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神論(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牛津通識讀本
ISBN13:9787544770903
替代書名:Atheism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英)朱利安‧巴吉尼
譯者:付滿
出版日:2021/09/01
裝訂/頁數:平裝/246頁
規格:21.3cm*15cm*1.2cm (高/寬/厚)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英國)朱利安•巴吉尼
英國哲學家、作家,《哲學家雜誌》共同創辦人、主編。著有暢銷哲普圖書《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一頭想要被吃掉的豬》《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好用的哲學》《簡單的哲學》等。長期為《衛報》《獨立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報刊撰稿,並擔任BBC第四電臺《在我們的時代》欄目的定期嘉賓。
名人/編輯推薦
序
陳嘉映
作者說,他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要為無神論的肯定性提供論證”。作者是西方人,是廣義的“基督教世界”中人,在那裡,過去很多很多個世紀,所有人都信仰上帝,今天,很多人不那麼信了,或根本不信了,但願意說自己是“無神論者”的,仍然不多。所以作者要提供論證,為無神論辯護。
大多數中國人不信上帝,似乎沒必要為無神論做辯護。不過,作者提供的論證,涉及很多有意思的問題,例如帕斯卡賭注問題(帕斯卡說,即使我們無法確定上帝是否存在,我們*好也相信上帝存在,因為不相信的風險要比相信的風險大得多)。再例如,無神論本身是不是信仰?宗教跟道德是什麼關係?什麼能夠充當有效的證據?這些都是一般的“哲學問題”。作者的論證有助於澄清一些常見的誤解。
就拿宗教跟道德的關係來說吧。很多人嘆息當今中國人道德敗壞,嘆息之際加一句,中國人沒有信仰嘛,好像中國人若信上某種宗教,道德水準就能得到提升。作者的主張則是,宗教和道德是兩碼事。很多人聽來會覺得這個主張相當激進,但我是一直同意作者的。要說宗教信仰,十字軍騎士信仰堅定,IS聖戰戰士信仰堅定,要舉宗教之外的例子,那就舉納粹吧。我當然不是說,有信仰都會成為納粹或者自殺式襲擊者,我只是說,信仰不一定能帶來更高的道德——除非你認為*高的道德本來就是堅定的信仰。我不知道中國人的道德水平與半個世紀前相比低了多少,但若當今的道德水準偏低,毛病不一定出在信仰不信仰上,救治之方未見得是讓信仰堅定起來,更不是讓信仰狂熱起來。
再說說“無神論”這個詞吧。上面說到,在西方,人們多半不願意自稱“無神論者”。這是因為,atheist從構詞上就帶著否定性的前綴a-。“無神論者”有強烈的針對性,似乎他蔑視宗教,敵視宗教。在通常語義裡,還有否定道德、否定人生的意義之類的意涵。作者為無神論辯護,自然要辯明,把這些意涵加在“無神論者”頭上是不公正的。不信仰哪種成建制的宗教,不一定要去敵視宗教,更無關乎道德不道德。只不過,語詞的意涵多半不是經由一番理性辯證就能夠改變的。我就一直不願自稱無神論者,但在這個上下文中也的確不容易找到一個合適的詞。反正,我不反對宗教——除非這種宗教鼓勵殺人放火,而且,我一貫相信頭上三尺有神明——惟當人這種動物能夠抬起頭來仰望什麼,他才成為人。
本書篇幅不大,寫得平白易懂,不需要先做導讀。受命寫序,就寫以上幾句吧。
目次
第一章 什麼是無神論?
第二章 論證無神論
第三章 無神論倫理
第四章 意義與目的
第五章 歷史上的無神論
第六章 反對宗教?
第七章 結語
索引
英文原文
書摘/試閱
第一章什麼是無神論?
黑暗經歷?
我小時候上的是羅馬天主教小學。如果我可以講述一些被修女們毆打和在聖器室被好色的神父摸來摸去的故事,這會對戰鬥無神論的事業有所幫助,但這些聳人聽聞的故事都不是真的。相反,我成長的宗教環境稱得上文雅和善。我的父母都不是狂熱的《聖經》信徒,我的老師也都很善良。我並不覺得那所學校實行的溫和說教給我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在那裡,信仰的灌輸靠的是不斷重複和加強,而不是赤裸裸的強迫。事實上,就很多方面來說,教會給我的影響都很微小。我轉到一所非天主教中學後很快轉向了循道公會,而到離開學校時,我完全放棄了宗教信仰。我成了一名無神論者,一個認為世界上沒有上帝或諸神的人。
但即便是這種溫和的宗教養成也有著長期的影響。當我還在念小學時,“無神論者”這個詞都會引起一些陰森、邪惡、危險的黑暗印象。信仰上帝,遵從他的旨意,這些在我們看來是善的基本要素,因此,任何拋棄上帝的觀念從定義上說都與善相違背。而無神論者就只能屬於黑暗的一面。
當然,我現在不會相信任何組成這種有關無神論及其危害的悲觀認識的看法。善與信仰上帝,對我來說,完全是兩回事。無神論,按照正確的理解,是一種正面的世界觀(positive world view)。但每當我想起“無神論者”這個單詞時,天主教導師給它抹上的黑色污點仍然殘留。在情感上,他們成功地把無神論與陰森、負面和邪惡聯繫在一起。這個污點現在僅僅是一種殘留,在我有意識的思維中幾乎不可察覺。但它卻無法根除,我的注意力有時會不自覺地轉向它,就像眼睛轉向很難察覺到的瑕疵,這種瑕疵一旦被發現,就不會被忘記。
我的經歷也許與眾不同,其中的細節也許很少人能產生共鳴。然而,我相信我的經歷中有一個方面對大眾有共通性。我們人類經常宣稱,是我們的思考能力把我們與其他動物區別開。我們是智人,即會思考的人科動物,思維的能力是人類*獨特、*高級的屬性。但我們並非完完全全是理性的。這不僅體現在我們經常為不理性或非理性的力量和慾望所左右,還體現在我們的思考本身也充滿了情感因素。這些情感塑造了我們的思維,而通常我們不會意識到這一點。
我提醒這個事實的原因在於,本書討論的幾乎全都是無神論的理性依據。這樣做並不為過。我們對任何觀點的說明,*好的方法總是訴諸可能贏得*廣泛支持的理性和論證。不過我也知道,我們進行這種理性討論時並非沒有先入為主的意見,並非抱有完全開放的心態。我們總是帶著偏見、恐懼和堅持。其中一些情感沒有理性基礎,這使得它們有些無法在理性論證下進行探討。對於無神論的討論也是如此,幾乎沒有讀者會持完全中立的態度。我猜測,很多讀者,甚至是那些不信教的讀者,對無神論的負面聯想也要多過正面聯想。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的聯想會干擾我們進行清晰的思考,導致我們在沒有紮實根據的情況下做出預先判斷,拋棄理性論證。如果你對無神論者的認識根深蒂固,認為他們是可憐的、悲觀的非道德主義者,那麼支持相反觀點的理性論證可能會遇到嚴重的心理排斥。
這些情感可能對我們有很牢固的控制,我們不可能僅憑意志力就擺脫它們。但我們可以試著增強對這些情感的意識,並對它們進行彌補。在本書中,我試圖說明的是,無神論在很多方面與人們想的不同。為了使這個討論盡可能公平,我想請大家努力拋開對無神論先入為主的黑暗觀點,試著按論據本身的價值進行評判。
定義無神論
無神論事實上極容易定義:這是一種認為不存在上帝或諸神的思想。(下文中我只談論對上帝的信仰,但本書的論證既適用於單一神論,也適用於多神論。)然而,很多人認為無神論者的觀點是,既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道德;或既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生命的意義;或既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人類的善。我們之後會看到,沒有什麼阻止無神論者相信道德、生命的意義或人類的善。僅僅在談論有關上帝的信仰時,無神論才具有內在的否定性。對於生活的其他方面,無神論與其他思想一樣,都可以是一種肯定性的觀點。
不過,有一個方面無神論的否定性超越了上帝的存在這個論題。無神論者拋棄對上帝的信仰,這通常伴隨著對任何超自然現實或超驗現實的更廣泛摒棄。例如,無神論者通常不會相信存在永恆的靈魂、逝後之世、鬼神或超自然力量。雖然嚴格說來,相信這些並不妨礙無神論者成為無神論者,但無神論賴以維繫的論據和觀點自然地傾向於排除相信超自然或超驗的觀點,其中的原因我們後面會討論到。
無神論不僅與有神論以及其他形式的上帝信仰相對,也與不可知論,即一種在信仰上帝和不信仰上帝之間存疑的態度相對。不可知論者認為,我們不可能知道上帝是否存在,所以唯yi理性的選擇是保留意見。對於不可知論者來說,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都太過極端,他們要么肯定上帝的存在,要么否定,而我們並無法獲得足以證明其中任何一個觀點的證據或論據。對上帝沒有肯定性信仰的人是不可知論者,還是無神論者,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或許與我們是否應該正面地信仰上帝的問題同樣重要。我將在下一章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無神論、自然主義和物理主義
無神論根本上是否定性信仰系統的這一形像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很多人認為無神論者就是物理主義者(有時也稱為唯物主義者)。初步的物理主義認為只存在物質對象。稍微進一步的版本是,只存在物理科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研究的對象。這個表述的重要性在於,有些物理學的基本力似乎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物質對象”,但物理主義者不會否定它們的存在。
只有在一個十分寬泛的意義上,多數無神論者才能稱為物理主義者。也就是說,他們信仰的無神論至少部分上由自然主義決定,這種觀點認為只存在自然世界,超自然世界並不存在。我們應該把這種觀點稱為“小寫的自然主義”(naturalism),以便與某些哲學上的自然主義(Naturalism)相區分,後者可能有更為嚴格、更為具體的論斷。我認為,這種小寫形式的自然主義是無神論的核心。
這種自然主義能夠與某種物理主義充分相合,這種物理主義結合了自然主義的世界觀,同時進一步認為這個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性的。然而,由於物理主義本身並不要求後面這種觀點,所以就不能說自然主義無神論者一定也是物理主義者。即便他們是物理主義者時,我們也須清楚,“在本質上是物質性的”這個說法可以有多種理解,它們各自的含義非常不同。
對這個觀點的一種理解是認為它談論的是實質,即所有事物賴以構成的“東西”。這種物理主義認為,“東西”只能是物質性的:不存在非物質性的靈魂、鬼神或觀念。很多無神論者(很可能是大多數)都會認同這種物理主義。
不過還有一種被稱為取消物理主義的更極端的觀點。根據這種觀點,不僅“東西”只能是物質性的,而且任何非物質性的東西都不會真正存在。例如,不存在諸如思想或觀念這類東西。取消物理主義不太容易理解,因為它需要我們否定很多東西的存在,而這些東西又似乎是我們必須相信的。比如,我們自己擁有心靈似乎是我們整個存在的核心屬性,我們又如何否定心靈的存在呢?
很多無神論批判者似乎認定無神論者就是物理主義者(事實上,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對的),認為物理主義就等同於取消物理主義(這個判斷在邏輯上是錯誤的)。因此,取消物理主義明顯的荒謬性就成了他們反證無神論信仰的證據。大致上說,無神論者會被塑造成虛無主義者,他們不僅不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且否定除物理對像以外的任何事物的存在。如此貧乏的存在也就幾乎無可取之處。
然而,物理主義並不必然意味著取消物理主義。所有物理主義都認為“東西”只能是物質性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比如說)心靈不存在。它的意思是,不管心靈是什麼,它不會是幾塊“東西”。如果認為心靈是幾塊“東西”,那就犯了吉爾伯特?賴爾所說的“範疇錯誤”。這個錯誤是把心靈和物質當作同一個範疇“東西”的不同種類。這是錯誤的。我的腦袋裡並不存在以某種方式一起工作的兩種不同東西——精神的(即心靈)和物質的(即大腦)。相反,對於物理主義者來說,我的腦袋裡只有一塊東西,即我的大腦。在很重要的意義上,我擁有心靈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因為我可以思考,擁有意識。然而,如果認為“我擁有心靈”這個命題蘊含了“我部分由精神的、非物質的實質構成”這個命題,這就錯了。
如果這有點難以理解,那麼我們以愛為例進行說明。沒有人會認為愛是一種特殊的實質,即除了物理的“東西”,還有一種愛的“東西”。也沒有人會認為愛是某種物理對象。然而,很多人相信愛,感受愛,給予愛,等等。愛是真實的,但它並不是實質。如果我們認同了這個看法,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認同心靈是真實的,但它不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實質這個看法呢?很多真實的東西都不是幾塊“東西”那種意義上的事物,這裡並沒有什麼高深的形而上學難題。
這些屬於哲學的深水區,我們這裡只能淺嚐輒止。目前,我只想強調,無神論者並非大而化之地否定所有非物質性的東西,如果“物質性”意味著一種物理實質的話。多數無神論者的看法是,雖然宇宙中只存在一種“東西”,即物質性的東西,但從這種東西中衍生出了心靈、美、情感、道德價值等,簡言之,衍生出了所有使我們人生豐富多彩的現象。
應該記住,大部分無神論觀點並非植根於物理主義的種種論斷,而是來自更為廣泛的自然主義的觀點。我們只需要記住,自然世界不僅是原子和各種基本物理力的家園,同樣是意識、情感和美的家園。再次強調,無神論者否認上帝的存在,但他們不是天生的否定論者,這是上述討論的全部要旨。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