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5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書摘/試閱
前言
大家一聽到唯識學就害怕:「唯識學太複雜了!」其實不是唯識學太複雜,而是我們的心太複雜。如果我們的心都像佛陀一樣那麼簡單,像佛陀那樣把一切如實的觀照,如實地反映,就不必唯識學了。
唯識學是在說明煩惱心的狀況,也就是如何將煩惱心轉換成不煩惱心;將有分別的心、有困難的心、有困擾的心轉換成像佛陀一樣,完全是智慧,能夠把一切世間的萬法實相,觀照得清清楚楚。唯識學會難,就是難在這裡。我們不能怪祖師大德,不能夠怪佛陀,把唯識學講得這麼難,如果要怪就要怪自己,因為我們的心太複雜了。
要把唯識學學通不容易。中國唯識宗的創立人——玄奘大師,留學印度總共十七年,最主要的學習就是唯識學,因為那時印度正盛行瑜伽唯識學這門理論。回到中國之後,玄奘大師把很多唯識學的經論翻譯成中文,而建立了法相唯識宗。他的弟子——窺基大師,以及其他大師,於一百多年以內,將唯識學發揚到很興盛的地步。
玄奘大師是智慧絶頂的人,到印度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廣學經論,尚且需要花十七年的時間來學習唯識學,何況我們要以三天的時間來認識它,的確是很難。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