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關鍵特色
★深入老子內在精華,匯集各家註疏,重視義理創見。
★原汁原味呈現道家精神。
★貫通古今,更能體會老子智慧,為當代老子研究重要著作之一。
逐句拆解,深入經典 融合各家,淺說老子
老子學說是一種生命的體驗,必須仰賴歲月的歷練融會。王淮為當代老子研究專家,他將多年的研究精華萃鍊成本書。
本書將經典融入生活,透過王淮豐富卓越的智識,以儒釋道甚至西方各式學說,將老子的精微奧義一一解說。
體例沿革《老子河上公章句》以來的八十一章格局,內容除了作者的注釋,亦整理了歷代學人鑽研老子學說的成果。全書豐富多元,是老子研究的絕佳入門書。
作者簡介
王淮 注釋
王淮,字百谷,安徽合肥人(1934~2009),畢業於師大,任教於中興。牟宗三先生的弟子,專長老莊。
大學時代即完成《老子探義》一書,他的學生侯吉諒曾說:「在王老師身上,我第一次領略天才是怎麼一回事。」(道家王淮)
王淮的生命情調偏向老莊,主張自然無為,平生低調,但為持續堅守熱愛的教學工作崗位,勉力著述,曾獲第五屆菲華中華文化優等著作獎及三次國科會獎助。在世時出版的著作僅有《老子探義》,過世後夫人唐亦男將其著作整理出版為《王淮作品集.壹~肆冊》。
王淮,字百谷,安徽合肥人(1934~2009),畢業於師大,任教於中興。牟宗三先生的弟子,專長老莊。
大學時代即完成《老子探義》一書,他的學生侯吉諒曾說:「在王老師身上,我第一次領略天才是怎麼一回事。」(道家王淮)
王淮的生命情調偏向老莊,主張自然無為,平生低調,但為持續堅守熱愛的教學工作崗位,勉力著述,曾獲第五屆菲華中華文化優等著作獎及三次國科會獎助。在世時出版的著作僅有《老子探義》,過世後夫人唐亦男將其著作整理出版為《王淮作品集.壹~肆冊》。
序
自序
老子一書之研究,遠自韓非解老,喻老以來,幾乎每一個時代都有某種特殊之因緣,使各種不同之人物對它發生興趣,並從事研究。兩漢由於推崇黃老與道教之興起,老子成了聖人與教主,老子一書也由古典變成了經典(西漢時即有鄰氏之老子經傳,傅氏與徐氏之老子經說,並見漢書藝文志著錄)。魏晉南北朝之名士風流,盛行清談,再加上佛教之興起,於是老子變成了名士清談之課題與佛教輸入之橋樑(名士如阮籍、何晏、王弼、鍾會、荀融、郭象;和尚如佛圖澄、鳩摩羅什、僧肇、釋慧嚴、釋慧觀、釋慧琳;皇帝如梁武帝、周文帝、梁簡文帝、梁元帝,皆各有老子註解)。隋唐雖然佛教盛行,但是因為皇帝碰巧姓李,老子又成了皇帝之祖宗,一般文士既多有研究者,道教徒亦乘機抬出老子與佛徒爭勝(皇帝如唐睿宗、唐玄宗;文士如傅奕、顏師古、孔穎達、陸德明、李約、尹知章、陸希聲;道士如魏徵、劉進喜、蔡子晃、成玄英、李榮、吳筠、李含光、薛季昌、車惠弼、張相君、符少明等,皆有老子註)。此後宋明人好義理,講義理老子是好題目(名人焦竑老子翼所收之宋明人老子註頗足觀);清朝人好考據,弄考據老子又是好材料。民國以來學風承清人考據之餘,於是由老子「書」之考據,更進而為老子「人」之考證(關於老子其書其人之考據,俱見於今人馬敘倫之老子覈詁,朱謙之之老子校釋,及羅根澤所編之古史辨第六冊)。準此,老子一書之研究,兩千年來,豈只代有其人,事實上無論義理或考據,前人之成果皆極豐富。吾人現在所餘之工作,約而言之,可有二端:
一、收集前人之成果與結論,精選古今學人之註解與必要之考證(包括版本異文,文字訓詁,章句考訂等),字句有不能明,則補充考釋,務期「講明章句」。
二、通過前人之成果與理解,根據吾人之觀點,盡可能以現代之思想與語言,重新解釋老子之原文,並推演其觀念至一可能之限度,務期「發明義理」。
以上兩點,前者為吾人所能做者,後者為吾人所應做者。而本書寫作之動機與目的,亦即在此——「講明章句,發明義理」。復次,在講明章句方面,本書採取「集釋」方式,資料多假借前人之著述,盡力搜求而已;在發明義理方面,本書採取「疏解」方式,觀念僅依憑自家之學識,用心思惟而已。是故就作者言,前者僅為用力處,後者實為用心處。無奈學識淺薄,心力俱拙,深恐章句義理,或者兩未能明。此則是不能,非不為。所謂雖未能至,心嚮往之。如其禍棗災梨,遺害學林,實亦無知之過,非有心之罪也。是為序。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歲次戊申仲秋合肥王百谷自序于臺灣省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老子一書之研究,遠自韓非解老,喻老以來,幾乎每一個時代都有某種特殊之因緣,使各種不同之人物對它發生興趣,並從事研究。兩漢由於推崇黃老與道教之興起,老子成了聖人與教主,老子一書也由古典變成了經典(西漢時即有鄰氏之老子經傳,傅氏與徐氏之老子經說,並見漢書藝文志著錄)。魏晉南北朝之名士風流,盛行清談,再加上佛教之興起,於是老子變成了名士清談之課題與佛教輸入之橋樑(名士如阮籍、何晏、王弼、鍾會、荀融、郭象;和尚如佛圖澄、鳩摩羅什、僧肇、釋慧嚴、釋慧觀、釋慧琳;皇帝如梁武帝、周文帝、梁簡文帝、梁元帝,皆各有老子註解)。隋唐雖然佛教盛行,但是因為皇帝碰巧姓李,老子又成了皇帝之祖宗,一般文士既多有研究者,道教徒亦乘機抬出老子與佛徒爭勝(皇帝如唐睿宗、唐玄宗;文士如傅奕、顏師古、孔穎達、陸德明、李約、尹知章、陸希聲;道士如魏徵、劉進喜、蔡子晃、成玄英、李榮、吳筠、李含光、薛季昌、車惠弼、張相君、符少明等,皆有老子註)。此後宋明人好義理,講義理老子是好題目(名人焦竑老子翼所收之宋明人老子註頗足觀);清朝人好考據,弄考據老子又是好材料。民國以來學風承清人考據之餘,於是由老子「書」之考據,更進而為老子「人」之考證(關於老子其書其人之考據,俱見於今人馬敘倫之老子覈詁,朱謙之之老子校釋,及羅根澤所編之古史辨第六冊)。準此,老子一書之研究,兩千年來,豈只代有其人,事實上無論義理或考據,前人之成果皆極豐富。吾人現在所餘之工作,約而言之,可有二端:
一、收集前人之成果與結論,精選古今學人之註解與必要之考證(包括版本異文,文字訓詁,章句考訂等),字句有不能明,則補充考釋,務期「講明章句」。
二、通過前人之成果與理解,根據吾人之觀點,盡可能以現代之思想與語言,重新解釋老子之原文,並推演其觀念至一可能之限度,務期「發明義理」。
以上兩點,前者為吾人所能做者,後者為吾人所應做者。而本書寫作之動機與目的,亦即在此——「講明章句,發明義理」。復次,在講明章句方面,本書採取「集釋」方式,資料多假借前人之著述,盡力搜求而已;在發明義理方面,本書採取「疏解」方式,觀念僅依憑自家之學識,用心思惟而已。是故就作者言,前者僅為用力處,後者實為用心處。無奈學識淺薄,心力俱拙,深恐章句義理,或者兩未能明。此則是不能,非不為。所謂雖未能至,心嚮往之。如其禍棗災梨,遺害學林,實亦無知之過,非有心之罪也。是為序。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歲次戊申仲秋合肥王百谷自序于臺灣省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目次
自序
卷上
第一章 道可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第三章 不尚賢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 三十輻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十六章 致虛極
第十七章 太上
第十八章 大道廢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迹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
第三十六章 將欲翕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
卷下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本書引用參考書目
卷上
第一章 道可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第三章 不尚賢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 三十輻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十六章 致虛極
第十七章 太上
第十八章 大道廢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迹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
第三十六章 將欲翕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
卷下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本書引用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程俱曰:「可道之道,以之制行;可名知名,以之立言。至於不可道之常道,不可名之常名,則聖人未之敢以示人,非藏於密而不以示人也,不可得而示人焉耳,故西方之聖人,其所示見,設為乘者三,演為分者十二,命之曰教。若夫傳於教外者,則其不可道與不可名者也。中國之聖人祖唐虞、憲文武,以訂詩書禮樂之文,命之曰經。若夫其所以言,猶履之非迹者,則其不可道與不可名者也。故老子著五千之文,將以示天下,迪後世。蓋非退於道冥,而獨於己者。故其發言之首,以謂可道之道,可名之名者,五千文之所具也,若夫千聖之所不傳者,不可得而言也。」
兪正爕曰:「文字精誠云:『名可名、非常名。著於竹帛,鏤於金石,皆其麤也。』上義云:『誦先生之書,不若聞其言。聞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故名可名,非常名也。』上禮云:『先生之法度有變易,故曰:名可名、非常名也。』淮南本經訓云:『至人鉗口寢說,天下莫知貴其不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著於竹帛,鏤於金石,可傳於人者,其麤也。晚世學者博學多聞而不免於惑。』繆稱訓云:『道之友篇章形埓者,非其至也。』道應訓云:『桓公讀書堂上,輪人曰:獨其糟粕也。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案:兩句中首一「道」字當名詞,猶言「真理」;首一「名」字亦為名詞,猶言「概念」。次一「道」字為動詞,即「論謂」之意;次一「名」字亦為動詞,即「稱讚」之意。兩「常」字皆為「絕對」與「相對」之意。此言凡可論謂之真理,皆非絕對,亦非究竟之真理,凡可稱謂之概念,皆非絕對,亦非究竟之概念。西方哲學論真理有「絕對」與「相對」之分,佛法亦有究竟(真諦)與方便(俗諦)之別。一切語言文字無非只是載「道」之工具。換言之:它僅有傳達表現真理的功能,而並不等於真理自身。在本質上它只是真理的象徵符號與獲得真理的假借手段。佛法以一切經論皆方便假立,過河即不用揹船。所謂:得魚而忘荃,得意而忘言,皆此義也。蓋道本無名,真理亦本是不可說的。佛教禪宗所謂:「說是一物即不中。」不可說,故不可傳。故莊子大宗師曰:「道可受而不可傳。」(『受』與『傳』二字原文互倒,據王叔岷校改)抑更進而言之,所謂不可說不可傳者,唯在表明常道之不在所說與所傳耳。故老子雖著五千文,而於立言之始,首明此義,蓋亟欲人之自得之,而不欲人之執五千文以為常道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河上公曰:「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陰陽有剛柔『是其有名也』。」
李息齋曰:「自未始有天地,而真常之理已具於無名之初,故無名為天地之始。及天地既判,高下之名生,萬物自是而滋,故可以名者,物之母也。」
案:本經卅二章曰:「道常無名」,故「無名」者謂道也。又曰:「始制有名」(同上)。制,割也、裂也。謂陰陽始分,而天地判也,故「有名」者謂「天地」也。此兩句猶言:「道為天地之始,而天地為萬物之母。」而天地為萬物之母,則為一現象(事實)之陳述,說明「天地」與「萬物」之關係,猶如母之與子。又,上句用一「始」字,下句用一「母」字,兩字吃緊,發人深省。前者表示「道」與「天地」之關係是屬於邏輯的時間(先後)關係;後者表示「天地」與「萬物」的關係是屬於生物學的血緣(母子)關係。
程俱曰:「可道之道,以之制行;可名知名,以之立言。至於不可道之常道,不可名之常名,則聖人未之敢以示人,非藏於密而不以示人也,不可得而示人焉耳,故西方之聖人,其所示見,設為乘者三,演為分者十二,命之曰教。若夫傳於教外者,則其不可道與不可名者也。中國之聖人祖唐虞、憲文武,以訂詩書禮樂之文,命之曰經。若夫其所以言,猶履之非迹者,則其不可道與不可名者也。故老子著五千之文,將以示天下,迪後世。蓋非退於道冥,而獨於己者。故其發言之首,以謂可道之道,可名之名者,五千文之所具也,若夫千聖之所不傳者,不可得而言也。」
兪正爕曰:「文字精誠云:『名可名、非常名。著於竹帛,鏤於金石,皆其麤也。』上義云:『誦先生之書,不若聞其言。聞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故名可名,非常名也。』上禮云:『先生之法度有變易,故曰:名可名、非常名也。』淮南本經訓云:『至人鉗口寢說,天下莫知貴其不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著於竹帛,鏤於金石,可傳於人者,其麤也。晚世學者博學多聞而不免於惑。』繆稱訓云:『道之友篇章形埓者,非其至也。』道應訓云:『桓公讀書堂上,輪人曰:獨其糟粕也。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案:兩句中首一「道」字當名詞,猶言「真理」;首一「名」字亦為名詞,猶言「概念」。次一「道」字為動詞,即「論謂」之意;次一「名」字亦為動詞,即「稱讚」之意。兩「常」字皆為「絕對」與「相對」之意。此言凡可論謂之真理,皆非絕對,亦非究竟之真理,凡可稱謂之概念,皆非絕對,亦非究竟之概念。西方哲學論真理有「絕對」與「相對」之分,佛法亦有究竟(真諦)與方便(俗諦)之別。一切語言文字無非只是載「道」之工具。換言之:它僅有傳達表現真理的功能,而並不等於真理自身。在本質上它只是真理的象徵符號與獲得真理的假借手段。佛法以一切經論皆方便假立,過河即不用揹船。所謂:得魚而忘荃,得意而忘言,皆此義也。蓋道本無名,真理亦本是不可說的。佛教禪宗所謂:「說是一物即不中。」不可說,故不可傳。故莊子大宗師曰:「道可受而不可傳。」(『受』與『傳』二字原文互倒,據王叔岷校改)抑更進而言之,所謂不可說不可傳者,唯在表明常道之不在所說與所傳耳。故老子雖著五千文,而於立言之始,首明此義,蓋亟欲人之自得之,而不欲人之執五千文以為常道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河上公曰:「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陰陽有剛柔『是其有名也』。」
李息齋曰:「自未始有天地,而真常之理已具於無名之初,故無名為天地之始。及天地既判,高下之名生,萬物自是而滋,故可以名者,物之母也。」
案:本經卅二章曰:「道常無名」,故「無名」者謂道也。又曰:「始制有名」(同上)。制,割也、裂也。謂陰陽始分,而天地判也,故「有名」者謂「天地」也。此兩句猶言:「道為天地之始,而天地為萬物之母。」而天地為萬物之母,則為一現象(事實)之陳述,說明「天地」與「萬物」之關係,猶如母之與子。又,上句用一「始」字,下句用一「母」字,兩字吃緊,發人深省。前者表示「道」與「天地」之關係是屬於邏輯的時間(先後)關係;後者表示「天地」與「萬物」的關係是屬於生物學的血緣(母子)關係。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