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還是一萬個小時的練習?
又為什麼我們總需要被人喜愛、甚至是「被討厭的勇氣」?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之父,剖析社會腦經典之作!
大腦不僅是為了思考,更是為了「與他人連結」而建立。
演化對社交思考的賭注,遠遠超越我們所想像的程度……
亞馬遜網站讀者5顆星一致好評:
「任何對大腦、心理學、社會互動感興趣的人,都會愛上這本書!」
一本讓生活更聰明、更快樂、更有生產力的社會腦科學指南
◎ 臉書、IG、LINE滑不停,為什麼我們總是渴望與他人互動?
◎ 為什麼有些人天生是社交高手,有些人卻總是無法與人順利溝通?
◎ 心痛的時候,就吃一顆止痛藥吧?
◎ 被霸凌的社會痛苦,更甚於生理疼痛的威脅?
◎ 社會連結如何像真正的金錢,對你的財富產生影響?
◎ 比加薪更能激勵員工的方法是什麼?
◎ 社會暗示的影響力有多大?一場辯論會的觀眾笑聲,扭轉了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 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為、與他人合作,我們怎麼辦到的?
──我們天生愛社交──
是大腦設計的特點,是我們得以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物種的核心。
在10歲之前,大腦就已投入超過一萬個小時,
隨時準備讓我們成為人際互動的社交專家。
著名心理學家馬修‧利伯曼,結合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人類行為,探索大腦對於人際社會如何反應,有了驚人發現──比起金錢與其他外在獎勵,我們天生更渴望與他人連結,且終生受此動機驅動。他將在本書告訴你,如果我們能更具社會性,對社會腦有更多了解,以此為基準,稍稍調整制度與自己的目標,生活將更聰明、更快樂,也更有生產力。
《社交天性》依序詳述社會腦的三大適應:連結、心智解讀、和諧。了解這些心理機制如何驅動我們的行為、理解他人的思想,對於改善個人與團體生活至關重要。本書將闡明社交天性的神經機制,以及如果對社交天性有更精準的理解,將可大大改善我們的生活與社交幸福感!
我們是與生俱來的讀心者
一萬小時的社會腦訓練&社交天性三大適應
▲社交天性適應之一:連結
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痛苦?
連結,是我們渴求人際社交的欲望,感受痛苦與快樂的能力。這是社交天性三大適應的基礎。當社交連結有所威脅時,大腦會感受到與生理疼痛一樣的痛苦。因此我們難以忍受與摯愛之人分離、遭受同儕排擠、不被他人認同。甚至無法思考其他事。這並非偶然。
→大腦對他人的幸福感覺靈敏
→人類天生是超級合作者
→助人的社會獎賞所帶來的愉悅,甚於自私自利
▲社交天性適應之二:心智解讀
試試看,過一天完全無法理解他人心思與情緒的日子。你辦得到嗎?
心智解讀,使我們能理解別人的行動與思想,有同理心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為了加強保持聯繫與策略性互動的能力、我們建立團體,執行各種構想,並預測身邊人的需求和渴望,讓團體能順暢運作、與身邊的人建立親密連結。心智化系統的運作超乎我們所知。
→只有人類活在「有意義」的世界
→鏡像神經元,神奇的讀心裝置
→為什麼我感受得到你的痛苦?
▲社交天性適應之三:和諧
你確實擁有獨一無二的「自我意識」嗎?「自我控制」成為有用的人,誰受益?
和諧,是不斷了解自我、調整自我、讓自我更快地融入這個社會,並與整個社會的信念與價值觀盡量達成一致,確保我們被社會接受。和諧,能讓團體信念及價值影響我們的神經適應,把我們推向更接近相互依賴的社會生活。我們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獨一無二。
→我們天生容易受他人影響
→理想的自我目標是什麼?
→美好人生的關鍵
在探討過這些神經網路如何形成社會心智後,利伯曼將轉向科學發現最關切的重要問題:那又如何?我們如何利用自己所學,以有意義的方式改善世界?如何在企業、學校、個人生活落實社交腦的知識,為你的生活帶來最大的快樂與幸福。
作者簡介
馬修‧利伯曼 Matthew D. Lieberman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創始人,該領域最重要的學者之一。2007年獲美國心理學協會頒發的「青年心理學家傑出貢獻獎」,該獎項每兩年頒發給一位優秀的社會心理學家。
1999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精神醫學、與生物行為科學教授,以及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SCN Lab)主任。同時,他也是《社會認知和情緒神經科學》雜誌(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創始編輯,《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顧問編輯。
譯者簡介 林奕伶
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編譯,國際通訊社財經新聞編譯。
譯有《虛擬貨幣革命》、《人體素描聖經》、《素描的樂趣》、《訂價背後的心理學》、《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FBI教你讀心術》等書。
審定人簡介 楊青如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碩士、博士生,研究專長為神經美學。鍾情於探索「人腦」的奧秘,著迷於觀察「人」的百態。熱愛接觸一切美好事物。
名人/編輯推薦
. 各界好評不斷──
「這是我一直在等待的一本書,一個輝煌而美麗的探索──我們如何與他人連結、以及為什麼相互連結。社會認知神經領域最有先見之明的先驅之一。」──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快樂為什麼不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
「關於人類的大腦與驅動行為的運作模式,這是我讀過最具說服力和吸引力的書籍之一,它確實改變了我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大衛.洛克(David Rock)神經領導力研究院院長
「我們是強烈的社會性物種。大家都知道這個基本的事實。而基於這項事實,馬修‧利伯曼挖掘了一系列非常出人意料的科學發現,值得真正用來改善我們的生活。」──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影響力》(Influence)
「以令人信服的嶄新證據表明,除了金錢或其他外在激勵之外,大腦能通過與他人建立連結,而獲得巨大的回報。」──Booklist網站
「社會神經科學的先驅馬修‧利伯曼,解釋了為什麼公平性的感覺像巧克力,為什麼心痛可能比頭痛更難受。並告訴我們如何利用這些社會腦知識,改善我們在家庭,學校教育,和職場的生活。」──沃頓商學院教授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給予》(Give and Take)
「 一本媲美丹‧布朗小說的精采著作,充滿令人驚喜的曲折和洞見,」──凱文•奧克斯納(Kevin Ochsner)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一本確實將社會融入社會神經科學的書籍!更重要的是,外行人和科學家都能愉快地閱讀。」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牛津大學人類學教授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仔細闡明了我們的大腦如何連結,以及為何連結。並進一步說明,這樣的大腦設計如何影響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行為,並確立了其重要性。」──棉花糖實驗之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忍耐力》(The Marshmallow Test: Mastering Self-Control)
「生動的故事和尖端的神經科學匯集在一起,來解釋我們如何真正的聯繫。利伯曼行文流暢,他的想法很吸引人,對於任何關心人類狀況、以科學探討人類存在的人,這本書一定會帶來驚人的樂趣。」──蘇珊‧菲斯克(Susan Fiske)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人類具有強烈的社會性,針對這個主題,《社交天性》是一本絕佳且令人信服的作品。社會腦領域最重要的權威之一馬修‧利伯曼的著作,涵蓋了多個研究領域,包括從靈長類動物研究社會團體,人類浪漫的愛情,和擁有友誼的心理,以及同情心和利他原則的大腦基礎。這本迷人的書將吸引非常廣泛的讀者,無論是一般讀者、學生,或是認知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的學術圈。」──莎拉‧克莫爾(Sarah-Jayne Blakemore)倫敦大學學院教授
序
序言
社交天性─—──重新認識自我與這個世界
幾世紀前,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寫道,「痛苦與快樂……支配我們所有言行舉止與思想。」毫無疑問,我們會受到生理的快樂吸引,並努力避免生理痛苦。但它們真的「支配我們所有舉止」?我們真是如此?我認為生理的痛苦與快樂對人類的支配,遠低於我們一直以來的看法。由於社會體制與獎勵制度的運作,大致與邊沁的說法一致,因此我們忽略了一些人類行為背後更為深刻的動機。
邊沁等人忽視的是,人類安裝著另一套具利害重要性的基礎設定,而且與生理的痛苦和快樂一樣根本—─我們天生愛社交。那股深層動機驅使我們,與朋友家人保持聯繫。我們天生好奇別人的腦子裡想些什麼。我們的價值觀塑造了我們的身分認同感,而價值觀來自於我們稱為「自己人」的團體。這些連結也會導致人類某些奇怪的行為,違反了我們性利己的預期設定,而要解釋這些行為,唯有將「社交天性」視為起點,重新理解「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過去二十年來,我與同事創立一門新的科學類別,稱為社會認知神經科學(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我們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工具,探討人類大腦對於人際社會如何反應,有了驚人發現,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些研究發現不斷強化一個結論,即我們的大腦天生要與其他人連繫交往。社會心智有部分可追溯到幾億年前最早期的哺乳類動物,其他部分則是晚近才演化而來,而且可能是人類獨有。了解這些心理機制如何驅動我們的行為,對於改善個人與團體生活至關重要。本書將闡明社會心智的神經機制,以及這神經機制如何聯結,以成就我們多數人的社交生活。
目次
PART 1 我們天生愛社交
第1章 我們是誰?
一群人的笑聲,扭轉了總統大選的結果
大腦的社交神經網路
響應社交天性──更聰明、更快樂,也更有生產力
走進腦科學的美麗境界
第2章 大腦的熱情
大腦無所事事的時候
太酷了!「什麼都不做」的預設網路
大腦投入一萬個小時成為社交專家
95%的人有朋友,是偶然嗎?
人類的腦化程度是動物界的重量級冠軍
大腦超大的能量消耗
社會腦假設,更大的腦有利於生存
恰如其分的團體
PART 2 社交天性適應之一:連結
第3章 心痛比想像更真實
帶著大腦袋出生
翻轉馬斯洛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痛苦?
尋找社會痛苦的基礎
小猴子愛鐵絲媽媽,還是布媽媽?
痛苦不適感的起源
前扣帶迴皮質與依附行為
虛擬擲球──終於「看見」社會痛苦了!
背側前扣帶迴皮質究竟有何用處?
大腦的警報系統:認知與情緒
難過就吃兩片阿斯匹靈吧
霸凌與社會排斥
第4章 公平的滋味就像巧克力
此刻,你們真的喜歡我
五花八門的獎賞
人類是超級合作者
自私自利才是理性的?
利他行為的溫暖光輝
社會獎賞為何令人滿意?
我們為什麼不知道?
終生的痛苦與快樂
PART 3 社交天性適應之二:心智解讀
第5章 心靈魔術的祕密
日常讀心術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一般智力系統
社會智力系統
預設心智化,大腦最常做的事
輸贏都在社會性思考
資訊DJ,來點有趣的東西吧!
熟練未必能生巧
心智化的奇蹟
第6章 魔鏡啊,魔鏡!神奇的心智旅程
有樣學樣的猴子
模仿是人類文明的巨大推手
神奇的讀心裝置
鏡子的裂痕
你的意圖是什麼?
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
只有我們活在「有意義」的世界
第7章 感同身受,同理心的高峰與低谷
我感受得到你的痛苦
社會邊緣人
自閉症與心智理論缺失
何者為因,何者為果?
破鏡假說
強烈世界假說,當一切感受超越極限……
社會心智的完美風暴
PART 4 社交天性適應之三:和諧
第8章 暗渡陳倉的自我
鏡子裡的我
神經二元論,相互分離的心靈與身體
只有人類擁有「自我」嗎?
你的自我不是你的自我
從你的眼中觀看
我們天生容易受他人影響
大腦能預測廣告的成功率
我們最終擁抱的自我認同
第9章 包羅萬象的自我控制
再忍耐一下!棉花糖實驗
美好人生的關鍵
大腦的煞車系統
總之,保持冷靜
情緒標籤化
如果你被外星人綁架……
努力自我控制,誰受益?
誰掌控了我們的自我控制?
心智的圓形監獄
自我的目標?
造就人類幸福的社會腦
PART 5 更聰明、更快樂、更有生產力的人生
第10章 帶著社會腦生活
快樂的代價
金錢帶來更好的生活?
逐漸消失的社交連結
為什麼社交圈愈來愈小?
從社區公寓創造社會聯繫
善用社交點心與替代品
第11章 打造無懈可擊的團隊與企業
除了加薪,還能如何激勵員工?
有機會「給予」的員工,愈投入工作
創造更好的主管
提升領導戰力的催化劑
這個領導特質讓團隊更強大
第12章 開發社會腦,高效提升學習動機
學生的歸屬感,重要嗎?
霸凌與課業表現的關聯
建立連結,就能提升學習成績?
教育是場戰役
心智化教室的優勢
文科學習法:大腦渴望故事
理科學習法:教學相長
幫助孩子認識社交天性
社會腦的練習課
結語 展望社交天性的未來,如科幻電影般的令人振奮
致謝
書摘/試閱
為什麼一段關係讓你享受多年的幸福,卻在關係結束時,或摯愛之人過世後,令人痛不欲生?當我們失去摯愛之人時,大腦讓我們感到巨大的痛苦,大腦為什麼會被如此建造?我們感受那種痛苦的能力,有可能是神經構造的設計瑕疵嗎?
過去十年,我和妻子的研究顯示,這種反應絕非偶然,而且對我們的生存具有深遠的重要性。我們的大腦演化到後來,對於危及社會連結(social connection)的威脅,其感受就像遭受生理痛苦一樣。藉由啟動感受生理痛苦的大腦神經迴路,社會痛苦(social pain)的體驗促使我們將幼童帶在父母身邊,確保他們的生存。社會痛苦與生理痛苦之間的神經連結,也確定了人類需要維持社會聯繫的終身需求,如同食物與保暖不可或缺。
既然大腦對社會痛苦與生理痛苦一視同仁,那麼,整個社會對待社會痛苦的方法是否應該與現在不同嗎?因為我們可不會指望哪個斷腿的人「熬過去就好了」。但是,說到社交失落帶來的痛苦,這卻是常見的反應。從我和其他夥伴用fMRI做的研究顯示,我們對社會痛苦的感受與對自己的認識並不一致。我們本能地認為社會痛苦與生理痛苦是迥異的感受,但大腦對待兩者的方式卻顯示兩者的相似性超乎我們想像。
本書將著重在大腦的三個主要適應(adaptation),這三個適應引導我們與人際社會更緊密連結,也更能利用社會連結建立更團結的團體和組織。社會痛苦與生理痛苦重疊的神經部分就是第一個適應,這一點確保我們終生都會受社會連結(connection)的本能動機所驅動。
▲一群人的笑聲,扭轉了總統大選的結果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和他的競爭對手前副總統孟岱爾(Walter Mondale),舉辦了第二場總統選戰全國電視轉播辯論。雷根總統依然頗受歡迎,但他的支持度卻因為選民對他的年齡有疑慮,而有下滑趨勢。雷根總統在三個星期前的第一場辯論會中,表現欠佳,引發外界對他心智健康的質疑。如果當選連任,雷根將成為美國史上年紀最大的在任總統(辯論當時,他七十三歲)。然而,雷根在最後這場辯論的表現,經常被認為是該次選舉的轉捩點,得以鞏固雷根的支持度,並造就史上最大一次的壓倒性勝選。
雷根如何證明自己依舊能游刃有餘地施展才能?就當前的議題表現他的博學多才?展現自己的優勢,例如在外交政策或稅法等議題,猛烈攻擊孟岱爾?沒有。讓雷根贏得勝利的,是他把握時機展現詼諧幽默。雷根鎮定自若地拋出一連串預先構思的俏皮話,奪回氣勢之後便不曾回落。當主持人問他,年齡對選戰是否構成問題,他做出了聞名的機智反擊。雷根所廣為人知的回答是,「我不會把年齡當作這次選戰的議題。我不會為了政治目的,而拿對手的年輕、沒經驗大作文章。」當時五十六歲的孟岱爾根本不是毛頭小子,後來他表示,在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輸了這場選戰。
那一晚,將近七千萬美國人觀看辯論,結束時他們深信雷根的魅力猶在。他們對雷根總統可能馬失前蹄的所有憂慮都已經緩解。但是,那一晚全國上下是如何達成這樣的結論,結果卻相當出人意料。雷根本人並沒有改變我們對他的想法。而是現場觀眾當中的幾百個人改變了我們的想法。是他們透過電波傳送的笑聲,翻轉了我們對雷根的看法。
心理學家史帝夫.費恩(Steve Fein)找來一群沒看過這場辯論的人,從兩種方式中選一種觀看辯論錄影。第一組人看到的是辯論的剪輯片段,以及電視現場轉播時的觀眾反應;第二組人看到的辯論片段,則聽不見觀眾的反應。兩種情況下,觀眾聽到的總統說詞都一樣。聽到觀眾笑聲的人,給雷根的評分高於孟岱爾。然而,聽不到笑聲的人反應卻大不相同;這些人始終認為副總統孟岱爾肯定勝出。換句話說,我們覺得雷根風趣並非因為他風趣。我們認為雷根風趣,是因為觀眾當中一小撮陌生人覺得雷根風趣。我們受到了不含惡意的社會暗示(social cue)影響。
想像自己在觀看辯論(或者你真的看過)。你想得到觀眾的笑聲能影響你對候選人的評價嗎?現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辯論畫面下方會列出圖表,即時顯示少數人對候選人的反應,你會受影響嗎?那會左右你的選票嗎?我懷疑多數人都會說,「不會。」「對於國家總統該由誰來擔任的決定,我們可能因為少數觀眾的反應而改變。」這種說法違反我們的人性理論、「我們是誰」的見解。我們喜歡把自己想成思想獨立,對這類影響免疫的人。但我們可能錯了。每一天,身邊的人都在以我們毫無察覺、意想不到的無數方式影響著我們。倘若真是如此,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被設計成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根本不認識的人影響?
我們的大腦灰質竟急於單憑觀眾反應認識雷根!在嚴厲批判這是容易受騙的反應之前,我們暫且先來了解,要解讀別人的心思,根據他們的言行洞悉性格,究竟有多困難。所謂的思想、感覺,以及個性,本質皆是無形之物,只能抽象推測,而永遠無法真正具體看見。評估別人的心理狀態可能是一件艱鉅的任務。現在的雷根依然是過去的那個雷根嗎?他的心智能力是否有減弱?沒有廣泛的神經學檢查,我們又如何得知?每一天,我們都不斷地像這樣猜測他人的想法與心思;然而,這實在太艱難了,所以演化給了我們專用的神經迴路來執行這項任務。
我們通常認為現代智人(Homo sapiens)得以支配地球,是因為我們具有抽象推理能力。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人類的統治地位可能歸因於我們有能力做社會性思考。偉大的構想幾乎都需要團隊合作才能付諸實現,社會推理(social reasoning)讓我們得以建立,並維持團隊繁榮茁壯所需的社交關係與基礎建設。而我們的大腦就有個神經網路專用負責這類對他人的心智解讀(mindreading),這是本書將討論的大腦三大適應之二。
雖然大腦具有一套社會推理專用的系統,但還是未能解釋,為何觀看總統大選辯論的多數人會受觀眾反應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推理系統顯然失效,導致人們的認知對辯論產生扭曲的看法。我們的心智有部分誤將無名觀眾的笑聲,當成判斷雷根心理強健程度的有效指標。為什麼我們會拿別人的判斷取代自己的判斷?這並非暫時性失誤。這個世界充滿了這類罐頭笑聲和其他情境線索(contextual cue),而我們的大腦就是天生被設計成會受到他人影響。大腦之所以如此建造,是為了確保我們會抱持與身邊人相近的信念與價值。
在東方文化中, 一般認為唯有敏銳感受他人的思想行為, 才能順利達成和諧(harmonize),共同締造超越個人單打獨鬥的成就。我們或許以為自己的信念與價值是個人認同的核心部分,是造就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部分。但我會證明,這些信念與價值往往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被偷偷夾帶潛入我們的心智中。
從我的研究中,我發現個人信念的神經基礎(負責個人信念的大腦區域),與主要負責容許他人信念影響我們的其中一個腦部區域,明顯有重疊。自我,與其說是我們認知中牢不可破的私人堡壘,更像是接受社會影響的高速公路。我們的自我感覺容易受到社會塑造,而這個傾向往往會讓我們幫助他人多於幫助自己,這是我後面會討論的第三個主要適應。
▲ 大腦投入一萬個小時成為社交專家
你可能很熟悉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異數》(Outlier)一書提出的知名說法,花一萬個小時練習一件事可以成為專家。雖然不同的人可能把這一萬個小時用來成為小提琴演奏家、職業運動員,或Xbox 超級巨星,但大腦卻是投入超過一萬個小時,要讓我們成為融入人際社會互動的專家。有項研究發現,我們的對話內容有七○%屬於社交性質。假設我們只用二○%的時間粗略思考其他人、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我們的預設網路一天至少就占用了三小時。換句話說,在我們十歲之前,大腦已經投入了一萬個小時在這上面。透過不斷讓大腦返回投入社會認知模式的活動,使大腦做好萬全的準備,幫助我們在這個極其複雜的社會生活領域成為專家。
在我們執行特定任務時,例如,數學課計算數學題,或是歷史課研究古希臘陶器,預設網路就會停止活動。但是一旦大腦的事務處理完畢,它又會回去找忠實老夥伴—─預設模式。換言之,大腦的空閒時間都用在社會性思考了。無論是否有意識,大腦似乎一直在處理(或許是重新處理)社會資訊,同時促發我們做好準備面對人際社會生活。大腦或許是利用這個時間,將生活的新經驗整合到我們對他人的想法、他人之間的關係,或我們與他們之間關係的長期認識。它可能是從我們生活中最新的互動中擷取資訊,更新我們用來理解他人心思的一般規則。在剛出生兩天的嬰兒大腦,就能觀察到這種神經網路的習慣模式運作,而成人一旦停下手邊的工作,大腦活動情形也是如此。基本上,我們的大腦就是設定成:時常思考人際社會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如果從嬰兒時期直到成年,大腦都持續在做社會性思考的練習,那就意味著演化對我們成為社交專家的價值押了重注,也看重我們要隨時準備好做出社會性思考和行為。如此不斷地練習,不代表我們就有純熟完美的社交手腕。並沒有。但沒有這樣的練習,試想我們可能會變得多糟糕。大腦還有太多其他的選項,它可以設定將空閒時間投入在各種事情—學習微積分、改善邏輯推理能力,或是把我們看到的物體分門別類。每一種都有其適應價值(adaptive value)。但演化卻將賭注下在我們的社會性思考。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