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機器平台群眾:如何駕馭我們的數位未來
滿額折

機器平台群眾:如何駕馭我們的數位未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50 元
優惠價
90495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Amazon.com商業理財Top1 ★★
全球暢銷書《第二次機器時代》作者最新力作
兩位MIT數位頂尖科學家歷時三年時間
走訪矽谷、華府、劍橋、紐約、倫敦、舊金山等科技政經重鎮
拜會許多領域精英進行交流,結合宏觀趨勢觀察,
指出人人都應關注的三重革命
科技正以空前速度改變每個產業及每個人的生活,
你該如何做,才能保持領先?
我們生活在一個奇特的時代,人工智慧擊敗頂尖的人類圍棋高手,也以空前效率運作現代資料中心。在全球許多市場上,優異的智慧型手機已經不再足以確保製造商賺錢,反而是蘋果和谷歌之類的平台建造者,才能攫取高份額的價值。在一個又一個的競爭場上,從計算生物學到量化投資,生手擊敗標竿,門外漢比知名專家想得更快、更遠。
這個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本書作者安德魯.麥克費和艾瑞克.布林優夫森為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也是數位科技領域的頂尖思想家,點出由於近年來的科技變化,每個人都必須正視數位三重革命,重新思考人腦與機器之間、產品與平台之間、核心與群眾之間的再平衡。了解這件事不是重要,已是必要。
人腦與機器 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3D列印機、人工神經網路……,種種形式的數位機器超越以往限制,扮演起全新角色。人腦聰明、直覺性強,但有各種偏誤與缺失,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善用人機新夥伴關係,在合適情境中讓機器做決策,再明智地讓人類智慧參與其中。
產品與平台 線上平台改變成本結構,改善供需媒合,在音樂、城市運輸、電腦軟硬體、團體運動等無數產業,創造出可畏的新競爭者。這一波平台革命最應關注的是第二代O2O(Online to Offline)平台,能以多重效應結合原子經濟與位元經濟,創造極大價值。
核心與群眾 在網路上自動集結的全球群眾,合力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作業系統與線上百科全書。秉持著開放等原則,經常可見業外人士一再擊敗領域專家。群眾撼動核心,而聰明的組織則謀劃善用群眾的力量。
本書充滿科幻成真的實例,以及新創公司如何變成全球重炮的故事,但作者並非只是綜述這些新發展而已,也引據經濟學等學科理論,解釋這些創新與破壞背後的基本原理。
現在,不論個人或整個社會,可以運用的科技力量遠比以往更強大。我們擁有更多自由,可以做到先前世代無法做到的事,所以價值觀的重要性也就更甚以往。機器、平台、群眾,可以帶來非常不同的影響,一切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

強力推薦
「就連矽谷,也被現今的變化速度與範圍震驚。想要掌握這些驚人的變化,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背後的根本原理──那些縱使在諸多破壞中依舊持久不變的原理,而本書對那些原理提供了最佳解釋。」
──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前谷歌執行長,Alphabet, Inc. 執行董事長

「我們邁入的數位革命令人感到不安,但麥克費及布林優夫森告訴我們,這些強大的技術將使我們的選擇比以往更為重要。本書是所有領導人航行於這個新世界時,能夠有效做出明智選擇的路線圖。」
──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前《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總裁暨總編輯,《從容的力量》(Thrive)及《愈睡愈成功》(The Sleep Revolution)作者

「人工智慧、平台、群眾,全是強大的改造力量。它們的同時演進,意味著我們開始經歷網路型破壞的新紀元,有益但容易令人迷失的變遷變成現狀。想要成功航行於這個新世界的民眾、創業者、公司及政府,第一步就是找到可靠、具有先見之明的嚮導,麥克費及布林優夫森就是兩位最佳嚮導。」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創投公司Greylock Partners合夥人、領英(LinkedIn)共同創辦人,《自創思維》(The Start-Up of You)及《聯盟世代》(The Alliance)合著作者

「本書兩位作者說明了驚人的科技發展,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並且分享和全球領導人息息相關的精闢洞察。沒有人確定未來會如何變化,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必須把科技的破壞力量視為機會,好好掌握,以謀劃我們的未來。本書敦促我們思考:我們是否將善用科技來幫助加速發展、改善生活水準,促進包容性的成長?我們是否將善用科技的力量,去除制度上的繁文縟節,投資於教育,釋放創業能量,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這本書對所有尋求指引的政治制定者來說,都是一本必讀之作,有助於了解如何結合人類與科技的力量,為民眾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國際貨幣基金組職董事總經理

作者簡介

安德魯‧麥克費 Andrew McAfee

麻省理工學院數位經濟研究中心(MIT Initiative on the Digital Economy)共同主任,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首席研究科學家,專長於研究資訊科技對經濟、商界及企業的影響,以及電腦化如何影響競爭、社會、經濟及勞動市場。
麥克費自哈佛大學取得商管博士學位,自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兩個學士學位及兩個碩士學位,曾任教於哈佛商學院。
著作包括《企業2.0》(Enterprise 2.0),以及與布林優夫森合著的《與機器競賽》(Race Against the Machine)、《第二次機器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另有論述常見於《哈佛商業評論》、《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獲評為數位趨勢頂尖思想家之列。
andrewmcafee.org



艾瑞克‧布林優夫森 Erik Brynjolfsson

麻省理工學院數位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任,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專長於資訊科技生產力研究及資訊經濟學。
布林優夫森自哈佛大學取得學士及應用數學與決策科學碩士學位,自麻省理工學院取得管理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及史丹佛大學。
布林優夫森的論述,經常被學術圈人士評選為最佳論文,他和麥克費合著有《與機器競賽》、《第二次機器時代》。

目次

第1章 三重革命
第一部 人腦與機器
第2章 關於我們本身最難以接受的事
第3章 最像人腦的機器
第4章 嗨,機器人!
第5章 仍然需要人類的技術與產業
第二部 產品與平台
第6章 新機器敲響的喪鐘
第7章 付費互補品及其他明智策略
第8章 對決時刻:平台何以勝出?
第9章 產品還有希望嗎?
第三部 核心與群眾
第10章 群眾快速崛起
第11章 你認識的專家,為何不是你需要的專家?
第12章 萬物去中心化的夢想
第13章 企業過時了嗎?(提示:沒有)
結 語 電腦科技之外的經濟與社會
謝 辭
注 釋

書摘/試閱

第1章 三重革命
資產起了什麼變化?
策略師湯姆‧古德溫(Tom Goodwin)在2015年3月撰文指出了一種新的模式:「全球最大的計程車公司優步(Uber),本身沒有車輛;全球最受歡迎的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本身不創造內容;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阿里巴巴集團,本身沒有存貨;全球最大的住房供應商Airbnb,本身沒有房地產。」
懷疑的讀者可能會說,這些發展的革命性創新程度,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顯著呀!舉例來說,計程車產業中的許多公司,本身並不擁有車輛,擁有的是計程車營業牌照,靠出租牌照給車主和司機。同樣地,許多規模最大的飯店公司,品牌名下的物業實際上並非全是本身擁有,而是授權給飯店的房地產所有權人,或是與他們簽約,代為經營管理。
但是,這些公司擁有所屬產業內重要、因而高價值的長期資產,例如營業牌照和契約,而Uber和Airbnb並不擁有這些。在全球任何一座城市,Uber並不擁有任何車輛或計程車營業牌照的產權,Airbnb也並未和任何地方的任何住宿所有權人簽立長期契約;但是,這兩家公司快速贏得數千萬名顧客,估值快速推升至數百億美元,讓古德溫觀察到的成功形象更加不凡。他在發表那篇專欄文章時,全球60國300座城市的其中之一,每天有超過百萬人搭乘Uber;Airbnb在191國供應了64萬種住宿選擇,從蒙古地區的蒙古包,到已故知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位於愛爾蘭的童年故居,任君挑選。
零售業向來以擁有物件數量來定義規模大小,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引進了輕資產的經營方法。舉例來說,截至2016年年底,沃爾瑪(Walmart)在全美各地有超過150個物流中心,有6,000輛卡車組成自家車隊,每年跑上7億英里,把貨品遞送至全美4,500家商店的貨架。2016年10月31日,在沃爾瑪的資產負債表上,廠房和設備的資產總值為1,800億美元;是日,該公司的總市值低於阿里巴巴集團,後者在2016年的總營收超過5,000億美元。
阿里巴巴由大學教師出身的馬雲及十七名同事,在1999年共同創辦,是買賣雙方的線上中間商。該集團旗下最受歡迎的網站是淘寶網,個人賣家和小企業可以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貨品;此外,還有天貓,由規模較大的企業向消費者直接銷售貨品。截至2016年年底,每個月使用阿里巴巴應用程式的中國人,比整個美國人口還要多。
2009年,淘寶和天貓首度推出「光棍節」的促銷活動,這個節日起源於1990年代中期的南京大學,在每年的11月11日舉行,這個由四個1構成的日期象徵單身,各項活動以慶祝單身和慶祝脫單熱烈進行。第一年的光棍節,只有27家廠商參與,但很快就變成全中國最重要的購物狂歡節,民眾不只買東西送給單身的自己,也買東西送給他們感興趣的對象。在2016年11月11日這天,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購物網站,總計創造了178億美元的營收,是同年美國「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感恩節翌日)和「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感恩節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合計總營收額的三倍。
不過,在古德溫提到的四家公司當中,最奇特的應該是臉書。從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學宿舍創辦公司後的過去十一年間,臉書已經從一個少數幾間美國精英大學使用的社交人脈網站,成長為一個全球每天有9億3,600萬人造訪,用來溝通、建立連結與創造內容的平台。如同古德溫所言,臉書自己並不創造內容,它把人群吸引進來,每天平均在網站上停留互動五十分鐘。只要用戶狀態更新,發表了意見、張貼相片和影片,或是標示任何指標及內容,都可以呈現給其他用戶,構成一股持續不斷的資訊流,讓人們持續回來使用。
臉書在向用戶呈現這些內容的同時,也向他們展示廣告,而且廣告愈來愈多。該公司2016年第二季的營收,幾乎全數來自廣告收益,高達64億美元,獲利為20億美元。
還在使用舊方式(例如花錢支付薪資、旅行等)的媒體組織和其他網路公司倍感警覺,不只是因為臉書的成本比較低,也因為在廣告客戶的眼裡,在臉書上打廣告的效益更高。這個社群媒體巨人太了解自家用戶了,畢竟他們不斷提供資訊、在網站上做出各種貢獻,告訴臉書眾多關於自己的事,因此臉書就能進行更精準的行銷。
每個廣告人一定聽說過不同版本的這句話,據說是美國百貨公司先驅約翰‧沃納梅克(John Wanamaker)說的:「我花在廣告上的錢有一半浪費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這段感嘆之言不論是哪個版本,都點出了每個廣告主的苦惱。廣告向來是非常不精確的科學,一般咸信,主要是因為無法把廣告只瞄準、放送給那些最可能做出反應的人。但臉書為許多廣告主提供主流媒體無法做到的精準度,而且可以持續、全球性、大規模地做到這件事。
快速擴張的薄層
古德溫把他在文中談到的那些公司,描繪成「難以形容的薄層」,他說:「再也沒有比這些薄層更棒的經商領域了。」它們「很薄」──擁有的資產主要是應用程式和電腦程式,不是實質資產和基礎設備」──因此得以快速成長。舉例來說,在古德溫發表文章後的十二個月內,Airbnb網站上的訂房夜數增加了一倍,它的業務旺盛到讓巴黎、巴塞隆納、里斯本、柏林、舊金山等眾多城市政府,開始擔心會對傳統住宅區造成不良影響。Airbnb成長得太快了,也引發太多爭議,使得科技評論家湯姆‧史利(Tom Slee)2016年7月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網站上撰文指出:「Airbnb正面臨攸關生存的擴張問題」,因為有愈來愈多城市和地區群起對抗。
Uber同樣經歷了這種快速成長、經常引發爭議的處境,持續嘗試推出新的服務。它在2014年推出的共乘服務UberPool,迅速在紐約等眾多城市受到歡迎。該公司在2016年5月宣布,每週平日的尖峰時段,曼哈頓第125街以南的UberPool共乘費一律為5美元;到了7月,再推出一項優惠方案,讓紐約客可以用79美元,購買四週的UberPool共乘服務。這個價格對許多通勤者來說,已經比搭地鐵更便宜。
在古德溫發表文章(2015年3月)時,已經非常龐大、非常賺錢的臉書,規模和影響力繼續成長,大幅衝擊著主流的內容生產商,同時進行大規模的創新投資。網站流量分析公司Parse.ly 2015年8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它追蹤的各大新聞與媒體網站中,經由臉書連結而來的網站瀏覽者,比經由谷歌和其他搜尋引擎連結而來的瀏覽者還要多。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在2016年3月,揭示公司未來十年的發展路線圖,其中包括在人工智慧、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等領域的重大投資,甚至還包括使用太陽能動力飛機,把網際網路連結帶給那些居住在偏遠地區,沒有電信基礎建設的無數民眾。
這些在「難以形容的薄層」經營的公司,如何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如此成功呢?誠如古德溫所言:「因為好玩的事正在發生。」
機器 ᅵ 平台 ᅵ 群眾
在所有的公司和產業,機器、平台與群眾都有相對應的部分。機器智能對應的是人腦(mind),舉凡離不開試算表的會計師、需要借助電腦輔助設計軟體的工程師,或是在機器人旁邊工作的組裝線作業員,都是人腦與機器配對組合的例子。
平台對應的是產品(product),包括貨物與服務。在市內搭乘交通工具,是一項產品,Uber是人們取得這項產品的一個平台;住宿供應平台Airbnb或新聞取得平台臉書,也是相同的媒介。
群眾對應的是核心(core),指的是各種組織在內部及供應鏈上建立的知識、流程、專業和能力。奇異家電的核心是設計、製造、銷售冰箱和烤箱;美國航太總署的核心是建造太空船,試圖對宇宙有更多的了解;微軟的核心能力,包括開發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
我們不會告訴你,人腦、產品及核心已經或逐漸過時,將被淘汰,這種論點荒謬可笑。我們將在本書中一再重複,人類的能力、優異的貨品與服務,以及堅實的組織能力,依舊是企業的成功要素。
我們將嘗試說服你,由於近年的科技變化,公司必須重新思考人腦與機器、產品與平台、核心與群眾之間的再平衡。在過去短短幾年間,前述三組配對中的後者,已經變得遠遠更為強大、能幹,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了解何時、何地、如何及為何,機器、平台和群眾能夠發揮良效,這是在現今經濟成功的關鍵之鑰。我們寫這本書,旨在幫助各位做好這件重要的事;事實上,我們將嘗試說服你,這件事不只重要,已是必要。
我們寫這本書的用意,就是要幫助你看出公司在哪些地方,很像二十世紀初期繼續使用蒸汽引擎或集體驅動結構的思維,幫助你思考如何更善用現在與未來的驚人技術,取代那些很快就會過時的舊有思維。
我們把這本書的討論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探討人腦與機器,第二部探討產品與平台,第三部探討核心與群眾。每一部的主旨相同:由於三個配對中的後者,近年來已經變得遠遠更強大、能幹,此時重新思考如何最佳結合兩者很重要。
第一部說明人腦與機器的新結合,如何快速改變企業最重要流程的執行方法。第二部揭露一些開創性的公司,如何結合產品與平台,改變供應產品的過程與方法。第三部說明核心與群眾,正在改變組織的面貌與運作方式。
每一部開始的第一章,將回溯至第二次機器時代的第一階段,敘述當時存有的現狀,以及情況即將改變的早期跡象。這幾章顯示,大約在二十年前,在人腦與機器、產品與平台、核心與群眾之間,形成了一種「標準夥伴關係」(standard partnership)。這幾章也顯示,隨著科技進步和經驗的累積,這種夥伴關係承受了愈來愈大的壓力。
每一部的其餘章節,則是探討我們近年在三種再平衡中,看到與學到了什麼。這些討論顯示今後機器、平台與群眾所具備的力量。我們用科幻的漸增度或怪異的漸增度,來安排每一部的章節,敘述愈來愈不尋常的發展、創新及事業模式。每一部的最後一章,則探討諸如下列的主題:電腦是否具有創意?整個經濟將很快變成一種隨選經濟嗎?公司是否變成一種瀕危物種?
在每一章的最後一段,有該章主要洞見和實務指引的摘要。當然,這不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籍,也不是一本指導企業如何在機器、平台與群眾獲致成功的教戰手冊,若是有人提供這樣一本教戰手冊,要不就是在欺騙自己,要不就是在欺騙讀者,因為變化太多,不確定性也太多了。事實上,若是真能寫出這樣一本公式書,就沒必要了解那些更深入的力量和原理了,因為就算了解了,也沒有機會取得競爭優勢。所以,我們在每章最後簡短重申重點,並且提出一些問題,幫助各位思考如何在組織應用這些概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9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