空間形式與過程:流動空間與地方空間的辯證對立
第七章 與中文系朋友談臺灣都市變遷與當前全球都會區域之浮現
第八章 朝向市民城市:臺北大理街社區運動
第九章 全球化下的都市轉化序幕:建構都會特質
第壹篇附錄
第貳篇 越界生產網絡
第十章 全球經濟之跨界資本:臺灣電子工業之生產網絡
第十一章 越界蘭花:在全球化中重新界定區域與規劃
第十二章 全球化過程中臺灣社會的挑戰:跨界的生產網絡vs. 跨界的政治
第十三章 跨界生產網絡之在地鑲嵌與地方性制度之演化:以大東莞地區為例
第十四章 跨界生產網絡的在地化聚集與組織統理模式:以華東地區資訊電子業臺商為例
第十五章 掌握全球化的知識之光
第參篇 全球都會區域
第十六章 全球網絡中的都會區域與城市:北臺都會區域與臺北市的個案
第十七章 歷史之債?臺灣的領域治理與跨領域之社會
第十八章 當前臺灣的領域治理:問題與展望
第十九章 全球化下的北臺都會治理
第廿章 都會區域,都會治理,區域合作機制
第參篇附錄
第肆篇 設計與規劃教育
第廿一章 關於歷史與理論:研究與教學
第廿二章 三十年回首,反省向前:對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一個批判性回顧與展望
第廿三章 未來的建築教育:巨變中的建築教育與臺灣
一個未完成的計劃
夏鑄九自傳年表
作者序
第壹篇 城流鄉動
第一章 臺灣石化工業與地域性比較研究
第二章 市民運動與都市設計:高雄的個案
第三章 資訊化社會與認同的運動
第四章 全球經濟中的臺灣城市與社會
第五章 經濟危機,國家與都市運動:臺灣對亞洲經濟危機之都市回應
第六章 資訊時代的新空間形式與過程:流動空間與地方空間的辯證對立
第七章 與中文系朋友談臺灣都市變遷與當前全球都會區域之浮現
第八章 朝向市民城市:臺北大理街社區運動
第九章 全球化下的都市轉化序幕:建構都會特質
第壹篇附錄
第貳篇 越界生產網絡
第十章 全球經濟之跨界資本:臺灣電子工業之生產網絡
第十一章 越界蘭花:在全球化中重新界定區域與規劃
第十二章 全球化過程中臺灣社會的挑戰:跨界的生產網絡vs. 跨界的政治
第十三章 跨界生產網絡之在地鑲嵌與地方性制度之演化:以大東莞地區為例
第十四章 跨界生產網絡的在地化聚集與組織統理模式:以華東地區資訊電子業臺商為例
第十五章 掌握全球化的知識之光
第參篇 全球都會區域
第十六章 全球網絡中的都會區域與城市:北臺都會區域與臺北市的個案
第十七章 歷史之債?臺灣的領域治理與跨領域之社會
第十八章 當前臺灣的領域治理:問題與展望
第十九章 全球化下的北臺都會治理
第廿章 都會區域,都會治理,區域合作機制
第參篇附錄
第肆篇 設計與規劃教育
第廿一章 關於歷史與理論:研究與教學
第廿二章 三十年回首,反省向前:對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一個批判性回顧與展望
第廿三章 未來的建築教育:巨變中的建築教育與臺灣
一個未完成的計劃
夏鑄九自傳年表
書摘/試閱
節錄自〈第十一章 越界蘭花:在全球化中重新界定區域與規劃〉
臺灣蝴蝶蘭產業生產網絡的浮現
蝴蝶蘭產業之所以受到研究重視,乃在於其在1990年代臺灣花卉苗木產業的結構轉型中的突出表現。劉昭吟與林德福(2001)整理了臺灣花卉苗木產業的整體變遷,指出臺灣花卉苗木產業始於1960年代,以國內市場及鄰近之香港、新加坡市場的支撐;1970年代石油危機下,日商向臺灣採購花卉以降低其自身生產成本,而擴大臺灣花卉生產;1980年代國內經濟增長所擴張的消費市場,以及稻田轉作政策,帶動了此一經濟作物生產的更加擴張,使得1978至1999年花卉苗木產業產值的平均年成長率高達16.3%。過度快速的生產擴張自1990年代中期起,便出現了生產過剩危機的訊號,尤以最不耐儲存、對市場最敏感的切花類首當其衝。例如,1990至92年全臺花卉拍賣市場切花平均年進貨量為20.7百萬把,1997至99年之平均年進貨量為76.7百萬把,年進貨成長了2.7倍,但相對地殘貨率也從2.0%(1990至92年)升高到5.1%(1997至99年)。
危機啟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生產總量方面,切花類與盆花苗木類分別自1996年、1998年開始減產,前者之1995至99年的產值平均年成長率為-1.8%,而後者為-2.3%(1997至99年)。而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上,則呈現出口產品一方面向新技術、新產品轉移,例如出口切花產品從傳統的菊花、唐菖蒲,轉向文心蘭、火鶴花、百合與金花石蒜等:另一方面向較耐儲運、較有機會延伸國際市場的盆花苗木類轉移(劉昭吟、林德福,2001)。在這個轉型中,蝴蝶蘭異軍突起地躍升為出口額最高、市場觸角最廣的出口花卉,並以規格化的半成品與跨界垂直分工網絡為其產業組織形態的特徵。以下我們先描述這些特徵。
(一)蝴蝶蘭躍升為臺灣最重要、市場觸角最廣的出口花卉
蝴蝶蘭單項產業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成為臺灣地區新興出口作物,其商品形式分為瓶苗、蝴蝶蘭苗、蝴蝶蘭、蝴蝶蘭鮮切花,總計該產業之官方統計出口額,從1997年的新臺幣1.1億成長至2001年6.5億,自1998年以後持續占臺灣觀賞植物總出口額35%以上。1997至2001年蝴蝶蘭產業出口額平均年成長率為55.6%,而原在1980年代占出口份額首位的鮮切花枝葉類的同期平均年成長率僅10.2%,整個活植物類及活植物苗類的平均年成長率則為11.7%與-9.3%(參見【表11.1】、【表11.2】)。這些統計數字顯示了1990年代中期以後,蝴蝶蘭產業在觀賞植物產業之國際貿易上的突出表現。
蝴蝶蘭單項產業之國際貿易表現,亦呈現在世界市場的廣度上。將觀賞植物分為蝴蝶蘭產業、蘭科(蝴蝶蘭除外)、活植物(蘭科除外)、鮮切花枝葉(鮮蝴蝶蘭切花除外),以出口標的國占總出口額0.1%以上為能見度,則從1997年到2001年,除鮮切花枝葉類外,各分類之出口標的國家數量都有增加,蝴蝶蘭產業從向13國出口增加到21國,蘭科從6國增加到13國,活植物從19國增加到26國,而鮮切花枝葉類從11國減少至8國。相較於活植物類以多種產品伸展世界市場觸角達26國,蝴蝶蘭以單項產業而能出口21個國家,足見其世界市場擴張的突出表現。對比於鮮切花枝葉類的出口市場越來越集中於日本(1997年出口日本占78%出口額,2001年提高到94.7%),蝴蝶蘭產業的國際貿易呈現分散化的趨勢。1997年蝴蝶蘭產業主要出口至日本與美國,分占出口額的56%、26%:2001年仍以這兩個市場為主,但卻顯示了日本市場份額的下降(45.8%)、美國市場份額的提升(35.4%)、中國大陸市場(含香港)的興起(8.6%),以及向歐洲市場出口的浮現。蝴蝶蘭產業之國際貿易雖伸向世界市場,大體而言,以環太平洋地區為主(參見【表11.3】)。
臺灣蝴蝶蘭產業生產網絡的浮現
蝴蝶蘭產業之所以受到研究重視,乃在於其在1990年代臺灣花卉苗木產業的結構轉型中的突出表現。劉昭吟與林德福(2001)整理了臺灣花卉苗木產業的整體變遷,指出臺灣花卉苗木產業始於1960年代,以國內市場及鄰近之香港、新加坡市場的支撐;1970年代石油危機下,日商向臺灣採購花卉以降低其自身生產成本,而擴大臺灣花卉生產;1980年代國內經濟增長所擴張的消費市場,以及稻田轉作政策,帶動了此一經濟作物生產的更加擴張,使得1978至1999年花卉苗木產業產值的平均年成長率高達16.3%。過度快速的生產擴張自1990年代中期起,便出現了生產過剩危機的訊號,尤以最不耐儲存、對市場最敏感的切花類首當其衝。例如,1990至92年全臺花卉拍賣市場切花平均年進貨量為20.7百萬把,1997至99年之平均年進貨量為76.7百萬把,年進貨成長了2.7倍,但相對地殘貨率也從2.0%(1990至92年)升高到5.1%(1997至99年)。
危機啟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生產總量方面,切花類與盆花苗木類分別自1996年、1998年開始減產,前者之1995至99年的產值平均年成長率為-1.8%,而後者為-2.3%(1997至99年)。而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上,則呈現出口產品一方面向新技術、新產品轉移,例如出口切花產品從傳統的菊花、唐菖蒲,轉向文心蘭、火鶴花、百合與金花石蒜等:另一方面向較耐儲運、較有機會延伸國際市場的盆花苗木類轉移(劉昭吟、林德福,2001)。在這個轉型中,蝴蝶蘭異軍突起地躍升為出口額最高、市場觸角最廣的出口花卉,並以規格化的半成品與跨界垂直分工網絡為其產業組織形態的特徵。以下我們先描述這些特徵。
(一)蝴蝶蘭躍升為臺灣最重要、市場觸角最廣的出口花卉
蝴蝶蘭單項產業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成為臺灣地區新興出口作物,其商品形式分為瓶苗、蝴蝶蘭苗、蝴蝶蘭、蝴蝶蘭鮮切花,總計該產業之官方統計出口額,從1997年的新臺幣1.1億成長至2001年6.5億,自1998年以後持續占臺灣觀賞植物總出口額35%以上。1997至2001年蝴蝶蘭產業出口額平均年成長率為55.6%,而原在1980年代占出口份額首位的鮮切花枝葉類的同期平均年成長率僅10.2%,整個活植物類及活植物苗類的平均年成長率則為11.7%與-9.3%(參見【表11.1】、【表11.2】)。這些統計數字顯示了1990年代中期以後,蝴蝶蘭產業在觀賞植物產業之國際貿易上的突出表現。
蝴蝶蘭單項產業之國際貿易表現,亦呈現在世界市場的廣度上。將觀賞植物分為蝴蝶蘭產業、蘭科(蝴蝶蘭除外)、活植物(蘭科除外)、鮮切花枝葉(鮮蝴蝶蘭切花除外),以出口標的國占總出口額0.1%以上為能見度,則從1997年到2001年,除鮮切花枝葉類外,各分類之出口標的國家數量都有增加,蝴蝶蘭產業從向13國出口增加到21國,蘭科從6國增加到13國,活植物從19國增加到26國,而鮮切花枝葉類從11國減少至8國。相較於活植物類以多種產品伸展世界市場觸角達26國,蝴蝶蘭以單項產業而能出口21個國家,足見其世界市場擴張的突出表現。對比於鮮切花枝葉類的出口市場越來越集中於日本(1997年出口日本占78%出口額,2001年提高到94.7%),蝴蝶蘭產業的國際貿易呈現分散化的趨勢。1997年蝴蝶蘭產業主要出口至日本與美國,分占出口額的56%、26%:2001年仍以這兩個市場為主,但卻顯示了日本市場份額的下降(45.8%)、美國市場份額的提升(35.4%)、中國大陸市場(含香港)的興起(8.6%),以及向歐洲市場出口的浮現。蝴蝶蘭產業之國際貿易雖伸向世界市場,大體而言,以環太平洋地區為主(參見【表11.3】)。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