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GGE!丹麥一年:我的快樂調查報告
商品資訊
系列名:PRANA
ISBN13:9789869484619
替代書名:The Year of Living Danishly: Uncovering the Secrets of the World's Happiest Country
出版社:地平線
作者:海倫•羅素
譯者:羅亞琪
出版日:2018/02/08
裝訂/頁數:平裝/368頁
規格:22cm*17cm*2.6cm (高/寬/厚)
版次:1
適性閱讀分級:581【九年級】
商品簡介
◆◆◆
你或許知道這樣的丹麥:
全世界快樂指數最高的國家;
一周工作34小時,每月平均工作18天;
風靡全球的北歐美學與設計師家具;
最多米其林星星的北歐國家,
還有人氣超高、最難預定的全球最佳餐廳──NOMA,
樂高積木的發源地;
以及HYGGE……
然而,你或許也會想知道這樣的丹麥:
一年有4個月處於凍人長夜;
歐盟成員國物價最高的國家;
全球女性肺癌罹患率最高的國家;
人民有超過一半的薪水得上繳政府,賺越多、繳得越多;
平均每10人,就有5人離婚;
重視動物福利,同時也是全球最大貂皮輸出國……
所以,
丹麥的「最快樂」,
到底是玩真的?
還是丹麥人自我感覺良好的夢幻泡泡?
移居丹麥的英國記者海倫•羅素,
用一年的生活紀實,
帶你一起來去丹麥住一年!
◆◆◆
還沒還清的學貸、每天得依賴大量咖啡因撐過工作……
睡前靠葡萄酒助眠、每到周日晚上就因為想到工作而胸悶……
經常性頭痛、失眠、遲遲無法懷孕……
還有,很難想起上一次放鬆是什麼時候的事……
海倫•羅素是任職於倫敦大雜誌社的記者,表面上過著光鮮亮麗的日子,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忙碌、焦慮、疲累以及健康失衡……她的日子並沒有比你我好到哪裡去。
一天,海倫的老公得到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到樂高公司任職,所以說服她辭去雜誌社工作,一起移居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丹麥。
然而,丹麥到底值不值得她放棄現有的一切?這個國家的「最快樂」,到底是玩真的?還是丹麥人自我感覺良好的夢幻泡泡?
身為記者的她,決定啟動一場快樂調查計畫,用幽默辛辣的筆觸和女性的視角,紀錄移居比隆的一年生活,並告訴你:這才是真正的丹麥!
◆◆◆
★英、美、日亞馬遜網站讀者五星評價★
★美國亞馬遜網站社會科學╱文化研究類暢銷書 TOP 1★
◆◆◆
設計師 王艾莉
《上報》主筆╱作家 李濠仲
獨角獸計畫發起人 李惠貞
~最快樂推薦~
◆◆◆
【本書簡介】
作者以生活中的小小切片,作為觀察的起點。她知道,自己的文化背景(英國人、資本主義社會長大、單親家庭、在天主教女子學校受教等等)難免會造成偏見,所以在面對丹麥所帶來的文化衝擊時,能退而反思,不立即論斷。同時,也勇於與自己的英式價值觀比較,並放棄成見,嘗試接受另一種生活態度。
從家庭到職場,從嬰兒到小狗、乳牛,從毒品到酗酒和性病,隨著作者各個月的觀察,這些課題無處不衝撞了我們習而不察的生命慣性,也不斷挑戰著我們對於丹麥的想像。
種種的衝突矛盾,在作者風趣辛辣的描寫下,活脫脫成了一幕幕的生活劇場。然而,就在這些小人物的日常對話裡,我們不僅了解了丹麥人,了解了丹麥文化,也更能用立體的方式,體會丹麥的「最快樂」所為何來,最重要的是,我們更能夠對比、看見自己的文化。
作者簡介
專為全球媒體和報刊撰稿。本書敘述作者和丈夫搬到丹麥後,找到幸福的北歐風格生活。本書出版後,激起人們關注北歐丹麥生活的新概念「Hygge」,並躋身英國、歐洲暢銷書榜。
【譯者簡介】
羅亞琪
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與外文系(雙主修),輔大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玩轉3D列印》、《財神有難》、《這一次,你該捨不得的是自己》等書,目標是有朝一日能將譯作擺滿整個書櫃。
序
〈前言〉快樂調查計畫的執行
一切其實開始得很簡單。休了幾天假,假日即將結束時,我和老公的心情都很低落,十分不願回去面對那些例行公事。倫敦降下了一場灰濛濛的細雨,使整座城市看起來髒兮兮的,讓人有一種精疲力竭的感覺,正如當時的我。「人生不可能只有這些而已……」每天搭地鐵上班時,我的腦海中總會閃過這麼一句訕笑的話語,挑釁著自己。十二個小時後,走過隨處可見雞骨頭的街道,回到家裡,晚上還得繼續工作數小時,或是為了工作出席某個活動。
我是一名記者,替一家表面看來十分光鮮亮麗的雜誌社工作。但,我覺得自己像個騙子。因為我每天所撰寫的文章都在告訴讀者如何「兼顧一切」:維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獲得成功、身心健全、向酒精說「不」等等。可是,我自己的學貸都還沒還清、需要依賴大量咖啡因才能撐過一天的工作,睡前還得靠葡萄酒助眠。
每個星期天晚上,想到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的胸口就會一陣悶。每天早上,我都會按下好幾次鬧鐘的貪睡按鈕才爬得起來。這份工作是我努力很久才得到的,而我在這個產業也奮鬥了十年以上。可是,達到目標後,我發現自己沒有變得比較快樂,只是更加忙碌罷了。我想要達成的目標一直在變,達成一個目標,又會覺得「少了」別樣東西。我以為我想要、需要的東西,或我「應該」做的事情,總是永無止盡。而我,總是疲憊不堪,人生變得凌亂、破碎。我總想一次做很多事,但總覺得自己落後他人。
那時,我三十三歲。耶穌也活到這個歲數,但祂在這把年紀時,照理說已經做出在水上行走、治癒痲瘋病、讓死者復活的事蹟。祂也啟發了好幾個追隨者、詛咒無花果樹、在婚禮上神奇地變出大量的葡萄酒。我呢?我有一份工作、一間公寓、一個老公、一些好友,還有一條新養的狗。牠是一隻品種不明的混種犬,養牠,是希望能帶給我們一點鄉村情調,平衡一下繁忙的都市生活。所以,我的人生還算可以!?好吧,我確實經常頭痛、失眠,使用數個月的抗生素,扁桃腺炎仍未好轉,而且每隔一個星期似乎就會感冒一次。但,這些都很正常,不是嗎?
過去,都市生活帶來的刺激曾讓我成長茁壯,和優秀、活力充沛的團隊一起共事,我也從不會無聊。我的社交行程滿檔,有一群支持我以及我所深愛的朋友,而且還住在全世界最令人興奮的其中一座城市。然而,在英國首都全力衝刺十二年後,同時我所居住的北倫敦社區又在十二個月之內,發生第二起砍人事件,使我突然感到情緒極度低迷。
不僅如此。兩年來,我天天注射荷爾蒙,被針筒又戳又捅的,每個月卻總是換來一場心碎。我們一直努力要有孩子,但我就是沒辦法懷孕。每當辦公室傳卡片、募禮金,要送給那些喜獲麟兒、請育嬰假的同事時,我就好不開心。這麼多年來,我每星期上三次門診,目標就是一件嬰兒裝,卻只能買來送人,實在是受夠了。
後來,大家開始開我玩笑,叫我「加快腳步」、說我「已經不年輕了」、不會希望「錯失良機」。聽到這些話,我總是一邊露出大到下巴會痛的笑容,一邊克制自己,不要朝向他們的臉上揮拳並大吼一聲:「滾開!」我早已經認命,打算未來在工作時間穿插人工受孕的療程,然後再用僅有的空閒時間做更多工作,以趕上進度。我不能停;我不能讓自己有時間想太多,才能夠繼續維持我自以為想要與需要的那種生活。
我另一半的壓力也很大,幾乎每晚回到家後,都對這個世界感到憤怒不已。他會氣呼呼地抱怨那一小時半的通勤時間所遇到的糟糕駕駛,或是尖峰時段的交通狀況,接著倒在沙發、沉迷於電視節目的垃圾內容,直到該上床睡覺的時候。
我的老公是個表情嚴肅的金髮男子,身上散發著物理老師的氣質。他小時候曾參加星河巧克力棒(Milky Bar)廣告童星的試鏡,但小時候沒電視可看的他,其實不太曉得星河巧克力棒是什麼,只因為他的父母在《衛報》(Guardian)看見廣告,覺得這產品聽起來蠻健康就報名參加了。後來,是另一個彷彿得了白化症的小孩獲得那個角色,但他仍記得那美好的一天。那是他第一次玩掌上型的任天堂遊戲機,是另一個有望獲得童星角色的小孩帶來的。此外,他還盡情吃了很多巧克力──若在平常,這可是被禁止的。
他的父母禁止他接觸許多這類新奇的玩具和食品,反倒常常讓他聽古典樂、帶他上博物館,或是到戶外進行長距離的清新徒步之旅。因此,不難想像在他八歲的時候,他的父母聽到他說最喜歡的書是阿爾戈斯(Argos)的商品目錄時,內心有多麼失望;他可以開心地讀好幾個小時的商品目錄,在這本厚重的「巨著」裡,圈選各種想要的家電產品和樂高組合。從這個童年喜好,就知道他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他出現在我的生命時,我已經差不多放棄希望了。那年是二○○八年,前一任男友在一場婚禮上把我甩了;上次約會的對象邀我到他家共進晚餐,卻被我發現在看足球比賽的電視轉播,忘記買任何吃的,後來他說要幫我訂達美樂披薩,我跟他說不用麻煩了。所以,當我認識未來的老公,他說要煮飯給我吃的時候,我其實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結果,那頓晚餐進行得出奇順利。他很聰明、幽默,人也很好,而且還拿出了「白瓷焗烤杯」!我跟我媽講到最後這一點時,她十分讚賞地說:「有一組白瓷焗烤杯,表示他是個教養很好的年輕人,而且他還知道怎麼使用,那就更不得了了!」
三年後,我嫁給了他。因為他會逗我笑、願意吃我的實驗料理、不會抱怨我把家裡的甜食一掃而空。有時,他確實讓人很受不了--每天都會弄丟鑰匙、皮夾、手機,甚至全部一起弄丟;到哪兒都會遲到;上個廁所總是要上老半天,叫人氣得要命(「你是在翻修廁所嗎?」)。但我們的婚姻沒什麼問題。我們一起建構人生。此外,撇開醫院的療程以及輕度的憂鬱╱疲勞╱感冒病毒╱因為月初花太多錢導致月底出現的經濟問題,我們依然相愛。
我想像我們兩個幾年之後會搬離倫敦,過著工作、拜訪朋友、度假的生活,接著退休。我幻想自己的人生就像英國版的《女作家與謀殺案》(Murder She Wrote),過著和主角潔西卡‧佛萊契(Jessica Fletcher)一樣的生活:撰寫犯罪小說、解開除卻血腥內容的犯罪事件、喝一杯好茶,最後來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我幻想中的退休生活一定會超酷的。可是,當我和老公分享這個願景時,他似乎不怎麼熱情。我得到的反應是:「就這樣?大家都這樣啊!」我試著再跟他解釋一遍:「你沒聽清楚潔西卡‧佛萊契的那個部分嗎?」他說,《女作家與謀殺案》是虛構的。我對他的言論嗤之以鼻,說他接下來該不會要告訴我,「獨角獸可不是真的唷!」然後,他打斷我的話,跟我說他真的很希望有一天可以旅居海外。
「『海外』?」我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聽錯。「你是說,『不在這個國家』?不在我們的海洋?」
「對。」他回答。
「噢。」我這個人對冒險沒什麼興趣,因為成長的過程和年輕時期就已經歷了很多。現在,我比較嚮往安定。如果前方出現必須放膽冒險的事情,我傾向在自己的舒適圈內乖乖躲好。點菜時,我甚至不敢點平常不會吃的東西,但我老公似乎想要追求更多。這讓我很害怕,擔心自己會無法滿足他。疑慮的種子就這樣種下了。接著,在某個下雨的星期三晚上,他告訴我,有人要給他一份新工作,工作地點在另一個國家。
◆突如其來的機會
「什麼?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我問道,口氣有些「衝」,懷疑他私下偷偷在找國外的工作。
「今天早上的事。」他說,給我看一封電子郵件,確實是那天早上莫名其妙寄來的,問他有沒有興趣到丹麥工作。丹麥,有著美味的餡餅和培根、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向來都很強健,而且還出產我老公小時候最愛的玩具。希望雇用我老公的,就是那些小小塑膠積木的製造商。
「樂高?」我一邊讀信,一邊不可置信地問。「你希望我們一起搬到丹麥,這樣你就能替樂高工作?」他在開玩笑嗎?我們現在是在湯姆‧漢克的某部續集爛片裡嗎?大人可以實現童年願望的那部?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森林家族」(Sylvanian Families)找我當森林女皇?還是「彩虹小馬」(My Little Pony)要邀請我擔任牠們的大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不成有妖精作怪,還是馬戲團的機器故障之類的?」
我老公搖搖頭,說他真的是今天才知道這件事,一定是他很久以前接觸的人力仲介突然把他介紹給這間公司。他說,他真的沒有主動去找這份工作,但既然現在工作找上門,他希望我們至少可以考慮一下。「拜託了?」他求我。「就算是為了我?若是我,就會願意為了妳這麼做。下次我們也能為了妳的工作搬家。」他向我保證。
我不認為這是個公平的交易:他很清楚,我只想開開心心地待在倫敦郊區的某個宜人小鎮一輩子,執行我的「潔西卡‧佛萊契計畫」。丹麥從沒出現在我的人生計畫當中。可是,他真的很想要做這件事。接下來一個星期,我們工作以外的時間都在討論這件事。談得越多,我就越明白此事對他的意義和重要性。如果我不答應他的請求,才結婚一年的我們,將來會變得如何?我真的希望這件事變成我們的遺憾嗎?甚或更糟的是,我真的希望他為此對我有所埋怨?我愛他。因此,我答應他,我會考慮看看。
某個周末,我們到丹麥「勘察」一番,並參觀了樂高樂園。我們嘲笑丹麥人開車開得慢;看見一份簡易三明治的價格,驚訝得說不出話。這個國家確實有些很吸引人的地方:環境乾淨、餡餅超出我們的預期,風景雖然不如挪威峽灣那般震撼人心,卻也使我們的性靈獲得昇華。
在丹麥的時候,我感受到全新的可能在面前展開。我們看到一種不同的生活型態,也發現我們在這裡遇見的人和英國人很不一樣。姑且不論他們全是高大魁梧的維京人,身材比我的一六○和我老公「狀況好時」的一八○都要高得多,我們遇到的丹麥人「看起來」的感覺也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看起來很愜意,走路慢條斯理,總是不疾不徐,有時停下腳步欣賞周遭景致;或,只是為了停下來,好好吸一口新鮮空氣。
然後,我們回到家,回到日常的苦差事。雖然費竟盡全力,那個念頭仍舊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好似一本情節不賴的犯罪小說,被一條又一條的線索解開謎底。我們可以改變生活的方式──這個想法讓我心神不寧,取代原先那種毫無怨言的認份態度。我突然覺得「潔西卡‧佛萊契計畫」好遙遠。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保持同樣的步調再過三十年。我也突然發現,大半輩子都在期待退休生活(即使是很棒的退休生活),簡直就像中古時期的人才會做的事。我又不是農奴,日日辛勤耕作,最後因過勞方才結束勞碌的生活。我可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倫敦工作,生活應該要過得不錯、快活,甚至簡單。所以,三十三歲就在夢想退休人生的我,顯然有什麼地方必須改變。
我不記得上一次放鬆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好好地放鬆,不需要依靠安眠藥或酒精助眠的那種。我幻想著:如果搬到丹麥,說不定就能學會這種「不需成天背負沉重壓力」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住海邊,每天到海灘遛狗;我們也不必再搭地鐵--我們打算搬去的地方,甚至根本沒有地鐵。
過完「另一種生活」的周末後,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已知的世界,或者在臉上長出皺紋前就做出行動。如果我們想要嘗試更豐富圓滿的人生,就得做出不一樣的改變,現在就要開始!我老公超喜歡斯堪地那維亞國度,所以早就選了丹麥,而我因為生性謹慎,需要多點時間思考。身為一名記者,我決定先研究一下這個國家。
我對丹麥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莎拉‧隆德(Sarah Lund)的法羅群島針織毛衣、碧姬特‧奈柏格(Birgitte Nyborg)的髮髻造型,還有《權力堡壘》(Borgen)編劇亞當‧普萊斯(Adam Price)把政治結盟的題材變成黃金時段影集的超強本領。這些北歐的黑色影劇只教我兩件事:第一,這個國家的雨永遠下不完;第二,常常有人遭殺害。然而,丹麥顯然也很受到觀光客的喜愛。
根據丹麥觀光網站Visit Denmark的官方數據,相關數字高達百分之二十六。我還發現這個北歐小國的商業成就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主要的輸出品牌有:大概是全世界最好喝的啤酒嘉士伯(Carlsberg)、全世界第七大乳品公司兼亞諾牌奶油(Lurpak)製造商的愛氏晨曦(Arla)、英國培根的主要供應商丹麥皇冠(Danish Crown),當然還有全世界最大間的玩具製造商--樂高。這對一個人口才五百五十萬(和南倫敦的人口差不多)的國家來說,還挺不錯的。
「五百五十萬!」我看到這個數字時,忍不住捧腹大笑。當時只有我家的狗和我在公寓裡,而牠也努力加入這個話題,噴著鼻息表達驚愕之情。好吧!牠或許只是打了個噴嚏。「才五百五十萬,這也算是個國家?」我問我家的狗。「那不是一個大城的人口而已嗎?這樣也需要有自己的語言?」牠悄悄地走開,彷彿無法回答這個問題,而我還是繼續查下去。
我發現,根據愛爾蘭的中央統計局指出,丹麥是歐盟國中物價最高的國家,而且這裡的居民必須繳納貴得不得了的稅。這表示,我們也要繳這麼高的稅金。喔,好極了!所以到了月底,我們會比現在更窮!然而,我查到,人民繳納的每一塊丹麥克朗,將會換來全套的社會福利、免費健保、免費教育(包括大學)、育兒津貼,以及保障你能連續兩年獲得八成薪資的失業保險。
另外,丹麥也是貧富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不僅如此,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達到真正的性別平等,可是丹麥似乎也離這目標不遠了。我寫這本書時,他們不僅有一位女首相,還有很多厲害的女性位居領導地位。在美國和英國,那些壓力大、薪酬低的女性被要求退讓順從並且付出更多,但在丹麥,女性似乎不用委屈求全,也能過得很好。噢,還有一點:女人倘若無法兼顧家庭和工作,也不會遭到責難、唾棄自己。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棒的事!
在美國和英國,我們總是努力工作、賺更多錢,可是在北歐,人們則是努力換取更多時間,請家務假、從事休閒娛樂,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完美平衡。常常可看見丹麥被引述為員工每周工時最短的國家;根據丹麥統計局的最新數據,丹麥人一星期的平均工時只有三十四個小時。相較之下,英國的國家統計局則發現,英國人一星期的平均工時為四十二點七個小時。丹麥人不像其他國家的人,日以繼夜地勞動,再將多餘的收入換取生活中其他面向的服務,像是煮飯、清掃、園藝,甚至打蠟,他們選擇自己動手完成這些事情。
丹麥也創下了許多世界紀錄:擁有全世界最棒的餐廳,即位於哥本哈根的Noma;是對人最有信任感的國家;對階級之分的容忍度最低。然而,最吸引我的,是最重要的事物:我們的新家候選國是「地球上最快樂的國家」。聯合國的「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將原因歸納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壽命長、沒有貪污腐敗的現象、對於社會支持的感受度很高、可以自由做出人生的選擇,以及慷慨大方的文化。鄰國的挪威和瑞典雖然緊跟在後,同樣位於快樂國家排名的前茅,但榮獲第一名的卻是丹麥。此外,英國國家統計局列出的世界最快樂國家名單,以及歐盟執行委員會的幸福指數,丹麥也都名列第一,共蟬聯四十年。一切頓時變得有趣起來。
「快樂」是撰寫生活風格文章的記者所嚮往的目標;我撰寫的每個專欄或多或少都跟如何追求這個難以實現的目標有關。況且,自從一九九○年代早期,我在我的軍用二手包上塗滿REM7的歌詞後,我就一直很渴望成為亮麗、快樂人種的一員(好吧,我沒聽懂歌詞當中對共產黨的諷刺評論,但我那時也才十二歲)。
我知道,證據顯示,快樂的人錢賺得較多、身體較健康、關係能夠維持得較長久,甚至「聞起來」也比較香。大家都想快樂,不是嗎?可以確定的是,我們都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想讓自己快樂一些。我查資料的當下,自助產業在美國的產值高達一百一十億美元;自助相關書籍也在過去五年以來,替英國的出版商賺進六千萬英鎊。抗憂鬱藥物的使用率在過去十五年成長四倍,是現今全世界最常開的前三名藥物,緊跟類固醇和止痛藥之後。比較幸運的少數族群,即使從不需要服用抗憂鬱劑,或者閱讀那些承諾能讓你心情好轉的書籍,恐怕也曾利用食物、酒精、咖啡因或信用卡讓自己快活一點。
但是,如果快樂不是用買就能買到的呢?我幾乎可以感覺到,要是那些生活風格雜誌之神發現我懷有這種驚人的想法時,會如何想盡辦法把我打倒。如果,快樂比較像一種過程,努力練習就能得到?如果訓練你的心理和生理就能得到快樂?如果,丹麥人真的成功征服了快樂?
◆快樂的來源
當記者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能靠探聽八卦維生。我可以拿「研究」為藉口,打電話給許多有趣的人物,並有完美的理由詢問一些深入的問題。因此,當我發現丹麥有「快樂經濟學家」克里斯欽.比亞奇可夫(Christian Bj?rnskov)這號人物時,我趕緊與他聯繫。他向我證實,我們的北歐鄰國的確不會藉由花錢來自我慰藉,完全否定了我平常有百分之九十的機率會使出的抗憂鬱策略。
克里斯欽告訴我:「丹麥人不相信多買一些東西就能帶來快樂。買更大輛的車子,在丹麥只會讓你繳更多的稅;買更大棟的房子,只會讓你花更多時間整理。」大概就是類似已故的偉大歌手「聲名狼藉先生」(Notorious B.I.G.)所說的偉大格言:「財富越多、焦慮感也越大。」或者根據我最近很愛的谷歌翻譯,用聽起來不那麼厲害的丹麥語形容,就是「mere penge, mere problemer」(錢越多、問題越多)。所以,究竟什麼東西才會讓丹麥人興奮?他們為什麼全都如此快樂?我很懷疑地問克里斯欽,丹麥人對生活的滿意度這麼高,會不會純粹只是因為他們想要的不多。
他馬上回答:「絕對不是。人們普遍認為,丹麥人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他們的期望不高。但是在上一個歐洲研究中,丹麥人被問到對生活的期許時,卻發現這些期許都很高,可是也都十分實際。」所以,丹麥人不是因為實現了某些容易達到的期許才很快樂,而是因為他們的期許雖然很高,卻也十分可行?「一點兒也沒錯!在丹麥,人們也很自由。」克里斯欽說。丹麥是出了名的觀念進步,不僅首開同性婚姻合法的先例,也是歐洲第一個不需要絕育也能變性的國家。
克里斯欽繼續說下去:「並非所有的北歐國家都是如此。例如在瑞典,許多的人生選擇仍被視為禁忌,像是同性戀,或身為女人卻打算不生小孩。然而在丹麥,三十歲決定不生小孩並不會怎麼樣,不會有人因此用異樣的眼光看你。這裡的社會規範程度不像其他地方那麼高。」不過,克里斯欽提醒我,丹麥人在某些方面也是會遵守規範的。
他告訴我:「我們每一個人看起來都很像;不同的年紀和性別各有自己的一套『制服』。」例如,四十歲以下的女性會穿著緊身牛仔褲、寬鬆T恤、皮革外套,以及披得很有格調的圍巾,髮型則是丸子頭或是直長金髮;三十歲以下的男性則愛穿緊身牛仔褲、高筒運動鞋、印有標語或樂團圖樣的T恤、短版夾克和平頭;年紀較長的男性和女性則喜歡穿Polo衫、不花俏的鞋子、寬鬆便褲和夾克。此外,每個人都會戴北歐出品的方形黑框眼鏡。「可是,隨便問一個丹麥人的感受或他們可以接受的事物,答案就有很多種。」克里斯欽說。「在丹麥,不愛思考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他說,這裡的人們不太在意社會階級的差異。他拿自己參加的一個網球俱樂部為例,使我馬上想到有權有勢的美國北歐後裔、漢普頓區的白人、長島的冰茶和伍迪‧艾倫的電影。但克里斯欽立刻糾正我:「在丹麥,參加運動社團不需要有特別優越的社會地位,大家就只是想運動。很多丹麥人都會參加俱樂部,像我就常常和老師、超市員工、木匠、會計師等各行各業的人一起打網球,我們都是平等的,社會階級對我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
克里斯欽告訴我,丹麥人真正重視的是信任:「在丹麥,我們不只信任親朋好友,也信任路上的陌生人。這一點才是讓我們的生活和快樂程度與他人不同的原因。若詢問各種民調問受訪者:『你覺得大部分的人都是可以信任的嗎?』結果總會發現,丹麥人對人的信任感相當高。超過七成的丹麥人會回答:『是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可以信任的。』在其他歐洲國家,平均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這麼認為。」克里斯欽所說的現象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除了直系血親之外,其餘的親屬約有七成,我都無法信任。克里斯欽告訴我一個現象,又讓我大吃一驚:丹麥父母覺得孩子身處的環境非常安全,因此即使在外頭、咖啡廳和餐廳,他們也敢單獨把小孩子留在嬰兒車裡。腳踏車不用鎖、窗戶也開著,全都是因為丹麥人對他人、政府和整個體系擁有高度的信任。
丹麥的國防預算很少,儘管兵役是義務制,但若真的遭受攻擊,這個國家幾乎沒有能力自我防衛。然而,由於丹麥和鄰國的關係十分良好,所以也不需要害怕。正如克里斯欽所說:「當你信任他人,生活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丹麥的社會福利也是人民快樂的原因之一嗎?」我問他。
「沒錯,社會福利是有幫助的。當人人皆平等並有國家照顧你時,就比較不會出現不信任的現象。」那麼,若換成偏右的黨派執政,或者政府沒錢了,會發生什麼事?如果國家不再照顧每個人,丹麥的快樂神話會變成什麼樣子?
克里斯欽解釋:「丹麥人的快樂不只建立在良好的社會福利、擁有社會民主主義的執政者或財富的多寡。丹麥人希望這個國家在他人眼裡,是個寬容、平等、快樂的社會。丹麥是歐洲第一個廢除奴隸制的國家,推動性別平等的歷史悠久,從一九一八年開始就有女議員參政,是個觀念進步的地方。我們一向對丹麥的名聲感到很自豪,也很努力維持這個形象。在丹麥,快樂存在於潛意識,深植於文化的每個面向。」通話結束時,在丹麥住一年的想法已深深吸引我。能夠花一段時間學習思考和生活或許也不錯。老公回到家後,我用一個似乎不是出自我口的聲音,小小聲地告訴他:「嗯,好吧……我們……搬去吧!」
樂高人(從現在開始,我們就這樣稱呼他)聽到這消息,高興得在廚房跳起一段迷人的機械舞。後來,他打電話給人力公司時,我聽見他發出歡呼。隔天,他帶了香檳和樂高迷你公仔的金色鑰匙圈回家,鄭重其事地送給我,我盡可能地展現出熱情並謝謝他。接著,我們開了香檳、敬我們的未來。「敬丹麥!」
原本只是一個模模糊糊、很不真切(或至少還很久遠)的念頭,開始要付諸實踐:我們填寫相關表格、與居留仲介洽談,並跟身邊的人宣布我們的搬遷計畫。他們的反應令人驚訝。有些人很支持;很多人說我「很勇敢」(我真的不勇敢);還有一對夫妻說,他們真希望自己也能做一樣的事。很多人都露出困惑的表情;有個朋友甚至引用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的話,說我如果厭倦倫敦,一定是厭倦了整個人生;另一個朋友非常嚴肅地奉勸我們:「告訴別人你只是要去九個月。如果你說要去一年,不會有人再和你們保持聯繫,因為他們會以為你再也不回來了。」好極了,謝謝啊。
為記者的專業,找出丹麥人「自我感覺良好」的原因。我希望這些研究成果可以成為你我一輩子的快樂準則。
快樂調查計畫就此啟動!為了確保這些專家說出口的和實際上的快樂程度相符,我會請他們替自己打分數,十分表示快樂無比、零分表示悲慘至極,中間值則表示普普通通。這是個蠻有趣的小活動,因為在我執行丹麥一年的計畫之前,我會給自己打六分,一個還不錯的數字。每個人都在我的離職卡片上稱讚我是個快樂的人,但我很快就發現,表面上總想要討人喜愛的陽光女孩,不見得真心誠意對自己感到滿意。事前做功課、打給克里斯欽時,我也問了他的分數。他坦言,「就算是丹麥人,也不可能樣樣完美。」但他接著說:「我會給自己八分。」還不賴。我又問他,有什麼能讓你這位快樂教授更快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交女朋友。」所以,如果有人想和丹麥的黃金單身漢教授約會,請洽詢出版社。至於其他人,這本書會教你如何像丹麥人一樣快樂。
目次
【前言】 快樂計畫的執行
〈一月〉啟程
我們走出入境大廳,來到冰冷、空蕩、漆黑的外頭,尋找我們租的車。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所有的車牌都被霜雪弄得模模糊糊的,就像警方重建案發現場時會看到的那樣。終於找到正確的字母和數字組合後,我們開在馬路錯誤的那側,前往樂高樂園。
〈二月〉新生
樂高不僅僅是丹麥的一家公司,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樂高就像是一盞文化引路燈,啟發了信徒的高度忠誠。丹麥人對自己國家最知名的輸出品甚感自豪;現今,穿著襪子踩到樂高積木而頻頻咒罵的父母,遍及了全球一百三十個國家。
〈三月〉融入
自從我們適應了這整個全新的「工作生活平衡」概念後,樂高人就變得十分茫然。他就像贏了樂透一樣,面對一輩子的閒暇與奢華,卻不知道如何運用。由於丹麥人一星期只工作三十四個小時,我們便多了一百三十四個小時如此驚人的空閒時間,得想辦法填滿。
〈四月〉動物
在陰冷的寒冬季降臨丹麥時,我看見一些貴氣的老婦人穿著長至腳踝的皮草,使我感到十分驚訝。後來我發現,丹麥是全世界最大的貂皮輸出國。哥本哈根是皮草貿易的重鎮,中國和俄羅斯則為兩大主顧。但是,這應該和丹麥的動物福利原則有所衝突吧?
〈五月〉摩擦
轎車女孩和她的朋友發出尖叫,我也發出尖叫。轎車女孩的父母超乎常人地冷靜,拍拍粉紅色洋裝,評估損害的程度。大家原先搞不清楚狗是從哪裡冒出來,接著才終於看見一對穿著雨鞋、拎著糕餅袋的英國瘋子夫妻抵達現場,一邊喘氣、一邊飆汗,不停說著「Undskyld」!
〈六月〉歧視
在丹麥,被視為強壯的女人是種盛譽。就連在哥本哈根這個重時尚的首都,我也從沒看過在倫敦會覺得習以為常的那種病態身材,或是如紐約女子骨瘦如柴、皮拉提斯做過頭的體態。在這裡,過瘦沒有特別討喜。女人是會進食的。
〈七月〉婚姻
為什麼離婚的人這麼多,丹麥仍然是世界快樂指數最高的國家?她只回我這麼一句:「因為我們有平等與自由。」高到嚇人的離婚率,確實表示丹麥人有選擇權。他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如果人生的發展不如預期,也能做出改變。他們十分自由,而自由使他們快樂,縱使離婚可能不是件開心的事。
〈八月〉喜訊
現在不管到哪,我都會特別注意那些扭來扭去的粉嫩小生物,並開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那些常被留在丹麥咖啡廳和餐廳外頭的嬰兒車。樂高人才剛察覺這個現象,不可思議地問:「丹麥人就這樣把小孩留在路邊?沒人看管?妳能想像家鄉發生這種事嗎?或世界上任何地方?」
〈九月〉日常
近年來,哥本哈根出現了一場飲食文藝復興。在二○一三年,共有十五顆米其林星星頒發給十三間餐廳,比其他北歐城市還要多。哥本哈根以外的地方,沒有任何餐廳獲得星等,日德蘭半島大部分仍屬美食荒漠。我希望了解更多背後的原因,以及哥本哈根成功的烹飪故事,是否影響了丹麥人的國家自豪感和快樂指數。
〈十月〉醫療
丹麥另一個與健康牴觸的事情,就是抽菸。丹麥人很愛抽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丹麥的香菸使用量是導致每年約莫一萬四千人死亡的主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在二○一二年時,又頒給丹麥另一個「第一名」,因為他們發現,丹麥女性是全世界肺癌罹患率最高的。
〈十一月〉氣候
某天下午從超市開車回家的途中,我強烈懷疑車上的溫度計壞了,因為指針垂頭喪氣地垂向左邊,指著零下二十度的數字。我敲了敲刻度盤(大家都知道,這是「修理」任何機械的方法,和「打一打」、「反覆開關」是一樣的),但它不為所動。沿著港灣行駛時,我看見一些「軀體膨脹」的小孩,他們身穿著鋪有軟墊的充氣連身裝,小心翼翼從浮橋上「踏入海中」。
〈十二月〉稅務
信任讓福利國家得以存在,而不是相反。丹麥人接受自己必須繳納高額稅金的這件事,因為他們信任政府會妥善運用他們的錢,做對的事情。這套制度奏效了,丹麥人整體來說便很快樂,因為他們有很高的信任感。
〈丹麥的聖誕節〉
J-Day是丹麥聖誕節的非官方起始日,酒吧和餐廳會從晚上九點開始供應聖誕啤酒,釀酒廠的促銷團隊會發放幾百份的免費試飲,揭開派對序幕。樂高人看著身旁咕嚕咕嚕喝著聖誕啤酒的人,說:「既然都來了,我應該也來試喝看看。」
〈後記〉丹麥製造
〈丹麥式生活十大祕訣〉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