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李安說:脆弱是我的本質,與其說我的成功是從脆弱開始,不如說我是很勇敢面對我的脆弱﹗
拒絕上學的小孩並非世俗所定義的弱者,只是在徬徨與迷惘中,認清了「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結果」的人生真相。
所以,打破「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荒謬,永不放棄,奮起行動,脆弱的地方才是你最強悍的地方!
脆弱是每個人內在都潛藏的因子,
在達致成功前,就算是英雄偉人,也都懷抱著不安與脆弱心理,
所以每個成功者都認同:脆弱是一股推動向前的動力!
總是放棄走到最後關頭,命運之神將不會眷顧你
一旦你真心地面對每一天的難關,你會發現──
能力不足、運勢不好、不適應、煩惱、迷惘……
這些「弱點」將成為你絕地反撲的利器!
脆弱正是你不容忽視的力量!
投身於拒絕上學孩子的輔導與再就學,作者從中輟生身上發現孩子拒學,多數因為無法回應家長或學校的要求,所以他們會責備自己,以致心靈退縮或堅硬如冰,其實他們是社會充斥「理性主義」、「效率」、「成果主義」等思維下的犧牲品,更能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荒謬,如同農夫種田,努力不保證收獲,永不放棄才是重點。
作者將帶領因為脆弱而感到煩惱的你,讓你看清:
就算努力也未必有成果,永不放棄比努力更重要,人生從這裡才開始上揚。
只用學校成績無法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某些條件居劣勢的人,往往在其他地方比別人更傑出
分級制度下的精英,無法應對意料之外的危機,因此不要成為一個沒有導演指示就不會演戲的演員。
總是放棄走到最後關頭,命運之神將不會眷顧你。
不要小看愚直,愚直才是巨大能量的來源。
作者簡介
「師友塾」塾長。「國際教育學院(AIE)」院長。
一九四三年出生於廣島縣尾道市,一九七三年修完關西學院大學美國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曾就讀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一九七五年,於神戶市御影為拒絕上學及高中輟學的孩子創設「師友塾」。面對超過七千名年輕學子,每天真心誠意迎接挑戰。一九八○年,擔任加州路德大學英文副教授;八一年至八四年擔任該校之校長特助,同時在大學協力下創設AIE(目前校本部設於西雅圖),與「師友塾」合作,傾力栽培指導來自日本的留學生。二○○八年,於尾道市創設函授制「師友塾高中」,二○一三年,於兵庫縣淡路市設置「AIE國際高等學校」。主辦《PerSe月刊》,並出版《孩子不去學校時,為他做紅豆飯慶祝!》、《與「自我」的對話》、《瞬間改變六千人的一句話(1)(2)》、《打動孩子的心──聰明父母的「一句話」》、《教養自動自發用功的孩子》、《這麼一轉念,人生大不同》等著作。
序
前言
十五歲左右由於一場大病,我因而比別人更晚跨出人生的起步。即使無奈,也不得不品嚐被歸類到社會弱勢族群的滋味。
由於個性好勝,我沒辦法安於被歸類在弱者、失敗者。「怎麼能就這樣認輸?」我必須編織出一套自己的求生法則。因為強烈感受到這一點,病癒後,我朝著人生航線一步一步地往前划行,面對生存之路。
經過半世紀以上的歲月,雖然因為自己的弱勢飽嚐痛苦的回憶,也歷經許多悔恨的往事,然而,弱者的我仍然活下來,並且因此了解弱者的智慧及學會生存法則。
那就是──生存的陣地,區域小也沒關係,與其大規模地攻城掠地,不如提高佔地的密度;相信非理性的力量而不是理性的力量;人生的序幕是從陷入絕境時才開啟;雖然當前的利益縮減,卻能增加在「天堂的存款」;注意「偶然力」對生存的協助……等等,這些道理並不從道聽塗說而來,也不是從教室學習的知識,而是透過實際的生活體驗──就像跳進水中而學到游泳的方式──On-the-Job,做中學。本書要介紹的,就是「病者的創意」,換句話說是從「弱點」為出發點的生存方式,因而從其中產生多項「轉弱為強的生存法則」。
因此,對自己的「弱點」感到煩惱的人,擔心能力不足、所處狀況居於弱勢、運勢很差、困擾、迷惘、痛苦等,我希望這樣的人能夠閱讀本書。
越是覺得人生總是陰雨綿綿,感到心中隨時處在陰霾狀況的人,相信越能在本書中找到適用的語句。
☆☆☆
當我遇見和自己同樣是弱者而拒絕上學的孩子,我很快就發現為他們打氣,讓他們振作精神正是我的天職。持續這項工作的四十年間,在接觸超過七千名拒學孩子的過程中,我確信了一件事。
拒絕上學的孩子難以理解這個時代、不適應現在的社會,原因並不是在於他們的脆弱,而是他們對於未來的嗅覺格外敏銳。
這不僅限於拒學的孩子。覺得在現代社會生存不易的人;覺得快要窒息喘不過氣來,有嚴重挫敗感,覺得處境悲慘的人;因此而煩惱、痛苦,覺得心裡負擔沉重,抱著負面感情、傷痕累累的人。
我認為像這樣居於弱勢或不適應的人,當下一個新時代來臨時,反而更能適應,將會更強韌。
生物據說是從水中開始演化而來,多數生物都是先從水中出現,然後才爬上陸地,演化到能夠在陸地上的大氣中生存。當原始生命最初離開水域到陸地時,為了適應新環境,相信必定經過極艱辛的挑戰,然而,這些生命飽嚐艱辛後,終究適應了新環境,開拓嶄新的時代。
換句話說,為了尋求新環境,總是得背負不得不忍受痛苦的宿命。換個說法,想要擁有在下個新時代的適應能力而存活下去,就必須了解現存環境中的痛苦。
我認為像拒學的孩子為自己的「脆弱」而煩惱的人,有如離開水域到陸地的生物,他們為了搶先掌握未來而活著。因此,他們才會對現在的社會制度、結構、氣氛感到苦悶。
得天獨厚,擁有「從容不迫、平心靜氣、輕鬆自在」的特質,卻因而跟不上忙碌現代社會的步驟。然而,這反而證明了他們擁有適應下一個時代的能力。
現在的不適應,到了即將來臨的新時代,將會轉變成最佳的適應力。因為,新時代的樣貌將與現在截然不同──未來的主流價值觀不是重視競爭而是講求共存;不是獨佔一切而是彼此分享;不急著跑在前面,而是緩步向前。
因此,舊時代吊車尾的人將成為新時代的前鋒;不利將轉變成有利;現在被歸類為弱者的人將成為強者;弱點將成為強項。你或許會說我太樂觀,或是認為我太愚蠢,但我由衷相信這件事將會成真。
因此,若是認為現在活著痛苦或苦悶的年輕人,我想對你們說,你們應當感到開心。現在的弱點正代表著你擁有新時代來臨的「強項」,你不需要向弱點屈服,只要你能把弱點當作支點,打好繩結,到了新的時代,就一定能夠編織出一條堅固的纜繩。
就這個意義而言,弱點並不是強項的不足,而是成為強者的契機。我想要透過本書,向各位傳達這一點。
☆☆☆
不論任何時候,時代都會掀起巨大的浪潮,想掌握全貌絕非易事。不可能只看見船頭,就想正確掌握整艘船的大小。必須經過整艘船,才會了解全部真相。
然而,即使是大船,船頭可能會因為大風大浪而損毀、桅杆持續遭到風吹雨打會斷裂、船底經年累月浸在海裡會腐蝕。
他們因此而變得脆弱、衰頹、疲憊,但對於潮汐、風向的變化,卻比任何都敏銳。先吸進新時代空氣的,也是「弱者」的他們,因此,我稱他們為「感受強烈的犧牲者」。
衷心期盼各位覺察自己的弱點,雖然沒有辦法成為生存的武器,但也不能被時代的潮流淘汰,設法在社會上建造自己的陣地,謹慎防守,等候新時代的來臨。
只要本書能夠達到激勵、撫慰正在拚命掙扎,努力「再怎麼樣都不能認輸」的人,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二○一二年 初秋
師友塾塾長 大越俊夫
目次
第一章 向社會常識說「不!」
你是否發現「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毒素? 16
「停下腳步的力量」緩和生存痛苦 21
只懂回應需求的人,無法有出色的成長 26
時常自問「『我』的想法呢?」 30
「應該有的」和「沒有也無妨的」 33
只滿足必要條件的人生太過寂寞 37
是什麼催促我們生存講求效率 40
少一點「機靈」,多一點「愚拙」 44
會和青椒說話的孩子,播的種子長得比較好? 48
非常時期「分級制的精英」派不上用場的原因 52
直覺指導我們應走的道路 55
非理性的直覺打破理性的高牆 58
謙卑地畏懼天譴;虛心地託付上天 62
相信超越自我的偉大力量 66
只能以偶然打開的命運之門 69
正因為痛苦更不應該逃避 76
不吝惜給予,收穫更多 80
第二章 聽任內心感動行事
陷入絕境時,正是你出發的時機 84
努力為眼前短暫的「當下」而活下去 89
不輕忽平凡單純的事物 92
生存所需的肌肉是「日積月累」的成果 95
平凡轉變成非凡仰賴的是愚直的妙方 99
先有樣學樣,再打破成規 103
自我實現就像「海市蜃樓」 107
縮小內在自我所佔的比例 110
笑能劇烈改變內心的環境 114
正視自己的無能及渺小 118
努力充實內涵而不是壯大外觀 124
由重病經驗體悟的「病者思維」 129
你是否急著猛按電梯的關門鍵? 133
不可能一輩子毫無風險 136
聽從「內心悸動」的非理性決斷 140
第三章 互相分享、分享喜悅、分享悲傷
思考中棲宿住著惡魔 146
竭盡全力活下去,就能湧出活力泉源 151
身體是心的容器──想改變心態,就先改變身體 156
場所培育人才,人才改變環境 161
嶄新的創意由嶄新的場所產生 165
自我主義如何駕馭自如 168
以「大我」包容「小我」 172
「縮小自我利益」的生存法則 175
貪慾只會招來孤立,讓你錯失利益 179
尋求理想,喚醒本能 182
減少一半獨佔,分享就能倍增 186
以「信任」而不是以理智與人接觸 190
推心置腹相信一個人的愚拙永遠不嫌多 195
與人交流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199
如何成立「具個別性」的團體? 202
人類有「肉體」「知識」「靈性」的三隻眼 206
肉眼、靈眼,你掌控了哪一個? 210
思考「如何迎接死亡」 214
與能夠超越自我的事物聯結 218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向社會常識說「不!」
你是否發現「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毒素?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語道破了努力的重要,這句話確實沒錯,令人難以反駁,然而,能夠察覺正確中含有「毒素」的人大概很少吧?這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從肯定改成否定,就會變成「不耕耘就沒收穫」,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內心及生活方式形成一種束縛。
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是決定於你的努力,所以沒有收穫就是你不夠努力,是你的錯。這樣的理論是從小泉純一郎 時代,在社會上蔓延開來的新自由主義關鍵字「自行負責」,一切都歸結為「自行負責」的魔咒。
當然,自己闖禍自己擔是社會的規則,但是過度強調的結果,將使得社會制度的不完善輕易地轉嫁到個人身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話的背後,更巧妙地隱藏了捨棄弱者的陷阱,強化了弱肉強食的理論。
第一,有些人由於疾病或身障,就算想努力卻沒有可以努力的環境或條件時,又該怎麼辦?這難道可以要求他們自行負責嗎?
只要看清現實,就可以了解社會上有人拚命努力,卻得不到回報;有些人沒有付出任何努力,卻能坐享其成,過著優渥富足的生活。
農民拚命栽培作物,卻在收割前一天遇到暴風雨,使得一切努力化成泡影。這類白費苦心的案例俯拾即是,社會上充滿不公平的現象。努力並不等於成果,才是社會的真相。
對於殘酷的事實視而不見,卻花言巧語地鼓吹「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如果不是欺騙,就是不負責任。我並不是貶低努力的價值,但是毫無保留地認為努力一定會有成果,必定會發生問題。
日本社會目前在「自行負責」及「成果主義」的觀念方面中毒很深。人生勝利組、失敗組,等冷酷的區分方式,就是最佳的證據。
應該如何消除這個毒素呢?處方之一就在過去的日本生活型態中。不妨想想看,過去的農村的作物種植及收割作業。
不是一個人默默地埋頭努力,而是彼此以相互幫助及互惠的精神,相互支持,不再獨佔成果;錯誤及失敗的責任也不是完全由個人承擔,而是共同承擔的智慧。
就算努力也不一定有結果,由於明瞭這個事實,所以昔日的人們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了解彼此互助合作的智慧並形成分工的社會結構。
相互分工合作、分享彼此的喜悅,這種舊式、富足的生活型態,是新的生存方式的關鍵,去除近代自行負責毒素的解藥。
「求和」,向來是日本民族的專利,美式的新自由主義等,不過是近代的舶來品。日本人的思考傾向,始終不適合個人責任及成果主義。
根據上述,關於努力可以推衍出兩項結論。一是努力與成果未必有因果關係。努力卻沒有成果的情況比比皆是,反過來說,有些時候不論有沒有結果,仍然必須努力以赴。
原本努力與成果就必須分開思考,不計成果的付出才是真正的努力。沒有辦法預見成果就了無幹勁,就是中了成果主義毒素的證據。
另一個結論是:努力付出卻沒有得到成果的那一刻起,人生的序幕才真正拉開。你付出的努力歸於泡影,夢想無法實現,但不知幸或不幸,人生並不會在這裡畫下句點。
而且,事實上,真正的勝負,是從願望或理想被無情地擊潰才開始。因此,「永不放棄」絕對比「努力」更重要,人生長期抗戰的潛力,正是從永不放棄的決心及不認輸的精神開始養成。
不計成果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努力
認清努力未必有成果,不放棄的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因為人生從這裡才真正上場。
「停下腳步的力量」緩和生存痛苦
使我下定決心將人生和拒學的孩子共同渡過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我看到他們有「暫停的力量」。
他們不去(無法去)學校,我想可能在表明下意識中的抗拒。
「處在令人幾乎窒息的競爭社會,在競爭中獲勝就是好事嗎?只要搶先別人就對嗎?」
「我不認為這種優勝劣敗的價值觀是正確的,所以我不加入這場賽跑,我想自動棄權。」
就把這個想法攤在陽光下吧!即使它令你戰戰兢兢!當大家都急著往前奔跑角逐時,讓別人看到只有你在急流中停下腳步,向世間的常識勇敢說「不!」正因為拒學的孩子比其他人更懂得停下腳步的力量,所以他們選擇拒絕上學這條路。
由於確信這點,我花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經營讓拒學的孩子重現活力的私塾。
拒學的孩子覺察力格外敏銳,所以他們早已感受到,在學校或公司許多場合,都是要求勝過別人,就算只贏過別人一分,也要讓成績更亮麗,就算只贏過別人一秒,及早到達的人才能取得勝利組的資格。
這樣的價值觀底下,只要停下腳步,落後於集團就是失敗了。因此,不可以緩下腳步,必須目不斜視地疾速前進……每一天都必須這樣追趕,因而處在疲憊、煩惱、空虛及無力感的人應當不在少數。
然而,一味地急著搶先,必定會栽種錯誤的種子。例如擅長奔馳、以「在比賽中獲勝」而培育的純種馬,相對地背負著極大的風險,甚至可說是致命傷。
為了能夠跑得飛快,純種馬的四肢與體幹的重量相較之下,由於太過纖細而容易骨折。純種馬一旦骨折,就只能悲慘地等待安樂死的命運。因為四肢無法支撐身體,牠們無法活下去。
換句話說,人為培育出的純種馬有利於賽馬場上的競爭,卻不利於生存。
曾有新聞報導刊載了以下的內容。
同樣是純種馬,只有極少數能夠成為賽馬場上的優良賽馬,其他純種馬只能在騎馬俱樂部供一般人騎乘。
但是,由於體內有著快速奔馳的DNA,所以要讓一般人騎純種馬,要求牠慢慢地跑反而困難。許多純種馬因為無法慢慢跑反而遭到淘汰。
換句話說,這時「慢」反而成了生存的必要條件。社會競爭價值完全如「哥白尼革命」般地反轉,「慢慢地跑」才是有用的能力,符合這個條件的馬才是「精英」。
說明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麼我在拒學的孩子身上尋找原石的才能。他們具備停下腳步的能力,潛藏慢慢跑步的資質,來到這個世上,他們未來將成為「反義的純種馬」。
在賽跑時獲勝,比他人先抵達終點,但這並不是「生存」的一切。不要魯莽地搶先也是一種才能。當你感到疲憊,急著想看到成果時,不妨反向思考,不顧一切地停下腳步,坐下來,把釣魚線垂到心湖中,靜下來思考。
你會發現你在躁進時未曾發現的風景,你會覺察過去不曾思考過的事物。除了想法的轉變,更將緩和你在生存競爭的痛苦,讓你更容易在未來的環境生存,然後你再慢慢地跨出下一步就行。
北海道的「輓曳賽馬」中出賽的農耕馬,與其說是馬,可能更接近牛。牠們的四肢就像山野中蔓生的竹子一般粗壯,行動雖然有鈍重感,卻充滿力道令人感受到十足的生命力。現在的時代,或許正是尋求有如農耕馬一般的生存方式,不是嗎?
不要魯莽地搶先也是一種才能。
與其拚命奔馳,不如穩紮穩打。
今後用心以這樣的態度生存下去吧!
只懂回應需求的人,無法有出色的成長
孩子就算沒辦法進入名校,到一流企業就職。至少希望他們能和一般人一樣,平平凡凡就好。父母這樣的期待造成孩子拒學的案例十分常見。這是因為父母沒想到他們的期望(需求)使孩子感到痛苦。
即使出了社會,這類的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哪些事非做不可;進行的方法沒有通融餘地;哪些事絕對不能做等等,我們每天在生活中必須面對來自周遭的種種要求與束縛。
公司主管的指示、命令接踵而來,你也習以為常所以盡心盡力去完成……然而,如果永遠只是達成主管的需求,最好先了解你學會的終究只是在主管要求範圍之內的實力。
回應周遭的期待,就是把他人的希望視作自己的希望,或甚至迎合他人,因此,不論如何全力以赴,能夠學會的,說起來很悲哀,終究無法跨出順從他人的範圍。
光是滿足他人要求的技能,即使學會對於他人而言必要的能力,卻沒有養成應有的實力。這就如同沒有導演的指示就不會演戲的演員,豈不是無法好好地寫出自己的人生腳本呢?
因此,我建議各位採取「不迎合他人需求」的抗拒主義。
例如,試著拒絕一次周遭對你的要求,若是對你而言拒絕很困難,就先去做別人要求你之外的其他事項。試著拋開取悅他人的方法──無懈可擊、擅於掌握要領、效率佳等。試著直接去面對「自身的需求」。
社會大眾對於坊間補習班的要求,無非是提升學童的課業成績,有了優秀的成績就能進入名校。然而,我所做的事情,剛好相反。我集合了這些無法去上學,跟不上學習的學童,讓他們比能夠去上學的「正常兒童」更有活力。
我完全不願理會社會的需求,因為升學教育就像毫無笑容的搶椅子遊戲,讓小孩子露骨地進行分數的競爭,現行教育制度猶如絞肉機般摧毀他們的心靈。
由於我的做法和一般社會的期望背道而馳,所以剛開始設立私塾時,長期處在孤立無援、沒人理解的狀況。但是,任何事只要貫徹始終總會多少做出成績,最近除了有公家教育相關人士來私塾參觀,甚至也核准能夠締結姊妹校(特區),真正體會到過去的批判、嘲諷轉變為理解及認同接納。
先把周遭的需求擱在一旁,只要專心投入自己追求的事情上,需求自然會向我們靠攏。
把夢想拉近現實的推動力量,應該更忠實於自己的需求加以培養,而不是迎合他人的需求……牢記這件事對你有益無害。
不要成為一個沒有導演指示,
就不會演戲的演員!
即使一一回應周遭的要求,學會的也只是服從能力。
想要抓住夢想,就要忠實自己的需求。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