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從佛教文化的本質上來講,佛教並不是「阿公阿婆」那個意義上的宗教迷信,而是返觀自鑑、自我修養的一門學問。所謂返觀自鑑,就是回轉過來,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就是「真實的自己」,也叫做「覺悟的彼岸」。
正是因為這個「覺悟的彼岸」,需要回轉過來,才能認識得清楚,所以,佛教裡說「回頭是岸」。這也就是說,回過頭來,認清這個「真實的自我」,就是佛教裡所說的「覺悟的彼岸」。在佛教看來,覺悟的彼岸,並不在遙遠的地方,而是在每個人的當下。
在大多數人眼裡,佛教只不過是「求求」「拜拜」的迷信行為。這樣看待佛教的人,只看到了佛教文化的表面形式,而沒有看到佛教文化的「故事裡面的故事」。在大多數人看來,在佛教文化所說的那個世界裡,既有受苦受難的云云眾生,也有智慧超然的諸佛菩薩。既有痛苦不堪的此岸世界,也有清淨莊嚴的彼岸世界。既有溝通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的方法,也有修行成佛的內在要素。從表面形式上來看,佛教文化不過如此。
佛教文化真是這樣簡單嗎?如果是這樣簡單的話,那麼,佛教文化為什麼折服了那麼多的仁人志士呢?為什麼給中國文化帶來了那麼深刻的影響呢?漢代末期,佛教文化傳到了中國。從那時起,佛教文化就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仁人志士,因此,也影響著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使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發生了一個文化質變。佛教文化的傳入,使比較拘謹的儒家文化,也具有了超然的特徵,因此而產生了宋明理學。佛教文化的傳入,使著相修煉的道教文化,也具有了心性論的特徵。由於佛教文化的影響,我國的文學、藝術,哲學、民俗等等,也都上升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境界。由此可見,佛教文化是有著深刻的人文內涵與高遠的人生境界的。
就本質上來說,佛教文化是關於我們的心靈世界的文化。就像古代名著《西遊記》,它既有著通俗易懂的表面意思,又有深奧玄妙的人文內涵。如果人們能夠藉助於佛教文化的宗教形式,達到了自我認識、自我修養的目的,達到了提升人生境界的目的,這樣,也就實現了佛教文化的目的。離開了人的心性修養,佛教更無其他目的。
從本質上來講,佛教文化不是向外追尋的,而是返觀自鑑的。佛教裡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與諸佛菩薩沒有什麼兩樣。這也就是說,人人都有一顆「本來清淨的心」。這顆「本來清淨的心」,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我們的「主人公」。佛教文化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認識這個「主人公」——認清我們自己。
作者簡介
蘇樹華
1961年生人,山東梁山縣人,曲阜師範大學副教授,2003畢業於南京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中國佛教哲學,中國教育哲學。師從賴永海先生。2005年,被南昌大學聘為教授、江右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2005年,台灣南華大學聘為客座教授。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赴韓國首爾大學做訪問學者。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洪州禪》(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國佛學各宗要義》(中華書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譯釋》(宗教文化出版社)、《悟心歸元》(宗教文化出版社)、《大話佛家智慧》(齊魯書社)等八部專著。
目次
佛教都說些什麼?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佛教的心學立場
眾裡尋她千百度
——佛教的返觀自鑑
即世而超然,超然在世間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向性中作,莫向心外求
——佛教的人生實踐
慈悲為懷,普度眾生
——佛教的慈悲為懷
第二章 文人與禪
白居易與鳥窠禪師
歐陽修與明教禪師
韓愈與大顛禪師
李翱與藥山禪師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
黃庭堅與晦堂禪師
裴休相國與黃檗禪師
第三章 佛教的幾種空觀智慧
佛教中所說的幾種空觀
空心含萬相,一塵亦不染
因緣所生法,佛說即是空
欲知佛境界,當人須親證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第四章 佛教的幾種般若智慧
實相般若
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
眷屬般若
第五章 心的淨化與心的解脫
即相而離相,本分天然佛
一法亦不著,即是真解脫
心光常寂體,念念虛生滅
隨緣應萬事,應處實能幽
天堂與地獄,盡在一心中
心淨佛土淨,萬法隨心動
第六章 佛教的無住妙行
無我不是真無我,超越小我證大我
隨緣應酬萬般事,心上不著即解脫
住境著相虛縈繞,頓悟心源本解脫
理論見解終不是,須是當人識得真
善用諸相不著相,隨緣任運自在行
善用文字離諸相,以心傳心悟真乘
第七章 佛教的宗教隱喻
返觀自鑑悟本有,即是如來真實意
方便化城非真實,一乘了義只當下
著相住境受繫縛,當下無心即解脫
意解卜度終不是,放下意解證菩提
力士額珠本自有,眾生法身皆具足
一珠普現一切珠,一切寶珠一珠現
故事裡面有故事,表層之下有深義
諸佛之師是文殊,文殊之師又是誰
清淨法身人人有,百千萬億化無窮
一心具足十法界,法界萬相唯一心
無量劫來無壅滯,大通智勝是自心
菩提之心本自有,息下狂心證菩提
迷己逐相娑婆苦,回頭證真是彼岸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第八章 證體啟用,妙用無窮
神道設教方便門,慈悲普度諸眾生
返觀一鑑悟真我,本來無縛亦無脫
回頭識得本來面,在在處處體安然
萬法起處即是真,諸法滅處即生處
事來則應過即休,無縛無脫過生活
神通妙用非奇特,看破幻相神自通
第九章 唯心淨土與健康人生
自心清淨佛淨土,清淨無為大有為
濟世利人超然情,超然情懷利群生
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
差別相上百千殊,歸元至本一真心
平常胸懷平常事,人生無處不解脫
第十章 佛教修行的一般原理
佛教修行的目標
淨心的一般原理
禪宗的修行方法
淨土宗的修行方法
密宗的修行方法
生活中的修行方法
消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
書摘/試閱
文字般若
我們都知道,能夠流暢的運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內心,這是一個人才分。流暢而感人的語言,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有些人,甚至是已經十分地勤奮,然而,就是不能使自己的語言流暢而感人,他永遠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
同齡的人,共同地走進一所學校,在同樣的教育條件下讀書學習,可是,只有很少數的人,能夠成為文學家。為什麼只有少數的人成為文學家呢?這是因為,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他潛在的文字般若是不夠的,因此,他無論怎樣地努力,也是寫不出好句子的。然而,有的人卻不然,他出語成章,下筆如神,這是因為,他有文字般若。
《金剛經》《妙法蓮花經》《楞嚴經》《維摩經》等大乘經典,為什麼在中國那麼流行呢?為什麼對中國的文學、哲學影響那麼大呢?這是因為,佛經的作者具有極高的文字般若,以及極高的精神境界。
清朝的歷史學家趙翼,他具有極好地文字般若。晚年,他寫道: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我少年的時候,就是寫不好文章,說不圓話語。那時,總是以為,這是自己的功夫還沒有下到。可是,到了年紀大了才知道,文字般若,這是與天分有關的,缺乏文字般若的人,即使再努力,也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這是因為,一個人的語言成就,人事的努力,只占三分,天分的作用,卻占到了七分。
還有一則故事,是關於宋朝大文學家黃庭堅的,不妨寫出來,或許有助於我們對「文字般若」的理解。對於這則故事,我們不可認「真」,也不可認「假」,至於其中的原由,究竟是怎樣的,我們還是應該抱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度,切不可以把自己的想當然,當成是最後的結論。
黃庭堅,字山谷,江西省修水縣人,他的詩、書、畫,號稱三絕,與當時的蘇東坡齊名。黃庭堅不但文字般若好,為人也至孝。
相傳,黃庭堅二十六歲的那年,中了進士,被朝廷任命為蕪湖這個地方的知州。有一天,他在午休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出了衙門,來到了一個村莊,看見一個老婆婆,站在自家門前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語,好像呼喊某人的名字。黃庭堅近前一看,發現供桌上擺著一碗煮好的芹萊麵,香味飄溢。黃庭堅端起來便吃。吃完之後,就回到了衙府。黃庭堅醒來之後,夢境依然是清清楚楚,奇怪的是,他的嘴裡竟然還有芹菜的香味。黃庭堅雖然覺得很奇怪,但也沒太在意,因為這是一場夢。
第二天午休時,他又做了同樣一個夢。醒來時,口中也有芹菜的香味。黃庭堅感到很奇怪。於是,他起身出了衙門,依著夢中的記憶,來到了一家門前。黃庭堅叩開了門,開門的人正是夢中的那位老婆婆。
黃庭堅問她:這兩天,是否有人在門外喊人吃面呢?
老婆婆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她生前非常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到她忌日,我都會供奉一碗芹菜麵,喊她來吃。
黃庭堅問:你女兒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說: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庭堅心想:自己正是二十六歲,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於是,黃庭堅更進一步探詢這位婆婆的女兒在生前的事。
老婆婆說:我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她活著的時候,非常喜歡讀書,也非常孝順,但是,就是不肯嫁人。後來,因病去世了。她在去世的時候,她還告訴我說,她一定會回來看我的。
老婆婆又指著一個大木櫃子說:我女兒平生所看的書,全都鎖在這裡頭,只是不知道鎖匙放到哪裡,所以,一直沒有打開。
奇怪的是,黃庭堅竟然憑著自己的感覺,找到了那把鎖匙。他打開木櫃子,發現裡面有許多文稿,黃庭堅拿出來一看,大為吃驚,這些文章,與自己的文風與思路,竟然如此地相似。
這時,黃庭堅似乎明白了。於是,將老婆婆接到州衙,奉養餘年。
後來,黃庭堅在衙州後園,建造了一座亭園,亭圓中有他自己的刻像,並且自題石碑像贊曰:似僧有髮,似俗脫塵,做夢中夢,悟身外身。
明朝的進士袁枚,得知這個故事之後,不禁發出了「書到今生讀已遲」的感嘆。
假如說有前生來世的話,那麼,一個人的興趣與才能,那是會在生命的歷程中得以延續的。當然嘍,這只是說,假如有前生與來世的話。就像黃庭堅的文字般若,以及孝順的品質,顯然是與他的前生有著很大關係。當然了,如果沒有前生與來世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